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日本不卡在线视频二区三区,野花社区视频在线观看,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首頁>>時政要聞>>從三對關系看“4萬億”含金量

從三對關系看“4萬億”含金量

發布時間:2019/1/23 10:58:34 瀏覽:478
[摘要]從三對關系看“4萬億”含金量

 

2018年,四川地區生產總值(GDP)突破4萬億元大關,成為四川經濟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4萬億”意味著什么?其含金量有幾何?對此,本報記者采訪了省統計局總經濟師熊建中。

  量與質

  總量繼續擴大,結構不斷優化、效益提升、能耗下降,經濟發展“量”“質”齊升

如何認識4萬億?熊建中給出一組數據:一年365天,4萬億元就意味著每天創造的經濟總量超過了110億元。

110億元是什么概念?1978年四川的經濟總量是186億元,這意味著,2018年每一天的經濟總量超過了1978年半年的經濟總量。

1978年四川的經濟總量是186億元,2002年是4725億元,從1978年到2002年的GDP總和恰好是4萬億元,這意味著,2018年一年的經濟總量相當于1978年到2002年24年的總和。

4萬億,還意味著四川在全國的經濟大省地位更加穩固,有望繼續穩居全國第六的位置。

塊頭大,到底是“虛胖”還“真壯”?首先看結構。2018年,全省三次產業結構的比例為10.9:37.7:51.4,第三產業占比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首次突破50%,經濟結構更加優化。

再看效益。地區生產總值之外,距離老百姓生活更近的三個“錢袋子”就更說明問題——

政府的“錢袋子”,即財政收入。2018年,四川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9.3%。

企業的“錢袋子”。去年前11月,規上工業實現利潤總額2402億元,增長19%,比全國平均增速高7.2個百分點。

百姓的“錢袋子”。2018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61元,同比名義增長9.1%。扣除價格因素影響,比上年實際增長7.3%。

政府、企業、百姓的錢包更鼓了,這也意味著,經濟增長也是百姓能夠感知的真金白銀。

最后說能耗。2018年,全省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降低7%,單位GDP能耗繼續降低。

結構更優、效益更好、能耗更低,這樣的4萬億是沉甸甸的“真壯”。

  態與勢

  面對正在發生深刻而復雜變化的國際環境和國內條件,四川經濟跑出“加速度”殊為不易

衡量含金量,不能不看過程。難度系數越大,含金量就越高。

衡量四川經濟的“成色”,兩個速度值得關注。

一個是全省經濟總量跨越四個萬億臺階的速度:2007年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歷時58年;2011年跨越兩萬億元大關,用時4年;2015年跨越三萬億元大關,歷時4年;2018年跨越四萬億元大關,歷時3年。

第四個萬億用時最少,跑出了加速度。另一個是2018年全省經濟發展的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這比全國平均增速要高1.4個百分點,比2015年、2016年全省經濟增速分別回升0.1和0.2個百分點,比2017年增速只微降0.1個百分點,高出7.5%這個年初預期值0.5個百分點。

從長遠看,四川經濟進階的速度越來越快;從近期看,全省經濟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這,就是四川經濟發展的“態”。

另一方面,我們面臨的國際環境和國內條件卻在發生深刻而復雜的變化。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從高速增長換擋為中高速增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環保壓力加大,粗放的、造成污染的企業紛紛關停。在這種局面下四川能夠攻堅克難,經濟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成功邁過4萬億大關,殊為不易。

  穩與進

  經濟保持總體穩定,經濟活力不斷增強,全省經濟穩中有進

2018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別增長8.2%、8.2%、8.1%,全年增長8%,四川經濟增速已經連續9個季度穩定在8%左右。

穩,可以說是四川經濟發展的最大特征之一。不僅經濟增速穩,工業、投資、消費、外貿等主要經濟指標均完成甚至超額完成全年預期目標,全年新增就業超過100萬人,CPI同比增幅穩定在2%以下,經濟總體運行在合理區間。

保持總體穩定的同時,四川經濟也在不斷求“進”,體現在經濟結構變化上,也體現在產業結構的優化上。以制造業為例,裝備制造業增加值比重為31.5%,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采礦業增加值比重為7.7%,比上年低0.7個百分點。

“進”也體現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上。去產能,加快淘汰鋼鐵、煤炭等落后產能,轉型發展促進企業效益改善;去杠桿,去年前11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56.7%,同比降低1.7個百分點;降成本,去年前11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3.7元,同比減少0.3元;補短板,基礎設施、高技術制造業、健康服務業投資分別比上年增長15.7%、12.0%、17.4%。

“進”也體現在新經濟活力不斷增強。去年,規模以上高技術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3.6%,增速比全省規上工業平均水平高5.3個百分點。太陽能電池、鋰離子電池智能手機增長實現高速增長。

