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村民吉好也求正在宣講。
彝族村民用手機拍攝精彩瞬間。
當天的宣講,吸引了附近幾個村落的近3000名村民到現場。本報記者楊樹攝
涼山州啟動“總書記來到我們村”宣講活動,三河村村民吉好也求上臺講述脫貧故事——
1月23日,陽光灑滿大涼山。昭覺縣新城鎮乃托村,附近拖都村的貧困戶吉額古爾急匆匆趕到“總書記來到我們村”宣講活動現場。彼時,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村民吉好也求正在臺上激情言說:“向總書記報告:我們家跨過脫貧線了。”
當天的宣講活動現場,擠滿了附近幾個村落的近3000名村民,吉額古爾只好擠在后面踮著腳往臺上瞅。
“感恩總書記,情滿三河村。”“感黨恩,用勤勞書寫美好生活。”“陽光燦爛,情深意長”……吉好也求宣講完后,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和解放鄉火普村村民等紛紛上臺用真情實感講述自己曾經歷的或看到的脫貧故事。這些故事如大涼山的陽光一樣,溫暖并感染著和吉額古爾一樣正致力脫貧或鞏固脫貧的村民們。
這樣的宣講將在涼山全州鋪開,吉好也求等人過去一年的經歷故事,也將傳遞到大涼山正致力于脫貧攻堅的每一個村落中。
□本報記者鄧嗣華何勤華發自昭覺
聽故事
脫貧的信心在村民間“流淌升騰”
“近一年來,我們一家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8年,全家總收入達64280元,人均純收入8754元;易地扶貧搬遷,我們全家即將住進寬敞明亮的彝式新居;我們家的小商店正式運營、農家樂也準備開張了……”
2018年2月11日,總書記來到位于大涼山深處的三河村看望彝族群眾,走進了吉好也求的家。“驚喜,完全沒有想到。”吉好也求感嘆。今年,總書記在新年賀詞中又提到了吉好也求,吉好也求又一次感嘆:“我一晚上興奮得沒睡著。”
吉好也求講述著自己這一年特殊的經歷。更打動人的是,他把這份驚喜和興奮都化為了脫貧攻堅的強大動力,大膽向村民亮出自己的脫貧成績單。
聽到吉好也求的脫貧故事,村民阿庫佬牛對未來更充滿了信心。
阿庫佬牛專門從6公里外的新城鎮跳壩村趕來聽宣講,“就是想取取經,鼓鼓勁”。2018年,阿庫佬牛也脫了貧。在產業扶貧政策的幫助下,他養了7頭烏金豬之后又賣了5頭,加上其他收益,一家年收入近2萬元。“剛剛脫貧,看看吉好也求,覺得我還有差距。2019年我還要往上沖。”
對于未來,阿庫佬牛很有底氣:家里還種了3畝花椒、3畝脆骨李,很快就會有收成,村上集體經濟發展的蔬菜正不斷擴大規模。
吉額古爾也感受到了這種信心。因病致貧的吉額古爾,雖然有各項扶貧政策保障,但他意識到:“不能一直靠救濟養著,我們一家還得靠自己雙手才行。”吉額古爾計劃著,家里養了兩頭種豬,產出的豬仔爭取賣個好價錢,自己也努力就地務零工,“加上女兒外出務工的收入,2019年,我們一家三口一定能脫貧。”
話未來
“燦爛陽光”滋養脫貧攻堅“精氣神”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干群一條心、合力拔窮根”“建烏金豬基地,創建昭覺綠色養殖品牌”……當天的宣講隊共有10名隊員,他們紛紛用樸實的語言談認識、講感受,持續把總書記對涼山人民的深切關懷傳遞到千家萬戶、傳遞到廣大彝區群眾心間,轉化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具體行動和實際成效。
“陽光燦爛,情深意長。”昭覺縣文化館副館長某色阿沙也是宣講隊成員。他用彝語聲情并茂地講述,加上豐富的肢體語言,逗得現場干部群眾樂開了花。歡聲笑語中,每位現場群眾都感受到“情深意長”,也在“燦爛陽光”中悄然滋養出脫貧攻堅的精氣神。
“總書記,我現在不僅圓了自己的夢,還要為三河村所有的學前兒童插上夢想的翅膀。”三河村村民熱烈日作是宣講隊員之一。她去年曾在家里的火塘邊,向總書記報告自己的夢想是一名幼兒園老師。2018年4月,她順利通過了昭覺縣幼兒教師考試,成為了三河村的一名幼教老師。她說,看著孩子們一天天長大,快樂學習,感到由衷高興,因為自己沒有辜負總書記的囑托。
“總書記的話,字字千金。這是對我們駐村第一書記的要求,對基層干部的期望。”三河村第一書記張凌說,三河村151戶貧困戶的安全住房2018年4月底開工,9個安置點,即將建設完成,2019年春節即可搬遷入住。
“涼山懸崖村不僅有了新的鋼梯,而且村民收入有了較大提高,村民用電困難已成為歷史,互聯網已經進入,讓人不再揪心了。”宣講成員阿克鳩射說,自己用筆和鏡頭記錄著涼山點點滴滴的變化。
“總書記對我們彝族人民的關愛,我們一定牢記于心。”臺下聽宣講的新城鎮拖且村村主任衣火伍勒說,該村雖然不是貧困村,但有37戶貧困戶。今年,這些貧困戶將通過發展產業等方式脫貧致富。村民衣火醫生也說,更要積極發展生產、搞好養殖,靠自己的雙手致富。
據介紹,涼山州將結合各地實際,注重運用老百姓喜歡聽、聽得懂的語言和鮮活生動事例開展宣講活動,做到既全面準確又深入淺出。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村民吉好也求正在宣講。
