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白江鐵路港片區繁忙而有序,讓人感到發展的沖勁。本報記者郝飛攝
掃碼看視頻70秒了解四川自貿試驗區
作為國家“試驗田”,制度創新是四川自貿試驗區的核心任務
一塊土壤
四川自貿試驗區給了制度探索一個必要的、非常好的土壤,在風險可控的區域內,為國家先行先試
一種活力
要素的自由流動,推動更優化的資源配置和更高的經濟效率,為瀘州等地更深入參與產業分工提供了條件
一片生機
自貿試驗區是“種苗圃”,不是“栽盆景”,要加快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
一線觀潮
5月7日下午,臨近預約采訪時間,四川自貿試驗區川南臨港片區管委會副主任劉宇還在幫助一家世界500強企業與相關部門協調,逐一敲定落地自貿試驗區的細節。他只好請“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記者一線行·探訪國家級試驗區”報道組記者略作等待。
這倒引起了記者的興趣。作為國家“試驗田”,制度創新是自貿試驗區的核心任務。劉宇的工作,顯然透露出這片“田”里關于政府職能轉變的諸多信息,這背后又有著怎樣的制度創新之力?
帶著這樣的疑惑,5月7日至10日,記者行走在四川自貿試驗區,從一線視角來審視和感受這片國家“試驗田”的收成。□本報記者 熊筱偉 袁婧魏馮 羅向明 伍力
400多個制度創新案例的背后
制度創新不是簡單的程序優化,它們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推動著政府職能轉變
趁著等待時間,記者參觀了川南臨港片區規劃展示廳。
在“主要成效”這張展板上,排第一位的是“推進試驗任務139項,形成制度創新成果215項”。
這并不讓記者感到驚訝。早在行前,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院長助理史欣向就分享了他和團隊的研究成果:兩年間,四川自貿試驗區累計形成400多個制度創新實踐案例。根據第三方評估,四川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情況排名全國前列,其中成都區域在第三批15個片區中位列第一。
參觀完,記者見到劉宇和團隊同事。在他們的介紹中,上述事實呈現出了更豐富的內涵和意義——
“試驗區給了制度探索一個必要的、非常好的土壤。”在會議室里,川南臨港片區管委會行政審批局副局長馮健介紹了他和同事正在進行的前沿探索——把國內傳統的“行政許可”變為國際發達地區通行的“行政確認”。他舉了個例子:企業要增加經營范圍,過去是“先審批后干”,必須先到工商窗口辦手續,獲得許可后才行;以后在自貿區可以“不審批就干”,只需要企業自己公示后就可以先經營,方便時再到工商窗口進行確認。
這固然會極大節省企業的時間成本,但背后是否有風險?馮健并不諱言,“改革當然會對政府部門的事中事后監管提出空前高的要求。沒準備好貿然推廣,確實存在風險。這也是自貿試驗區存在的原因——在風險可控的區域內,為國家先行先試”。
這也是前沿探索的本意。不止一位受訪者提到,四川自貿試驗區的制度創新更注重首創性、深層次的探索試驗,而不是簡單的程序優化。
這些探索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推動著政府職能轉變。國家稅務總局瀘州市龍馬潭區稅務局副局長余地坦言政府行事思維的轉變,“過去想得更多的,是我(政府部門)怎么更穩當一些,怎么能規避責任;現在的工作思路,是企業怎么能更方便一些,我們多干事無所謂。”
5.3萬家新設立企業的背后
通過打破各種阻礙,推動要素、商品與服務更自由地流動,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行走中,記者見到了剛剛落地的那家世界500強企業——廈門建發原材料貿易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唐少武。他表示,已在川南臨港片區成立了子公司,將建設進出口大宗商品西南分撥中心。
