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7日,這天,一個老人提著一棵小樹苗,來到米易皮劃艇基地尾水口安寧河水邊,他搬開亂石,在沙礫中刨出一個坑,種下這棵黃葛樹苗,他把土培得結結實實,水澆得足足的。老人像是完成了人生的一件大事,輕輕舒了一口氣。從此,植樹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自覺公益行為深埋心中,開始了他人生最有意義的美好時光。
78歲的老人,在這七百多天里,至少有五百多天都沉浸在公益植樹的行動中。 除冬季外, 他早晨7點過就會來到河邊,直到9點過才離開,有時中午飯后他也會到河邊,下午7點過又到河邊來進行勞動,有時扯草,有時培土,有時給樹澆水。如果沒有事就走走看看。
他說:自從我愛上這些樹后,我的魂也就在這兒了,哪天不來,哪天心里就不舒服。,
這是老人真情的流露,樸實的話語道出了老人對公益勞動執著的愛。這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他已經走過了人生78個春秋,他滿頭銀發,目光炯炯,精神矍鑠,神情泰然,象棵蒼勁青松,立地有聲。他就是心中有公益,并且把公益之心化為行動的老人――王祥祿。
2018年8月24日不慎摔傷左手,手傷了心理卻很健康。你看他項脖上掛著白色繃帶,繃帶潔白無瑕,猶如他潔凈敞亮的善心。他左手裹在白色沙布里,不顧傷痛,還來為小樹除草、培土,澆水。他的手至今也沒有痊愈。那天我看到他時,他右手上粘著泥沙,手指在不停摩搓,想把沙粒搓掉。我不忍心,把頭邁向一邊,不去看他。
深秋時節,萬木蕭蕭,落葉紛紛。河邊,沙土上,風中一秋楓,閃亮的嫩葉,享受著秋陽的恩賜。葉片知道,嚴冬即將來臨,自己免不了,嫩亮變秋黃,由黃而枯,終了,葉落歸根。葉片也知道自己是母親身上掉下的一片肉,如果自己的去能換來母親的留,那么只要母親需要,自己愿化為一柸護根的黃土。這難道不是王祥祿老人暮年的人生寫照么?
夜風涼浸浸的河堤兩岸游人熙來攘住,藍光閃鑠,河面猶如藍寶石鋪就。對岸的瓊樓與沙地上的小樹相映成趣。這棵樹是誰栽的,至今不得而知。據說是某人被公益行為感動后悄悄栽上的,當時嫩葉枯黃萎蔫,技條低垂,活得很委曲。經過王祥祿老人的精心呵護。你看,現在這小樹,英姿勃發,主干筆直,枝丫蒼勁,掛滿祖母綠葉片,多么漂亮,多么誘人!
公益老人――王祥祿,蹲在那兒,正在做什么?項上掛著繃帶,繃帶吊著一只傷手,在單手除草!對,是在除草,在除掉那些妨礙小樹生長的野草,呵護小樹,讓小樹茁壯成長。老人全神貫注,一絲不茍,非常投入的呵護。小樹感激你,一定會茁壯成長!老人,公益人,我們敬仰你,社會需要你,時光記你。
老人無怨無悔的公益行為正在感動著有公益之心的人們。
潘杭,米易第一初級中學初二學生。被老人的公益事跡感動后,2018年11月17日(周六)上午,和其他9名同學到河灘參加了為樹澆水除草撿石頭的公益勞動。
第二天(周日)早上7點35分潘杭又到河灘為樹撒肥澆水。筆者問他,潘杭:你是怎么認為這種義務植樹勞動的?
答:“這是社會新行為,很有意義”。
問:你會堅持做這種公益嗎?
答:我會!只要有時間,我就會來。
對,這樣能很好地培養自己的公益心。希望你培養一顆公益的心,在你今后的生活中,?堅持做公益活動!
