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去年,對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長的貢獻達54.3%
6
主營業務收入占規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66.4%
7
對規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的貢獻達71.5%
中小企業撐起四川工業“半邊天”:去年,全省規上中小工業企業對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長的貢獻達54.3%;主營業務收入占規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66.4%,對規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的貢獻達71.5%。
我省如何助力中小企業撐起四川工業“半邊天”?筑牢中小企業支撐作用,拓展更大發展空間,省經濟和信息化廳今年又將展開哪些大行動?
本報記者 朱雪黎
培育創新主體涌現一批“小巨人”“單項冠軍”
在東林礦山運輸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肖陽東眼里,去年的關鍵詞是“難忘”,今年則是“信心”。去年,企業出口業務逆勢上揚,出口額超過1000萬元,創歷史新高;今年年初,企業入選行業“小巨人”培育名單。
“培育行業‘小巨人’企業,是全省狠抓創新主體培育,梯級培育中小企業的重要一環。”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總經濟師李堂兵表示,入選行業“小巨人”,不僅要求企業發展速度快、經濟體量大、產品市場占有率位居全省第一或全國同行業前三,且需建立省級以上技術研發平臺。
同時,我省著力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高成長型中小企業。截至去年底,全省已累計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549家,具有專業化生產、服務配套能力的制造業中小企業占比超過90%。高成長型中小企業和行業“小巨人”企業培育,主要以打造細分市場“單項冠軍”為目標。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計培育294家高成長型中小企業,入選企業必須滿足“過去兩年主營業務收入連續增長10%以上”等條件。
推動創新資源與產業無縫對接。我省去年還制定了加強企業創新主體培育的指導意見、匯集創新資源推動四川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展開重點中小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行動。
“希望能培育更多更強的新力量。”李堂兵表示,我省將加大“小升規”支持力度。“小升規”,一是規模,二是規范。去年,全省針對重點小微企業培育對象,加強個性化服務,將“小升規”成效作為對各地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分配的重要參考。2018年度全省新升規小微企業1102戶,今年還將加大力度,舉措更加精準。
增強融資能力推動中小企業更好開放合作
加強服務創新,金融和開放為重點。
去年,我省推動融資服務創新,實施“中小微企業融資能力提升”工程,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小微企業信用貸款余額超2200億元;出臺四川省應收賬款融資甘泉行動計劃,探索將應收賬款等弱抵押產品納入擔保范圍,全年促成應收賬款融資超千億元,貸款利率在5%—8%之間;開展應急轉貸,全省18個市(州)的應急轉貸資金總規模達30億元,為千戶企業開展轉貸業務近200億元。
加大普惠金融服務,全省與郵儲銀行四川省分行共建15家政銀合作小微企業特色支行。實施“支小貸”新型政銀擔合作模式,以地方政府、銀行、擔保、再擔保四方風險共擔共管為核心,建立起低成本、弱抵押、廣覆蓋、可持續的小微企業融資新機制,合作額度達17億元。推動中小企業上市,去年全省新增中小上市公司4家,融資額占2018年全省上市公司融資總額的73%。
中小企業在擴大開放合作中贏得新的機遇。去年,全球無人機大會首次移師中國,四川成為首選地。川企在工業級無人機領域的獨特優勢,吸引了不少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企業拋來“橄欖枝”。
李堂兵表示,今年計劃年中舉辦中小企業創新活動周,加強工業設計引領,撬動中小企業產品質量提升和品牌打造。
3
落實各項紅利讓中小企業更有獲得感
減稅降負,近兩年來政策紅利頻出。
全面落實國家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全省積極推進增值稅“降稅率、轉登記、退留抵”三項改革措施,2018年累計為中小企業在內的納稅人落實各項稅收優惠1544億元。
出臺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和電價改革11項措施,全年減輕社會電費負擔約150億元。調整企業繳納“五險一金”費率和比例,繼續實施失業保險降費率政策,對符合條件的地區再下調工傷保險費率20%或50%。2018年全省累計為企業降成本和減輕負擔660億元。
進一步提升財稅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合力。去年安排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2.7億元,擇優支持394個中小企業發展項目,引導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技術研發投入3.5億元。
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基金的引導效應。去年全省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運營良好,省中小企業發展股權基金新投資3個項目2.75億元,累計投資4個項目2.95億元。
今年對政策落地落實,中小企業期待滿滿。“去年全省出臺了民營經濟‘20條’,我對其中一項尤為期待。”四川同凱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國勇說。“20條”中明確提出推動降低用氣成本,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天然氣用戶改“直供”,作為一家以天然氣為原料生產液化天然氣的企業負責人,張國勇算了一筆賬,“如果真的能改成‘直供’,僅這一項,企業一年就能節約成本近2000萬元。”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5
去年,對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長的貢獻達54.3%
6
主營業務收入占規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66.4%
7
對規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的貢獻達71.5%
中小企業撐起四川工業“半邊天”:去年,全省規上中小工業企業對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長的貢獻達54.3%;主營業務收入占規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66.4%,對規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的貢獻達71.5%。
我省如何助力中小企業撐起四川工業“半邊天”?筑牢中小企業支撐作用,拓展更大發展空間,省經濟和信息化廳今年又將展開哪些大行動?
