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選派綜合幫扶隊馳援涼山,打了一場又一場脫貧攻堅硬仗——
□任永國本報記者林凌
剛剛過去的2018年,是涼山脫貧攻堅戰役形勢發生根本變化的一年。
涼山屬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是全省乃至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舉全省之力攻克涼山深度貧困堡壘是省委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我省量身定制施策綜合幫扶涼山政策措施“34條”、工作措施“16條”,選派5700名精兵強將馳援涼山,政策供給力度之大、綜合幫扶力量之強、覆蓋范圍領域之廣前所未有……
一年來,在中央、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各級各類近1.2萬名綜合幫扶干部人才用行動踐行諾言,用奉獻體現擔當,會同當地干部群眾打了一場又一場艱苦卓絕的硬仗、振奮人心的勝仗。全年共實現500個貧困村退出、19.94萬貧困人口脫貧,全州累計退出貧困村1454個、減貧65.94萬人,脫貧攻堅總體任務完成70%、貧困發生率降至7.1%。
主動請纓:到脫貧攻堅最需要的地方去
打最艱苦的仗,攻最堅固的堡壘,需要最精銳的部隊,最得力的幫手。
2018年5月初,為支援涼山打贏脫貧攻堅硬仗,省委決定在前期選派2000余名幫扶干部的基礎上,再新增派一批精兵強將馳援涼山,對口幫扶11個深度貧困縣。
廣大干部人才積極響應省委號召,離開熟悉的工作崗位,舍棄溫馨的家庭生活,從省直機關下沉涼山,從全省各地轉戰涼山……省社科院法學女博士王素珍放棄50萬年薪的工作,主動報名“請戰”。成都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畜牧科科長劉金鑫剛剛舉辦完婚禮,就接到單位通知:“涼山脫貧攻堅急需畜牧專業技術人員,決定選派你到涼山。”面對新婚妻子委屈的淚水和家人的不舍,劉金鑫毅然舍“小家”為“大家”。1996年出生的孔珊,是遂寧市安居區的一名教師,主動請纓,成了遂寧市幫扶隊伍中年齡最小的隊員……
“我去!我有基層工作經驗!”“我懂彝區風俗習慣,我去最合適!”綜合幫扶隊選派工作從啟動到進駐,前后僅一個月時間,新選派的3558名綜合幫扶隊員全部在7月6日前到崗到位。盡管任務緊、困難大,盡管面臨環境、生活、工作之苦,但沒有一名隊員畏難退縮,大家看重省委對自己的信任和交付的責任,看淡個人的利鈍得失,無條件服從打贏脫貧攻堅戰這件大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大局,充分體現了新時代扶貧干部應有的政治站位、思想境界、胸懷格局。
適才適位:把好鋼都用在刀刃上
“綜合幫扶隊是特殊時期的特戰隊,是攻堅前沿的突擊隊,是各領域重要崗位的能手,是操作層面的高手,是執行能力強的好手,好鋼就要用在刀刃上。”涼山州委對綜合幫扶隊寄予厚望。
“把幫扶力量精準用到最急需的地方、最薄弱的環節,什么地方脫貧任務重就重點派到什么地方,哪個領域急需要人就重點支持哪個領域。”涼山州委組織部先后召開2次會議,集中10天時間認真分析研判,在一個月內全部完成人員分配、崗前培訓、縣鄉組隊、到崗履職等各項任務,構建起了省州縣鄉村五級指揮體系,形成了覆蓋脫貧攻堅和禁毒防艾、控輟保學、計劃生育、自發搬遷、移風易俗等各個方面的全方位、立體式綜合幫扶工作隊,全州共聚集各級各類幫扶干部11316名。
為最大限度發揮幫扶干部作用,涼山州委組織部聚焦脫貧攻堅、綜合治理的工作需要,綜合考慮幫扶干部工作單位、專業背景、主要經歷等情況,合理確定分工。對掛任領導職務的,明確分管工作或負責的專項工作,讓其有職有權,掛實職、履實責、干實事。同時,堅持人崗相適、人事相宜原則,適時根據工作需要、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和干部特長,對幫扶干部分工進行動態調整。