小伙子公益勞動那么專注、那么投入,他是誰?不知道。他姓什名誰?不知道。從哪兒來,到哪兒去?也不知道。只知道他為這棵小樹培土后,又給很多小樹l澆了水。勞動了近兩個小時,褲腳被水打濕,皮鞋幫上沾著沙泥,最后黙黙地走了。
2018年11月16日付健放棄休假日來為樹苗澆水。上午10點20分,一群人走過來,其中一婦女問:“你在這兒干,給錢不?”“給啊,50元一天。”回答非常幽默,風趣,對想錢的人略帶嘲諷意味。付健是這個公益團隊的老隊員。他年輕力壯,粗活重活搶著干,是老人的得力幫手。
2018年11月15日,新山高隆退伍軍人李永茂,看見老人家正在澆水、施肥,便主動迎上去,幫著提水、施肥勞動將近兩小時才離開。
攀蓮鎮退休職工蔣順清,主動把一袋價值一百多元有機肥送到河邊,交給王祥祿,給樹苗施肥用。他還多次送來樹苗,有攀枝花樹、黃葛樹、柳樹等等。
這棵小樹,是一棵攀枝花幼樹,
移居這里不久,但已成活,看那茁壯樣子活得還算瀟灑。不過,公益老人給它配上支柱,這支柱就象一架天梯。小樹啊,快快長吧!你扶著天梯可以登上天堂!老人給你配上支柱,其良苦用心眾所周知。小樹啊,快快長吧,快快瘋長吧!公益老人在看著你成長,他的公益團隊隊員在看著你成長,游人盼著你瘋長。河景有你更美,希望你十年后撐起一片藍天,讓倦鳥憩息,為游人遮風擋雨,夏天,獻出一片清涼。
2019年的春天來了,花紅柳綠,鳥語花香 。3月12日植樹節這天,王祥祿老人正在給昨天載的小樹培土、澆水。而他身旁,一些有名的無名的花兒也正在次第開放。看那蓬勃的夾竹桃,凝重的花簇深紅艷麗,迎春花在陽光下撐開的是一張張粉紅的笑臉,熱烈的三角梅,孤傲的美人蕉都在春風中舞動她們的紅裙……
請看,那三個公益團隊新隊員第一次參加公益勞動,神情專注,動作嫻熟,青春活力,預示著公益植樹這一事業在米易正蒸蒸日上,蓬勃發展,后勁強大,后繼有人。
截至今天,老人率領的公益團隊已有隊員15人(指常參與公益勞動的人),其中有老人,年輕人,青少年。有退休的,在職的,還有在校學生。僅僅在兩年時間里,他們在這片亂石林立,荒草叢生的荒灘上已經種植各種樹木300多棵,王祥祿老人個人就載樹達160棵以上。其中,攀技花26棵,黃葛樹38棵,柳樹96棵,雜樹一百多棵。這些樹木中有夾竹桃、三角梅、秋楓,有桑樹、枸樹、金竹,有羊蹄甲,藍花楹等等。
筆者問王祥祿老人對公益人有什么看法。
老人說:志愿者服務,就是用自己的時間、精力,為改善社會,促進社會進步而提供的服務。
志愿者,不計物質回報,不求名利,在自覺情況下參與推動人類發展,促進社會發展。
志愿者的精神,概括起來就是奉獻精神,友愛、團結、互助、進步,奉獻精神是高尚的精神中的精髓。
老人說的志愿者就是指公益人,志愿者精神就是公益人精神。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如今,這一理念巳經在米易人心里生根開花。王祥祿老人以及他的公益團隊自覺的無怨無悔的公益勞動行為就是最好的詮釋。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2017年2月17日,這天,一個老人提著一棵小樹苗,來到米易皮劃艇基地尾水口安寧河水邊,他搬開亂石,在沙礫中刨出一個坑,種下這棵黃葛樹苗,他把土培得結結實實,水澆得足足的。老人像是完成了人生的一件大事,輕輕舒了一口氣。從此,植樹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自覺公益行為深埋心中,開始了他人生最有意義的美好時光。
78歲的老人,在這七百多天里,至少有五百多天都沉浸在公益植樹的行動中。 除冬季外, 他早晨7點過就會來到河邊,直到9點過才離開,有時中午飯后他也會到河邊,下午7點過又到河邊來進行勞動,有時扯草,有時培土,有時給樹澆水。如果沒有事就走走看看。
他說:自從我愛上這些樹后,我的魂也就在這兒了,哪天不來,哪天心里就不舒服。,
這是老人真情的流露,樸實的話語道出了老人對公益勞動執著的愛。這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他已經走過了人生78個春秋,他滿頭銀發,目光炯炯,精神矍鑠,神情泰然,象棵蒼勁青松,立地有聲。他就是心中有公益,并且把公益之心化為行動的老人――王祥祿。
2018年8月24日不慎摔傷左手,手傷了心理卻很健康。你看他項脖上掛著白色繃帶,繃帶潔白無瑕,猶如他潔凈敞亮的善心。他左手裹在白色沙布里,不顧傷痛,還來為小樹除草、培土,澆水。他的手至今也沒有痊愈。那天我看到他時,他右手上粘著泥沙,手指在不停摩搓,想把沙粒搓掉。我不忍心,把頭邁向一邊,不去看他。
深秋時節,萬木蕭蕭,落葉紛紛。河邊,沙土上,風中一秋楓,閃亮的嫩葉,享受著秋陽的恩賜。葉片知道,嚴冬即將來臨,自己免不了,嫩亮變秋黃,由黃而枯,終了,葉落歸根。葉片也知道自己是母親身上掉下的一片肉,如果自己的去能換來母親的留,那么只要母親需要,自己愿化為一柸護根的黃土。這難道不是王祥祿老人暮年的人生寫照么?
夜風涼浸浸的河堤兩岸游人熙來攘住,藍光閃鑠,河面猶如藍寶石鋪就。對岸的瓊樓與沙地上的小樹相映成趣。這棵樹是誰栽的,至今不得而知。據說是某人被公益行為感動后悄悄栽上的,當時嫩葉枯黃萎蔫,技條低垂,活得很委曲。經過王祥祿老人的精心呵護。你看,現在這小樹,英姿勃發,主干筆直,枝丫蒼勁,掛滿祖母綠葉片,多么漂亮,多么誘人!
