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日本不卡在线视频二区三区,野花社区视频在线观看,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首頁>>公益捐助>>紀念大熊貓科學發現150周年 大熊貓起源

紀念大熊貓科學發現150周年 大熊貓起源館開館

發布時間:2019/4/16 9:47:55 瀏覽:426
[摘要]紀念大熊貓科學發現150周年 大熊貓起源館開館
記者:文莎 何浩源 編輯:王敏琳
 
 
來自法國的客人在大熊貓起源館內留影。 本報記者 衡昌輝 攝

紀念大熊貓科學發現150周年,大熊貓起源館開館

大熊貓起源館坐落于寶興縣蜂桶寨鄉鄧池溝的一座木質中式四合院建筑內

大熊貓起源館是為宣傳大熊貓文化、開展大熊貓科普教育工作而設立的專題展館

本報訊(記者 文莎 何浩源)4月15日下午,紀念大熊貓科學發現150周年暨大熊貓起源館開館儀式在雅安市寶興縣舉行。該館是為宣傳大熊貓文化、開展大熊貓科普教育工作而設立的專題展館,館內陳列分為大熊貓物種探秘、科學發現、和平使者、國家公園4個板塊,回顧大熊貓的科學發現過程,講述寶興在保護大熊貓過程中作出的貢獻以及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的意義等。

大熊貓起源館坐落于寶興縣蜂桶寨鄉鄧池溝的一座木質中式四合院建筑內,這里曾是法國博物學家阿爾芒·戴維在寶興開展生物研究的重要場所。該館占地面積3667平方米,建筑面積1750平方米,融合了川西民居和西方哥特式建筑風格。

開館儀式上,寶興縣還向50余名來自法國埃斯佩萊特的客人贈送了大熊貓國畫、畫冊、明信片等禮品。“大熊貓文化騎俠”羅維孝向法國客人贈送了2014年從雅安出發穿越8個國家騎行至埃斯佩萊特的路線圖,上面蓋有近百個郵戳。“希望這個禮物成為兩個城市友好交流的信物。”羅維孝說。

  延伸閱讀

  50 余名法國客人回訪“熊貓老家”

比利牛斯山下,有一座法國小城叫埃斯佩萊特;在萬里之外的雅安市寶興縣,有一個叫鄧池溝的小村莊,兩地因為法國博物學家阿爾芒·戴維而緊緊聯系在了一起。

150年前的4月1日,阿爾芒·戴維在寶興縣鄧池溝的叢林里,取得了一項具有歷史意義的重要發現:對一只活體大熊貓進行了完整記錄并將其標本送往法國,后經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主任鑒定為動物新種。從此,大熊貓走入人類科學研究視野,并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寵愛。

4月15日,50余名來自法國埃斯佩萊特的客人走進“熊貓老家”——寶興縣,紀念大熊貓科學發現150周年。

  □本報記者 文莎 何浩源

  探尋大熊貓發現之旅

“竹子居然能做成如此精美的工藝品。”在鄧池溝竹編大熊貓工藝品展臺,年僅17歲的歐赫燕訥一邊稱贊,一邊拿出手機,拍攝一個用竹絲制作而成的花瓶,“我和我的朋友都很喜歡大熊貓,這次來到大熊貓的故鄉看見真正的大熊貓,太興奮了。”

在戴維廣場,10多名法國客人站在阿爾芒·戴維雕像前,似乎在遙想150年前戴維發現大熊貓的神奇旅程。“每次在電視里看見大熊貓,我的母親就會自豪地告訴我,‘大熊貓是戴維家先輩發現的’。”阿爾芒·戴維家族后裔讓·戴維說,通過查閱阿爾芒·戴維的資料知道了鄧池溝,也曾希望有一天可以來到這里,“今天終于實現了。”之前,讓·戴維不知道阿爾芒·戴維在寶興有那么多精彩故事,通過這次大熊貓溯源之旅,他發現阿爾芒·戴維在雅安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希望埃斯佩萊特和雅安的關系能夠更加緊密。”

  愿將大熊貓文化傳播得更遠

埃斯佩萊特市市長讓·瑪利這次也來到鄧池溝村。在參觀了大熊貓起源館和鄧池溝村后,他對中國保護傳統文化并努力推廣大熊貓文化的做法豎起了大拇指,認為這是值得他們學習的地方。“回去后我會辦一些展覽,向市民講述戴維和大熊貓的故事,另外還會在城市植入大熊貓元素,對市政廳進行裝修,在里面掛上戴維、大熊貓乃至鄧池溝村的圖片。讓市民知道,我們的城市曾經有一個了不起的人,是他把可愛的大熊貓從鄧池溝村帶向了世界。”

在一群法國人中間,一位身穿紅色馬甲的中國老人引人注目。他叫羅維孝,雅安人。2014年,他從寶興縣騎行到埃斯佩萊特市。在羅維孝的那次騎行中,大熊貓的身影無處不在。“在我的自行車上,貼著一張大熊貓照片,在我的書包里,放著一幅貫穿雅安到法國的地圖,那次騎行是一場文化之旅。”羅維孝說,他樂于做一個文化傳播的使者,愿盡一己之力,將大熊貓文化傳播得更遠。

70歲的羅維孝退休前是一名電工。在異國,羅維孝語言不通,只能用手勢和表情與人交流,“但是外國人看到我帶著大熊貓的照片,都對我很友好,那次旅行非常愉快。”

抵達埃斯佩萊特市后,羅維孝受到了當地政府和民眾的熱情接待。“當時,政府還邀請我參加當地音樂會,在那里我交到很多法國朋友。”羅維孝說,他還在埃斯佩萊特市的植物園里,見到一些阿爾芒·戴維從雅安帶回去的植物標本,“時光匆匆,但是雙方交往的紐帶從未割裂,大熊貓架起了友誼的橋梁。”

  相關新聞

  大熊貓“園園”啟程前往奧地利

本報訊(記者 王成棟)4月15日,雄性大熊貓“園園”從位于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神樹坪基地啟程前往奧地利,預計當地時間4月16日19時抵達。

出發前,“園園”在神樹坪基地完成了一個多月的隔離檢疫。15日中午,啟程前的“園園”享用了10多千克新鮮竹子、1千克左右的窩頭和少量的蘋果與胡蘿卜。15時,工作人員將“園園”裝入符合國際運輸標準的籠舍,搬上專用運輸車等待出發。17時,運送“園園”的車隊緩緩駛出基地大門,前往成都雙流國際機場。

“園園”此行是替代2016年去世的旅居奧地利雄性大熊貓“龍徽”。16年前,“龍徽”和伴侶“陽陽”前往奧地利維也納美泉宮動物園。2016年底,在共同生育了5只大熊貓寶寶后,“龍徽”離世。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園園”將在奧地利旅居4年。其間,它將和“陽陽”承擔多項科研任務。不過,由于“園園”已20歲,在大熊貓界是“中年”,它和“陽陽”能否順利繁育下一代,仍是未知數。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發表評論
<th id="su2wj"></th>
    1. 
      
        <del id="su2wj"></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