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2 09:45來源:川報觀察
四川與世界的距離
川 言
(一)
兩年前的4月1日,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
由此,以自貿試驗區119.99平方公里土地為牽引,四川加速融入全球經濟大循環。
四川深處西部內陸。“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等國家戰略實施,將西部內陸地區推向開放前沿。四川自貿試驗區是開放前沿的前沿,是世界認識四川、走進四川的新窗口,也是四川走向世界、參與國際競爭的新門戶。
從這個意義上講,四川自貿試驗區是四川距離世界最近的地方。
(二)
四川與世界的距離,首先取決于“空間”。這直接決定四川經濟參與全球分工競爭力的大小。
從川南臨港片區入水的貨輪,沿長江順流而下,10多天后可抵達全球最大的智能集裝箱碼頭——洋山深水港,四川造由此進入無數跨國公司全球資源配置的清單。從成都青白江鐵路港片區駛出的火車,一路向西飛馳,10多天后可抵達歐洲腹地,四川造與歐洲造加速嵌入彼此的生產鏈和消費鏈。從成都天府新區片區起飛的航班,數小時至十余小時即可抵達歐洲和北美洲最繁忙的經濟區域。從四川自貿試驗區出發,天塹正變為通途。
過去兩年,四川自貿試驗區以不足全省1/4000的國土面積,貢獻了全省約1/10的進出口貨物量。這既彰顯了實力,更預示著潛力。
看航空,天府國際機場明年基本建成,與雙流國際機場一體化運營,將進一步拓展成都的洲際10小時航程圈和亞洲5小時航程圈,加速構建起國際航空客貨運戰略大通道。看鐵路,隨著“蓉歐+”戰略實施和“蓉桂新”“蓉桂港”陸海聯運模式的優化,以成都為戰略支點的四向鐵路大通道和聯系太平洋、大西洋的新亞歐大陸橋正加速形成。看水路,隨著內河航運擴能工程的實施,長江上游(四川)航運中心建設也將提速。
兩周歲的四川自貿試驗區要做的,就是集成“空港+鐵路港+水港”優勢,進一步打造完善陸海互濟、東西暢達、南北貫通的空鐵水多式聯運綜合物流服務體系,用戰略通道互聯互通的“速度”和“效率”,鞏固提升四川造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三)
四川與世界的距離,更重要的是取決于“規則”。這直接決定四川經濟融入全球經濟大海的深淺。
身處中國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的大潮,四川自貿試驗區肩負著向制度型開放縱深挺進的重任。過去兩年,四川自貿試驗區在投資、貿易、金融、政府職能轉變等領域,形成一大批對標國際的規則成果。得益于此,一大批外商企業紛至沓來。截至目前,來此投資的外商企業數占到全省外商企業的近1/2。
潛入大海深處,才能抓到大魚。當今世界正在發生深刻調整變革,四川面臨的機遇,不再是簡單納入全球分工體系,依靠低成本優勢接納制造業轉移、擴大出口的傳統機遇,僅僅依靠優惠政策引進外資和擴大出口已經難以為繼。要挖掘擴大開放的潛力,必須加快完善開放政策法規,加快建設開放型經濟體系。自貿試驗區的生命力、影響力在制度創新,這個能力弱了,自貿試驗區的功能也就退化了。
兩周歲的四川自貿試驗區必須率先跳出“政策洼地”,加快構建“制度高地”,從企業痛點、行業堵點、開放重點和監管難點出發,主動發現改革線索、設計改革方案、爭取改革授權、推動改革落地、創新改革經驗,拉近與國際先進生產力的距離;特別要在全面對標國際通行營商環境評價指標上先行先試,讓更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成為四川自貿試驗區遨游深海的通行證。
(四)
四川與世界的距離,說到底還是取決于“人”。這直接決定四川經濟匯入全球經濟動力的強弱。
以前是人才跟著資本走,現在是資本跟著人才走。四川自貿試驗區需要進一步增強對國際貿易、跨國投資、金融創新、產業經濟等方面一流國際化人才的吸引力,建立完善更具吸引力、競爭力的人才引進培養機制,建設更加國際化的學校、醫院,打造高層次國際化人才舒心放心的工作生活環境。
面對新一輪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有的人思想還不夠解放、盆地意識依然存在,組織領導開放發展的能力不強,對國際市場、國際規則、國際慣例學習掌握不夠,應對貿易摩擦、防控對外風險的水平不高。四川自貿試驗區應該成為各級干部認識了解國際市場,學習國際規則、國際慣例,處理國際經濟事務的課堂,在開放的最前沿錘煉提升用國際化的視野和思維謀劃推動開放的能力和水平。
除了吸引國際化的高端人才、錘煉國際化的干部隊伍,四川自貿試驗區還應該成為更多普通人國際交流交往的橋梁,讓世界通過自貿試驗區聽到四川故事,讓四川通過自貿試驗區感受世界脈動。開放的生態體系將成為四川經濟匯入全球經濟最持久的動力。
(五)
建設四川自貿試驗區的過程,就是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開放型經濟體系的過程,也是四川不斷拉近與世界距離、加速融入全球經濟格局、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的過程。
兩年前啟幕的四川自貿試驗區建設,與20年前發軔的西部大開發戰略一脈相承。搶抓歷史機遇,大力實施全面開放合作戰略,加快構建立體全面開放格局,努力走在西部全面開發開放前列。這是四川自貿試驗區的使命,也是四川的使命。
四川日報評論理論部出品
