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全國網絡媒體采訪團走進涼山本土企業好醫生藥業集團采訪。
四川新聞網涼山10月28日訊(記者 劉佩佩 陳淋 攝影報道)10月,正值涼山州布拖縣道地中藥材附子的收購季節。馬查尼爾是布拖縣火燈村二組的農戶,通過種植附子已經順利脫貧,一家人過上了好日子。
10月28日,在涼山州西昌市本土企業四川好醫生攀西藥業生產基地,從農戶家收購而來的中藥材附子經過加工后變成了產品,源源不斷地銷往全國各地。據全國人大代表、好醫生藥業集團董事長耿福能介紹,該集團探索出了一條“企業+支部+基地+農戶”的脫貧路子,通過產業精準扶貧,帶動涼山州布拖縣3000多戶農戶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涼山州布拖縣火燈村二組馬查尼爾是一家典型的貧困農戶。他的家里有父母、妻子和3個孩子共7人,耕地面積11畝。2011年以前以種植洋芋、蕎子、燕麥等農作物維持生活,每畝產值只有400-500元,幾乎沒有其他經濟收入,一家人住在陳舊的土坯房內。馬查尼爾一家的轉機出現在2014年下半年。
耿福能介紹,2014年下半年,該集團積極參加“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將火燈村確定為精準扶貧重點幫扶村。精準扶貧如何做?耿福能有著自己的思考。他說,精準扶貧不是盯著最窮的一兩戶農民去開展扶持工作,而是找準定位,對一個特定區域的貧困態勢展開有針對性的扶貧幫困。
涼山布拖縣附子產業精準扶貧基地
經過實地調研,耿福能發現,中藥材附子很適合在平均海拔2400米的布拖縣種植。
“布拖獨特的高山氣候和土壤環境,種植附子藥材具有天然優勢。”好醫生公司決定把附子產業導入精準扶貧,采取“企業+支部+協會+農戶”方式,按照“企業提供種子和負責技術培訓,種出來的藥材實行保底價收購”的方式來扶貧。同時,為了讓種植戶無后顧之憂,好醫生藥業集團在布拖縣投資建立了國內最大的附子GMP飲片生產廠,形成了從種植、加工、產品和營銷的完整產業鏈,使種植戶利益得到最大化。
據了解,布拖縣火燈村全村轄三個村民小組,共有170戶,724人,建檔立卡精準識別貧困戶53戶,177人。目前,附子種植面積已達240多畝。2017年,好醫生藥業集團以每公斤高于市場價4元的價格收購該村的附子,直接支付現金139.2萬元,戶均8100多元。由于有附子產業提供持續不斷的收入支撐,該村的產業扶貧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貧困戶減少至42戶,76%的村民摘掉了貧困帽。通過4年多時間真抓實干的產業精準扶貧,布拖全縣已有6個鄉28個村種植附子5000畝,種植戶累計收入3000多萬元,年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帶動4000多農戶擺脫了貧困。
馬查尼爾通過認真學習鉆研科學種植技術,附子種植面積由幾分地逐步擴大到2-3畝,附子種植收入每年都超過1萬元。有了可靠的經濟來源,馬查尼爾家的生產、生活都發生了可喜的變化,修建了155m磚瓦房,養殖了2頭牛、1匹馬、3頭豬、50多只羊和30多只雞,過上了人畜分居、糞堆遠離、家有電視、人有手機、衣柜床鋪配備齊全的新生活,目前已順利脫貧。
據悉,目前,布拖附子種植基地已通過國家食藥監總局GAP認證。2018年,布拖縣的附子產業模式向越西、冕寧、昭覺、鹽源、普格、會東等9個縣復制擴展,并增加了木香、續斷、金銀花、一枝黃花等品種,全州已有68個村種植中藥材,面積已突破1.5萬畝。2018年,好醫生藥業集團還制定了《建設涼山10萬畝中藥材產業扶貧百草園基地規劃》,力爭用兩個5年計劃共10年時間,在涼山11個深度貧困縣建立起長期穩定脫貧的中藥材產業。
目前正是附子收購的季節,當地老鄉笑開了顏。
通過產業扶貧,中藥材附子變成了農戶包里的“真金白銀”。
來源:四川新聞網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1428735752@qq.com
