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各地美輪美奐的燈會燈光秀豐富了人們的節日生活——
□本報記者 吳曉鈴
“三國文化彩燈太震撼了。”2月18日,2019年武侯祠成都大廟會的游客依然熙熙攘攘,廣東游客梁熠更是被22米高的關羽“水淹七軍”巨型燈組吸引。作為大廟會主要組成部分之一,今年燈會的燈組體量和數量都創下歷屆之最。
這個春節,美輪美奐的各式燈會、燈光秀在四川多地舉行。除蜚聲中外的自貢燈會外,雅安、閬中、米易、榮縣等地的燈會同樣流光溢彩。這些或大氣磅礴或如夢如幻的燈會,營造出濃厚的過年氛圍,豐富著人們的節日生活,喚起人們對傳統文化的溫暖記憶。
燈火闌珊處,是新春的喜悅,也是傳統文化綻放的華光。
燈會燈光秀“花開”巴蜀大地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前,遠遠望去,彩燈扎成的大廟會拱門喜慶而醒目。夜幕降臨開燈后,整個武侯祠文物區、錦里、西區瞬間變成如夢如幻的光海。在成都,每年春節到武侯祠成都大廟會賞燈已成為不少人過春節的重要內容。今年僅春節假期,大廟會就接待觀眾83.25萬人次。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打造的金沙太陽節,以40組大型彩燈、5000余串樹木裝飾及超1萬平方米的氛圍營造,點亮一個奇幻明麗的光影世界。正月初一,金沙接待游客5.1萬人次,創單日進館紀錄。
在自貢燈會現場,游客摩肩接踵。從1月21日起,自貢彩燈公園里130多組彩燈及主城區上千件燈飾作品,為市民和游客奉上璀璨的彩燈藝術大餐。值得一提的是,多年未出現的瓷器燈、竹編燈、玻璃瓶燈組精彩亮相。占地面積達6000平方米的最大型群組式燈組“盛世華章”,用高達22米的巨型孔雀、仙鶴、飛瀑、山巒等營造出一幅盛世吉慶祥和的瑰麗畫卷,成為游客拍照留念的熱地。
今年春節,全省推出的燈會和燈光秀超過10個。有的可集中賞燈,有的依靠彩燈將整座城市裝扮得喜氣洋洋,有的更是玩起了高科技。春節假期晚上,不少市民到成都市成華公園感受高科技“光影秀”,各種激光燈及投影景觀,讓人宛如走進叢林世界。
傳統文化綻放璀璨華光
今年各地燈會上展示的文化,讓游客們大開眼界。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館長謝輝介紹,武侯祠借大廟會燈組傳播三國文化已是多年的傳統,三國文化燈組也是很多游客打卡大廟會的重要原因。今年的大廟會利用現代燈光技術展現三國時期的經典戰役“水淹七軍”。精彩的三國故事圖卷在湖面上徐徐鋪展。西區中軸線上130多米長的“蜀勝攬跡”燈組,別出心裁地用燈組展示蜀漢三國文化遺存,穿行其間,仿佛漫步時光長廊,穿越古今。成都市民黃楊每年都帶著兒子逛廟會,“對著燈組給他講三國故事,孩子非常喜歡。”正在舉行瑪雅文明展的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巧妙地用燈組表現瑪雅文明和古蜀文明的“對話”。沙地中心屹立的太陽神鳥雕塑在燈光下熠熠生輝,代表著古蜀人民的信仰;七個大小不一的太陽歷環繞雕塑四周,展示瑪雅文明中不同歷法的表達,共同匯聚成宏大的“太陽之光”。不少觀眾表示,以前逛燈會只圖熱鬧,但太陽節的燈會讓人學會“看門道”。
不同主題的燈會,展現不同審美,讓人流連忘返。正在舉行的雅安第二屆熊貓燈會以大熊貓為主題,備受人們追捧的IP熊貓胖墩化身燈會主角,帶著游客在彩燈之上領略雅安的大熊貓文化、茶文化、紅色文化等。閬中的迎春燈會充分結合閬中古城的歷史文化元素,將落下閎、太初歷、古城等豐富主題融入其中,讓游客在觀燈的同時了解落下閎和春節文化。
今年的自貢燈會,更是在彩燈藝術和主題上讓人印象深刻。普天同慶、華夏樂章、盛世華章等巨型彩燈體量震撼、如畫似景;大地歡歌、紅紅火火、錦繡鹽都等燈組謳歌祖國,贊美改革開放,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中國傳統提燈為造型的大型單位燈組提燈會,每一面都描繪了不同的中國傳統文化。
燈會,不僅給游客賞心悅目的視覺享受,更成為展示各地文化特色的窗口和有效載體。武侯祠大廟會恢復了游喜神方等傳統習俗,推出百戲舞臺、非遺集市,讓古老民俗煥發出新的時代魅力。閬中、雅安等地的燈會也推出具有濃郁地方文化特色的非遺表演。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春節期間,各地美輪美奐的燈會燈光秀豐富了人們的節日生活——
