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區工商聯與中國建行攀枝花分行舉辦銀企對接會。(攝影 熊毅)
攀西商界網報道(記者 熊毅)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政府部門頭疼、企業頭疼、金融機構也頭疼。然而,中國建設銀行率先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手段整合與小微企業及小微企業主相關的工商、稅務、金融、環保、質監和公檢法等各部門信息,只要你下載建行“惠懂你”APP,就可以輕松實現貸款。3月12日,在由仁和區工商聯與中國建行攀枝花分行舉辦的銀企對接會上,中國建設銀行攀枝花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只要是在正常合法經營的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都有可能獲得200萬元以內的無抵押、無擔保、純信用貸款。
仁和區政協副主席、區工商聯主席游明甫講話。(攝影 熊毅)
仁和區政協副主席、區工商聯主席游明甫在銀企對接會上說:為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非公經濟座談會上講話和省市區加快非公經濟健康發展精神,推動仁和區經濟轉型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年前就與各金融部門聯系并得到各銀行積極主動支持。這次會議是仁和區工商聯與中國建行攀枝花分行今年召開的第一次銀企對接會,他希望企業認真分析自身情況,通過這次推介會與建行作好相關對接。
中國建行攀枝花分行副行長謝海講話。(攝影 熊毅)
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融資難難在哪兒?建行攀枝花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傳統意義上的貸款,銀行客戶經理要上門去核查,需要企業提供報表。但作為一般的小微企業,可能沒有專門的財務人員,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由此可能造成銀行的貸前調查不實,從而影響企業獲得貸款。
對接會現場。(攝影 熊毅)
如何破解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建行攀枝花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這要非常感謝大數據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建行通過大數據來對企業的經營情況、企業實際控制人個人的資信情況以及納稅情況等進行分析,為企業測算出貸款額度。今天對接會上建行介紹的無需抵押、純信用、免擔保的200萬以內的產品是基于大數據形成的。它不僅解決了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同時也為銀行從業人員松綁,客戶經理不用在貸前作很多主觀判斷,只需要對企業客觀數據如營業執照上的信息錄入系統,就可以通過大數據把前期需要大量人工去做的工作,通過客觀的數據分析來獲取授信額度。
建行攀枝花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國建設銀行攀枝花分行2018年全年,為攀枝花小微企業發放402筆貸款,金額約11000萬元,貸款余額近8000萬元。企業在使用中可以隨借隨還,非常適合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短暫資金難題。
建行客戶經理詳細介紹相關產品。(攝影 熊毅)
在產品推介會上,建行客戶經理詳細介紹了相關產品,引起了參會企業極大興趣,有的企業立即打電話給公司財務人員安排與建行工作人員進行對接。仁和區檸檬山莊董事長孫永興原本打算聽一會就開溜,他坦言曾經參加過太多的關于融資方面的產品推介會,在他看來都是在作秀。而這次銀企對接會,孫永興從會議開始直到結束,一直都在認真傾聽建行客戶經理對產品的介紹,并饒有興趣地向客戶經理咨詢各種問題,收獲了滿滿的干貨。
建行客戶經理為企業進行咨詢。(攝影 熊毅)
中國建設銀行作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率先完成股份制改造并成功上市的金融機構,按照現代金融企業發展的要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優化業務流程,加強產品創新,服務小微客群。
據了解,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一方面由于缺乏統一完備的小微企業信息平臺,小微企業財務制度不健全、負債結構復雜等問題導致的銀企之間信息嚴重不對稱,影響了銀行對企業信貸支持。另一方面,民營、小微企業信貸需求“小額、高頻”的特點和生命周期短、治理結構不完善等問題導致銀行信貸成本高、風險大,同時,銀行缺乏有效的盡職免責機制,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銀行的貸款顧慮。此外,小微企業的評估難、處置難等問題制約了動產融資發展。從企業本身的角度來看,部分小微企業也存在一些信用意識淡薄,甚至為了騙取貸款存在夸大偽造交易合同等,自身建設也存在一些問題。
民營經濟發展的正反兩方面事實多次證明,民營經濟要健康發展,首先是民營經濟人士要依法經營、誠信經營,要立足主業,不找市長找市場,實實在在干事業。在大數據、人工智能時代,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記錄在大數據的數據庫里,要獲得銀行支持,作為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打鐵還需自身硬。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仁和區工商聯與中國建行攀枝花分行舉辦銀企對接會。(攝影 熊毅)
