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憂
從法院主推到黨委主抓,成都“訴源治理”工作成效初顯:今年上半年,全市法院收案增幅回落,6個基層法院收案數量下降,矛盾糾紛少了,法官壓力小了,群眾滿意度高了。
這是政法領域深刻變革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四川堅持黨對政法工作的絕對領導,統籌推進政法領域改革多點突破、縱深發展,著力構建全方位深層次改革新格局,為新時代政法工作提檔升級、提質增效提供了強大新動能,為推動治蜀興川各項事業蓬勃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法治保障。
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對于大邑縣法院安仁法庭庭長唐鑫來說,開展“訴源治理”意味著迎難而上。“特別是立案登記制實施后,案件數量大幅增加,案多人少的矛盾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他感嘆,到社區化解矛盾、預防糾紛、減少訴訟,若單靠法院,法官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近年來,當地黨委統籌部署,調動政法各部門和相關職能部門齊抓共管,推動社區自治組織、人民調解組織等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在城鄉社區建成一道道“防火墻”、 一個個“無訟區”,讓群眾少了些怨氣,也讓法官們松了口氣。
堅持黨對政法工作的絕對領導,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四川不斷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創新平安建設工作協調機制,形成問題聯治、工作聯動、平安聯創的良好局面。
在四川,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被納入黨政工程,“訴源治理”“公調對接”“訴調對接”“訪調對接”等糾紛化解新模式初步形成,今年上半年矛盾糾紛化解成功率達98.1%,全省法院新收案件增幅同比下降15.26%。省市縣一體的實戰指揮體系基本建成,省市縣三級公安機關組建專職團隊,選拔891名專職指揮長,實行24小時一體化運轉,構建起上下貫通、統一規范、整體聯動的警務實戰格局。
通過健全機制、創新舉措,有效管控各類風險,四川確保了全省社會安定有序。2018年,全省刑事案件立案數比2015年下降38%,群眾安全感滿意度調查指數穩步提升。
持續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加快構建優化協同高效的政法機構職能體系,不斷提升執法司法質效和公信力
人難找、件難送,是長期困擾基層法院的另一個難題。從去年開始,德陽市司法局安排旌湖公證處公證員陳平進駐法院,作為公證輔助人員,專司法律文書的送達。
“市區內兩天內送達,市區外3天內送達。”陳平一邊展示工作臺賬,一邊對記者說,讓執法司法人員從大量重復性勞動中解脫出來,集中精力處理關鍵事務,這就是我們這項工作的價值。
隨著公證參與人民法院司法輔助事務試點工作的開展,越來越多公證員參與到送達、執行、取證、保全等環節中,保障司法活動高效開展。
針對影響司法公正、制約司法能力的深層次問題,四川持續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優化政法機關職權配置,構建各盡其職、配合有力、制約有效的工作體系。
全省三級政法機關齊推刑事訴訟涉案財物管理處置改革,建成全國首家跨區域、跨部門涉案財物管理中心;大力推進現代科技手段和政法工作深度融合,全省建成跨部門大數據智能輔助辦案系統,實現政法部門辦案平臺全聯通,電子卷宗網上流轉。目前,全省約70%的刑事案件已在系統中運轉。
除了有力的配合,還需有效的制約。在容易滋生司法腐敗的刑罰執行領域,檢察機關全面開展監獄巡回檢察試點,由派駐檢察室與巡回檢察組各司其職,共同開展監獄檢察工作,及時發現問題線索、提出整改意見。
始終聚焦群眾所急所需所盼,全面深化政法公共服務改革,努力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準的公共服務
護照照片免費拍、拍到滿意再提交——在自貢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隊,這是最受歡迎的便民舉措之一。
“護照是公民外出攜帶的重要證件,大家對上面的照片很是重視,我們就在這些細節上面想辦法。”支隊長徐翔告訴記者,出入境管理服務工作沒有刀光劍影,但干警們努力推出更多更高質量的服務舉措,踐行著“出入有境、服務無境”的理念。
以打造“最強服務”為導向,全省公安機關全面落實審批服務“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便民利民措施,全面推行“一門辦”“全科辦”“集中辦”“自助辦”,打造“15分鐘服務圈”,超過90%的公安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四川始終聚焦群眾所急所需所盼,全面深化政法公共服務改革,努力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準的公共服務,讓改革成果最大限度惠及人民群眾——
司法行政系統全面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實體、網絡、熱線“三大平臺”建設,日均提供法律咨詢等服務總計3500余人次。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研發法律服務共享平臺“絲法通”,打造西部法律服務中心,提供更加精準優質的涉外法律服務……
在全方位深層次改革新格局下,四川政法始終忠誠履職盡責,勇于擔當作為,銳意改革創新,堅決履行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確保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職責任務,不斷開創四川政法事業的新局面。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本報記者 吳憂
