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日本不卡在线视频二区三区,野花社区视频在线观看,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首頁>>公益捐助>>進超市、進批發市場、進網絡 “四川扶

進超市、進批發市場、進網絡 “四川扶貧”產品亮出市場新名片

發布時間:2018/8/28 9:24:24 瀏覽:535
[摘要]進超市、進批發市場、進網絡 “四川扶貧”產品亮出市場新名片

王林 本報記者 李欣憶

大熊貓、梯田、茶葉、蘋果等元素圍成一個心形,烘托出“四川扶貧”的字樣——這,就是“四川扶貧”公益性集體商標標識。

最近,你在逛超市或者農貿市場的時候,看到這種標識的產品可不要驚訝。這些產品均來源于我省88個貧困縣所轄行政區域、有脫貧攻堅任務縣(市、區)的貧困村以及建檔立卡貧困戶。

我省創新扶貧產品銷售體系、促進精準脫貧的相關行動已經開展,扶貧產品的銷售專區陸續上線。近日,記者對商超、批發市場等進行了打探。

  進超市

  扶貧產品銷售專區顯眼,主打土特產

8月23日下午,記者走進位于成都市總府路的紅旗連鎖旗艦店,扶貧產品銷售專區就位于超市收銀臺前方。貨架上擺滿了來自四川大涼山的苦蕎茶、北川的茉莉花茶、小金縣的沙棘固體飲料等產品,均貼有“四川扶貧”商標標識。

“咦?怎么這盒苦蕎茶貼上了‘四川扶貧’商標?”遼寧游客李雪玲有些好奇,向身旁的售貨員詢問。

售貨員李玉蘭解釋說,只有來自四川貧困地區的產品才貼有這個標識,“有了這個標識就相當于有了政府背書,不光品質有保證,還能幫助貧困地區脫貧。”

聽完解釋,李雪玲毫不猶豫地掏出500元買了兩盒苦蕎茶。“反正都要帶禮物,來自涼山的苦蕎茶很好,也能為大涼山貧困地區做點貢獻,多好。”

李雪玲說,之前,她已經在附近逛了4家特產店。之所以下手這么痛快,就是看中了“四川扶貧”的公益商標,給朋友帶的禮物被賦予了新的意義。她還對扶貧產品銷售專區提出自己的建議,“品種有些少,希望能更豐富,就主打四川特產,肯定銷路好。”同時,她建議能在專區旁邊貼個海報或者易拉寶,解釋一下“四川扶貧”公益商標的意義,讓消費者更清晰明白。

“生意不錯,上線這幾天,每天都能賣100多件。”紅旗連鎖總府路店店長謝羽介紹,為了提高銷量,店里除了開設扶貧產品銷售專區、展示專柜,部分產品也正在開展“買一送一”的促銷活動。

謝羽認為,“四川扶貧”這張充滿故事的新名片,已經成為吸引社會各界為四川脫貧攻堅出力的重要元素,進超市是建立市場統一認知的第一步,下一步他們還將思考如何更好地用好這張名片。

  進批發市場

  設立對接專區,定期舉辦對接會

8月22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雙流白家鎮的成都市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市場入口處核心位置,一棟玻璃身、圓形狀的建筑大樓很顯眼,幾個嶄新的大字“扶貧產品銷售專區”立在大樓門頭上,大字前方是“四川扶貧”商標。

走進大樓,近300平方米的展廳就是扶貧產品的生產商與經銷商對接專區。成都市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副總經理梁啟科介紹,過去一個月,這個展廳舉辦了三場扶貧產品對接會,貧困縣的商務局帶著當地企業到這里來尋找市場,目前已有3家來自貧困縣的蔬菜生產商在批發市場開設專門鋪位,也有幾家經銷商親自去生產基地調研,準備從扶貧產品生產經營模式上開啟更深入的合作。成都市農產品中心計劃每周開展一次小型展會,形成常態,旨在搭建扶貧產品產銷對接的平臺。