來源:川報觀察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2019-04-02 09:45來源:川報觀察
四川與世界的距離
川 言
(一)
兩年前的4月1日,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
由此,以自貿試驗區119.99平方公里土地為牽引,四川加速融入全球經濟大循環。
四川深處西部內陸。“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等國家戰略實施,將西部內陸地區推向開放前沿。四川自貿試驗區是開放前沿的前沿,是世界認識四川、走進四川的新窗口,也是四川走向世界、參與國際競爭的新門戶。
從這個意義上講,四川自貿試驗區是四川距離世界最近的地方。
(二)
四川與世界的距離,首先取決于“空間”。這直接決定四川經濟參與全球分工競爭力的大小。
從川南臨港片區入水的貨輪,沿長江順流而下,10多天后可抵達全球最大的智能集裝箱碼頭——洋山深水港,四川造由此進入無數跨國公司全球資源配置的清單。從成都青白江鐵路港片區駛出的火車,一路向西飛馳,10多天后可抵達歐洲腹地,四川造與歐洲造加速嵌入彼此的生產鏈和消費鏈。從成都天府新區片區起飛的航班,數小時至十余小時即可抵達歐洲和北美洲最繁忙的經濟區域。從四川自貿試驗區出發,天塹正變為通途。
過去兩年,四川自貿試驗區以不足全省1/4000的國土面積,貢獻了全省約1/10的進出口貨物量。這既彰顯了實力,更預示著潛力。
看航空,天府國際機場明年基本建成,與雙流國際機場一體化運營,將進一步拓展成都的洲際10小時航程圈和亞洲5小時航程圈,加速構建起國際航空客貨運戰略大通道。看鐵路,隨著“蓉歐+”戰略實施和“蓉桂新”“蓉桂港”陸海聯運模式的優化,以成都為戰略支點的四向鐵路大通道和聯系太平洋、大西洋的新亞歐大陸橋正加速形成。看水路,隨著內河航運擴能工程的實施,長江上游(四川)航運中心建設也將提速。
兩周歲的四川自貿試驗區要做的,就是集成“空港+鐵路港+水港”優勢,進一步打造完善陸海互濟、東西暢達、南北貫通的空鐵水多式聯運綜合物流服務體系,用戰略通道互聯互通的“速度”和“效率”,鞏固提升四川造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三)
四川與世界的距離,更重要的是取決于“規則”。這直接決定四川經濟融入全球經濟大海的深淺。
身處中國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的大潮,四川自貿試驗區肩負著向制度型開放縱深挺進的重任。過去兩年,四川自貿試驗區在投資、貿易、金融、政府職能轉變等領域,形成一大批對標國際的規則成果。得益于此,一大批外商企業紛至沓來。截至目前,來此投資的外商企業數占到全省外商企業的近1/2。
潛入大海深處,才能抓到大魚。當今世界正在發生深刻調整變革,四川面臨的機遇,不再是簡單納入全球分工體系,依靠低成本優勢接納制造業轉移、擴大出口的傳統機遇,僅僅依靠優惠政策引進外資和擴大出口已經難以為繼。要挖掘擴大開放的潛力,必須加快完善開放政策法規,加快建設開放型經濟體系。自貿試驗區的生命力、影響力在制度創新,這個能力弱了,自貿試驗區的功能也就退化了。
兩周歲的四川自貿試驗區必須率先跳出“政策洼地”,加快構建“制度高地”,從企業痛點、行業堵點、開放重點和監管難點出發,主動發現改革線索、設計改革方案、爭取改革授權、推動改革落地、創新改革經驗,拉近與國際先進生產力的距離;特別要在全面對標國際通行營商環境評價指標上先行先試,讓更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成為四川自貿試驗區遨游深海的通行證。
(四)
四川與世界的距離,說到底還是取決于“人”。這直接決定四川經濟匯入全球經濟動力的強弱。
以前是人才跟著資本走,現在是資本跟著人才走。四川自貿試驗區需要進一步增強對國際貿易、跨國投資、金融創新、產業經濟等方面一流國際化人才的吸引力,建立完善更具吸引力、競爭力的人才引進培養機制,建設更加國際化的學校、醫院,打造高層次國際化人才舒心放心的工作生活環境。
面對新一輪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有的人思想還不夠解放、盆地意識依然存在,組織領導開放發展的能力不強,對國際市場、國際規則、國際慣例學習掌握不夠,應對貿易摩擦、防控對外風險的水平不高。四川自貿試驗區應該成為各級干部認識了解國際市場,學習國際規則、國際慣例,處理國際經濟事務的課堂,在開放的最前沿錘煉提升用國際化的視野和思維謀劃推動開放的能力和水平。
除了吸引國際化的高端人才、錘煉國際化的干部隊伍,四川自貿試驗區還應該成為更多普通人國際交流交往的橋梁,讓世界通過自貿試驗區聽到四川故事,讓四川通過自貿試驗區感受世界脈動。開放的生態體系將成為四川經濟匯入全球經濟最持久的動力。
(五)
建設四川自貿試驗區的過程,就是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開放型經濟體系的過程,也是四川不斷拉近與世界距離、加速融入全球經濟格局、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的過程。
兩年前啟幕的四川自貿試驗區建設,與20年前發軔的西部大開發戰略一脈相承。搶抓歷史機遇,大力實施全面開放合作戰略,加快構建立體全面開放格局,努力走在西部全面開發開放前列。這是四川自貿試驗區的使命,也是四川的使命。
四川日報評論理論部出品
來源:川報觀察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