“進”還體現在民生不斷改善。去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都超過GDP增速,居民消費向發展型和享受型轉變,醫療保健、居住、交通通訊和教育文化娛樂等消費支出保持較快增長。

  我們的4萬億和我有哪些關系

GDP突破4萬億元,跟普通老百姓有什么關系?經濟規模的增長,能給百姓生活帶來可感可知的紅利嗎?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走訪了一些企業和專家。

  帶來就業踏實感

這幾天,四川東林礦山運輸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肖陽東正在忙招聘的事宜。成套設備賣到南非,拿到1000萬元的大單,成立專門的國際商務部,需要補充人才好好開發國際市場。

“GDP突破4萬億元,標志著我省經濟實力增強,產業規模擴大,給就業提供更好支撐。”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藍定香說。

一組數據可以印證:去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10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5%。經濟總量躍升,對就業支撐力更強。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胡斌表示,今年將全力保障超額完成“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確保全省城鎮新增就業85萬人”的目標。國際勞工組織公布的數據,全球平均失業率為5.7%,我省的失業率水平是較低的。

1月19日,成都泰瑞亞科技有限公司剛召開了年會,董事長龍禹江宣布,除了月工資外,每個季度發放數量可觀的季度獎,“相當于漲薪了。”

藍定香認為,工資上漲,GDP增長,有內在的邏輯關系,沒有經濟大環境向好,提高工資只能是空中樓閣。去年全省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0737元,比上年名義增長7.2%,這與GDP增長息息相關。

安居樂業,有了穩定的就業,整個社會就有了踏實感。

  帶來荷包充實感

經濟總量擴大,老百姓腰包是否會鼓起來?

去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61元,同比名義增長9.1%。扣除價格因素影響,比上年實際增長7.3%。

城鄉居民財富增加,直接表現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去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18000億元,增長11.1%。另外,全省居民人均經營凈收入4571元,增長7.2%;人均財產凈收入1542元,增長13.1%;人均轉移凈收入5611元,增長13.6%。預計2019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還將分別增長8%和9%。

GDP突破4萬億元,不僅標志著我省經濟實力增強,改善民生也有了更加強有力的基礎。

“大河漲水小河滿。”藍定香說,社會總財富可以轉化成社會總福利,GDP就像是大河,二次分配則是小河,除工資收入等一次分配,社保、教育、衛生等二次分配都依賴GDP的增加。

去年前三季度,全省參加基本養老保險569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83.1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8571.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98.1萬人。

我省今年要辦好30項民生實事,百姓將更多分享GDP增長帶來的好處。

  新經濟快速成長

  增添產業發展活力

1月22日,2018年全年經濟數據新聞發布會透露,去年全年我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3%,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1個百分點。這一成績與新經濟快速成長息息相關,為全省產業發展增添了活力。

新產業方面,全年規模以上高技術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3.6%,增速比全省規上工業平均水平高5.3個百分點,全省工業經濟發展調“高”調“新”態勢明顯。

新產品方面,部分高附加值、高技術產品產量快速增長,太陽能電池產量增長110.3%,鋰離子電池增長56.9%,智能手機增長41.7%,城市軌道車輛增長33.1%。

新業態方面,限額以上企業通過互聯網實現的商品零售額增速已連續19個月保持在30%以上,占限上企業商品零售額比重達到12.0%,比上年提高3.8個百分點。綠色發展方面,新能源產品增長快速,生物質發電量增長53.1%,風力發電量增長39.8%,太陽能發電量增長18.5%,垃圾焚燒發電量增長17.7%。

從效益方面看,去年1-11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6923.5億元,同比增長14%;實現利潤總額2402億元,增長19%。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預計超過52%

2018年全年經濟數據新聞發布會透露,到201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預計超過52%,預計提高1.2個百分點,全省常住人口達8341萬。

2017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突破50%。自1982年以來,全省設市城市由9個增加到35個,新增城市建成區2625平方公里;城鎮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增加35.3平方米、達41.6平方米,農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增加近40平方米、達48.7平方米,城鄉居民住房條件顯著改善;房地產業增加值增長86倍,GDP占比由1.3%上升到5.5%;建筑業增加值增長71倍,GDP占比由3.3%上升到7.7%,成為重要支柱產業。

2018年我省調整完善四大城市群規劃,推動四大城市群規劃的批復實施;啟動新一版城市總體規劃編制,修編了成都等7個區域中心城市總體規劃,完成眉山等46個市(縣)城市總體規劃審查,組織編制了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空港經濟區總體規劃。 本版撰稿 蒲南溪 本報記者 梁現瑞 李欣憶 朱雪黎 羅之飏 本報制圖 朱濉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發表評論
<th id="su2wj"></th>
    1. 
      
        <del id="su2wj"></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