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日本不卡在线视频二区三区,野花社区视频在线观看,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首頁>>企業風采>>劉建明代表:校外培訓日常監管尚屬空白

劉建明代表:校外培訓日常監管尚屬空白,建議加強該行業監管

發布時間:2019/3/13 20:20:23 瀏覽:781
[摘要]劉建明代表:校外培訓日常監管尚屬空白,建議加強該行業監管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

2019-03-13 17:29 來源:澎湃新聞

字號

中小學校外培訓的監管問題,目前已成全社會關注的熱點之一,也引起了各級政府的重視。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來自浙江的全國人大代表劉建明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提交了《關于加強校外培訓機構行業監管的建議》。

 
建議指出,2018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發文《關于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2018年11月,由教育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應急管理部三部門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關于健全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機制的通知》。文件要求相關部門對非法社會培訓機構加大管理力度,確保各類校外培訓平穩健康、安全有序發展。
 
劉建明以浙江省紹興市為例,中小學校外培訓問題由來已久且涉及面很廣,監管工作很難一步到位,需要進一步加強。具體而言,紹興市中小學校外培訓監管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日常監管缺,徹底治理難。紹興市校外培訓機構的審批監管涉及9個部門,業務管理與行政執法相互分離。部門多頭管理造成了監管主體責任不明,溝通協調難度增加,很難形成合力。校外培訓工作看似大家都在管,實際監管不到位,日常監管基本缺失。整改進入攻堅期,徹底治理非法違規機構的難度大。
 
二是評價手段缺,質量監管難。現有社會上培訓機構良莠不齊,辦學過程中涉及的師資隊伍、培訓課目、收費標準以及線上培訓同步管理等內容都沒有明確的評價標準,即使具有辦學許可資質的校外培訓機構,也尚未形成有針對性、可操作的、科學的培訓質量評價管理體系,校外培訓質量的好壞評價手段缺,基本處于“廣告宣傳,家長互傳”狀態,日常監管尚屬空白。
 
三是市場需求大,家長滿意難。現在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都很高,但親自陪伴教育少。良莠不齊的培訓,特別是文化類提前補課、超綱教學,增加了孩子課外負擔;部分家長出于焦慮、不理性,盲目報班,再加培訓費用一般每年在1-5萬,最貴的一期培訓要達上萬元甚至2萬,增加了家庭經濟負擔,且僅11.3%的家長說培訓效果很好。
 
目前,從上到下,加強對中小學校外培訓監管的氛圍已越來越濃。為此,劉建明建議:
 
一是加大督查審查,堅持從嚴治教。治理數學語文等學科類超綱教超前學等“應試”培訓行為,把減輕學生校外負擔放在最突出位置。堅決糾正校外培訓機構開展學科類培訓(主要指語文、數學等)出現的“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等不良行為。堅決查處一些中小學校存在的“非零起點教學”行為,嚴厲追究有關負責人責任。
 
二是明確主體責任,落實長效監管。要落實政府已建立的聯席會議制度,聯合教體、市場監管、公安、應急管理等部門,鞏固前期整治成果,加大日常執法力度,防止反彈。要根據“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原則,健全日常監管責任體系。要制訂詳細工作方案,定監管主體責任,定監管內容,定管理人員,并實行定期反饋管理情況。要細化分工,以清單認領方式壓實責任,落實長效管理機制,真正形成監管合力。 
 

三是完善質量評估,加強有效監管。要公開信息。除公開證照外,要規范公開培訓師資條件和培訓收費項目及標準等內容,接受有關部門與家長的監督。要規范收費、合理收費,制定統一的收費標準。教體等監管部門要加強與金融部門合作,探索通過建立學雜費專用賬戶、嚴控賬戶最低余額和大額資金流動等措施加強資金監管。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發表評論
<th id="su2wj"></th>
    1. 
      
        <del id="su2wj"></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