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日本不卡在线视频二区三区,野花社区视频在线观看,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首頁>>公益捐助>>【新春走基層】在這里,孩子們學會了普

【新春走基層】在這里,孩子們學會了普通話

發布時間:2019/2/11 9:46:49 瀏覽:422
[摘要]【新春走基層】在這里,孩子們學會了普通話

阿子約雜(左)正在和幼教點的孩子們互動做游戲。阿克鳩射攝

記者走進大山深處的火普村——

開欄的話

初春的巴蜀大地,生機勃勃。此時,距離習近平總書記赴四川看望慰問各族干部群眾,正好一年。

此時此刻,在大涼山腹地的火普村、在天府新區興隆湖畔、在映秀鎮博愛新村、在郫都區戰旗村,處處洋溢著春的氣息,播種著新的希望。

一年來,四川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銳意進取,埋頭苦干,奮力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

一年來,習總書記牽掛的那些人,正用勤勞的雙手打磨著幸福、用辛勤的汗水澆灌著希望,生活蒸蒸日上,越過越紅火;

一年來,習總書記牽掛的那些地方,正以堅如磐石的信心、只爭朝夕的勁頭、堅韌不拔的毅力,一步一個腳印把事業推向前進。

春天來了,讓我們再次走進那些地方,看看那些人,聽聽他們的故事,感受奮進的喜悅、聆聽澎湃的心聲。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何勤華)白墻灰瓦的房屋錯落有致,漂亮精致的路燈整齊劃一,綠意蔥蔥的山上羊兒撒歡……在涼山州昭覺縣的大山深處,隱藏著一個美麗的彝寨新村——涼山州昭覺縣解放鄉火普村。

“只要有客人來,孩子們都會熱情地和他們打招呼,而且說的都是普通話。”2月9日,火普村幼教點輔導員阿子約雜告訴記者。

這個曾經默默無聞的彝族小山村,在社會各界的關注下正發生著變化,這變化也來自村民的不懈努力。

2018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該村考察,離開村子時,身著彝族盛裝的村民們排起長隊,齊聲向總書記問好,向總書記拜年。聽說阿子約雜是村里的幼兒園老師,總書記特意握著她的手說:“你們辛苦了,未來靠你們。”

“我一直牢記著這句話,我會用總書記的話勉勵自己,努力教學。”阿子約雜告訴記者。

2015年,24歲的阿子約雜畢業后,選擇回到家鄉當一名幼教輔導員。“當時‘一村一幼’還很少,但想到能夠幫助孩子們進行學前教育,也是好事。”她猶記自己小時候的遺憾:小學讀完了還不會說一句完整的漢語。

當時,受多種因素影響,彝區基礎教育十分落后,幾乎沒有學前教育。跟阿子約雜同年的孩子們大多沒有經過學前教育,在六七歲時進入小學,聽不懂漢語、不會說普通話,成為影響學業的最大障礙,“懂彝語的老師還好,如果老師是漢族,我們學習起來就更困難了。”

走出村子后再回來工作,阿子約雜感嘆,這幾年村里變化大。

路平坦了——曾經下雨就泥濘不堪的小道,變成了安全的柏油馬路。新房子多起來了——曾經破敗的土坯房,變成了有獨立衛生間和廚房的新居。村民們的日子更好了——曾經靠土豆玉米等充饑,現在廚房里掛滿了臘肉香腸,“這都是得益于黨和政府的扶貧政策。”

更讓她感到驚喜、看到希望的,是孩子們的生活學習條件已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們小時候,要走2個多小時的路去讀書,遇到冰雪天只能留在家里。現在,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上學,比我們幸福多了。”

在她身后就是村委會的兩層小樓,幼教點就設在一樓正中。敞亮的教室和城市的幼兒園沒什么兩樣——彩色幼兒桌椅放在中間,墻面上貼著漂亮的彩繪,沿墻擺放的小書架放滿繪本,孩子們的小毛巾、小水杯也擺放得整整齊齊。

“環境好了,我們更應該把孩子們教育好。”阿子約雜指點記者去看幼教點外張掛的宣傳畫,上面寫著不少標語:“學習普通話,學前開始抓”“學說普通話,溝通你我他”“學前學會普通話,說話讀書都不怕”……在走出過大山的阿子約雜看來,會講普通話,能用普通話交流,是擁抱外面世界的第一步。

每天上午,阿子約雜和另外一名輔導員阿比牛牛就會來到幼教點。9點30分,孩子們在家長的陪同下陸續到來。阿子約雜說,現在火普村幼教點有24個孩子,兩位輔導員教他們學習普通話、講衛生、畫畫、認一些簡單的數字。

“有很多孩子剛來時不習慣,不愿意離開父母,經過了很長時間,用了很多辦法才達到目前這個效果。”阿子約雜說,剛開始,孩子們連用普通話打招呼都不會,見陌生人就躲,現在,他們已經能主動向來訪的客人問好,用普通話讀古詩。

講衛生也是幼教點里一項重要內容。每天早上,兩位輔導員都會在門口挨個檢查學生們的臉、手是否洗干凈了,如果沒洗凈,還會帶他們去洗。“有的孩子很可愛,如果父母忘記給他們洗了,他們會主動提出。”

如今的阿子約雜對大涼山彝區孩子們的未來充滿希望。剛剛過去的春節期間,她也在思量:在新學期如何改進教學方法,更好地引導他們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一年過去了,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她說:“在幼教點,每天看著這些孩子一點點的成長和進步,我覺得很高興,總書記的關心像是冬日的陽光照進我們內心。”

延伸閱讀

大涼山12萬余名幼兒走進幼教點

受自然、歷史、社會等因素制約,涼山州教育基礎薄弱,學前教育更是短板。2015年10月的一項統計顯示,全州接受學前教育的在園幼兒僅16.75萬人,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只有55.40%。

為加大教育扶貧力度,實施教育精準扶貧,著力補齊學前教育短板,涼山州制定出臺《關于加快發展學前教育的實施意見》,于2015年10月啟動實施了“一村一幼”計劃。截至2018年10月,全州共開辦村級幼教點3117個,招收幼兒12.61萬人,選聘學前教育輔導員7976人。

目前,全州在各級各類幼兒園、幼教點接受學前教育的在園幼兒已達到25.53萬人,較2015年凈增8.78萬人,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3.58%,較2015年增長28.18個百分點,全州學前教育得到快速發展。

為切實發揮普通話在脫貧攻堅中的基礎性作用,2018年5月,國務院扶貧辦、教育部在涼山州啟動實施了以提高普通話教學能力和推行科學規范的普通話教學方式為重點的“學前學會普通話”行動試點工作,依托“一村一幼”幼教點,幫助民族地區學齡前兒童在學前學會普通話,實現聽懂、會說、敢說、會用普通話的目標。

涼山州“學前學會普通話”行動緊緊圍繞“聽懂、會說、敢說、會用普通話”的目標,聚焦全州不會說普通話的學前適齡兒童分步實施。目前,行動第一階段已經在11個深度貧困縣和安寧河谷民族鄉鎮的2724個幼教點實施,共覆蓋幼兒11.04萬人,輔導員6854人,在1年先行先試后,到2019年9月,“學前學會普通話”行動第二階段將在全州范圍全面推行,屆時將會覆蓋所有不會說普通話的學前適齡兒童。

來源:四川在線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發表評論
<th id="su2wj"></th>
    1. 
      
        <del id="su2wj"></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