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這里的肉往里面移一移,外面熏不到。”1月5日,寶興縣穆坪鎮順江村合江組“8·22”特大暴雨受災農戶張久玉家中,滿屋的臘肉讓一家人喜笑顏開。受災的陰霾已煙消云散,一家人對未來的生活充滿希望,對新的一年更是充滿期待。
“我們家殺了三頭年豬,不用擔心肉的問題了。”張久玉一邊向火盆里扔柴火一邊說,去年的臘肉還有部分在冰柜里面,準備拿一些賣掉。想著以前臘肉不夠吃的日子,張久玉感慨生活變化之大。
2016年的一場病,讓張久玉的丈夫失去了勞動能力,48歲的她成了家里的“頂梁柱”,一家六口的生活重擔全壓在了瘦弱的張久玉肩上。
“我們家的經濟來源很單一,都是勉強能維持生活的狀態。”張久玉說,她沒有一技之長,一直都是靠莊稼為生,收入十分微薄。丈夫生病后,生活變得更拮據了。
看著家門口的通村公路,張久玉萌生了發展養殖的念頭。“發展養殖的政策幫扶支持力度大,是個不錯的選擇。”張久玉說,家里離不開自己,外出務工是不可能的。發展養殖不僅能增加收入,還能顧及家人,一舉兩得。
說干就干。當年,張久玉就在銀行貸款7萬元,修建了生豬養殖場,開始規模化養殖生豬。幾年的時間,張久玉不僅還清了貸款,還在順江新區買了一套房子。
去年“8·22”特大暴雨災害襲來,讓張久玉的養殖項目損失慘重。
“暴雨把養殖場徹底沖毀了。”張久玉回憶說,萬幸的是當地黨員干部與村民齊心協力,幫助她把大部分生豬搶救了回來。
讓張久玉感到暖心的不僅如此,相關部門很快就安排工作人員上門登記受損情況,并給予了一定資金幫助,讓她打心里感到暖洋洋的。
如今,張久玉把家里和鄰居閑置的圈舍全部利用了起來,她的養殖道路仍在繼續。
“等過一段時間,我要開始著手準備養殖場的修建了。”張久玉說。
新年新氣象。談及新年愿望,張久玉說,風雨過后會有更漂亮的彩虹,美好的生活就在前方。新的一年她會加倍努力,讓生活一天比一天美好,一天比一天快樂。
火盆里的火逐漸熄滅,張久玉也起身忙碌了。掃地、做飯、清理圈舍……她忙碌身影的背后是對更美好生活的期待與向往。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鄭瑤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把這里的肉往里面移一移,外面熏不到。”1月5日,寶興縣穆坪鎮順江村合江組“8·22”特大暴雨受災農戶張久玉家中,滿屋的臘肉讓一家人喜笑顏開。受災的陰霾已煙消云散,一家人對未來的生活充滿希望,對新的一年更是充滿期待。
“我們家殺了三頭年豬,不用擔心肉的問題了。”張久玉一邊向火盆里扔柴火一邊說,去年的臘肉還有部分在冰柜里面,準備拿一些賣掉。想著以前臘肉不夠吃的日子,張久玉感慨生活變化之大。
2016年的一場病,讓張久玉的丈夫失去了勞動能力,48歲的她成了家里的“頂梁柱”,一家六口的生活重擔全壓在了瘦弱的張久玉肩上。
“我們家的經濟來源很單一,都是勉強能維持生活的狀態。”張久玉說,她沒有一技之長,一直都是靠莊稼為生,收入十分微薄。丈夫生病后,生活變得更拮據了。
看著家門口的通村公路,張久玉萌生了發展養殖的念頭。“發展養殖的政策幫扶支持力度大,是個不錯的選擇。”張久玉說,家里離不開自己,外出務工是不可能的。發展養殖不僅能增加收入,還能顧及家人,一舉兩得。
說干就干。當年,張久玉就在銀行貸款7萬元,修建了生豬養殖場,開始規模化養殖生豬。幾年的時間,張久玉不僅還清了貸款,還在順江新區買了一套房子。
去年“8·22”特大暴雨災害襲來,讓張久玉的養殖項目損失慘重。
“暴雨把養殖場徹底沖毀了。”張久玉回憶說,萬幸的是當地黨員干部與村民齊心協力,幫助她把大部分生豬搶救了回來。
讓張久玉感到暖心的不僅如此,相關部門很快就安排工作人員上門登記受損情況,并給予了一定資金幫助,讓她打心里感到暖洋洋的。
如今,張久玉把家里和鄰居閑置的圈舍全部利用了起來,她的養殖道路仍在繼續。
“等過一段時間,我要開始著手準備養殖場的修建了。”張久玉說。
新年新氣象。談及新年愿望,張久玉說,風雨過后會有更漂亮的彩虹,美好的生活就在前方。新的一年她會加倍努力,讓生活一天比一天美好,一天比一天快樂。
火盆里的火逐漸熄滅,張久玉也起身忙碌了。掃地、做飯、清理圈舍……她忙碌身影的背后是對更美好生活的期待與向往。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鄭瑤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