展廳里的“扶貧產品對接榜”吸引了記者注意,榜單列出了與12個市州貧困縣對接的情況,其中阿壩州以超過20萬噸的年銷量位居第一。梁啟科介紹,目前涼山、阿壩、甘孜三州在成都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生產商有861家,扶貧產品年銷量超30萬噸,扶貧產品種類以牛羊肉、白菜、西紅柿、食用菌等生鮮為主。

梁啟科認為,創新扶貧產品銷售體系不僅僅是把產品賣出去,要想適銷對路,生產之前就應該多聽聽市場聲音。比起云南、山東的蔬菜,產自四川貧困地區的蔬菜主要以初級產品為主,很難走遠。以大白菜為例,云南的大白菜,物流已經實現冷鏈化,包裝實現規格化,運往終端市場后幾乎無損耗,貨物上架率高。而四川的大白菜,從田間出來之后沒有進行再加工,冷鏈設施不完善,路上損耗大,上架率低。運到成都白家市場后,還需要人工再處理表面菜葉才能上架。“這些菜葉對城市來說就是垃圾,但對原產地來說可能是財富,可以用作種養基地養料。”梁啟科認為,初級產品應在原產地進行加工、包裝,田間是車間,倉庫是冷庫,農場是加工廠,在公益商標的基礎上再加上商業品牌,既可以提高商品的上架率,也讓扶貧產品有了溢價空間。

梁啟科透露,他們準備用一年半的時間,建立扶貧產品追溯體系,在貧困地區建生產基地,通過規格化、規模化、標準化、冷鏈化的生產、經營和運輸模式,符合生產、流通等市場標準,進一步打開銷路。

  進網絡

  打造四川扶貧館,開展專項促銷活動

8月16日,四川扶貧背簍B2B交易平臺正式上線,這是四川扶貧產品又一線上直采直銷平臺。拿出手機掃一掃二維碼,四川扶貧背簍微信小程序便跳了出來,首頁上,青稞餅干、狗屎糖、小麻花、苦蕎茶等熱銷產品映入眼簾,用戶可按貧困縣地區以及產品種類進行搜索查找和購買扶貧產品。

四川云背簍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供應鏈總監胡浩透露,云背簍目前已入駐106家四川貧困地區企業,月銷售額超1000萬元,80%是扶貧產品。

第三屆扶貧產品展銷會首日,四川省丹橙現代果業有限公司、越西東方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金陽天地精華青花椒白魔芋農民專業合作社等20多家企業與四川云背簍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達成戰略采購合作協議,進駐云背簍線上平臺,構建起“農產品上行一張網”。除了線上銷售渠道,云背簍在成都云龍大廈、景區、火車站以及省直機關都有穩定的線下銷售群體,今年還將依托四川在省外的商會資源,幫助貧困戶把產品賣到外地。

在京東APP里搜索四川扶貧館,首頁的中心位置,清晰顯示著四川扶貧館8月助農目標:攀枝花10萬斤芒果。目標書旁還注明完成助農任務后會隨機給500位善心人每人贈送一箱紅心獼猴桃。“沒想到提前10天就完成了扶貧產品銷售任務。”館長曾子瀟告訴記者,四川扶貧館原計劃每月開展一場專項扶貧產品促銷行動,“因為效果很好,下個月起要增加場數,準備每個月將開 3-5場扶貧專項促銷行動。”

除了開展促銷活動,四川扶貧館還在主頁新增了扶貧特產專區,并按扶貧產品產地分別設置了廣安、巴中、南充、涼山、甘孜、攀枝花六個銷售專區。

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發揮定點對口幫扶單位定向采購幫扶優勢,創新市場拓展“三大活動”模式,完善扶貧產品直通渠道,暢通扶貧產品上行“最初一公里”,共同推進扶貧產品“十進”:進市場、進餐企、進展會、進商超、進鐵路、進高速、進機場、進機關、進社區、進網絡等。目前,除進展會和進鐵路外,其余“八進”均取得突破性進展。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發表評論
<th id="su2wj"></th>
    1. 
      
        <del id="su2wj"></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