攀西商界網報道(記者 熊毅)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政府部門頭疼、企業頭疼、金融機構也頭疼。然而,中國建設銀行率先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手段整合與小微企業及小微企業主相關的工商、稅務、金融、環保、質監和公檢法等各部門信息,只要你下載建行“惠懂你”APP,就可以輕松實現貸款。3月12日,在由仁和區工商聯與中國建行攀枝花分行舉辦的銀企對接會上,中國建設銀行攀枝花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只要是在正常合法經營的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都有可能獲得200萬元以內的無抵押、無擔保、純信用貸款。
仁和區政協副主席、區工商聯主席游明甫講話。(攝影 熊毅)
仁和區政協副主席、區工商聯主席游明甫在銀企對接會上說:為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非公經濟座談會上講話和省市區加快非公經濟健康發展精神,推動仁和區經濟轉型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年前就與各金融部門聯系并得到各銀行積極主動支持。這次會議是仁和區工商聯與中國建行攀枝花分行今年召開的第一次銀企對接會,他希望企業認真分析自身情況,通過這次推介會與建行作好相關對接。
中國建行攀枝花分行副行長謝海講話。(攝影 熊毅)
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融資難難在哪兒?建行攀枝花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傳統意義上的貸款,銀行客戶經理要上門去核查,需要企業提供報表。但作為一般的小微企業,可能沒有專門的財務人員,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由此可能造成銀行的貸前調查不實,從而影響企業獲得貸款。
對接會現場。(攝影 熊毅)
如何破解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建行攀枝花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這要非常感謝大數據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建行通過大數據來對企業的經營情況、企業實際控制人個人的資信情況以及納稅情況等進行分析,為企業測算出貸款額度。今天對接會上建行介紹的無需抵押、純信用、免擔保的200萬以內的產品是基于大數據形成的。它不僅解決了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同時也為銀行從業人員松綁,客戶經理不用在貸前作很多主觀判斷,只需要對企業客觀數據如營業執照上的信息錄入系統,就可以通過大數據把前期需要大量人工去做的工作,通過客觀的數據分析來獲取授信額度。
對接會現場。(攝影 熊毅)
建行攀枝花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國建設銀行攀枝花分行2018年全年,為攀枝花小微企業發放402筆貸款,金額約11000萬元,貸款余額近8000萬元。企業在使用中可以隨借隨還,非常適合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短暫資金難題。
建行客戶經理詳細介紹相關產品。(攝影 熊毅)
在產品推介會上,建行客戶經理詳細介紹了相關產品,引起了參會企業極大興趣,有的企業立即打電話給公司財務人員安排與建行工作人員進行對接。仁和區檸檬山莊董事長孫永興原本打算聽一會就開溜,他坦言曾經參加過太多的關于融資方面的產品推介會,在他看來都是在作秀。而這次銀企對接會,孫永興從會議開始直到結束,一直都在認真傾聽建行客戶經理對產品的介紹,并饒有興趣地向客戶經理咨詢各種問題,收獲了滿滿的干貨。
建行客戶經理為企業進行咨詢。(攝影 熊毅)
中國建設銀行作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率先完成股份制改造并成功上市的金融機構,按照現代金融企業發展的要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優化業務流程,加強產品創新,服務小微客群。
對接會現場。(攝影 熊毅)
據了解,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一方面由于缺乏統一完備的小微企業信息平臺,小微企業財務制度不健全、負債結構復雜等問題導致的銀企之間信息嚴重不對稱,影響了銀行對企業信貸支持。另一方面,民營、小微企業信貸需求“小額、高頻”的特點和生命周期短、治理結構不完善等問題導致銀行信貸成本高、風險大,同時,銀行缺乏有效的盡職免責機制,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銀行的貸款顧慮。此外,小微企業的評估難、處置難等問題制約了動產融資發展。從企業本身的角度來看,部分小微企業也存在一些信用意識淡薄,甚至為了騙取貸款存在夸大偽造交易合同等,自身建設也存在一些問題。
民營經濟發展的正反兩方面事實多次證明,民營經濟要健康發展,首先是民營經濟人士要依法經營、誠信經營,要立足主業,不找市長找市場,實實在在干事業。在大數據、人工智能時代,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記錄在大數據的數據庫里,要獲得銀行支持,作為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打鐵還需自身硬。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