知名企業落地自貿試驗區,算不上新聞。省自貿辦透露,截至去年底,四川自貿試驗區新設立企業5.3萬家,引進外商投資企業628家——后者占到了同期全省外商投資企業總數的近1/2。
為什么選這里?唐少武提了兩點:第一,作為碼頭和通道,這里有競爭力:處理貨物和審批,非常有效率;當地探索“啟運港退稅”等,讓企業提早拿到退稅,緩解了資金周轉壓力。第二,當地營商環境很好。“以前擔心地方保護主義,辦事困難什么的,觀察了幾年,發現沒必要擔心。”
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盛毅認為,這兩點背后其實是一件事:自貿試驗區通過打破各種阻礙,推動要素、商品與服務更自由地流動,從而實現更優化的資源配置和更高的經濟效率,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青白江鐵路港片區是最鮮活的見證。5月9日,記者站在管委會辦公樓窗邊,恰好看到一列中歐班列(成都)緩緩駛出車站,即將去往歐洲。公開報道顯示,中歐班列(成都)開行數量已連續三年領跑全國。“列車重載率提升也很快,尤其是回程,幾年前還為沒貨發愁,到今年4月,回程重載率已接近80%了。”成都國際鐵路港投資(集團)發展有限公司運營總監鄭雙莉說,自貿試驗區推動國際貿易便利性提升是實現上述增長的重要原因。
要素的自由流動,正重新塑造著地方經濟發展的新格局。“過去瀘州這個通道,也就是個‘過路財神’——資源來去匆匆,留下來的只有‘尾氣’。”劉宇認為,過去由于營商環境、人才儲備等原因,瀘州港的比較優勢難以充分發揮。而自貿試驗區提供的環境,為當地更深入參與產業分工提供了條件。“我們不僅要做通道,還要做分撥、加工,吸引產業鏈更多環節落地。”
29項制度創新成果推廣的背后
四川自貿試驗區已實現了“種苗圃”,下一步關鍵是如何讓“苗圃成林”
5月10日,在成都天府新區片區雙流區塊的空港自貿企業服務中心,負責人李梁告訴記者,最初中心定位只服務雙流區塊的34平方公里,但如今這個數字翻了不止10倍,擴大到整個雙流區,“一方面讓高效率的服務覆蓋更多企業,另一方面對區內其他服務中心,也是一種觸動。”
制度創新成果的復制推廣,是幾乎所有受訪專家關注的話題。他們共同提到,自貿試驗區是“種苗圃”,不是“栽盆景”,要加快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盡快實現改革成果的效益最大化。”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綜合研究院院長助理鄧富華表示。
走出四川自貿試驗區這199平方公里,記者發現相關成果已在更廣闊的范圍迅速扎根、生長——從公證“最多跑一次”到生產型出口企業出口退稅服務前置,從知識產權案件快審機制到“首證通”行政審批改革模式……截至今年2月,29項制度創新成果已向全省復制推廣。不久前,國務院在全國復制推廣自貿試驗區第五批18條改革試點經驗,四川占了六分之一。
鄧富華認為,四川自貿試驗區已實現了“種苗圃”,下一步關鍵是讓“苗圃成林”。5月21日,位于成都的省自貿辦辦公室里,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了讓“苗圃成林”的新計劃:明年內,將力爭培育打造15個自貿試驗區協同改革先行區,享受和自貿試驗區同樣的省級權限下放,從而更好地推廣復制自貿試驗區經驗。
蹲點手記
沖勁從哪兒來?
□本報記者 熊筱偉
行走在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始終能感受到一股強烈的沖勁。
這股勁,存在于和工作人員的交談中,“我們只對標最好的”“只要能(把改革)推起走,跑再多次、協 調 再 多 人 都 無 所謂”……這股勁,存在于兩周年的成績單上,掛牌兩年,四川自貿試驗區累計形成超過400個實踐案例——平均不到2天就誕生一個全新案例。
是什么在支撐這股沖勁?青白江鐵路港片區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過去自己更像是“執行者”,照章辦事就行。自貿試驗區掛牌后,每個人都有了解決問題的責任,遇到困難和挑戰,不是首先想“不行”,而是想“怎樣才行”。