從法院主推到黨委主抓,成都“訴源治理”工作成效初顯:今年上半年,全市法院收案增幅回落,6個基層法院收案數量下降,矛盾糾紛少了,法官壓力小了,群眾滿意度高了。
這是政法領域深刻變革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四川堅持黨對政法工作的絕對領導,統籌推進政法領域改革多點突破、縱深發展,著力構建全方位深層次改革新格局,為新時代政法工作提檔升級、提質增效提供了強大新動能,為推動治蜀興川各項事業蓬勃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法治保障。
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對于大邑縣法院安仁法庭庭長唐鑫來說,開展“訴源治理”意味著迎難而上。“特別是立案登記制實施后,案件數量大幅增加,案多人少的矛盾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他感嘆,到社區化解矛盾、預防糾紛、減少訴訟,若單靠法院,法官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近年來,當地黨委統籌部署,調動政法各部門和相關職能部門齊抓共管,推動社區自治組織、人民調解組織等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在城鄉社區建成一道道“防火墻”、 一個個“無訟區”,讓群眾少了些怨氣,也讓法官們松了口氣。
堅持黨對政法工作的絕對領導,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四川不斷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創新平安建設工作協調機制,形成問題聯治、工作聯動、平安聯創的良好局面。
在四川,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被納入黨政工程,“訴源治理”“公調對接”“訴調對接”“訪調對接”等糾紛化解新模式初步形成,今年上半年矛盾糾紛化解成功率達98.1%,全省法院新收案件增幅同比下降15.26%。省市縣一體的實戰指揮體系基本建成,省市縣三級公安機關組建專職團隊,選拔891名專職指揮長,實行24小時一體化運轉,構建起上下貫通、統一規范、整體聯動的警務實戰格局。
通過健全機制、創新舉措,有效管控各類風險,四川確保了全省社會安定有序。2018年,全省刑事案件立案數比2015年下降38%,群眾安全感滿意度調查指數穩步提升。
持續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加快構建優化協同高效的政法機構職能體系,不斷提升執法司法質效和公信力
人難找、件難送,是長期困擾基層法院的另一個難題。從去年開始,德陽市司法局安排旌湖公證處公證員陳平進駐法院,作為公證輔助人員,專司法律文書的送達。
“市區內兩天內送達,市區外3天內送達。”陳平一邊展示工作臺賬,一邊對記者說,讓執法司法人員從大量重復性勞動中解脫出來,集中精力處理關鍵事務,這就是我們這項工作的價值。
隨著公證參與人民法院司法輔助事務試點工作的開展,越來越多公證員參與到送達、執行、取證、保全等環節中,保障司法活動高效開展。
針對影響司法公正、制約司法能力的深層次問題,四川持續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優化政法機關職權配置,構建各盡其職、配合有力、制約有效的工作體系。
全省三級政法機關齊推刑事訴訟涉案財物管理處置改革,建成全國首家跨區域、跨部門涉案財物管理中心;大力推進現代科技手段和政法工作深度融合,全省建成跨部門大數據智能輔助辦案系統,實現政法部門辦案平臺全聯通,電子卷宗網上流轉。目前,全省約70%的刑事案件已在系統中運轉。
除了有力的配合,還需有效的制約。在容易滋生司法腐敗的刑罰執行領域,檢察機關全面開展監獄巡回檢察試點,由派駐檢察室與巡回檢察組各司其職,共同開展監獄檢察工作,及時發現問題線索、提出整改意見。
始終聚焦群眾所急所需所盼,全面深化政法公共服務改革,努力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準的公共服務
護照照片免費拍、拍到滿意再提交——在自貢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隊,這是最受歡迎的便民舉措之一。
“護照是公民外出攜帶的重要證件,大家對上面的照片很是重視,我們就在這些細節上面想辦法。”支隊長徐翔告訴記者,出入境管理服務工作沒有刀光劍影,但干警們努力推出更多更高質量的服務舉措,踐行著“出入有境、服務無境”的理念。
以打造“最強服務”為導向,全省公安機關全面落實審批服務“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便民利民措施,全面推行“一門辦”“全科辦”“集中辦”“自助辦”,打造“15分鐘服務圈”,超過90%的公安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四川始終聚焦群眾所急所需所盼,全面深化政法公共服務改革,努力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準的公共服務,讓改革成果最大限度惠及人民群眾——
司法行政系統全面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實體、網絡、熱線“三大平臺”建設,日均提供法律咨詢等服務總計3500余人次。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研發法律服務共享平臺“絲法通”,打造西部法律服務中心,提供更加精準優質的涉外法律服務……
在全方位深層次改革新格局下,四川政法始終忠誠履職盡責,勇于擔當作為,銳意改革創新,堅決履行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確保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職責任務,不斷開創四川政法事業的新局面。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