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德昌生態旅游與森林康養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來源: 涼山新聞網2016-04-21 16:48:00 本網訊 13日,扶貧“千村萬景”專家服務團德昌行暨四川林業生態產業與森林養生研討會在德昌舉行。省森林旅游服務中心主任馬朝洪主持會議。國家林業局林產工業規劃設計院林業所總工程師唐樹林,四川農大教授、省生態旅游協會會長李梅,四川農大教授萬雪琴,四川旅游學院運動與休閑學院院長、教授許軍,四川旅游學院教授鄧紅等專家受邀發言,就林業生態產業與森林養生等,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研討。
德昌擁有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螺髻山,全縣森林覆蓋率68.4%(有林地覆蓋率59.9%),綠化覆蓋率70.3%,綠化率98%;林業用地面積166773.8公頃,其中:有林地137656.5公頃,疏林地544.5公頃,灌木林地18457.0公頃,未成林造林地4884.5公頃,無林地5225.4公頃,是全國綠化模范縣、農村綠色能源示范縣、中國果桑之鄉,四川省園林縣城、生態縣城和新農村建設示范縣。近年來,德昌縣致力于發展林業生態產業與森林養生。2015年,德昌縣委、縣政府出臺了《關于大力發展林業生態旅游產業的意見》,搶抓成昆鐵路復線建設、攀西冬季陽光康養熱潮等重大機遇,整合林業生態旅游資源和林業產業建設成果,充分發揮林業生態旅游業的綜合帶動作用,實現生態、社會、經濟效益全面提升。
如何充分利用森林資源、光熱資源和交通區位優勢,進一步推動德昌生態旅游和森林康養產業大發展,是擺在德昌各級領導者面前的重大課題。研討會上,各位專家教授積極為該縣生態旅游與森林康養產業發展問診把脈、建言獻策。
“林業是生態文明的建設主體,生態旅游是典型的綠色產業,是發展最快、最具活力的‘朝陽產業’。”“大力發展生態旅游與森林康養產業,既是引領生態文明意識、繁榮生態文化的重要載體,更是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保障“,與會者們認為,德昌自然條件優越,“是當之無愧的園林縣城。”“來到德昌,就是從熙攘的大城市生活中抽身而出,讓自己的心靈縱情呼吸。”“德昌依山傍水,森林資源豐富,氣候條件優越,實乃康養福地。”“走進德昌森林氧吧,仿佛置身世外桃源。”專家認為“德昌縣生態旅游與森林康養產業大有可為、前景良好。”
專家們具有指導性和建設性的發言,對幫助策劃德昌林業生態旅游產業發展示范縣、森林體驗和森林養生基地試點示范縣建設方案;在規劃、設計、組織開展、宣傳報道、市場推廣等方面開展合作,幫助推進德昌櫻花櫻桃、桑椹、核桃、板栗節等生態旅游項目;幫助申報創建螺髻山國家級森林公園,推進螺髻山、黑龍潭、樂躍溝森林公園和茨達和平人工湖濕地公園規劃建設;幫助引進相關生態旅游企業來德昌投資和建設生態旅游項目;幫助培養建設一支從事生態旅游管理、經營和解說的人才隊伍等方面提出了許多可操作性意見建議。
據了解,德昌縣到2020年將建成國家級森林公園1個、省級森林公園或濕地公園3個、州級城郊型森林公園6個、林業生態觀光園10個、森林人家100戶,逐步構建以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為主體,生態園區和森林人家相結合的林業生態旅游發展體系,形成較完善的林業生態旅游基礎設施;同時,將圍繞森林、陽光、山水、休閑、養生五大主題,推出一批特色林業生態旅游精品線路,著力把德昌建設為攀西后花園、天然氧吧、避暑勝地,最終建成“原始林探險觀光,生態林陽光養生、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實現每年林業生態旅游達100萬以上人次,旅游產值達10億元。目前,德昌縣螺髻山、黑龍潭已成功創建申報為省級森林公園,傈僳水寨已正式批準為國家3A級景區,德州鎮角半溝被評為四川省“最具潛力森林康養目的地”稱號,為森林生態旅游產業發展和康養基地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本報記者 周靜 李仁芳 李芳沁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來源: 涼山新聞網2016-04-21 16:48:00 本網訊 13日,扶貧“千村萬景”專家服務團德昌行暨四川林業生態產業與森林養生研討會在德昌舉行。