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全力援助湖北應對新冠肺炎疫情——
□本報記者 梁現瑞 鐘振宇 付真卿
“春天很快到來!”12位汶川村民在武漢振臂高呼。
2月5日,6輛車、12個人、千公里路、10萬公斤蔬菜……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從四川西部的大山深處阿壩州汶川縣三江鎮來到了武漢。他們此行的目的只有一個:不忘武漢當年救治汶川地震傷員的恩情,自發送蔬菜給武漢親人。
6輛卡車上,都掛有條幅:汶川感恩您,武漢要雄起。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艱難時刻,伴隨著習近平總書記一聲令下,四川緊急行動,無數的人流、資金流、物資流,在社區、街道、村莊集結匯聚,成為一條看不見的“長江”,聯通起四川和湖北,凝聚起抗擊疫情的磅礴力量!
出征,出征!
向著沒有硝煙的戰場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1月28日,正月初四,一場特殊的出征儀式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舉行。當天,我省派出的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150名隊員啟程前往武漢。省委書記、省委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彭清華,省委副書記、省長、領導小組組長尹力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為大家壯行。
此前的正月初一,萬家團圓的日子里,四川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已登上東去的航班。
緊接著是第三、第四、第五批……截至2月22日,四川已先后派出10批共1400多人的醫療隊伍趕赴湖北,參與防范疫情的攻堅戰阻擊戰。
10批隊伍中,有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省醫院等重點醫療機構精挑細選出的“精兵”,也有先后參與過汶川特大地震、抗擊非典等重大戰役考驗的“鋼鐵之師”。網友笑稱,“四川把最硬的‘鱗’都拿給湖北了”。
春節前夕,伴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不斷擴散,武漢防控形勢嚴峻。“醫護人員告急!”“醫護物資告急!”“生活必需品告急!”
“武漢告急”!疫情發生后,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向全黨全軍全國人民發出動員令。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也進一步堅定了應對疫情、共克時艱的信心決心。省委主要領導明確,支援湖北、支援武漢,是黨中央交給四川的一項政治任務,是我們責無旁貸的重大責任。
湖北四川,山水相鄰,血脈相連。12年前,汶川特大地震期間,作為18個對口援建省(市)之一,湖北為四川抗震救災貢獻了重要力量。
明大義,懂感恩,四川人對這份情誼永遠不忘。
早在1月23日,四川省委、省政府就向湖北去函,表達了愿意派出醫療隊伍支援湖北阻擊疫情的意愿。
各種預案開始緊鑼密鼓地制作,梯隊、批次、培訓等,只待一聲令下,馬上可以出發。
隨后,多次接到國家衛健委晚上發來的通知,省衛健委每次都連夜制定計劃,迅速通知各醫院、各市。各地醫院和各市經常是凌晨兩三點緊急聯系在崗位或睡夢中的醫護人員。
華西醫院接到第三批派員任務時,短短1個多小時內,報名人數就達1130人。
據不完全統計,全省近萬名醫務工作者主動報名,還有包括民營醫院在內的一批醫療機構主動請戰。
打硬仗須“尖兵”。從什么醫院選派?選派什么人?帶什么裝備?我省有嚴格要求,選派業務過硬、德才兼備的醫護人員,“拉得出,頂得起”。
在此背景下,華西醫院、省醫院、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等重點醫院的重點科室,呼吸、重癥、傳染科醫護人員,率先進入首批名單。
“優中選優。”作為全國人口大省、勞務輸出大省,在自身防控壓力非常大的背景下,四川堅持服從大局,在前期疫情不是很明朗的時候,也積極派遣大批隊伍支援湖北。
在醫護人員出征湖北的同時,我省的工業、農業等領域也緊急行動起來,為盡可能支援前方,各行業狠挖潛力,改造生產線,在裝配式建筑、醫療防護設備方面加大馬力生產,全力滿足湖北需求。
患難見真情。在口罩等防護設備最緊張時刻,有衛健部門從自家略有儲備的醫院“借”了一批口罩,支持援助湖北一線。
攻堅,攻堅!