從“不行”變為“怎樣才行”,是政府人員職能和思維方式轉變的結果,也得益于地方對試驗探索的鼓勵與寬容。在四川自貿試驗區,“大膽試大膽創”被各片區管委會領導時常掛在嘴邊。多位受訪者提到,領導敢于拍板、敢于擔責,讓前線人員少了很多后顧之憂。
但說到底,支撐這股沖勁的,還是一群想干事、能干事的人。四川自貿試驗區成都管委會一位負責人介紹說,管委會里基本都是三四十歲的年輕干部,“生活上很隨便,困了就瞇一會,餓了就吃碗面。但工作上,只要一項改革他們覺得對企業、對社會有意義,干起來周身都是勁。”
這或許才是最重要的經驗。畢竟只有想改變的時候,改變才可能發生。
熱點直擊
記者走進成都青白江鐵路港片區探訪——
平行進口車增長的秘密
□本報記者 伍力
5月9日,四川自貿試驗區成都青白江鐵路港片區內,10余輛嶄新的中東版陸地巡洋艦整齊停放在成都祥鑫達貿易有限公司的展廳。“4.0排量、V6發動機、底盤高、通過性強,在西南地區廣受客戶歡迎。”公司負責人羅瓊透露,這款車是公司一季度的銷量冠軍,“賣了近40臺。”
拉大視角,整個成都青白江鐵路港片區都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作為全省唯一獲批的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口岸,今年1月至4月,成都青白江鐵路港片區進口平行進口車達400臺,數量遠超去年同期,另有400多臺訂單準備進口。
“以前我們要專門到天津、上海等地看車買車,現在依托鐵路港,直接從中東地區發貨,大大節省時間成本和運輸成本。”羅瓊說。記者了解到,通過不斷優化海鐵聯運轉關,成都青白江鐵路港已打通經欽州、上海、寧波的平行車海鐵聯運通道,全面覆蓋中東、北美、歐洲等平行進口車主要貨源地,形成較完善的物流網絡。
硬件不斷完善,通關手段也在創新。去年4月,成都青白江鐵路港成為全國首個利用保稅物流中心開展平行進口車保稅業務的內陸口岸。“以前沒有這個業務,一進口岸就要征稅,對企業流動資金占用很大,我們只能先接單再進車。現在可以把車存放在保稅物流中心,一輛一輛外銷,然后再去辦證和交稅。”羅瓊表示,該項業務開展以后,消費者不用再等兩三個月提車,“基本當天就能買到,價格也比以前優惠。”此外,成都青白江鐵路港還創新開展多式聯運“一單制”,實現以多式聯運提單作為物權質押的信用證結算方式。
讓羅瓊點贊的亮點還有很多。目前,成都青白江鐵路港拿出“真金白銀”支持平行進口車貿易發展,從貿易量、3C認證、售后維保等多方面給予補貼,同時鼓勵采用多式聯運提單、關稅保證保險等開展平行進口車貿易融資。“下一步,要建立海鐵聯運轉關常態化運行機制,并推動建立非保稅整車或零部件與保稅貨物共享倉儲,分類監管,進一步降低企業物流成本。”青白江區國貿物流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成都青白江鐵路港片區繁忙而有序,讓人感到發展的沖勁。本報記者郝飛攝
掃碼看視頻70秒了解四川自貿試驗區
作為國家“試驗田”,制度創新是四川自貿試驗區的核心任務
一塊土壤
四川自貿試驗區給了制度探索一個必要的、非常好的土壤,在風險可控的區域內,為國家先行先試
一種活力
要素的自由流動,推動更優化的資源配置和更高的經濟效率,為瀘州等地更深入參與產業分工提供了條件
一片生機
自貿試驗區是“種苗圃”,不是“栽盆景”,要加快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
一線觀潮
5月7日下午,臨近預約采訪時間,四川自貿試驗區川南臨港片區管委會副主任劉宇還在幫助一家世界500強企業與相關部門協調,逐一敲定落地自貿試驗區的細節。他只好請“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記者一線行·探訪國家級試驗區”報道組記者略作等待。
這倒引起了記者的興趣。作為國家“試驗田”,制度創新是自貿試驗區的核心任務。劉宇的工作,顯然透露出這片“田”里關于政府職能轉變的諸多信息,這背后又有著怎樣的制度創新之力?