各級各部門盡最大努力在辦公、食宿、交通等方面考慮周全、提供便利,幫助排憂解難,消除后顧之憂。11縣盡全力做好保障工作,逐村研究解決食宿、水電、洗澡、取暖等基礎保障,確保幫扶干部安心工作、盡心干事。
一線建功:滄海橫流當顯英雄本色
“踏馬西去,三萬重山險阻,涼山路遠崎嶇。八方馳援,非無兒女情長,脫貧攻堅硬仗。阿魯猶在,敢射日月換新天。彝漢同心,歃血為盟齊奔康。”這是南充市農牧業局幫扶干部張凱到涼山時寫下的詩句。他是畜牧專業碩士研究生,當過駐村農技員,有豐富的扶貧經驗,是南部縣脫貧摘帽標兵。選派到普格縣輝隆鄉后,他有針對性地開展了科學養豬、標準化羊場建設與管理等培訓,利用自己過硬的畜牧生產管理技能,全面提升了合作社肉羊生產成績和生產效益,合作社農戶平均分紅增加了2350元。
和張凱一樣,廣大隊員帶著打贏脫貧攻堅硬仗的責任來到涼山,帶著讓貧困群眾早日過上美好幸福生活的使命來到涼山,既勇于挑重擔、打硬仗,又注重幫點子、扶思路,充分發揮抓過脫貧的經驗優勢,充分發揮從事專業的能力特長,幫助基層扶理念之貧、補思路之短,在輔助決策、制定規劃、產業發展、項目實施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鹽源縣官地鎮4名綜合幫扶隊員依托菌類種植技術服務專家組,帶領貧困群眾種“小蘑菇”,點燃鄉親們致富“大希望”。不少隊員已把晝夜不休的工作狀態當成生活常態,有的隊員說:“忙了好幾個月,放假休息還真有點不習慣,腦子停不下來,總在想怎么工作。”
2019年,是涼山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最關鍵之年。廣大綜合幫扶干部紛紛表示,“將不忘初心再出發,鼓足干勁朝前攻,一鼓作氣、一線決勝,堅決拿下今年這場關鍵戰役,真正讓人民滿意,讓群眾說好。”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省委選派綜合幫扶隊馳援涼山,打了一場又一場脫貧攻堅硬仗——
□任永國本報記者林凌
剛剛過去的2018年,是涼山脫貧攻堅戰役形勢發生根本變化的一年。
涼山屬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是全省乃至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舉全省之力攻克涼山深度貧困堡壘是省委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我省量身定制施策綜合幫扶涼山政策措施“34條”、工作措施“16條”,選派5700名精兵強將馳援涼山,政策供給力度之大、綜合幫扶力量之強、覆蓋范圍領域之廣前所未有……
一年來,在中央、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各級各類近1.2萬名綜合幫扶干部人才用行動踐行諾言,用奉獻體現擔當,會同當地干部群眾打了一場又一場艱苦卓絕的硬仗、振奮人心的勝仗。全年共實現500個貧困村退出、19.94萬貧困人口脫貧,全州累計退出貧困村1454個、減貧65.94萬人,脫貧攻堅總體任務完成70%、貧困發生率降至7.1%。
主動請纓:到脫貧攻堅最需要的地方去
打最艱苦的仗,攻最堅固的堡壘,需要最精銳的部隊,最得力的幫手。
2018年5月初,為支援涼山打贏脫貧攻堅硬仗,省委決定在前期選派2000余名幫扶干部的基礎上,再新增派一批精兵強將馳援涼山,對口幫扶11個深度貧困縣。
廣大干部人才積極響應省委號召,離開熟悉的工作崗位,舍棄溫馨的家庭生活,從省直機關下沉涼山,從全省各地轉戰涼山……省社科院法學女博士王素珍放棄50萬年薪的工作,主動報名“請戰”。成都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畜牧科科長劉金鑫剛剛舉辦完婚禮,就接到單位通知:“涼山脫貧攻堅急需畜牧專業技術人員,決定選派你到涼山。”面對新婚妻子委屈的淚水和家人的不舍,劉金鑫毅然舍“小家”為“大家”。1996年出生的孔珊,是遂寧市安居區的一名教師,主動請纓,成了遂寧市幫扶隊伍中年齡最小的隊員……