彝族村民用手機拍攝精彩瞬間。
當天的宣講,吸引了附近幾個村落的近3000名村民到現場。本報記者楊樹攝
涼山州啟動“總書記來到我們村”宣講活動,三河村村民吉好也求上臺講述脫貧故事——
1月23日,陽光灑滿大涼山。昭覺縣新城鎮乃托村,附近拖都村的貧困戶吉額古爾急匆匆趕到“總書記來到我們村”宣講活動現場。彼時,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村民吉好也求正在臺上激情言說:“向總書記報告:我們家跨過脫貧線了。”
當天的宣講活動現場,擠滿了附近幾個村落的近3000名村民,吉額古爾只好擠在后面踮著腳往臺上瞅。
“感恩總書記,情滿三河村。”“感黨恩,用勤勞書寫美好生活。”“陽光燦爛,情深意長”……吉好也求宣講完后,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和解放鄉火普村村民等紛紛上臺用真情實感講述自己曾經歷的或看到的脫貧故事。這些故事如大涼山的陽光一樣,溫暖并感染著和吉額古爾一樣正致力脫貧或鞏固脫貧的村民們。
這樣的宣講將在涼山全州鋪開,吉好也求等人過去一年的經歷故事,也將傳遞到大涼山正致力于脫貧攻堅的每一個村落中。
□本報記者鄧嗣華何勤華發自昭覺
聽故事
脫貧的信心在村民間“流淌升騰”
“近一年來,我們一家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8年,全家總收入達64280元,人均純收入8754元;易地扶貧搬遷,我們全家即將住進寬敞明亮的彝式新居;我們家的小商店正式運營、農家樂也準備開張了……”
2018年2月11日,總書記來到位于大涼山深處的三河村看望彝族群眾,走進了吉好也求的家。“驚喜,完全沒有想到。”吉好也求感嘆。今年,總書記在新年賀詞中又提到了吉好也求,吉好也求又一次感嘆:“我一晚上興奮得沒睡著。”
吉好也求講述著自己這一年特殊的經歷。更打動人的是,他把這份驚喜和興奮都化為了脫貧攻堅的強大動力,大膽向村民亮出自己的脫貧成績單。
聽到吉好也求的脫貧故事,村民阿庫佬牛對未來更充滿了信心。
阿庫佬牛專門從6公里外的新城鎮跳壩村趕來聽宣講,“就是想取取經,鼓鼓勁”。2018年,阿庫佬牛也脫了貧。在產業扶貧政策的幫助下,他養了7頭烏金豬之后又賣了5頭,加上其他收益,一家年收入近2萬元。“剛剛脫貧,看看吉好也求,覺得我還有差距。2019年我還要往上沖。”
對于未來,阿庫佬牛很有底氣:家里還種了3畝花椒、3畝脆骨李,很快就會有收成,村上集體經濟發展的蔬菜正不斷擴大規模。
吉額古爾也感受到了這種信心。因病致貧的吉額古爾,雖然有各項扶貧政策保障,但他意識到:“不能一直靠救濟養著,我們一家還得靠自己雙手才行。”吉額古爾計劃著,家里養了兩頭種豬,產出的豬仔爭取賣個好價錢,自己也努力就地務零工,“加上女兒外出務工的收入,2019年,我們一家三口一定能脫貧。”
話未來
“燦爛陽光”滋養脫貧攻堅“精氣神”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干群一條心、合力拔窮根”“建烏金豬基地,創建昭覺綠色養殖品牌”……當天的宣講隊共有10名隊員,他們紛紛用樸實的語言談認識、講感受,持續把總書記對涼山人民的深切關懷傳遞到千家萬戶、傳遞到廣大彝區群眾心間,轉化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具體行動和實際成效。
“陽光燦爛,情深意長。”昭覺縣文化館副館長某色阿沙也是宣講隊成員。他用彝語聲情并茂地講述,加上豐富的肢體語言,逗得現場干部群眾樂開了花。歡聲笑語中,每位現場群眾都感受到“情深意長”,也在“燦爛陽光”中悄然滋養出脫貧攻堅的精氣神。
“總書記,我現在不僅圓了自己的夢,還要為三河村所有的學前兒童插上夢想的翅膀。”三河村村民熱烈日作是宣講隊員之一。她去年曾在家里的火塘邊,向總書記報告自己的夢想是一名幼兒園老師。2018年4月,她順利通過了昭覺縣幼兒教師考試,成為了三河村的一名幼教老師。她說,看著孩子們一天天長大,快樂學習,感到由衷高興,因為自己沒有辜負總書記的囑托。
“總書記的話,字字千金。這是對我們駐村第一書記的要求,對基層干部的期望。”三河村第一書記張凌說,三河村151戶貧困戶的安全住房2018年4月底開工,9個安置點,即將建設完成,2019年春節即可搬遷入住。
“涼山懸崖村不僅有了新的鋼梯,而且村民收入有了較大提高,村民用電困難已成為歷史,互聯網已經進入,讓人不再揪心了。”宣講成員阿克鳩射說,自己用筆和鏡頭記錄著涼山點點滴滴的變化。
“總書記對我們彝族人民的關愛,我們一定牢記于心。”臺下聽宣講的新城鎮拖且村村主任衣火伍勒說,該村雖然不是貧困村,但有37戶貧困戶。今年,這些貧困戶將通過發展產業等方式脫貧致富。村民衣火醫生也說,更要積極發展生產、搞好養殖,靠自己的雙手致富。
據介紹,涼山州將結合各地實際,注重運用老百姓喜歡聽、聽得懂的語言和鮮活生動事例開展宣講活動,做到既全面準確又深入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