帶著這樣的疑惑,5月7日至10日,記者行走在四川自貿試驗區,從一線視角來審視和感受這片國家“試驗田”的收成。□本報記者 熊筱偉 袁婧魏馮 羅向明 伍力
400多個制度創新案例的背后
制度創新不是簡單的程序優化,它們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推動著政府職能轉變
趁著等待時間,記者參觀了川南臨港片區規劃展示廳。
在“主要成效”這張展板上,排第一位的是“推進試驗任務139項,形成制度創新成果215項”。
這并不讓記者感到驚訝。早在行前,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院長助理史欣向就分享了他和團隊的研究成果:兩年間,四川自貿試驗區累計形成400多個制度創新實踐案例。根據第三方評估,四川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情況排名全國前列,其中成都區域在第三批15個片區中位列第一。
參觀完,記者見到劉宇和團隊同事。在他們的介紹中,上述事實呈現出了更豐富的內涵和意義——
“試驗區給了制度探索一個必要的、非常好的土壤。”在會議室里,川南臨港片區管委會行政審批局副局長馮健介紹了他和同事正在進行的前沿探索——把國內傳統的“行政許可”變為國際發達地區通行的“行政確認”。他舉了個例子:企業要增加經營范圍,過去是“先審批后干”,必須先到工商窗口辦手續,獲得許可后才行;以后在自貿區可以“不審批就干”,只需要企業自己公示后就可以先經營,方便時再到工商窗口進行確認。
這固然會極大節省企業的時間成本,但背后是否有風險?馮健并不諱言,“改革當然會對政府部門的事中事后監管提出空前高的要求。沒準備好貿然推廣,確實存在風險。這也是自貿試驗區存在的原因——在風險可控的區域內,為國家先行先試”。
這也是前沿探索的本意。不止一位受訪者提到,四川自貿試驗區的制度創新更注重首創性、深層次的探索試驗,而不是簡單的程序優化。
這些探索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推動著政府職能轉變。國家稅務總局瀘州市龍馬潭區稅務局副局長余地坦言政府行事思維的轉變,“過去想得更多的,是我(政府部門)怎么更穩當一些,怎么能規避責任;現在的工作思路,是企業怎么能更方便一些,我們多干事無所謂。”
5.3萬家新設立企業的背后
通過打破各種阻礙,推動要素、商品與服務更自由地流動,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行走中,記者見到了剛剛落地的那家世界500強企業——廈門建發原材料貿易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唐少武。他表示,已在川南臨港片區成立了子公司,將建設進出口大宗商品西南分撥中心。
知名企業落地自貿試驗區,算不上新聞。省自貿辦透露,截至去年底,四川自貿試驗區新設立企業5.3萬家,引進外商投資企業628家——后者占到了同期全省外商投資企業總數的近1/2。
為什么選這里?唐少武提了兩點:第一,作為碼頭和通道,這里有競爭力:處理貨物和審批,非常有效率;當地探索“啟運港退稅”等,讓企業提早拿到退稅,緩解了資金周轉壓力。第二,當地營商環境很好。“以前擔心地方保護主義,辦事困難什么的,觀察了幾年,發現沒必要擔心。”
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盛毅認為,這兩點背后其實是一件事:自貿試驗區通過打破各種阻礙,推動要素、商品與服務更自由地流動,從而實現更優化的資源配置和更高的經濟效率,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青白江鐵路港片區是最鮮活的見證。5月9日,記者站在管委會辦公樓窗邊,恰好看到一列中歐班列(成都)緩緩駛出車站,即將去往歐洲。公開報道顯示,中歐班列(成都)開行數量已連續三年領跑全國。“列車重載率提升也很快,尤其是回程,幾年前還為沒貨發愁,到今年4月,回程重載率已接近80%了。”成都國際鐵路港投資(集團)發展有限公司運營總監鄭雙莉說,自貿試驗區推動國際貿易便利性提升是實現上述增長的重要原因。
要素的自由流動,正重新塑造著地方經濟發展的新格局。“過去瀘州這個通道,也就是個‘過路財神’——資源來去匆匆,留下來的只有‘尾氣’。”劉宇認為,過去由于營商環境、人才儲備等原因,瀘州港的比較優勢難以充分發揮。而自貿試驗區提供的環境,為當地更深入參與產業分工提供了條件。“我們不僅要做通道,還要做分撥、加工,吸引產業鏈更多環節落地。”
29項制度創新成果推廣的背后
四川自貿試驗區已實現了“種苗圃”,下一步關鍵是如何讓“苗圃成林”
5月10日,在成都天府新區片區雙流區塊的空港自貿企業服務中心,負責人李梁告訴記者,最初中心定位只服務雙流區塊的34平方公里,但如今這個數字翻了不止10倍,擴大到整個雙流區,“一方面讓高效率的服務覆蓋更多企業,另一方面對區內其他服務中心,也是一種觸動。”
制度創新成果的復制推廣,是幾乎所有受訪專家關注的話題。他們共同提到,自貿試驗區是“種苗圃”,不是“栽盆景”,要加快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盡快實現改革成果的效益最大化。”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綜合研究院院長助理鄧富華表示。
走出四川自貿試驗區這199平方公里,記者發現相關成果已在更廣闊的范圍迅速扎根、生長——從公證“最多跑一次”到生產型出口企業出口退稅服務前置,從知識產權案件快審機制到“首證通”行政審批改革模式……截至今年2月,29項制度創新成果已向全省復制推廣。不久前,國務院在全國復制推廣自貿試驗區第五批18條改革試點經驗,四川占了六分之一。
鄧富華認為,四川自貿試驗區已實現了“種苗圃”,下一步關鍵是讓“苗圃成林”。5月21日,位于成都的省自貿辦辦公室里,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了讓“苗圃成林”的新計劃:明年內,將力爭培育打造15個自貿試驗區協同改革先行區,享受和自貿試驗區同樣的省級權限下放,從而更好地推廣復制自貿試驗區經驗。
蹲點手記
沖勁從哪兒來?
