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出臺“豬九條”?穩產保供,增加市場豬肉及其制品有效供應,把物價水平穩定下來
●如何讓養殖戶敢養豬、想養豬、養得起豬?在用地、資金、人才等要素保障上給予充分考慮
●如何推動生豬產業轉型升級?提出推進“生豬標準化養殖”“屠宰加工標準化”等系列舉措
近期,全國生豬價格持續上漲。國家統計局8月26日發布的8月中旬流通領域重要生產資料市場價格變動數據顯示,8月中旬國內生豬價格(外三元)為24.4元/公斤,較8月上旬上漲了3.4元/公斤,漲幅達到16.2%。
作為生豬供應和消費大省,四川生豬生產保供形勢同樣嚴峻。省農業農村廳分析,當前,四川省非洲豬瘟疫情仍呈易發態勢,加之省內居民對豬肉消費選擇性強、依賴度高,特別是秋冬豬肉需求旺季即將到來,豬肉供需關系可能進一步趨緊,將直接影響人民群眾生活和全社會物價水平。
8月26日,省內15個部門聯合出臺的促進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九條措施(以下簡稱“豬九條”)正式公布。
對于緩解當下形勢,促進我省生豬產業穩產保供,“豬九條”給出了哪些解決方案?
□本報記者 張明海
談出臺經過:既吸納外省經驗也回應一線呼聲
這并非非洲豬瘟疫情發生以來,我省首次針對川豬產業發展出臺相關政策文件。
省非洲豬瘟防控應急指揮部副指揮長、省委農辦主任、農業農村廳廳長楊秀彬透露,自去年11月15日宜賓高縣發生首起非洲豬瘟疫情以來,我省已先后印發《關于完善非洲豬瘟防控監管長效機制的通知》等109個文件,并研究制定了《川豬產業振興工作推進方案》,提出完善生豬保險保費補貼等系列措施,打出了四川防控非洲豬瘟疫情、穩定生豬生產的政策“組合拳”。
此次出臺的“豬九條”,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以促進我省生豬產業穩產保供為核心,進一步加碼政策支持力度。
據文件起草方透露,“豬九條”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非洲豬瘟防控工作的意見》和8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關于確定穩定生豬生產和豬肉保供穩價的五條措施為核心內容,同時充分借鑒了廣東等省的先進經驗,諸如嚴格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切實落實生豬產業發展用地等舉措。
此外,自7月啟動政策制定以來,起草組還分別召集全省20個大中型養殖、飼料、屠宰企業座談,并向全省派出38個調研組開展暗訪和調查;文件出臺前,又通過網上公開征求社會公眾意見,進一步吸納各方意見建議,“很多來自一線的呼聲都在文件中得到直接回應。”相關人士表示。
談著力重點:突出一個“穩”字
既然之前已經出臺諸多政策文件,為何還要出臺“豬九條”?楊秀彬說:“穩產保供。”即增加市場豬肉及其制品有效供應,把物價水平穩定下來。
對此,“豬九條”提出7個方面措施:實行生豬生產紅線制度,省政府將生豬出欄量作為“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的重要考核內容,省“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聯席會議制定生豬生產專項考核方案;積極探索跨區建立生豬“菜籃子”基地機制,加強生豬及其產品產銷對接,特別是成都市等生豬主銷區要主動對接主產區,將生豬生產納入與周邊區域同城化、一體化合作內容;各市(州)、縣(市、區)要在生豬基地改擴建、標準化改造、產能提升等方面給予扶持;各地要取消超出法律法規的生豬禁養、限養規定,對依法劃定的禁養區內關停搬遷的養殖場(戶),要安排用地支持異地重建,做到“拆一補一”;建立省、市(州)聯動儲備機制,加快推進凍豬肉儲備工作,省級財政積極支持省級收儲計劃,各地也要落實好地方儲備;大型企業、學校等單位要主動建立定點供應渠道,穩定供銷關系,提高自身供應保障水平;各地要適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以保障低收入群眾基本生活為重點,及時發放價格臨時補貼,按規定適時啟動省級救助政策。
面對仍呈易發態勢的非洲豬瘟疫情,如何讓養殖戶敢養豬、想養豬、養得起豬?為此,從保住種豬場和規模豬場、充分調動養殖場(戶)補欄積極性等方面入手,“豬九條”在用地、資金、人才等要素保障上給予充分考慮。比如文件提出:取消生豬生產附屬設施用地15畝上限,合理安排用地規模,滿足高于最低生豬出欄量的生豬產業發展及配套設施用地需求;不得對生豬養殖場戶、屠宰加工企業等盲目停貸、限貸等。
值得一提的是,“豬九條”并不僅僅著眼于當前問題解決。對于如何推動生豬產業轉型升級,文件也給出推進“生豬標準化養殖”“屠宰加工標準化”等系列舉措。
“政策很具體,含金量高,讓我們發展生豬產業更有信心了。”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新好科技副總裁龔華忠表示,新希望在已與綿陽、廣安、資陽等地簽約合作的基礎上,將繼續實施“川豬壯大計劃”、擴大在川投資規模,未來3至5年將在川實現1200萬頭出欄生豬的規模。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為何要出臺“豬九條”?穩產保供,增加市場豬肉及其制品有效供應,把物價水平穩定下來
●如何讓養殖戶敢養豬、想養豬、養得起豬?在用地、資金、人才等要素保障上給予充分考慮
●如何推動生豬產業轉型升級?提出推進“生豬標準化養殖”“屠宰加工標準化”等系列舉措
近期,全國生豬價格持續上漲。國家統計局8月26日發布的8月中旬流通領域重要生產資料市場價格變動數據顯示,8月中旬國內生豬價格(外三元)為24.4元/公斤,較8月上旬上漲了3.4元/公斤,漲幅達到16.2%。
作為生豬供應和消費大省,四川生豬生產保供形勢同樣嚴峻。省農業農村廳分析,當前,四川省非洲豬瘟疫情仍呈易發態勢,加之省內居民對豬肉消費選擇性強、依賴度高,特別是秋冬豬肉需求旺季即將到來,豬肉供需關系可能進一步趨緊,將直接影響人民群眾生活和全社會物價水平。
8月26日,省內15個部門聯合出臺的促進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九條措施(以下簡稱“豬九條”)正式公布。
對于緩解當下形勢,促進我省生豬產業穩產保供,“豬九條”給出了哪些解決方案?
