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箭飛 孔子學院總部黨委書記國家漢辦副主任
巴蜀文化極具代表性
第十三屆孔子學院大會“牽手”四川成都并非偶然。在中國孔子學院總部副總干事、國家漢辦副主任馬箭飛看來,雙方“精神氣質一致”。
馬箭飛表示,巴蜀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是極具代表性的文化。成都千年城址不改,城名不變,“不管是外國人還是中國人,大家都很喜歡這里。”同時,四川是“一帶一路”的核心節點、長江經濟帶的戰略支點,是中國西部的經濟、文化與科教中心。隨著教育對外交流合作日益深化,孔子學院及漢語教師志愿者,已經成為四川省教育對外開放、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窗口。
“四川的漢語國際教育工作做得很好,國際化程度也很高。”馬箭飛說。
來自四川省教育廳的一組數據顯示,四川省高校和中小學在海外建有孔子學院12所,孔子課堂9個。在漢語教師、志愿者選派情況上,2017年四川省漢語推廣類項目(含孔子學院及孔子課堂,包括教師、學生)共計派出3160人,其中高校有2791人,中小學有369人。
“所以,今年選擇在四川成都召開孔子學院大會,很合適。”馬箭飛說。
截至目前,共有154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548所孔院、1193個中小學孔子課堂、5665個下設教學點。
相比之前的會議,此次大會有何亮點?馬箭飛提到了大會的主題:“我們此次大會的主題是改革創新,這也表明孔子學院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此次的十三屆全球孔子學院大會,有來自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學校長、孔子學院代表近1500人參加,設置了20個工作坊討論溝通。“這是會議第一次設置工作坊的形式,征集問題,解決問題。應該說更加務實。”除此以外,此次會議期間將推出“孔子學院合作伙伴計劃”。該計劃既有中長期戰略合作計劃,又有具體項目合作方案,內容涉及中外人文交流等多領域,包括企業捐資捐贈合作辦學、聯合培養人才、提供實習機會和就業崗位、開展文化交流活動、孔子學院數字化建設、共建聯合實驗室等。
“我們希望能借助技術打造開放包容、共建共享的公共平臺,為國內外合作伙伴提供更好的發展空間。”馬箭飛告訴記者,大會期間,將有騰訊云計算、四川新華發行集團等企業與孔子學院總部進行簽約。
國際化的孔子學院,能為“一帶一路”帶來什么?
“培養人才,提供服務,為合作牽線搭橋。”馬箭飛說。
比如,在為中國與沿線國家各領域合作牽線搭橋上,泰國孔敬大學孔子學院創辦高鐵漢語培訓項目;烏克蘭孔子學院為烏航培訓本土員工;白俄羅斯孔子學院為入駐中白工業園區的中資企業輸送漢語人才;塔吉克斯坦孔子學院為海成集團本土員工提供職業培訓等等。
“沿線各國孔子學院每年還舉辦有關‘一帶一路’的學術講座、高端論壇、國際會議。”馬箭飛介紹,匈牙利羅蘭大學成立了“一帶一路”研究中心,泰國曼谷博仁大學等26家教育機構聯合承辦“海上絲路孔子學院”,成為東南亞地區“一帶一路”研究的重要基地等。
目前,“一帶一路”沿線54個國家設立了153所孔子學院和149個中小學孔子課堂。中國派出漢語教師3.4萬人,培養培訓本土教師6萬多人次。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謝燃岸雷遠東攝影報道
凱思·博內特 英國皇家學會院士孔子學院總部理事
創立于2007年的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孔子學院,目前有近200個班級,十年來先后有14000人在這里學習漢語,它也曾兩度獲得“先進孔子學院”榮譽。
“我們都希望給自己的兒孫們最好的未來,并為他們構建一個和平繁榮的世界。孔子學院能協助搭建中國和世界之間的橋梁,使我們共同的夢想成為可能。”12月4日,第十三屆孔子學院大會開幕式上,這所孔子學院的理事長,同時也是英國皇家學會院士和孔子學院總部理事的凱思·博內特在發言中這樣表述他對孔子學院的理解。
凱思·博內特認為孔子學院搭建起了學習漢語和傳遞友誼的橋梁,“孔子學院的中國教師和員工是優秀的民間大使,世界各地的民眾通過他們,感受到了中國的友善和奉獻。”而這種友誼和信任,又給雙方提供了極好的合作機會。凱思·博內特介紹,謝菲爾德大學孔子學院除了教授漢語,還會與當地的公司和部門合作,幫助搭建中英合作的橋梁。
此次來到四川成都參加第十三屆孔子學院大會,凱思·博內特向記者描述了他對這座城市的印象,“在商業上很發達”“綠化很好,有很多公園”。謝菲爾德是成都的友好城市,兩地之間交流往來頻繁。“希望未來兩地能在更多的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凱思·博內特說。
老外學習寫毛筆字。
孔子學院是中外語言文化交流合作的橋梁和窗口,是世界認識中國的重要平臺,主要職能是幫助各國民眾學習漢語、了解中華文化,推進中國與世界各國人文交流和人民友好,促進多元多彩的世界文明發展。
自2004年創辦至今,全球共有154個國家(地區)建立548所孔子學院和1193個孔子課堂。其中2018年,新建孔子學院30所。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從四川省教育廳獲悉,隨著教育對外交流合作日益深入發展,孔子學院及漢語教師志愿者已成為四川教育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成為四川教育國際化重要的推動力量。目前,四川省高校和中小學在海外建有孔子學院12所,孔子課堂9個。在漢語教師、志愿者選派情況上,2017年四川省漢語推廣類項目(含孔子學院及孔子課堂,包括教師、學生)共計派出3160人,其中高校2791人,中小學369人。
