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形成特色鮮明、結構合理、鏈條完整、全國領先的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
川糧油布局在90個糧食主產縣、48個油菜大縣
川豬布局在81個生豬重點縣
川茶布局在30個茶葉重點縣
川菜布局在45個蔬菜重點縣、30個花椒重點縣、20個辣椒重點縣
川酒布局在18個釀酒專用糧重點縣
□本報記者 張明海
日前,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加快建設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推進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這個金秋,四川設定更高目標:加快建設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推進四川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
從10大傳統特色優勢產業,到構建“10+3”產業體系——可以明顯感受到,加快建設特色鮮明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大步邁向農業強省行列,四川正加速推動,蹄疾步穩、堅定篤行。
那么,具體目標如何?路徑如何?又將如何落實?
目標明確大步邁向農業強省
一直以來,川糧油、川豬、川茶、川菜、川酒等就是我省10大傳統優勢特色產業。“我們有25種農產品產量全國第一,包括4種糧食作物、14種經濟作物和7種畜禽水產。”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楊秀彬介紹說。
根據《意見》,我省加快建設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將實現10大優勢特色產業全產業鏈融合發展,同時夯實現代農業種業、現代農業裝備、現代農業烘干冷鏈物流3大先導性產業支撐,從而“培育形成特色鮮明、結構合理、鏈條完整、全國領先的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
目標非常明確:到2022年,全省第一產業增加值達到5100億元左右,年均增長3.6%左右;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9萬元左右,年均增長9%左右。
10大優勢特色產業上,亦有明確的量化發展目標——到2022年,川糧油、川豬、川茶、川菜、川竹、川果、川藥、川牛羊、川魚產業綜合產值分別達到3700億元、3900億元、1000億元、3000億元、1000億元、1800億元、1200億元、3900億元、1200億元以上,川酒產業規模達到3800億元以上。
科學布局推進實施9項重點任務
根據《意見》,我省將培育形成特色鮮明、結構合理、鏈條完整、全國領先的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
建設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科學布局是關鍵。
在生產區域布局上,川糧油布局在90個糧食主產縣、48個油菜大縣;川豬布局在81個生豬重點縣;川茶布局在30個茶葉重點縣;川菜布局在45個蔬菜重點縣、30個花椒重點縣、20個辣椒重點縣;川酒布局在18個釀酒專用糧重點縣……
園區被放在重要位置。根據《意見》,我省將構建國家級到縣級的農業園區梯次發展體系,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科技園和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園區(基地)等30個以上,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10個以上,建設省級現代農業園區150個以上。市縣分級分類規劃建設園區,合理布局種養循環、加工物流、科技研發、綜合服務、休閑旅游等功能板塊。
同時,建優產業基地、做強農產品加工業、培育知名品牌、推動農業“走出去”、推進產村相融、強化科技支撐等一系列建設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的9項重點任務被明確。
以建優產業基地為例,楊秀彬表示,四川將著力建優產業基地,實施“川字號”農產品優質生產基地建設行動,推進全國優質特色農產品供給基地、國家優質商品豬戰略保障基地建設。
根據《意見》,到2022年,我省將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4500萬畝以上,新建和改造糧油基地1000萬畝、經濟作物基地1000萬畝,新增現代竹林基地220萬畝,建設畜禽標準化示范場4000個,打造稻漁綜合種養基地150萬畝。
狠抓落實政策支持激發主體帶動作用
目標明確,路徑清晰,下一步,關鍵在落實。
如何確保落到實處?財政支持、金融服務、用地保障、人才支撐等政策支持一個都不能少。以財政支持為例,我省將推動建立市縣多投入、省級多補助的激勵機制,引導市縣圍繞現代農業園區確定重點任務。深入推動財政支農資金“放管服”改革,引導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進園區。適當提高高標準農田建設補助標準,中央、省級和市縣財政補助資金每畝共計將不低于3000元。
在主體帶動作用上,不僅僅是園區示范,龍頭企業和合作社、家庭農場以及新型職業農民也被寄予厚望。
《意見》指出,到2022年,培育認定省級重點龍頭企業1000戶以上,新增認定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15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30戶以上,打造一批十億級、百億級、千億級龍頭企業。鼓勵家庭農場主、種養大戶等創辦領辦農民合作社,實現全省超過三分之一的農戶加入農民合作社,實施現代農戶家庭農場培育行動,培育省級家庭農場5000戶以上。
各方已經積極行動起來。“我們與阿里云合作研發出AI養殖系統,目前已經開始在集團內全面推廣。”四川德康農牧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集團正通過“公司+家庭農場”的模式,未來幾年將在眉山市布局帶動1600個家庭農場,每個家庭農場年出欄生豬2500-5000頭、年收益50萬元-150萬元,實現年畜牧產值50億元、飼料產值20億元、食品加工產值60億元-70億元,帶動上萬人就業。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培育形成特色鮮明、結構合理、鏈條完整、全國領先的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
川糧油布局在90個糧食主產縣、48個油菜大縣
川豬布局在81個生豬重點縣
川茶布局在30個茶葉重點縣
川菜布局在45個蔬菜重點縣、30個花椒重點縣、20個辣椒重點縣
川酒布局在18個釀酒專用糧重點縣
□本報記者 張明海
日前,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加快建設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推進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這個金秋,四川設定更高目標:加快建設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推進四川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
從10大傳統特色優勢產業,到構建“10+3”產業體系——可以明顯感受到,加快建設特色鮮明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大步邁向農業強省行列,四川正加速推動,蹄疾步穩、堅定篤行。
那么,具體目標如何?路徑如何?又將如何落實?