公益老人――王祥祿,蹲在那兒,正在做什么?項上掛著繃帶,繃帶吊著一只傷手,在單手除草!對,是在除草,在除掉那些妨礙小樹生長的野草,呵護小樹,讓小樹茁壯成長。老人全神貫注,一絲不茍,非常投入的呵護。小樹感激你,一定會茁壯成長!老人,公益人,我們敬仰你,社會需要你,時光記你。
老人無怨無悔的公益行為正在感動著有公益之心的人們。
潘杭,米易第一初級中學初二學生。被老人的公益事跡感動后,2018年11月17日(周六)上午,和其他9名同學到河灘參加了為樹澆水除草撿石頭的公益勞動。
第二天(周日)早上7點35分潘杭又到河灘為樹撒肥澆水。筆者問他,潘杭:你是怎么認為這種義務植樹勞動的?
答:“這是社會新行為,很有意義”。
問:你會堅持做這種公益嗎?
答:我會!只要有時間,我就會來。
對,這樣能很好地培養自己的公益心。希望你培養一顆公益的心,在你今后的生活中,?堅持做公益活動!
小伙子公益勞動那么專注、那么投入,他是誰?不知道。他姓什名誰?不知道。從哪兒來,到哪兒去?也不知道。只知道他為這棵小樹培土后,又給很多小樹l澆了水。勞動了近兩個小時,褲腳被水打濕,皮鞋幫上沾著沙泥,最后黙黙地走了。
2018年11月16日付健放棄休假日來為樹苗澆水。上午10點20分,一群人走過來,其中一婦女問:“你在這兒干,給錢不?”“給啊,50元一天。”回答非常幽默,風趣,對想錢的人略帶嘲諷意味。付健是這個公益團隊的老隊員。他年輕力壯,粗活重活搶著干,是老人的得力幫手。
2018年11月15日,新山高隆退伍軍人李永茂,看見老人家正在澆水、施肥,便主動迎上去,幫著提水、施肥勞動將近兩小時才離開。
攀蓮鎮退休職工蔣順清,主動把一袋價值一百多元有機肥送到河邊,交給王祥祿,給樹苗施肥用。他還多次送來樹苗,有攀枝花樹、黃葛樹、柳樹等等。
這棵小樹,是一棵攀枝花幼樹,
移居這里不久,但已成活,看那茁壯樣子活得還算瀟灑。不過,公益老人給它配上支柱,這支柱就象一架天梯。小樹啊,快快長吧!你扶著天梯可以登上天堂!老人給你配上支柱,其良苦用心眾所周知。小樹啊,快快長吧,快快瘋長吧!公益老人在看著你成長,他的公益團隊隊員在看著你成長,游人盼著你瘋長。河景有你更美,希望你十年后撐起一片藍天,讓倦鳥憩息,為游人遮風擋雨,夏天,獻出一片清涼。
2019年的春天來了,花紅柳綠,鳥語花香 。3月12日植樹節這天,王祥祿老人正在給昨天載的小樹培土、澆水。而他身旁,一些有名的無名的花兒也正在次第開放。看那蓬勃的夾竹桃,凝重的花簇深紅艷麗,迎春花在陽光下撐開的是一張張粉紅的笑臉,熱烈的三角梅,孤傲的美人蕉都在春風中舞動她們的紅裙……
請看,那三個公益團隊新隊員第一次參加公益勞動,神情專注,動作嫻熟,青春活力,預示著公益植樹這一事業在米易正蒸蒸日上,蓬勃發展,后勁強大,后繼有人。
截至今天,老人率領的公益團隊已有隊員15人(指常參與公益勞動的人),其中有老人,年輕人,青少年。有退休的,在職的,還有在校學生。僅僅在兩年時間里,他們在這片亂石林立,荒草叢生的荒灘上已經種植各種樹木300多棵,王祥祿老人個人就載樹達160棵以上。其中,攀技花26棵,黃葛樹38棵,柳樹96棵,雜樹一百多棵。這些樹木中有夾竹桃、三角梅、秋楓,有桑樹、枸樹、金竹,有羊蹄甲,藍花楹等等。
筆者問王祥祿老人對公益人有什么看法。
老人說:志愿者服務,就是用自己的時間、精力,為改善社會,促進社會進步而提供的服務。
志愿者,不計物質回報,不求名利,在自覺情況下參與推動人類發展,促進社會發展。
志愿者的精神,概括起來就是奉獻精神,友愛、團結、互助、進步,奉獻精神是高尚的精神中的精髓。
老人說的志愿者就是指公益人,志愿者精神就是公益人精神。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如今,這一理念巳經在米易人心里生根開花。王祥祿老人以及他的公益團隊自覺的無怨無悔的公益勞動行為就是最好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