省森林旅游服務中心主任馬朝洪主持會議。國家林業局林產工業規劃設計院林業所總工程師唐樹林,四川農大教授、省生態旅游協會會長李梅,四川農大教授萬雪琴,四川旅游學院運動與休閑學院院長、教授許軍,四川旅游學院教授鄧紅等專家受邀發言,就林業生態產業與森林養生等,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研討。
德昌擁有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螺髻山,全縣森林覆蓋率68.4%(有林地覆蓋率59.9%),綠化覆蓋率70.3%,綠化率98%;林業用地面積166773.8公頃,其中:有林地137656.5公頃,疏林地544.5公頃,灌木林地18457.0公頃,未成林造林地4884.5公頃,無林地5225.4公頃,是全國綠化模范縣、農村綠色能源示范縣、中國果桑之鄉,四川省園林縣城、生態縣城和新農村建設示范縣。近年來,德昌縣致力于發展林業生態產業與森林養生。2015年,德昌縣委、縣政府出臺了《關于大力發展林業生態旅游產業的意見》,搶抓成昆鐵路復線建設、攀西冬季陽光康養熱潮等重大機遇,整合林業生態旅游資源和林業產業建設成果,充分發揮林業生態旅游業的綜合帶動作用,實現生態、社會、經濟效益全面提升。
如何充分利用森林資源、光熱資源和交通區位優勢,進一步推動德昌生態旅游和森林康養產業大發展,是擺在德昌各級領導者面前的重大課題。研討會上,各位專家教授積極為該縣生態旅游與森林康養產業發展問診把脈、建言獻策。
“林業是生態文明的建設主體,生態旅游是典型的綠色產業,是發展最快、最具活力的‘朝陽產業’。”“大力發展生態旅游與森林康養產業,既是引領生態文明意識、繁榮生態文化的重要載體,更是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保障“,與會者們認為,德昌自然條件優越,“是當之無愧的園林縣城。”“來到德昌,就是從熙攘的大城市生活中抽身而出,讓自己的心靈縱情呼吸。”“德昌依山傍水,森林資源豐富,氣候條件優越,實乃康養福地。”“走進德昌森林氧吧,仿佛置身世外桃源。”專家認為“德昌縣生態旅游與森林康養產業大有可為、前景良好。”
專家們具有指導性和建設性的發言,對幫助策劃德昌林業生態旅游產業發展示范縣、森林體驗和森林養生基地試點示范縣建設方案;在規劃、設計、組織開展、宣傳報道、市場推廣等方面開展合作,幫助推進德昌櫻花櫻桃、桑椹、核桃、板栗節等生態旅游項目;幫助申報創建螺髻山國家級森林公園,推進螺髻山、黑龍潭、樂躍溝森林公園和茨達和平人工湖濕地公園規劃建設;幫助引進相關生態旅游企業來德昌投資和建設生態旅游項目;幫助培養建設一支從事生態旅游管理、經營和解說的人才隊伍等方面提出了許多可操作性意見建議。
據了解,德昌縣到2020年將建成國家級森林公園1個、省級森林公園或濕地公園3個、州級城郊型森林公園6個、林業生態觀光園10個、森林人家100戶,逐步構建以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為主體,生態園區和森林人家相結合的林業生態旅游發展體系,形成較完善的林業生態旅游基礎設施;同時,將圍繞森林、陽光、山水、休閑、養生五大主題,推出一批特色林業生態旅游精品線路,著力把德昌建設為攀西后花園、天然氧吧、避暑勝地,最終建成“原始林探險觀光,生態林陽光養生、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實現每年林業生態旅游達100萬以上人次,旅游產值達10億元。目前,德昌縣螺髻山、黑龍潭已成功創建申報為省級森林公園,傈僳水寨已正式批準為國家3A級景區,德州鎮角半溝被評為四川省“最具潛力森林康養目的地”稱號,為森林生態旅游產業發展和康養基地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本報記者 周靜 李仁芳 李芳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