來源:華西都市報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馬箭飛 孔子學院總部黨委書記國家漢辦副主任
巴蜀文化極具代表性
第十三屆孔子學院大會“牽手”四川成都并非偶然。在中國孔子學院總部副總干事、國家漢辦副主任馬箭飛看來,雙方“精神氣質一致”。
馬箭飛表示,巴蜀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是極具代表性的文化。成都千年城址不改,城名不變,“不管是外國人還是中國人,大家都很喜歡這里。”同時,四川是“一帶一路”的核心節點、長江經濟帶的戰略支點,是中國西部的經濟、文化與科教中心。隨著教育對外交流合作日益深化,孔子學院及漢語教師志愿者,已經成為四川省教育對外開放、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窗口。
“四川的漢語國際教育工作做得很好,國際化程度也很高。”馬箭飛說。
來自四川省教育廳的一組數據顯示,四川省高校和中小學在海外建有孔子學院12所,孔子課堂9個。在漢語教師、志愿者選派情況上,2017年四川省漢語推廣類項目(含孔子學院及孔子課堂,包括教師、學生)共計派出3160人,其中高校有2791人,中小學有369人。
“所以,今年選擇在四川成都召開孔子學院大會,很合適。”馬箭飛說。
截至目前,共有154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548所孔院、1193個中小學孔子課堂、5665個下設教學點。
相比之前的會議,此次大會有何亮點?馬箭飛提到了大會的主題:“我們此次大會的主題是改革創新,這也表明孔子學院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此次的十三屆全球孔子學院大會,有來自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學校長、孔子學院代表近1500人參加,設置了20個工作坊討論溝通。“這是會議第一次設置工作坊的形式,征集問題,解決問題。應該說更加務實。”除此以外,此次會議期間將推出“孔子學院合作伙伴計劃”。該計劃既有中長期戰略合作計劃,又有具體項目合作方案,內容涉及中外人文交流等多領域,包括企業捐資捐贈合作辦學、聯合培養人才、提供實習機會和就業崗位、開展文化交流活動、孔子學院數字化建設、共建聯合實驗室等。
“我們希望能借助技術打造開放包容、共建共享的公共平臺,為國內外合作伙伴提供更好的發展空間。”馬箭飛告訴記者,大會期間,將有騰訊云計算、四川新華發行集團等企業與孔子學院總部進行簽約。
國際化的孔子學院,能為“一帶一路”帶來什么?
“培養人才,提供服務,為合作牽線搭橋。”馬箭飛說。
比如,在為中國與沿線國家各領域合作牽線搭橋上,泰國孔敬大學孔子學院創辦高鐵漢語培訓項目;烏克蘭孔子學院為烏航培訓本土員工;白俄羅斯孔子學院為入駐中白工業園區的中資企業輸送漢語人才;塔吉克斯坦孔子學院為海成集團本土員工提供職業培訓等等。
“沿線各國孔子學院每年還舉辦有關‘一帶一路’的學術講座、高端論壇、國際會議。”馬箭飛介紹,匈牙利羅蘭大學成立了“一帶一路”研究中心,泰國曼谷博仁大學等26家教育機構聯合承辦“海上絲路孔子學院”,成為東南亞地區“一帶一路”研究的重要基地等。
目前,“一帶一路”沿線54個國家設立了153所孔子學院和149個中小學孔子課堂。中國派出漢語教師3.4萬人,培養培訓本土教師6萬多人次。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謝燃岸雷遠東攝影報道
凱思·博內特 英國皇家學會院士孔子學院總部理事
創立于2007年的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孔子學院,目前有近200個班級,十年來先后有14000人在這里學習漢語,它也曾兩度獲得“先進孔子學院”榮譽。
“我們都希望給自己的兒孫們最好的未來,并為他們構建一個和平繁榮的世界。孔子學院能協助搭建中國和世界之間的橋梁,使我們共同的夢想成為可能。”12月4日,第十三屆孔子學院大會開幕式上,這所孔子學院的理事長,同時也是英國皇家學會院士和孔子學院總部理事的凱思·博內特在發言中這樣表述他對孔子學院的理解。
凱思·博內特認為孔子學院搭建起了學習漢語和傳遞友誼的橋梁,“孔子學院的中國教師和員工是優秀的民間大使,世界各地的民眾通過他們,感受到了中國的友善和奉獻。”而這種友誼和信任,又給雙方提供了極好的合作機會。凱思·博內特介紹,謝菲爾德大學孔子學院除了教授漢語,還會與當地的公司和部門合作,幫助搭建中英合作的橋梁。
此次來到四川成都參加第十三屆孔子學院大會,凱思·博內特向記者描述了他對這座城市的印象,“在商業上很發達”“綠化很好,有很多公園”。謝菲爾德是成都的友好城市,兩地之間交流往來頻繁。“希望未來兩地能在更多的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凱思·博內特說。
老外學習寫毛筆字。
孔子學院是中外語言文化交流合作的橋梁和窗口,是世界認識中國的重要平臺,主要職能是幫助各國民眾學習漢語、了解中華文化,推進中國與世界各國人文交流和人民友好,促進多元多彩的世界文明發展。
自2004年創辦至今,全球共有154個國家(地區)建立548所孔子學院和1193個孔子課堂。其中2018年,新建孔子學院30所。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從四川省教育廳獲悉,隨著教育對外交流合作日益深入發展,孔子學院及漢語教師志愿者已成為四川教育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成為四川教育國際化重要的推動力量。目前,四川省高校和中小學在海外建有孔子學院12所,孔子課堂9個。在漢語教師、志愿者選派情況上,2017年四川省漢語推廣類項目(含孔子學院及孔子課堂,包括教師、學生)共計派出3160人,其中高校2791人,中小學369人。
來源:華西都市報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