奮戰在戰“疫”前線
“脫險有望。”2月18日一早,得知有危重患者好轉,有望脫離危險的消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副主任醫師徐原寧用力攥了攥拳頭,心中振奮。
這是一位80多歲的高齡患者,由于年齡大,加上伴有多種嚴重的基礎性疾病。入院后,一直徘徊在生死邊緣。面對危局,徐原寧和同事們時刻守候不放棄,不斷根據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經過一周多努力,終于見到曙光。
這是過去20多天中,四川援助湖北醫療隊中常見的一幕。
其中,徐原寧所屬的四川第五批援助湖北醫療隊,主要以華西醫院為班底,設備先進,技術強大,屬于不折不扣的“尖兵連”。
“尖兵連”干什么?攻堅!2月10日,徐原寧和同事們正式負責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的2個病區。武大醫院東院是武漢3個專門收治新冠肺炎危重癥病人的定點醫院之一,這里只有危重癥患者。
在一定程度上,他們的任務并不是與病毒作戰,而是與死神作戰,將病人從死亡邊緣拉回來。
到達武大醫院東院病區后,團隊迅速成立“華西-武大新冠肺炎重癥救治中心”,聯合呼吸、重癥等多個專業的優秀人才,按照華西醫院的科室管理模式和制度對科室的醫療、護理實現與本部同質管理。
——攻堅需要“重器”。與醫療隊一起抵達的,還有包括呼吸機、人工肺等一大批國內最先進的醫療設備。
為解決醫用氧氣短缺問題,華西醫院在向湖北派出的第三批醫療隊中,專門帶上1名供氧系統工程師。工程師抵達后,對醫院供氧系統改造提出建議方案并迅速落實。目前,醫院供氧情況已得到明顯改善。這不得不讓人刮目相看。
——攻堅需要“協同”。就在隊員們在湖北一線奮戰之際,團隊利用5G系統,建立遠程醫學會診模式,實現前方與后方,不同醫院、病區之間危重癥病人無縫床旁會診與救治。
同時,發揮隊伍中重癥、感染、呼吸等多學科人才優勢,組織對危重病人的MDT多學科病例討論,先后完成10多例病例的討論。
——攻堅需要“擔當”。在首批援助湖北的四川醫療隊中,有一個關于“暫停”的故事。
那是1月26日,四川省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正式入駐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的第一天。醫療隊副隊長、四川省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黃曉波代表四川專家組提出一個特別的建議:暫停門診3天。
防疫形勢如火如荼,在這種情況下,四川專家為何讓定點醫院停診3天?這是四川專家組經過審慎研判后,得出的科學判斷:“醫院床位已經爆滿,存量都搞不定,再繼續接診新病人,最后的結果肯定是老病人治不好,還把新進來檢查的人感染了。”
四川專家組的意見最后被采納。回頭來看,正是這危難時刻的“關鍵一停”,將醫院從崩潰邊緣拉了回來。
利用這寶貴的3天時間,醫院成立重癥專家組、組建新的ICU病房、建設負壓室、優化供氧設備,不僅提高了醫院的收治效率,也減少了交叉感染的可能。
——攻堅,離不開強大的“后方”。1月29日,四川援助湖北醫療隊臨時黨委在賓館為11名醫療隊員,舉辦了一個“戰地”集體生日會。
這場生日會是四川援助湖北醫療隊臨時黨委成立后開展的第一次主題黨員日活動。醫療隊負責人說,辦這個活動的目的是鼓舞士氣,提升團隊凝聚力,讓大家感到黨組織始終是堅強后盾。
對于前方能否安全、有序開展工作,省委省政府領導非常關心,要求加強援助湖北醫療隊駐地防控和生活保障。省委副書記、省長、領導小組組長尹力多次視頻連線慰問我省援助湖北醫療隊代表;省委、省政府及時發出《致全省廣大醫療衛生工作者的慰問信》,表示將全力做好保障工作,解除白衣戰士的后顧之憂。
落實省委指示,省衛健委成立工作專班,組建援助湖北醫療隊協調保障組,下設綜合協調、院感防控與醫療救治、信息、后勤保障4個小組,與醫療隊隨時保持聯系,隨時掌握前方隊員的身體和思想狀態。為改善隊員伙食,我省還專門送去四川小吃和營養品。省衛健委副主任宋世貴說,“有益增強前方隊員胃口、營養和免疫力的食品,我們努力往前送。”
——攻堅,當然需要“碰硬”,但“柔軟”也不可或缺。
2月15日晚8時過,漢口方艙醫院內,當很多患者準備入睡時,卻意外收到一份醫護人員送來的特殊禮物:一只小小的千紙鶴。
原本沉默的方艙醫院一下子活躍起來。“姑娘,太謝謝你了。”其中一位老年患者在接到我省第六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廣元市中醫院護士權玉琴的禮物時,激動得熱淚盈眶。
戰“疫”關鍵階段,對于抗擊新冠肺炎來說,信心比黃金還珍貴。為此,在對癥治療的同時,四川援助湖北醫療隊總是想盡各種辦法,來激發患者的信心。一手遞湯藥,一手折紙鶴;一邊碰硬,一邊“取巧”,前方后方,協同一致,援助湖北川軍,向著看不見的“頑敵”,發起沖鋒。
效果彰顯:截至2月21日24時,四川省援助湖北醫療隊共收治病人1487人,治愈260人,目前在院病人993人;疾控隊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核酸檢測等工作,累計檢測核酸樣本3010份。
加油,加油!
