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日本不卡在线视频二区三区,野花社区视频在线观看,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首頁>>公益捐助>>全球首部官修《大熊貓圖志》:24只贈外

全球首部官修《大熊貓圖志》:24只贈外大熊貓首次"同框"

發布時間:2019/8/26 13:21:07 瀏覽:696
[摘要]全球首部官修《大熊貓圖志》:24只贈外大熊貓首次"同框"

“圖片太棒了”“真的很精美”……8月21日,在京開幕的第26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一本來自四川的《大熊貓圖志》驚艷亮相,吸引眾多觀眾的目光。

在大熊貓科學發現150周年之際,由省政府新聞辦指導,省地方志辦、省林草局聯合編著的《大熊貓圖志》(中英文版)日前由方志出版社正式出版。

該部圖志是全球首部以大熊貓為記述對象的官修圖志,旨在以通俗簡潔的語言和豐富精美的圖片與畫作,向社會各界全方位展示大熊貓的起源、生態、研究、保護和文化等。記者采訪了該圖志項目組成員,了解編著背后的故事。

  □本報記者 李寰 鐘振宇

  不懈尋找

  400余幅圖片呈上視覺盛宴

《大熊貓圖志》收納了包括大熊貓起源進化、生活習性、搶救與保護、棲息地、飼養與繁育、文化與科研等方面的眾多圖片,共計400余幅。正是有了這些包羅萬象的圖片,《大熊貓圖志》才能為讀者呈上一場視覺盛宴。

由于大熊貓被科學發現至今已有150年,一些年代久遠的照片已難以找尋。對此,圖志項目組通過面向社會發出征集啟事、登門求助專業機構和專業人士等,獲得了很多珍貴的圖片。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首次收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贈送外國的24只大熊貓的照片。

自上世紀50年代起,中國政府先后將24只大熊貓作為國禮贈送給美國、日本等9個國家。20世紀80年代初,為保護大熊貓,中國政府決定停止對外贈送大熊貓。“這24只大熊貓具有極為特殊的地位,我們從編著之初就提出要求,必須千方百計收齊它們的照片。”省地方志辦主任陳建春說。

此次圖志的相關工作,引入第三方內容創作與運作機構“考拉看看”團隊的參與。通過努力,團隊成員首先收集到了16只被贈大熊貓的照片,但贈送給美國、西班牙、朝鮮的其余8只大熊貓的照片怎么也找不到蹤跡。即使前去省圖書館查閱當年的報紙,將大熊貓被贈前后幾年內的報紙都查找了一遍,甚至前往當年運輸中轉站北京動物園尋找,仍是一無所獲。

被贈國家的動物園中會不會有相關檔案留存呢?經多方打聽,項目組聯系到了中國駐朝鮮大使館和中國駐西班牙大使館,得到熱烈響應。贈送西班牙的大熊貓“強強”的照片在馬德里動物園找到了。就在這時,寶興縣地方志辦得知需要贈送給朝鮮大熊貓的照片,也積極參與尋找,陸續找到了5只贈朝鮮大熊貓的照片。

通過不懈努力,24只被贈送給國外的“和平使者”在多年后得以在《大熊貓圖志》中“同框”。

  上千條寶貴意見

  確保圖志嚴謹準確

為保證《大熊貓圖志》的嚴謹與準確,項目組將初稿交送給在大熊貓研究領域頗有建樹的專家們審閱,包括省林業和草原局、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西華師范大學、四川大學、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專家等。

專家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細心嚴謹地對圖志進行審閱,前后提出上千條寶貴意見。

中國科學院院士魏輔文從上世紀80年代起,堅持在川甘陜大熊貓出沒的地區開展科學研究,在大熊貓研究領域有很高的地位。

150年前,阿爾芒·戴維在鄧池溝首次科學發現大熊貓后,對大熊貓寫有文字記述。圖志最初引用的文稿來源是前人翻譯后的中文材料,但曾閱讀過原始外文版的魏輔文認為翻譯不準確,幫助找來了原版材料,讓圖志的文字記述更加忠于原作者。項目組成員張小軍介紹,懷著這樣的嚴謹態度和科學精神,魏輔文將圖志中的不妥之處一 一注明。

這樣的嚴謹較真也體現在其他項目組成員和專家們的工作中。以上述24只“同框”大熊貓為例,贈送給美國的大熊貓“玲玲”“興興”,工作人員雖然找到了一些它們的照片,但仍然不能確定這些照片上的大熊貓是否真的為“玲玲”“興興”。

“為了求證,我們觀看了多部與它們相關的官方紀錄片。”項目組成員告訴記者,根據紀錄片上“玲玲”“興興”的影像線索,終于從一家由美國政府資助的博物館機構的圖片庫中找到了它們的寶貴照片。

“不能因為圖志要突出趣味性,就淡化了時間、地點、事件、信息來源等的準確性權威性。”項目組成員張兆法說,我們要求工作人員逐一查找圖片來源、作者、拍攝時間等信息,制作圖題時也嚴格按照規范來對圖片進行說明,使讀者一目了然的同時,也增強圖志的客觀性。

  將翻譯成多個語種

  向全世界讀者宣傳四川

張兆法介紹,《大熊貓圖志》創新了編著模式,既充分引入珍貴史料性實景圖,同時又將實景拍攝作品與藝術家創作作品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作品結合,收錄多位知名藝術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小學生和幼兒園小朋友等創作的有關大熊貓題材作品,既有四川本土作品,又有國內外名家的佳作。

《大熊貓圖志》在折頁中插入了一幅“大熊貓棲息地水墨畫百米長卷”,它是四川天嬌大熊貓畫院院長童昌信歷時7年完成的創作。張小軍說,細細瀏覽,讀者能看到163只形態各異的大熊貓在夾金山至九寨溝的棲息地間悠然自得、嬉戲玩耍。

“我們在編著之初就提出推出中英文雙語版的《大熊貓圖志》,向全世界的讀者推廣。”陳建春說,尤其是我省提出“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的旅游口號后,多語種的圖志有助于四川形象的推介。

《大熊貓圖志》中文內容基本定稿后,隨即啟動英文翻譯工作。整個翻譯工作異常繁瑣,尤其是后期審讀,需對專業名詞進行反復核對。為確保翻譯準確性,項目組不僅邀請了國內知名翻譯家審讀,還邀請了外籍專家審讀。

省地方志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大熊貓圖志》還將翻譯成多個語種,向全世界發行。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發表評論
<th id="su2wj"></th>
    1. 
      
        <del id="su2wj"></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