□本報記者 吳曉鈴
“三國文化彩燈太震撼了。”2月18日,2019年武侯祠成都大廟會的游客依然熙熙攘攘,廣東游客梁熠更是被22米高的關羽“水淹七軍”巨型燈組吸引。作為大廟會主要組成部分之一,今年燈會的燈組體量和數量都創下歷屆之最。
這個春節,美輪美奐的各式燈會、燈光秀在四川多地舉行。除蜚聲中外的自貢燈會外,雅安、閬中、米易、榮縣等地的燈會同樣流光溢彩。這些或大氣磅礴或如夢如幻的燈會,營造出濃厚的過年氛圍,豐富著人們的節日生活,喚起人們對傳統文化的溫暖記憶。
燈火闌珊處,是新春的喜悅,也是傳統文化綻放的華光。
燈會燈光秀“花開”巴蜀大地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前,遠遠望去,彩燈扎成的大廟會拱門喜慶而醒目。夜幕降臨開燈后,整個武侯祠文物區、錦里、西區瞬間變成如夢如幻的光海。在成都,每年春節到武侯祠成都大廟會賞燈已成為不少人過春節的重要內容。今年僅春節假期,大廟會就接待觀眾83.25萬人次。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打造的金沙太陽節,以40組大型彩燈、5000余串樹木裝飾及超1萬平方米的氛圍營造,點亮一個奇幻明麗的光影世界。正月初一,金沙接待游客5.1萬人次,創單日進館紀錄。
在自貢燈會現場,游客摩肩接踵。從1月21日起,自貢彩燈公園里130多組彩燈及主城區上千件燈飾作品,為市民和游客奉上璀璨的彩燈藝術大餐。值得一提的是,多年未出現的瓷器燈、竹編燈、玻璃瓶燈組精彩亮相。占地面積達6000平方米的最大型群組式燈組“盛世華章”,用高達22米的巨型孔雀、仙鶴、飛瀑、山巒等營造出一幅盛世吉慶祥和的瑰麗畫卷,成為游客拍照留念的熱地。
今年春節,全省推出的燈會和燈光秀超過10個。有的可集中賞燈,有的依靠彩燈將整座城市裝扮得喜氣洋洋,有的更是玩起了高科技。春節假期晚上,不少市民到成都市成華公園感受高科技“光影秀”,各種激光燈及投影景觀,讓人宛如走進叢林世界。
傳統文化綻放璀璨華光
今年各地燈會上展示的文化,讓游客們大開眼界。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館長謝輝介紹,武侯祠借大廟會燈組傳播三國文化已是多年的傳統,三國文化燈組也是很多游客打卡大廟會的重要原因。今年的大廟會利用現代燈光技術展現三國時期的經典戰役“水淹七軍”。精彩的三國故事圖卷在湖面上徐徐鋪展。西區中軸線上130多米長的“蜀勝攬跡”燈組,別出心裁地用燈組展示蜀漢三國文化遺存,穿行其間,仿佛漫步時光長廊,穿越古今。成都市民黃楊每年都帶著兒子逛廟會,“對著燈組給他講三國故事,孩子非常喜歡。”正在舉行瑪雅文明展的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巧妙地用燈組表現瑪雅文明和古蜀文明的“對話”。沙地中心屹立的太陽神鳥雕塑在燈光下熠熠生輝,代表著古蜀人民的信仰;七個大小不一的太陽歷環繞雕塑四周,展示瑪雅文明中不同歷法的表達,共同匯聚成宏大的“太陽之光”。不少觀眾表示,以前逛燈會只圖熱鬧,但太陽節的燈會讓人學會“看門道”。
不同主題的燈會,展現不同審美,讓人流連忘返。正在舉行的雅安第二屆熊貓燈會以大熊貓為主題,備受人們追捧的IP熊貓胖墩化身燈會主角,帶著游客在彩燈之上領略雅安的大熊貓文化、茶文化、紅色文化等。閬中的迎春燈會充分結合閬中古城的歷史文化元素,將落下閎、太初歷、古城等豐富主題融入其中,讓游客在觀燈的同時了解落下閎和春節文化。
今年的自貢燈會,更是在彩燈藝術和主題上讓人印象深刻。普天同慶、華夏樂章、盛世華章等巨型彩燈體量震撼、如畫似景;大地歡歌、紅紅火火、錦繡鹽都等燈組謳歌祖國,贊美改革開放,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中國傳統提燈為造型的大型單位燈組提燈會,每一面都描繪了不同的中國傳統文化。
燈會,不僅給游客賞心悅目的視覺享受,更成為展示各地文化特色的窗口和有效載體。武侯祠大廟會恢復了游喜神方等傳統習俗,推出百戲舞臺、非遺集市,讓古老民俗煥發出新的時代魅力。閬中、雅安等地的燈會也推出具有濃郁地方文化特色的非遺表演。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