10月28日,全國網絡媒體采訪團走進涼山本土企業好醫生藥業集團采訪。
四川新聞網涼山10月28日訊(記者 劉佩佩 陳淋 攝影報道)10月,正值涼山州布拖縣道地中藥材附子的收購季節。馬查尼爾是布拖縣火燈村二組的農戶,通過種植附子已經順利脫貧,一家人過上了好日子。
10月28日,在涼山州西昌市本土企業四川好醫生攀西藥業生產基地,從農戶家收購而來的中藥材附子經過加工后變成了產品,源源不斷地銷往全國各地。據全國人大代表、好醫生藥業集團董事長耿福能介紹,該集團探索出了一條“企業+支部+基地+農戶”的脫貧路子,通過產業精準扶貧,帶動涼山州布拖縣3000多戶農戶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涼山州布拖縣火燈村二組馬查尼爾是一家典型的貧困農戶。他的家里有父母、妻子和3個孩子共7人,耕地面積11畝。2011年以前以種植洋芋、蕎子、燕麥等農作物維持生活,每畝產值只有400-500元,幾乎沒有其他經濟收入,一家人住在陳舊的土坯房內。馬查尼爾一家的轉機出現在2014年下半年。
耿福能介紹,2014年下半年,該集團積極參加“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將火燈村確定為精準扶貧重點幫扶村。精準扶貧如何做?耿福能有著自己的思考。他說,精準扶貧不是盯著最窮的一兩戶農民去開展扶持工作,而是找準定位,對一個特定區域的貧困態勢展開有針對性的扶貧幫困。
涼山布拖縣附子產業精準扶貧基地
經過實地調研,耿福能發現,中藥材附子很適合在平均海拔2400米的布拖縣種植。
“布拖獨特的高山氣候和土壤環境,種植附子藥材具有天然優勢。”好醫生公司決定把附子產業導入精準扶貧,采取“企業+支部+協會+農戶”方式,按照“企業提供種子和負責技術培訓,種出來的藥材實行保底價收購”的方式來扶貧。同時,為了讓種植戶無后顧之憂,好醫生藥業集團在布拖縣投資建立了國內最大的附子GMP飲片生產廠,形成了從種植、加工、產品和營銷的完整產業鏈,使種植戶利益得到最大化。
據了解,布拖縣火燈村全村轄三個村民小組,共有170戶,724人,建檔立卡精準識別貧困戶53戶,177人。目前,附子種植面積已達240多畝。2017年,好醫生藥業集團以每公斤高于市場價4元的價格收購該村的附子,直接支付現金139.2萬元,戶均8100多元。由于有附子產業提供持續不斷的收入支撐,該村的產業扶貧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貧困戶減少至42戶,76%的村民摘掉了貧困帽。通過4年多時間真抓實干的產業精準扶貧,布拖全縣已有6個鄉28個村種植附子5000畝,種植戶累計收入3000多萬元,年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帶動4000多農戶擺脫了貧困。
馬查尼爾通過認真學習鉆研科學種植技術,附子種植面積由幾分地逐步擴大到2-3畝,附子種植收入每年都超過1萬元。有了可靠的經濟來源,馬查尼爾家的生產、生活都發生了可喜的變化,修建了155m磚瓦房,養殖了2頭牛、1匹馬、3頭豬、50多只羊和30多只雞,過上了人畜分居、糞堆遠離、家有電視、人有手機、衣柜床鋪配備齊全的新生活,目前已順利脫貧。
據悉,目前,布拖附子種植基地已通過國家食藥監總局GAP認證。2018年,布拖縣的附子產業模式向越西、冕寧、昭覺、鹽源、普格、會東等9個縣復制擴展,并增加了木香、續斷、金銀花、一枝黃花等品種,全州已有68個村種植中藥材,面積已突破1.5萬畝。2018年,好醫生藥業集團還制定了《建設涼山10萬畝中藥材產業扶貧百草園基地規劃》,力爭用兩個5年計劃共10年時間,在涼山11個深度貧困縣建立起長期穩定脫貧的中藥材產業。
目前正是附子收購的季節,當地老鄉笑開了顏。
通過產業扶貧,中藥材附子變成了農戶包里的“真金白銀”。
來源:四川新聞網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