與時間賽跑迎春來
湖北戰況牽動著四川人民的心。
武漢加油!漢源來了!12年前,湖北對口援建漢源,整個重建期間,投入資金多達幾十億元。涌泉之恩,滴水相報。2月5日,漢源縣委、縣政府向湖北致《感恩信》,匯報了漢源人民的切切心意:共捐助防控疫情善款900多萬元。
“雪域使者”來了!疫情發生后,其美多吉主動請纓,主動承擔起成都到武漢這條“綠色給養線”的郵件運輸工作,將一車車應急物資快速運往湖北。
“英雄機長”劉傳健來了。春節期間,他多次執飛四川援助湖北醫療隊航班,還走進客艙為醫療隊加油鼓勁,成為四川援助隊伍中的一名“編外隊員”。
德陽“大樹哥”潘大樹來了,他將自家種植的10萬多斤蘿卜和青菜捐給湖北;“雨衣姐”來了,這個24歲的成都餐飲店老板,帶領3名同伴千里挺進武漢,每天堅持為醫療隊免費送飯……
武漢加油!2月17日,由成都新興糧油公司捐贈的100萬元菜籽油從邛崍出發,運往武漢。
在自貢,春節前,四川威鵬電纜接到供貨請求,武漢雷神山醫院項目急需一批電力電纜,需求特意注明:“兩天之內出貨。”接到信息,公司董事長陳永樹立即開始打電話。僅1個小時,18名員工就從被窩緊急沖到生產線。39個小時后,近1.4萬米定制電纜線啟程發往武漢,比要求的時間提前8個小時。
成都高新區的建筑用硅酮密封膠、雙流的配電設備、都江堰的鋼制門窗……前赴后繼抵達火神山、雷神山,涓涓細流,匯聚成海。
1月26日,四川郵政接下抗疫捐贈物資義務運輸的第一支接力棒——24小時內,將正大集團廣漢分公司捐贈武漢、襄陽兩地的15.6噸消毒液準時送達。
1月27日上午,位于樂山的四川聯茂機械接到緊急訂單,兩天內生產1300個驅動橋零配件,用于裝配到馳援疫區的1300輛負壓監護型救護車上。到1月28日下午,這1300個嶄新的驅動橋零配件就生產出來。為搶時間,總經理熊久榮拍板:“走空運!啥時候了,還說錢!”
從1月25日到2月2日期間,四川省就以省委省政府的名義連續向湖北捐贈3批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緊缺物資,加上省交通運輸廳組織的物資,10天之內,就捐贈出至少20多萬只口罩,近10噸、共計1.8萬余瓶84消毒液(消毒劑),此外還有大量的蔬菜、水果等。
武漢加油!政府民間、企業百姓,在這場全民“戰疫”中,沒有遲疑,沒有退縮。親歷過汶川特大地震,四川人深知什么是與時間賽跑。
為讓滯留四川的外地游客尤其是湖北籍游客得到妥善安排,省委省政府專門作出安排,在餐飲、住宿、聯系檢查治療等方面提供照顧和服務。
“從飛機落地開始,我們就感受到了四川的熱情和關懷。”一名春節期間滯留成都的武漢旅客在向四川人民發出的一封感謝信中這樣寫道:“等到疫情結束,我會再來四川。”
武漢加油,四川和你在一起!