□本報記者 張明海
談出臺經過:既吸納外省經驗也回應一線呼聲
這并非非洲豬瘟疫情發生以來,我省首次針對川豬產業發展出臺相關政策文件。
省非洲豬瘟防控應急指揮部副指揮長、省委農辦主任、農業農村廳廳長楊秀彬透露,自去年11月15日宜賓高縣發生首起非洲豬瘟疫情以來,我省已先后印發《關于完善非洲豬瘟防控監管長效機制的通知》等109個文件,并研究制定了《川豬產業振興工作推進方案》,提出完善生豬保險保費補貼等系列措施,打出了四川防控非洲豬瘟疫情、穩定生豬生產的政策“組合拳”。
此次出臺的“豬九條”,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以促進我省生豬產業穩產保供為核心,進一步加碼政策支持力度。
據文件起草方透露,“豬九條”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非洲豬瘟防控工作的意見》和8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關于確定穩定生豬生產和豬肉保供穩價的五條措施為核心內容,同時充分借鑒了廣東等省的先進經驗,諸如嚴格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切實落實生豬產業發展用地等舉措。
此外,自7月啟動政策制定以來,起草組還分別召集全省20個大中型養殖、飼料、屠宰企業座談,并向全省派出38個調研組開展暗訪和調查;文件出臺前,又通過網上公開征求社會公眾意見,進一步吸納各方意見建議,“很多來自一線的呼聲都在文件中得到直接回應。”相關人士表示。
談著力重點:突出一個“穩”字
既然之前已經出臺諸多政策文件,為何還要出臺“豬九條”?楊秀彬說:“穩產保供。”即增加市場豬肉及其制品有效供應,把物價水平穩定下來。
對此,“豬九條”提出7個方面措施:實行生豬生產紅線制度,省政府將生豬出欄量作為“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的重要考核內容,省“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聯席會議制定生豬生產專項考核方案;積極探索跨區建立生豬“菜籃子”基地機制,加強生豬及其產品產銷對接,特別是成都市等生豬主銷區要主動對接主產區,將生豬生產納入與周邊區域同城化、一體化合作內容;各市(州)、縣(市、區)要在生豬基地改擴建、標準化改造、產能提升等方面給予扶持;各地要取消超出法律法規的生豬禁養、限養規定,對依法劃定的禁養區內關停搬遷的養殖場(戶),要安排用地支持異地重建,做到“拆一補一”;建立省、市(州)聯動儲備機制,加快推進凍豬肉儲備工作,省級財政積極支持省級收儲計劃,各地也要落實好地方儲備;大型企業、學校等單位要主動建立定點供應渠道,穩定供銷關系,提高自身供應保障水平;各地要適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以保障低收入群眾基本生活為重點,及時發放價格臨時補貼,按規定適時啟動省級救助政策。
面對仍呈易發態勢的非洲豬瘟疫情,如何讓養殖戶敢養豬、想養豬、養得起豬?為此,從保住種豬場和規模豬場、充分調動養殖場(戶)補欄積極性等方面入手,“豬九條”在用地、資金、人才等要素保障上給予充分考慮。比如文件提出:取消生豬生產附屬設施用地15畝上限,合理安排用地規模,滿足高于最低生豬出欄量的生豬產業發展及配套設施用地需求;不得對生豬養殖場戶、屠宰加工企業等盲目停貸、限貸等。
值得一提的是,“豬九條”并不僅僅著眼于當前問題解決。對于如何推動生豬產業轉型升級,文件也給出推進“生豬標準化養殖”“屠宰加工標準化”等系列舉措。
“政策很具體,含金量高,讓我們發展生豬產業更有信心了。”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新好科技副總裁龔華忠表示,新希望在已與綿陽、廣安、資陽等地簽約合作的基礎上,將繼續實施“川豬壯大計劃”、擴大在川投資規模,未來3至5年將在川實現1200萬頭出欄生豬的規模。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