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唐澤文
7月11日,第二屆中國(成都)集成電路生態發展論壇上,法國半導體企業Soitec中國區銷售總監陳文洪表示,將在5G研發領域加強與成都企業的合作,共同開發5G零部件產品。
一個月前,這家法國半導體巨頭就在成都簽署了多項300mm絕緣硅(SOI)晶圓的長期供應協議,這些產品將主要用于5G、物聯網等產業的發展。
看到我省發展機遇的外資企業,遠不止這一家。今年上半年,我省實際使用外資納入商務部統計口徑11.94億美元,同比增長13.38%;全省新設外商投資企業277家,合同外資59.25億美元,同比增長130%。
省經濟合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上半年全省使用外資成功止跌回穩,保持了總體向好的局面。
全球吸引外資競爭日趨激烈,上半年我省外資增勢明顯的背后,是什么在支撐?面對國際經濟和投資領域的不確定性,以及明顯變化的外部環境,穩外資怎樣繼續保持良好勢頭?
上半年外資“成績單”
全省新設外商投資企業277家
全省合同外資59.25億美元,同比增長130%
全省實際使用外資納入商務部統計口徑11.94億美元,同比增長13.38%
21家在川外商投資企業,均增加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
來自港澳臺的合同外資金額同比增長151.24%
電子工業專用設備制造、鋰離子電池制造業等合同外資成倍數增長
營商規范有序
深化“放管服”改革,讓資本運行更順暢
縱觀上半年全省外資成績單,“存量企業的增資擴股是增長的主要因素。”省經濟合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1—6月,業成科技、華潤啤酒、秀域等21家在川外商投資企業,均增加投資金額1000萬美元以上,總計增加合同外資23.18億美元,約占我省新增合同外資總量的40%。
從產業領域看,“5+1”現代產業體系涉及的領域是外資關注的焦點。1—6月,我省在電子工業專用設備制造、鋰離子電池制造等高新技術產業上,合同外資成倍增長。
此外,上半年來自港澳臺的合同外資也增長明顯,達到29.91億美元、同比增長151.24%。
四川為何能受到外資的青睞?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是重要原因。
前不久舉行的川商發展大會上,不少參會企業都收到一份問卷調查:您對四川優化營商環境還有什么建議……
“大會期間組織問卷調查,就是想趁這個機遇,了解企業家們最真實的聲音。”省經濟合作局相關負責人說。
這次收回的有效問卷共415份,整理意見建議30余條,這些內容將被一條一條落實,讓資本在四川更好運作。
外資運行環境的提升,還體現在宏觀政策上。
今年,我省加大外資管理領域放管服改革力度,全面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制度;省政府還印發《四川省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行動計劃(2019—2020年)》,提出了73項具體措施,從而加快推動全省營商環境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
上半年,各市州也緊跟步伐——我省相關部門在成都、瀘州、德陽、綿陽、廣元、遂寧等11市,和10多個產業園區開展外資專項調研;6月20日召開的“2019年在川知名外商投資企業座談會”上,通過省市縣三級聯動,先后解決百余個外資項目的困難、問題。
省社科院研究員盛毅表示:“規范而有序的營商環境,更容易吸引優質外資項目落地。”他認為,根據外資項目的具體問題,有針對性地提供相應服務,在幫助項目順利落地的同時,將樹立起更好的投資口碑,進一步刺激外資在四川的活力。
產業“補鏈招商”
利用優勢產業吸引外資,既提升產業業態也帶來更高利潤空間
“‘補鏈招商’,是上半年吸引外資的又一重要手段。”省經濟合作局相關負責人說。
上半年,省經濟合作局對電子信息、裝備制造、能源化工、食品飲料、先進材料等重點產業開展產業鏈研究,重點關注優勢產業鏈的短板和缺失環節。
“這能幫助各地結合當地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特色優勢,重新審視產業定位,瞄準上下游和關聯配套企業,開展外資領域的強鏈、補鏈、擴鏈招商。利用外資優勢,補齊我們優勢產業的薄弱環節。”省經濟合作局相關負責人說。
在這個模式下,成都提出“研發設計在成都、轉化生產在周邊”的發展戰略,著力建設“產業生態圈”;宜賓、瀘州、遂寧、廣安積極承接沿海智能終端產業,提高我省智能制造配套能力;資陽大力打造“中國牙谷”,發展口腔裝備材料產業,形成富有特色的產業集群。
積極利用優勢產業吸引外資的態度,還體現在重大招商活動上——“2019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2019川商發展大會”等活動期間,四川圍繞“5+1”現代產業體系及16個重點產業,推出2130個產業招商項目,投資總額3.454萬億元;上半年實現重大活動簽約872個,總投資額7827.12億元。
除了重點產業領域,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以及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的增幅明顯,上半年合同外資增加均超過200%。
對此,四川省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魯榮東表示,利用優勢產業吸引外資,是科學的選擇。“這些產業在四川本身就有優秀的基礎,更容易吸引到高品質的外資項目,提升我們的產業業態,從而帶來更高的利潤空間。”
省經濟合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明顯變化的外部環境,下一步,將針對重點國別和地區,在優勢互補的產業上進行深度合作。“在這些領域,雙方的捆綁會更緊密,也更容易獲得高附加值的經濟效益。”
此外,我省還將繼續加強對形勢的研判,引導高水平制造業向西部轉移,助力構建全省對外開放新格局。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本報記者 唐澤文
7月11日,第二屆中國(成都)集成電路生態發展論壇上,法國半導體企業Soitec中國區銷售總監陳文洪表示,將在5G研發領域加強與成都企業的合作,共同開發5G零部件產品。
一個月前,這家法國半導體巨頭就在成都簽署了多項300mm絕緣硅(SOI)晶圓的長期供應協議,這些產品將主要用于5G、物聯網等產業的發展。
看到我省發展機遇的外資企業,遠不止這一家。今年上半年,我省實際使用外資納入商務部統計口徑11.94億美元,同比增長13.38%;全省新設外商投資企業277家,合同外資59.25億美元,同比增長130%。
省經濟合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上半年全省使用外資成功止跌回穩,保持了總體向好的局面。
全球吸引外資競爭日趨激烈,上半年我省外資增勢明顯的背后,是什么在支撐?面對國際經濟和投資領域的不確定性,以及明顯變化的外部環境,穩外資怎樣繼續保持良好勢頭?