目標明確大步邁向農業強省
一直以來,川糧油、川豬、川茶、川菜、川酒等就是我省10大傳統優勢特色產業。“我們有25種農產品產量全國第一,包括4種糧食作物、14種經濟作物和7種畜禽水產。”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楊秀彬介紹說。
根據《意見》,我省加快建設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將實現10大優勢特色產業全產業鏈融合發展,同時夯實現代農業種業、現代農業裝備、現代農業烘干冷鏈物流3大先導性產業支撐,從而“培育形成特色鮮明、結構合理、鏈條完整、全國領先的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
目標非常明確:到2022年,全省第一產業增加值達到5100億元左右,年均增長3.6%左右;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9萬元左右,年均增長9%左右。
10大優勢特色產業上,亦有明確的量化發展目標——到2022年,川糧油、川豬、川茶、川菜、川竹、川果、川藥、川牛羊、川魚產業綜合產值分別達到3700億元、3900億元、1000億元、3000億元、1000億元、1800億元、1200億元、3900億元、1200億元以上,川酒產業規模達到3800億元以上。
科學布局推進實施9項重點任務
根據《意見》,我省將培育形成特色鮮明、結構合理、鏈條完整、全國領先的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
建設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科學布局是關鍵。
在生產區域布局上,川糧油布局在90個糧食主產縣、48個油菜大縣;川豬布局在81個生豬重點縣;川茶布局在30個茶葉重點縣;川菜布局在45個蔬菜重點縣、30個花椒重點縣、20個辣椒重點縣;川酒布局在18個釀酒專用糧重點縣……
園區被放在重要位置。根據《意見》,我省將構建國家級到縣級的農業園區梯次發展體系,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科技園和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園區(基地)等30個以上,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10個以上,建設省級現代農業園區150個以上。市縣分級分類規劃建設園區,合理布局種養循環、加工物流、科技研發、綜合服務、休閑旅游等功能板塊。
同時,建優產業基地、做強農產品加工業、培育知名品牌、推動農業“走出去”、推進產村相融、強化科技支撐等一系列建設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的9項重點任務被明確。
以建優產業基地為例,楊秀彬表示,四川將著力建優產業基地,實施“川字號”農產品優質生產基地建設行動,推進全國優質特色農產品供給基地、國家優質商品豬戰略保障基地建設。
根據《意見》,到2022年,我省將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4500萬畝以上,新建和改造糧油基地1000萬畝、經濟作物基地1000萬畝,新增現代竹林基地220萬畝,建設畜禽標準化示范場4000個,打造稻漁綜合種養基地150萬畝。
狠抓落實政策支持激發主體帶動作用
目標明確,路徑清晰,下一步,關鍵在落實。
如何確保落到實處?財政支持、金融服務、用地保障、人才支撐等政策支持一個都不能少。以財政支持為例,我省將推動建立市縣多投入、省級多補助的激勵機制,引導市縣圍繞現代農業園區確定重點任務。深入推動財政支農資金“放管服”改革,引導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進園區。適當提高高標準農田建設補助標準,中央、省級和市縣財政補助資金每畝共計將不低于3000元。
在主體帶動作用上,不僅僅是園區示范,龍頭企業和合作社、家庭農場以及新型職業農民也被寄予厚望。
《意見》指出,到2022年,培育認定省級重點龍頭企業1000戶以上,新增認定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15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30戶以上,打造一批十億級、百億級、千億級龍頭企業。鼓勵家庭農場主、種養大戶等創辦領辦農民合作社,實現全省超過三分之一的農戶加入農民合作社,實施現代農戶家庭農場培育行動,培育省級家庭農場5000戶以上。
各方已經積極行動起來。“我們與阿里云合作研發出AI養殖系統,目前已經開始在集團內全面推廣。”四川德康農牧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集團正通過“公司+家庭農場”的模式,未來幾年將在眉山市布局帶動1600個家庭農場,每個家庭農場年出欄生豬2500-5000頭、年收益50萬元-150萬元,實現年畜牧產值50億元、飼料產值20億元、食品加工產值60億元-70億元,帶動上萬人就業。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