來源:四川新聞網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我省全力援助湖北應對新冠肺炎疫情——
□本報記者 梁現瑞 鐘振宇 付真卿
“春天很快到來!”12位汶川村民在武漢振臂高呼。
2月5日,6輛車、12個人、千公里路、10萬公斤蔬菜……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從四川西部的大山深處阿壩州汶川縣三江鎮來到了武漢。他們此行的目的只有一個:不忘武漢當年救治汶川地震傷員的恩情,自發送蔬菜給武漢親人。
6輛卡車上,都掛有條幅:汶川感恩您,武漢要雄起。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艱難時刻,伴隨著習近平總書記一聲令下,四川緊急行動,無數的人流、資金流、物資流,在社區、街道、村莊集結匯聚,成為一條看不見的“長江”,聯通起四川和湖北,凝聚起抗擊疫情的磅礴力量!
出征,出征!
向著沒有硝煙的戰場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1月28日,正月初四,一場特殊的出征儀式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舉行。當天,我省派出的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150名隊員啟程前往武漢。省委書記、省委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彭清華,省委副書記、省長、領導小組組長尹力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為大家壯行。
此前的正月初一,萬家團圓的日子里,四川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已登上東去的航班。
緊接著是第三、第四、第五批……截至2月22日,四川已先后派出10批共1400多人的醫療隊伍趕赴湖北,參與防范疫情的攻堅戰阻擊戰。
10批隊伍中,有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省醫院等重點醫療機構精挑細選出的“精兵”,也有先后參與過汶川特大地震、抗擊非典等重大戰役考驗的“鋼鐵之師”。網友笑稱,“四川把最硬的‘鱗’都拿給湖北了”。
春節前夕,伴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不斷擴散,武漢防控形勢嚴峻。“醫護人員告急!”“醫護物資告急!”“生活必需品告急!”
“武漢告急”!疫情發生后,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向全黨全軍全國人民發出動員令。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也進一步堅定了應對疫情、共克時艱的信心決心。省委主要領導明確,支援湖北、支援武漢,是黨中央交給四川的一項政治任務,是我們責無旁貸的重大責任。
湖北四川,山水相鄰,血脈相連。12年前,汶川特大地震期間,作為18個對口援建省(市)之一,湖北為四川抗震救災貢獻了重要力量。
明大義,懂感恩,四川人對這份情誼永遠不忘。
早在1月23日,四川省委、省政府就向湖北去函,表達了愿意派出醫療隊伍支援湖北阻擊疫情的意愿。
各種預案開始緊鑼密鼓地制作,梯隊、批次、培訓等,只待一聲令下,馬上可以出發。
隨后,多次接到國家衛健委晚上發來的通知,省衛健委每次都連夜制定計劃,迅速通知各醫院、各市。各地醫院和各市經常是凌晨兩三點緊急聯系在崗位或睡夢中的醫護人員。
華西醫院接到第三批派員任務時,短短1個多小時內,報名人數就達1130人。
據不完全統計,全省近萬名醫務工作者主動報名,還有包括民營醫院在內的一批醫療機構主動請戰。
打硬仗須“尖兵”。從什么醫院選派?選派什么人?帶什么裝備?我省有嚴格要求,選派業務過硬、德才兼備的醫護人員,“拉得出,頂得起”。
在此背景下,華西醫院、省醫院、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等重點醫院的重點科室,呼吸、重癥、傳染科醫護人員,率先進入首批名單。
“優中選優。”作為全國人口大省、勞務輸出大省,在自身防控壓力非常大的背景下,四川堅持服從大局,在前期疫情不是很明朗的時候,也積極派遣大批隊伍支援湖北。
在醫護人員出征湖北的同時,我省的工業、農業等領域也緊急行動起來,為盡可能支援前方,各行業狠挖潛力,改造生產線,在裝配式建筑、醫療防護設備方面加大馬力生產,全力滿足湖北需求。
患難見真情。在口罩等防護設備最緊張時刻,有衛健部門從自家略有儲備的醫院“借”了一批口罩,支持援助湖北一線。
攻堅,攻堅!