上半年外資“成績單”
全省新設外商投資企業277家
全省合同外資59.25億美元,同比增長130%
全省實際使用外資納入商務部統計口徑11.94億美元,同比增長13.38%
21家在川外商投資企業,均增加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
來自港澳臺的合同外資金額同比增長151.24%
電子工業專用設備制造、鋰離子電池制造業等合同外資成倍數增長
營商規范有序
深化“放管服”改革,讓資本運行更順暢
縱觀上半年全省外資成績單,“存量企業的增資擴股是增長的主要因素。”省經濟合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1—6月,業成科技、華潤啤酒、秀域等21家在川外商投資企業,均增加投資金額1000萬美元以上,總計增加合同外資23.18億美元,約占我省新增合同外資總量的40%。
從產業領域看,“5+1”現代產業體系涉及的領域是外資關注的焦點。1—6月,我省在電子工業專用設備制造、鋰離子電池制造等高新技術產業上,合同外資成倍增長。
此外,上半年來自港澳臺的合同外資也增長明顯,達到29.91億美元、同比增長151.24%。
四川為何能受到外資的青睞?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是重要原因。
前不久舉行的川商發展大會上,不少參會企業都收到一份問卷調查:您對四川優化營商環境還有什么建議……
“大會期間組織問卷調查,就是想趁這個機遇,了解企業家們最真實的聲音。”省經濟合作局相關負責人說。
這次收回的有效問卷共415份,整理意見建議30余條,這些內容將被一條一條落實,讓資本在四川更好運作。
外資運行環境的提升,還體現在宏觀政策上。
今年,我省加大外資管理領域放管服改革力度,全面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制度;省政府還印發《四川省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行動計劃(2019—2020年)》,提出了73項具體措施,從而加快推動全省營商環境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
上半年,各市州也緊跟步伐——我省相關部門在成都、瀘州、德陽、綿陽、廣元、遂寧等11市,和10多個產業園區開展外資專項調研;6月20日召開的“2019年在川知名外商投資企業座談會”上,通過省市縣三級聯動,先后解決百余個外資項目的困難、問題。
省社科院研究員盛毅表示:“規范而有序的營商環境,更容易吸引優質外資項目落地。”他認為,根據外資項目的具體問題,有針對性地提供相應服務,在幫助項目順利落地的同時,將樹立起更好的投資口碑,進一步刺激外資在四川的活力。
產業“補鏈招商”
利用優勢產業吸引外資,既提升產業業態也帶來更高利潤空間
“‘補鏈招商’,是上半年吸引外資的又一重要手段。”省經濟合作局相關負責人說。
上半年,省經濟合作局對電子信息、裝備制造、能源化工、食品飲料、先進材料等重點產業開展產業鏈研究,重點關注優勢產業鏈的短板和缺失環節。
“這能幫助各地結合當地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特色優勢,重新審視產業定位,瞄準上下游和關聯配套企業,開展外資領域的強鏈、補鏈、擴鏈招商。利用外資優勢,補齊我們優勢產業的薄弱環節。”省經濟合作局相關負責人說。
在這個模式下,成都提出“研發設計在成都、轉化生產在周邊”的發展戰略,著力建設“產業生態圈”;宜賓、瀘州、遂寧、廣安積極承接沿海智能終端產業,提高我省智能制造配套能力;資陽大力打造“中國牙谷”,發展口腔裝備材料產業,形成富有特色的產業集群。
積極利用優勢產業吸引外資的態度,還體現在重大招商活動上——“2019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2019川商發展大會”等活動期間,四川圍繞“5+1”現代產業體系及16個重點產業,推出2130個產業招商項目,投資總額3.454萬億元;上半年實現重大活動簽約872個,總投資額7827.12億元。
除了重點產業領域,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以及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的增幅明顯,上半年合同外資增加均超過200%。
對此,四川省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魯榮東表示,利用優勢產業吸引外資,是科學的選擇。“這些產業在四川本身就有優秀的基礎,更容易吸引到高品質的外資項目,提升我們的產業業態,從而帶來更高的利潤空間。”
省經濟合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明顯變化的外部環境,下一步,將針對重點國別和地區,在優勢互補的產業上進行深度合作。“在這些領域,雙方的捆綁會更緊密,也更容易獲得高附加值的經濟效益。”
此外,我省還將繼續加強對形勢的研判,引導高水平制造業向西部轉移,助力構建全省對外開放新格局。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