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日本不卡在线视频二区三区,野花社区视频在线观看,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首頁>>公益捐助>>光明日報:旅游“火”離不開文化“活”

光明日報:旅游“火”離不開文化“活”

發布時間:2019/7/7 7:43:45 瀏覽:567
[摘要]光明日報:旅游“火”離不開文化“活”

劉坤/光明日報 

2019-07-07 06:10

字號

站在陜西延安寶塔山上極目遠眺,大好風光盡收眼底,北京游客周曉斌的豪情油然而生。近日,來到延安體驗紅色旅游的周曉斌,來到楊家嶺、王家坪等革命舊址參觀,并在寶塔山上重溫了入黨誓詞。

 
作為革命圣地,延安擁有445處革命紀念地,紅色旅游資源數量占陜西省紅色資源總量的72%,是我國保存最完整、面積最大的革命遺址群。近年來,延安通過整治景區周邊環境、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質量等一系列措施,使得紅色旅游快速發展,可謂“圈粉”無數。據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統計,2018年當地紅色旅游共吸引游客6343.98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410.7億元。
 
不只是延安,如今,多地的革命舊址、革命烈士紀念館、抗戰紀念館都受到了廣大游客的青睞,紅色旅游持續升溫。數據顯示,今年清明假日期間,紅色主題類景區在線購票量同比增長55.2%。
 
無論是有著歲月痕跡的革命舊址,還是博物館、紀念館里的革命文物,其背后往往都有感人至深的故事。人們“打卡”紅色旅游景區,并非只為游山玩水,而是更多地想重新回顧那些燦爛輝煌的歷史,觸摸那些蕩氣回腸的往事,了解革命歷史文化,領略革命歷史精神,感受紅色文化的魅力。
 
不難看出,紅色旅游的“火”,離不開紅色文化的“活”。只有尊重歷史,依托革命文物資源,豐富紅色旅游產品的文化內涵,讓歷史來說話,讓文化“活”起來,才能不斷提高紅色旅游的發展質量。反之,如果紅色文化和故事挖掘不夠深入,或者未能充分還原歷史、看點不多,則難以引起游客情感上的共鳴,甚至只會讓游客象征性地“到此一游”,難以留下深刻印象。
 
當然,紅色旅游的“火”,同樣離不開旅游形式的創新。如今,隨著旅游消費持續快速增長,游客對紅色旅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簡單參觀革命舊址、圖文展覽已經不能滿足多樣化的需求。
 
目前,很多地方已在探索創新紅色旅游形式。比如,在擁有波瀾壯闊的紅色歷史和豐富紅色旅游資源的江西,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推出“5G紅色旅游示范區”,游客可在網上進行VR(虛擬現實)實景沉浸式參觀;在上海,紅色主題電影作品欣賞與紅色景點參觀實現融合,游客可在參觀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后,步行至上海UME國際影城新天地店觀看電影《建黨偉業》。
 
盡管如此,當前仍有不少紅色旅游景區的游覽方式相對單一,可供選擇參與的活動項目相對較少,項目吸引力較低、缺乏新意,甚至有些紅色旅游景區的旅游形式仍處于參觀展覽、聽取講解的階段。掛在墻上的零星照片和千篇一律的講解,讓游客興味索然,也使紅色旅游效果大打折扣。
 
長遠來看,除了深挖紅色文化、歷史和故事之外,還需利用新技術手段還原歷史面貌,講述歷史故事,不斷創新旅游形式,比如運用密室逃脫、闖關游戲、角色設定等形式,創造沉浸式體驗,讓游客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唯此,我國紅色旅游方能吸引更多消費者參與和關注,在業態創新中行穩致遠。
 

(原題為《旅游“火”離不開文化“活”》)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發表評論
<th id="su2wj"></th>
    1. 
      
        <del id="su2wj"></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