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日本不卡在线视频二区三区,野花社区视频在线观看,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首頁>>時政要聞>>土地管理新規:征地協議簽后才能辦審批

土地管理新規:征地協議簽后才能辦審批,不能強迫退出宅基地

發布時間:2019/8/26 14:29:53 瀏覽:565
[摘要]土地管理新規:征地協議簽后才能辦審批,不能強迫退出宅基地

澎湃新聞記者 林平 實習生 薛麗萍

2019-08-26 13:34 來源:澎湃新聞

字號
“如果農民不愿意退出宅基地,地方政府不能強迫其退出。”8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閉幕后,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召開新聞發布會,有關方面負責人就本次會議表決通過的法律等有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會議以163票贊成、1票反對、3票棄權,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的決定。
 
土地被視為農民的命根子,上述新修的土地管理法在保障農民權益上有了更多“實在”舉措。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經濟法室副主任楊合慶介紹,第一,在征地方面改革了征地程序,要求政府在征地之前開展土地狀況調查、信息公示,還要與被征地農民協商,必要時組織召開聽證會,跟農民簽訂協議后才能提出辦理征地申請,辦理征地的審批手續,極大保護了農民利益。在征地補償方面,我們改變了以前以土地年產值為標準進行補償,現在我們實行按照區片綜合地價進行補償,因為區片綜合地價除了考慮土地產值,還要考慮區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等因素綜合制定地價。
 
第二,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方面,改變了過去農村的土地必須征為國有才能進入市場的問題,能夠為農民直接增加財產性的收入。同時在集體建設性用地入市的時候,法律要求必須由村民代表大會,或者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員同意才能入市。
 
第三,在宅基地管理方面,我們知道我國對宅基地實行一戶一宅的基本管理制度,在一些人多地少的地方,可能有些地方的宅基地用地比較緊張,這次法律規定,針對這種情況,地方政府要想辦法采取別的方式保障實現農村居民居住的權利。另外,這次改革還下放了宅基地的審批權,明確要求通過規劃合理安排農村的宅基地,為改善農村的居住條件提供便利。
 
現行農村土地制度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相適應的問題凸顯,必須通過深化改革來破解。自然資源部法規司司長魏莉華認為,這次新修改的土地管理法把農村三塊地改革的成功經驗全部吸收到土地管理法,在農村土地管理方面做出了多項創新性的規定。
 
比如,首次對土地征收的公共利益進行明確界定,原來憲法和土地管理法都規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征地,但什么是公共利益?長期以來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特別是我們土地管理法又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使用土地必須使用國有土地,所以導致了征收成為獲得土地的唯一通經。
 
“這次我們采用列舉的方式,對于哪些是公共利益可以動用國家征收權作出了明確界定:因軍事外交,政府組織實施的基礎設施建設、公益事業、扶貧搬遷和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成片開發建設等六種情況確需要整地的可以依法實施征收。”魏莉華說。
 
同時,新修的土地管理法還首次明確了土地征收補償的基本原則是保障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這一規定就改變了過去以土地征收的原用途來確定土地補償,以年產值倍數法來確定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做法。另外,在原來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償費、地上附著物三項基礎上又增加了農村村民住宅補償和社會保障費,從法律上為被征地農民構建了一個更加完善的保障體系。”魏莉華說。
 
此外,在宅基地管理上,這次修改允許已經進城落戶的農村村民自愿有償退出宅基地,“因為農民變成市民真正實現城市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整個過程中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魏莉華表示,如果農民不愿意退出宅基地,地方政府不能強迫其退出宅基地,必須是在自愿有償的基礎上。
 

“此次修法還完善了土地征收程序,把原來的批后公告改為了批前公告,主要是使被征地農民在整個過程中有更多參與權、監督權和話語權。”魏莉華補充道。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發表評論
<th id="su2wj"></th>
    1. 
      
        <del id="su2wj"></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