本報記者 朱雪黎
培育創新主體涌現一批“小巨人”“單項冠軍”
在東林礦山運輸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肖陽東眼里,去年的關鍵詞是“難忘”,今年則是“信心”。去年,企業出口業務逆勢上揚,出口額超過1000萬元,創歷史新高;今年年初,企業入選行業“小巨人”培育名單。
“培育行業‘小巨人’企業,是全省狠抓創新主體培育,梯級培育中小企業的重要一環。”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總經濟師李堂兵表示,入選行業“小巨人”,不僅要求企業發展速度快、經濟體量大、產品市場占有率位居全省第一或全國同行業前三,且需建立省級以上技術研發平臺。
同時,我省著力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高成長型中小企業。截至去年底,全省已累計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549家,具有專業化生產、服務配套能力的制造業中小企業占比超過90%。高成長型中小企業和行業“小巨人”企業培育,主要以打造細分市場“單項冠軍”為目標。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計培育294家高成長型中小企業,入選企業必須滿足“過去兩年主營業務收入連續增長10%以上”等條件。
推動創新資源與產業無縫對接。我省去年還制定了加強企業創新主體培育的指導意見、匯集創新資源推動四川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展開重點中小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行動。
“希望能培育更多更強的新力量。”李堂兵表示,我省將加大“小升規”支持力度。“小升規”,一是規模,二是規范。去年,全省針對重點小微企業培育對象,加強個性化服務,將“小升規”成效作為對各地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分配的重要參考。2018年度全省新升規小微企業1102戶,今年還將加大力度,舉措更加精準。
增強融資能力推動中小企業更好開放合作
加強服務創新,金融和開放為重點。
去年,我省推動融資服務創新,實施“中小微企業融資能力提升”工程,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小微企業信用貸款余額超2200億元;出臺四川省應收賬款融資甘泉行動計劃,探索將應收賬款等弱抵押產品納入擔保范圍,全年促成應收賬款融資超千億元,貸款利率在5%—8%之間;開展應急轉貸,全省18個市(州)的應急轉貸資金總規模達30億元,為千戶企業開展轉貸業務近200億元。
加大普惠金融服務,全省與郵儲銀行四川省分行共建15家政銀合作小微企業特色支行。實施“支小貸”新型政銀擔合作模式,以地方政府、銀行、擔保、再擔保四方風險共擔共管為核心,建立起低成本、弱抵押、廣覆蓋、可持續的小微企業融資新機制,合作額度達17億元。推動中小企業上市,去年全省新增中小上市公司4家,融資額占2018年全省上市公司融資總額的73%。
中小企業在擴大開放合作中贏得新的機遇。去年,全球無人機大會首次移師中國,四川成為首選地。川企在工業級無人機領域的獨特優勢,吸引了不少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企業拋來“橄欖枝”。
李堂兵表示,今年計劃年中舉辦中小企業創新活動周,加強工業設計引領,撬動中小企業產品質量提升和品牌打造。
3
落實各項紅利讓中小企業更有獲得感
減稅降負,近兩年來政策紅利頻出。
全面落實國家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全省積極推進增值稅“降稅率、轉登記、退留抵”三項改革措施,2018年累計為中小企業在內的納稅人落實各項稅收優惠1544億元。
出臺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和電價改革11項措施,全年減輕社會電費負擔約150億元。調整企業繳納“五險一金”費率和比例,繼續實施失業保險降費率政策,對符合條件的地區再下調工傷保險費率20%或50%。2018年全省累計為企業降成本和減輕負擔660億元。
進一步提升財稅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合力。去年安排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2.7億元,擇優支持394個中小企業發展項目,引導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技術研發投入3.5億元。
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基金的引導效應。去年全省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運營良好,省中小企業發展股權基金新投資3個項目2.75億元,累計投資4個項目2.95億元。
今年對政策落地落實,中小企業期待滿滿。“去年全省出臺了民營經濟‘20條’,我對其中一項尤為期待。”四川同凱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國勇說。“20條”中明確提出推動降低用氣成本,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天然氣用戶改“直供”,作為一家以天然氣為原料生產液化天然氣的企業負責人,張國勇算了一筆賬,“如果真的能改成‘直供’,僅這一項,企業一年就能節約成本近2000萬元。”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