□本報記者 熊筱偉
行走在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始終能感受到一股強烈的沖勁。
這股勁,存在于和工作人員的交談中,“我們只對標最好的”“只要能(把改革)推起走,跑再多次、協 調 再 多 人 都 無 所謂”……這股勁,存在于兩周年的成績單上,掛牌兩年,四川自貿試驗區累計形成超過400個實踐案例——平均不到2天就誕生一個全新案例。
是什么在支撐這股沖勁?青白江鐵路港片區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過去自己更像是“執行者”,照章辦事就行。自貿試驗區掛牌后,每個人都有了解決問題的責任,遇到困難和挑戰,不是首先想“不行”,而是想“怎樣才行”。
從“不行”變為“怎樣才行”,是政府人員職能和思維方式轉變的結果,也得益于地方對試驗探索的鼓勵與寬容。在四川自貿試驗區,“大膽試大膽創”被各片區管委會領導時常掛在嘴邊。多位受訪者提到,領導敢于拍板、敢于擔責,讓前線人員少了很多后顧之憂。
但說到底,支撐這股沖勁的,還是一群想干事、能干事的人。四川自貿試驗區成都管委會一位負責人介紹說,管委會里基本都是三四十歲的年輕干部,“生活上很隨便,困了就瞇一會,餓了就吃碗面。但工作上,只要一項改革他們覺得對企業、對社會有意義,干起來周身都是勁。”
這或許才是最重要的經驗。畢竟只有想改變的時候,改變才可能發生。
熱點直擊
記者走進成都青白江鐵路港片區探訪——
平行進口車增長的秘密
□本報記者 伍力
5月9日,四川自貿試驗區成都青白江鐵路港片區內,10余輛嶄新的中東版陸地巡洋艦整齊停放在成都祥鑫達貿易有限公司的展廳。“4.0排量、V6發動機、底盤高、通過性強,在西南地區廣受客戶歡迎。”公司負責人羅瓊透露,這款車是公司一季度的銷量冠軍,“賣了近40臺。”
拉大視角,整個成都青白江鐵路港片區都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作為全省唯一獲批的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口岸,今年1月至4月,成都青白江鐵路港片區進口平行進口車達400臺,數量遠超去年同期,另有400多臺訂單準備進口。
“以前我們要專門到天津、上海等地看車買車,現在依托鐵路港,直接從中東地區發貨,大大節省時間成本和運輸成本。”羅瓊說。記者了解到,通過不斷優化海鐵聯運轉關,成都青白江鐵路港已打通經欽州、上海、寧波的平行車海鐵聯運通道,全面覆蓋中東、北美、歐洲等平行進口車主要貨源地,形成較完善的物流網絡。
硬件不斷完善,通關手段也在創新。去年4月,成都青白江鐵路港成為全國首個利用保稅物流中心開展平行進口車保稅業務的內陸口岸。“以前沒有這個業務,一進口岸就要征稅,對企業流動資金占用很大,我們只能先接單再進車。現在可以把車存放在保稅物流中心,一輛一輛外銷,然后再去辦證和交稅。”羅瓊表示,該項業務開展以后,消費者不用再等兩三個月提車,“基本當天就能買到,價格也比以前優惠。”此外,成都青白江鐵路港還創新開展多式聯運“一單制”,實現以多式聯運提單作為物權質押的信用證結算方式。
讓羅瓊點贊的亮點還有很多。目前,成都青白江鐵路港拿出“真金白銀”支持平行進口車貿易發展,從貿易量、3C認證、售后維保等多方面給予補貼,同時鼓勵采用多式聯運提單、關稅保證保險等開展平行進口車貿易融資。“下一步,要建立海鐵聯運轉關常態化運行機制,并推動建立非保稅整車或零部件與保稅貨物共享倉儲,分類監管,進一步降低企業物流成本。”青白江區國貿物流局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