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日本不卡在线视频二区三区,野花社区视频在线观看,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首頁>>公益捐助>>四川脫貧攻堅成效顯著 人民生活不斷改

四川脫貧攻堅成效顯著 人民生活不斷改善

發布時間:2019/9/11 9:43:00 瀏覽:508
[摘要]四川脫貧攻堅成效顯著 人民生活不斷改善

人民網成都9月10日電 (朱虹)新中國成立以來的70年,四川歷屆省委省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高度重視農村扶貧工作,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突出工作重點,采取有力措施,推動扶貧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使人民生活不斷得到改善,脫貧攻堅取得了巨大成就。

據國家統計局四川調查總隊消息,農村貧困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末,四川農村貧困人口為98萬,比2010年末減少1311萬人;八年來的減貧率達93.04%。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農村貧困人口從2012年末的724萬人減少至2018年末的98萬人,累計減少626萬人。四川在消除農村貧困方面已取得決定性進展,為如期實現脫貧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農民收入穩步增長,減貧成效十分顯著

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收入實現持續較快增長。2014-2018年,四川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義增速分別為12.9%、12.3%、10.5%、10.9%、11.0%,年均名義增長11.2 %,增速比全省農村平均水平高1.9個百分點,比全國貧困地區平均水平高0.3個百分點。

近年來,四川貧困地區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每年都顯著高于全省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因此,全省貧困地區與全省農民收入水平的差距呈逐年縮小態勢。2018年,全省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達全省農民收入平均水平的81.3%,比2012年提高了13.3個百分點,收入差距大幅縮小。

從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收入增長的質和量來看,新十年扶貧開發綱要實施前期,2012-2014年四川貧困地區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加達到861元。實施精準扶貧后,是十八大以來四川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收入增長最好的時期。2015-2018年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加達到936.5元,特別是2018年人均增收超過了1000元,達到1078元。收入總量持續增大,收入結構也不斷優化,呈現以下特點:

隨著農村勞動力從事二、三產業人數的不斷增加,2018年末四川全省轉移農村勞動力人數達到2163萬,比2015年2110萬增加了53萬人,工資性收入為貧困地區農村家庭重要收入來源。2018年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3630元,比2015年的2896元增長25.3%,年均增長7.8%,實現平穩增長。

近年來,結合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四川縱深推進產業發展,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項目,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同時,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指引下,創業創新活力進一步釋放,電商扶貧、鄉村旅游成為新的增長點,帶來經營性收入的較快增長。2018年,四川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經營凈收入4004元,比2015年增加722元,增長22.0%,年均增長6.8%,占農村居民收入比重36.9%,在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四大來源中比重仍占首位,比第二的工資性收入比重高3.4個百分點。

近年貧困地區新居工程、易地搬遷項目促使老百姓財產性資產增多,尤其是農村土地流轉加快,帶來承包經營權轉讓收入快速增加,使財產性收入實現快速增長。2018年四川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財產凈收入為228元,是2015年94元的2.4倍,年均增長34.3%;占可支配收入比重為2.1%,比2015年增長了0.9個百分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省加大脫貧攻堅投入力度,全面實施22個扶貧專項,在住房安全、產業增收、教育扶貧、醫療救助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效,使貧困地區農村居民轉移性收入快速增長。2018年,四川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轉移凈收入2976元,比2015年增加1282元,增長75.7%,年均增長20.7%。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27.5%,比2015年提高6.3個百分點,對農村居民增收貢獻率達到52.4%,拉動貧困地區農民收入增長5.8個百分點,已經成為貧困地區農民持續增收的主要動力。其中,人均養老金和離退休金收入714元,是2015年的1.5倍;家庭外出從業人員寄回帶回收入1284元,是2015年的1.3倍;人均報銷醫療費191元,是2015年的1.3倍。

  生活條件持續改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實施建檔立卡精準扶貧后,在四川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長的同時,農村居民生活質量也在顯著提高,生產生活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5年,四川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僅6903元,到2018年已提高到人均9652元,比2015年增長39.8%,年均增長11.8%。