“我去!我有基層工作經驗!”“我懂彝區風俗習慣,我去最合適!”綜合幫扶隊選派工作從啟動到進駐,前后僅一個月時間,新選派的3558名綜合幫扶隊員全部在7月6日前到崗到位。盡管任務緊、困難大,盡管面臨環境、生活、工作之苦,但沒有一名隊員畏難退縮,大家看重省委對自己的信任和交付的責任,看淡個人的利鈍得失,無條件服從打贏脫貧攻堅戰這件大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大局,充分體現了新時代扶貧干部應有的政治站位、思想境界、胸懷格局。
適才適位:把好鋼都用在刀刃上
“綜合幫扶隊是特殊時期的特戰隊,是攻堅前沿的突擊隊,是各領域重要崗位的能手,是操作層面的高手,是執行能力強的好手,好鋼就要用在刀刃上。”涼山州委對綜合幫扶隊寄予厚望。
“把幫扶力量精準用到最急需的地方、最薄弱的環節,什么地方脫貧任務重就重點派到什么地方,哪個領域急需要人就重點支持哪個領域。”涼山州委組織部先后召開2次會議,集中10天時間認真分析研判,在一個月內全部完成人員分配、崗前培訓、縣鄉組隊、到崗履職等各項任務,構建起了省州縣鄉村五級指揮體系,形成了覆蓋脫貧攻堅和禁毒防艾、控輟保學、計劃生育、自發搬遷、移風易俗等各個方面的全方位、立體式綜合幫扶工作隊,全州共聚集各級各類幫扶干部11316名。
為最大限度發揮幫扶干部作用,涼山州委組織部聚焦脫貧攻堅、綜合治理的工作需要,綜合考慮幫扶干部工作單位、專業背景、主要經歷等情況,合理確定分工。對掛任領導職務的,明確分管工作或負責的專項工作,讓其有職有權,掛實職、履實責、干實事。同時,堅持人崗相適、人事相宜原則,適時根據工作需要、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和干部特長,對幫扶干部分工進行動態調整。
各級各部門盡最大努力在辦公、食宿、交通等方面考慮周全、提供便利,幫助排憂解難,消除后顧之憂。11縣盡全力做好保障工作,逐村研究解決食宿、水電、洗澡、取暖等基礎保障,確保幫扶干部安心工作、盡心干事。
一線建功:滄海橫流當顯英雄本色
“踏馬西去,三萬重山險阻,涼山路遠崎嶇。八方馳援,非無兒女情長,脫貧攻堅硬仗。阿魯猶在,敢射日月換新天。彝漢同心,歃血為盟齊奔康。”這是南充市農牧業局幫扶干部張凱到涼山時寫下的詩句。他是畜牧專業碩士研究生,當過駐村農技員,有豐富的扶貧經驗,是南部縣脫貧摘帽標兵。選派到普格縣輝隆鄉后,他有針對性地開展了科學養豬、標準化羊場建設與管理等培訓,利用自己過硬的畜牧生產管理技能,全面提升了合作社肉羊生產成績和生產效益,合作社農戶平均分紅增加了2350元。
和張凱一樣,廣大隊員帶著打贏脫貧攻堅硬仗的責任來到涼山,帶著讓貧困群眾早日過上美好幸福生活的使命來到涼山,既勇于挑重擔、打硬仗,又注重幫點子、扶思路,充分發揮抓過脫貧的經驗優勢,充分發揮從事專業的能力特長,幫助基層扶理念之貧、補思路之短,在輔助決策、制定規劃、產業發展、項目實施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鹽源縣官地鎮4名綜合幫扶隊員依托菌類種植技術服務專家組,帶領貧困群眾種“小蘑菇”,點燃鄉親們致富“大希望”。不少隊員已把晝夜不休的工作狀態當成生活常態,有的隊員說:“忙了好幾個月,放假休息還真有點不習慣,腦子停不下來,總在想怎么工作。”
2019年,是涼山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最關鍵之年。廣大綜合幫扶干部紛紛表示,“將不忘初心再出發,鼓足干勁朝前攻,一鼓作氣、一線決勝,堅決拿下今年這場關鍵戰役,真正讓人民滿意,讓群眾說好。”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