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歐洲中心”已成為“一帶一路”對外開放的新旗艦、中國西部對外交往中心建設的新窗口、成都對歐全面合作的新平臺。 本報記者 郝飛 攝(資料圖片)
“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構建四川對外開放新格局
本報訊(記者 李欣憶)1月1日22時30分,澳大利亞籍旅客席爾林·羅伯特·迪恩接過加蓋了臨時入境許可的護照,成為享受成都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的“第一人”。
經國務院批準,自1月1日起,成都航空口岸對53個國家持本人有效國際旅行證件和144小時內確定日期、座位前往第三國(地區)聯程機票的外國人,實行過境免簽政策。成都成為我國中西部地區首批實施該項政策的城市之一。同一天,成都航空口岸實行7×24小時“不打烊”通關保障,所有國際航班、國際旅客和進出口貨物均“隨到隨檢、快速通關”。
2018年我省對外開放領域成績斐然:截至去年11月,全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首次站上5000億元臺階,居中西部第一;成自宜高鐵自宜段全線開工,四川暢通南向通道、深化南向開放合作取得重大進展……
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提出,大力實施全面開放合作戰略,加快形成“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立體全面開放新態勢。我省積極落實強力推進,加快構建立體全面開放格局,努力走在西部全面開發開放前列。
“四向拓展”中,將“南向”擺在突出位置。我省相繼出臺《關于暢通南向通道深化南向開放合作的實施意見》《深化南向開放合作三年行動計劃》等文件,建立“川港合作會議機制”“川澳合作會議機制”及多個層面合作備忘錄,從頂層設計上明確南向開放的目標和路徑。去年9月,廣西防城港市首次入川推介,現場簽約南向通道投資項目14個,總投資達164.1億元;我省多個市州與廣西北海、欽州港開行定期班列。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我省暢通出海大通道,不斷開拓南亞、東南亞市場。
我省高質量建設自貿試驗區,出臺《關于推進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引領性工程建設的指導意見》《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協同改革先行區建設實施方案》等文件,在實現貿易便利化等方面探索更多突破性舉措。截至目前,國務院在全國推廣的兩批共36條經驗中,我省共入選16條;獲批在川設立的領事機構達17個,居中西部第一;建立275對遍及世界五大洲的國際友城和友好合作關系。
交通是構建立體全面開放格局的重要支撐。2018年,我省新開通成都至以色列、丹麥等國家和地區的國際航線。截至2018年12月31日,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已開通航線335條,其中國際(地區)航線114條,航線數量、市場活躍度居中西部第一;2018年中歐班列(成都)開行1587列,連續3年領跑全國;四川高速公路對外通道達19條。
得益于大力實施全面開放合作戰略,我省開放型經濟水平不斷提升。當地時間2018年12月9日,由四川路橋集團等承建的北極圈最大跨徑懸索橋挪威哈羅格蘭德大橋通車。四川路橋的國際化之路,是川企“走出去”的縮影。省商務廳數據顯示,2018年前11月,四川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50.6億美元,同比增長58%。“引進來”步伐同樣鏗鏘,截至去年11月,我省外商投資實際到位增長8%,來川落戶世界500強企業達347家,數量領跑中西部。
下一步,我省將進一步突出南向東向、著力推動貿易強省建設、打造國際產能合作示范省、打造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營造良好的開放生態等方面發力,加快形成“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立體全面開放新態勢。力爭到2020年,四川與南向國家進出口、雙向投資、對外工程承包等經貿合作總額3年累計超過1000億美元;到2022年,把四川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立足內陸、承東啟西,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國際一流高水平自由貿易園區。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1428735752@qq.com
“中國-歐洲中心”已成為“一帶一路”對外開放的新旗艦、中國西部對外交往中心建設的新窗口、成都對歐全面合作的新平臺。 本報記者 郝飛 攝(資料圖片)
“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構建四川對外開放新格局
本報訊(記者 李欣憶)1月1日22時30分,澳大利亞籍旅客席爾林·羅伯特·迪恩接過加蓋了臨時入境許可的護照,成為享受成都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的“第一人”。
經國務院批準,自1月1日起,成都航空口岸對53個國家持本人有效國際旅行證件和144小時內確定日期、座位前往第三國(地區)聯程機票的外國人,實行過境免簽政策。成都成為我國中西部地區首批實施該項政策的城市之一。同一天,成都航空口岸實行7×24小時“不打烊”通關保障,所有國際航班、國際旅客和進出口貨物均“隨到隨檢、快速通關”。
2018年我省對外開放領域成績斐然:截至去年11月,全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首次站上5000億元臺階,居中西部第一;成自宜高鐵自宜段全線開工,四川暢通南向通道、深化南向開放合作取得重大進展……
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提出,大力實施全面開放合作戰略,加快形成“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立體全面開放新態勢。我省積極落實強力推進,加快構建立體全面開放格局,努力走在西部全面開發開放前列。
“四向拓展”中,將“南向”擺在突出位置。我省相繼出臺《關于暢通南向通道深化南向開放合作的實施意見》《深化南向開放合作三年行動計劃》等文件,建立“川港合作會議機制”“川澳合作會議機制”及多個層面合作備忘錄,從頂層設計上明確南向開放的目標和路徑。去年9月,廣西防城港市首次入川推介,現場簽約南向通道投資項目14個,總投資達164.1億元;我省多個市州與廣西北海、欽州港開行定期班列。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我省暢通出海大通道,不斷開拓南亞、東南亞市場。
我省高質量建設自貿試驗區,出臺《關于推進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引領性工程建設的指導意見》《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協同改革先行區建設實施方案》等文件,在實現貿易便利化等方面探索更多突破性舉措。截至目前,國務院在全國推廣的兩批共36條經驗中,我省共入選16條;獲批在川設立的領事機構達17個,居中西部第一;建立275對遍及世界五大洲的國際友城和友好合作關系。
交通是構建立體全面開放格局的重要支撐。2018年,我省新開通成都至以色列、丹麥等國家和地區的國際航線。截至2018年12月31日,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已開通航線335條,其中國際(地區)航線114條,航線數量、市場活躍度居中西部第一;2018年中歐班列(成都)開行1587列,連續3年領跑全國;四川高速公路對外通道達19條。
得益于大力實施全面開放合作戰略,我省開放型經濟水平不斷提升。當地時間2018年12月9日,由四川路橋集團等承建的北極圈最大跨徑懸索橋挪威哈羅格蘭德大橋通車。四川路橋的國際化之路,是川企“走出去”的縮影。省商務廳數據顯示,2018年前11月,四川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50.6億美元,同比增長58%。“引進來”步伐同樣鏗鏘,截至去年11月,我省外商投資實際到位增長8%,來川落戶世界500強企業達347家,數量領跑中西部。
下一步,我省將進一步突出南向東向、著力推動貿易強省建設、打造國際產能合作示范省、打造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營造良好的開放生態等方面發力,加快形成“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立體全面開放新態勢。力爭到2020年,四川與南向國家進出口、雙向投資、對外工程承包等經貿合作總額3年累計超過1000億美元;到2022年,把四川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立足內陸、承東啟西,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國際一流高水平自由貿易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