從構成看,八大類消費均實現穩步增長。2018年消費支出較2015年比增長39.8%,其中增長最快的是交通通信達61.2%,居住、其他用品和服務、醫療保健、生活用品及服務、教育文化娛樂增速也較快,分別達57.4%、53.2%、54.6%、52.1%、50.8%;食品煙酒和衣著增速較慢,分別達25.1%、24.5%。從八大類消費對生活消費增長的貢獻來看,主要得益于食品煙酒、居住、醫療保健和教育文化娛樂支撐,貢獻率分別為28.9%、25.1%、9.5%和8.7%,各拉動增長11.5、10.0、3.8、3.5個百分點。

近年來,四川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優化,生存型消費人均支出占比進一步縮小,恩格爾系數進一步降低。2018年,吃、穿、住等生存型消費人均支出6386元,占比為66.2%,比2015年下降3.3個百分點;貧困地區農村居民的食品煙酒消費支出比重(恩格爾系數)為41.0%,比2015年下降4.8個百分點;教育、交通通信、醫療保健等發展型生活消費支出2388元,占生活消費支出的24.7%,比2015年提高2.5個百分點。2018年,全省貧困地區農民家庭年末擁有的中低檔耐用消費品基本普及,新型耐用消費品需求較旺。一是交通類耐用品較快增加。每百戶擁有家用汽車14.0輛,比2015年增長9.0輛。二是洗衣機、電冰箱和計算機等新式家電較快增加。每百戶擁有洗衣機81.8臺,比2015年增長10.3臺;電冰箱82.2臺,比2015年增長16臺;計算機14.1臺,比2015年增長6.1臺。三是移動電話擁有量繼續增加。每百戶擁有移動電話244.7部,比2015年增長54.9部。

調查顯示,2018年四川貧困地區農村擁有合法行醫證醫生(衛生員)的村比重為90.0%,比2014年(國家開始發布分省貧困地區農戶住房及家庭設施狀況數據)提高12.2個百分點;所在自然村有衛生站的農戶比重為93.7%,比2014年提高7.2個百分點;有文化活動室的村比重已達93.5%,比2014年提高12.9個百分點;所在自然村上幼兒園便利的農戶比重達87.5%,比2014年提高45.1個百分點;上小學便利的農戶比重達84.7%,比2014年提高43.9個百分點。

截至2018年底,四川省111.2萬貧困人口享受易地扶貧搬遷政策,38.9萬戶貧困戶得到危房改造政策扶持;累計建成高效節水灌面80萬畝,累計解決275.33萬貧困人口的安全飲水問題。調查顯示,2018年,四川貧困地區農村居民居住竹草土坯結構住房的農戶比重為5.9%,比2014年下降4.8個百分點;使用炊用柴草的農戶比重為59.8%,比2014年下降15.8個百分點;使用管道供水的農戶比重為70.7%,比2014年提高31.8個百分點;使用經過凈化處理自來水的農戶為31.3%,比2014年提高13.4個百分點;飲水無困難的農戶比重為92.3%,比2014年提高20.0個百分點。

近年來,四川狠抓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新改建貧困地區農村道路5.7萬公里,完成農村通硬化路3.2萬公里,一大批貧困縣通了高速公路。加快實施貧困地區電網建設,累計改造7568個貧困村的配電網、實現76.5萬貧困人口生活用電達標。調查顯示,2018年四川貧困地區通電的自然村達到100%,比2014年提高2.7個百分點;通有線電視信號的自然村比重達到100%,比2014年提高36.7個百分點。至此,四川貧困地區已實現通電、通電話、電視信號100%全覆蓋。通寬帶的自然村比重為93.3%,比2014年提高71.9個百分點。而所在自然村進村主干道路硬化的農戶比重為97.7%,比2014年提高40.6個百分點;所在自然村能便利乘坐公共汽車的農戶比重為61.8%,比2014年提高31.4個百分點。 

來源:人民網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發表評論
<th id="su2wj"></th>
    1. 
      
        <del id="su2wj"></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