奮戰在戰“疫”前線
“脫險有望。”2月18日一早,得知有危重患者好轉,有望脫離危險的消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副主任醫師徐原寧用力攥了攥拳頭,心中振奮。
這是一位80多歲的高齡患者,由于年齡大,加上伴有多種嚴重的基礎性疾病。入院后,一直徘徊在生死邊緣。面對危局,徐原寧和同事們時刻守候不放棄,不斷根據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經過一周多努力,終于見到曙光。
這是過去20多天中,四川援助湖北醫療隊中常見的一幕。
其中,徐原寧所屬的四川第五批援助湖北醫療隊,主要以華西醫院為班底,設備先進,技術強大,屬于不折不扣的“尖兵連”。
“尖兵連”干什么?攻堅!2月10日,徐原寧和同事們正式負責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的2個病區。武大醫院東院是武漢3個專門收治新冠肺炎危重癥病人的定點醫院之一,這里只有危重癥患者。
在一定程度上,他們的任務并不是與病毒作戰,而是與死神作戰,將病人從死亡邊緣拉回來。
到達武大醫院東院病區后,團隊迅速成立“華西-武大新冠肺炎重癥救治中心”,聯合呼吸、重癥等多個專業的優秀人才,按照華西醫院的科室管理模式和制度對科室的醫療、護理實現與本部同質管理。
——攻堅需要“重器”。與醫療隊一起抵達的,還有包括呼吸機、人工肺等一大批國內最先進的醫療設備。
為解決醫用氧氣短缺問題,華西醫院在向湖北派出的第三批醫療隊中,專門帶上1名供氧系統工程師。工程師抵達后,對醫院供氧系統改造提出建議方案并迅速落實。目前,醫院供氧情況已得到明顯改善。這不得不讓人刮目相看。
——攻堅需要“協同”。就在隊員們在湖北一線奮戰之際,團隊利用5G系統,建立遠程醫學會診模式,實現前方與后方,不同醫院、病區之間危重癥病人無縫床旁會診與救治。
同時,發揮隊伍中重癥、感染、呼吸等多學科人才優勢,組織對危重病人的MDT多學科病例討論,先后完成10多例病例的討論。
——攻堅需要“擔當”。在首批援助湖北的四川醫療隊中,有一個關于“暫停”的故事。
那是1月26日,四川省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正式入駐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的第一天。醫療隊副隊長、四川省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黃曉波代表四川專家組提出一個特別的建議:暫停門診3天。
防疫形勢如火如荼,在這種情況下,四川專家為何讓定點醫院停診3天?這是四川專家組經過審慎研判后,得出的科學判斷:“醫院床位已經爆滿,存量都搞不定,再繼續接診新病人,最后的結果肯定是老病人治不好,還把新進來檢查的人感染了。”
四川專家組的意見最后被采納。回頭來看,正是這危難時刻的“關鍵一停”,將醫院從崩潰邊緣拉了回來。
利用這寶貴的3天時間,醫院成立重癥專家組、組建新的ICU病房、建設負壓室、優化供氧設備,不僅提高了醫院的收治效率,也減少了交叉感染的可能。
——攻堅,離不開強大的“后方”。1月29日,四川援助湖北醫療隊臨時黨委在賓館為11名醫療隊員,舉辦了一個“戰地”集體生日會。
這場生日會是四川援助湖北醫療隊臨時黨委成立后開展的第一次主題黨員日活動。醫療隊負責人說,辦這個活動的目的是鼓舞士氣,提升團隊凝聚力,讓大家感到黨組織始終是堅強后盾。
對于前方能否安全、有序開展工作,省委省政府領導非常關心,要求加強援助湖北醫療隊駐地防控和生活保障。省委副書記、省長、領導小組組長尹力多次視頻連線慰問我省援助湖北醫療隊代表;省委、省政府及時發出《致全省廣大醫療衛生工作者的慰問信》,表示將全力做好保障工作,解除白衣戰士的后顧之憂。
落實省委指示,省衛健委成立工作專班,組建援助湖北醫療隊協調保障組,下設綜合協調、院感防控與醫療救治、信息、后勤保障4個小組,與醫療隊隨時保持聯系,隨時掌握前方隊員的身體和思想狀態。為改善隊員伙食,我省還專門送去四川小吃和營養品。省衛健委副主任宋世貴說,“有益增強前方隊員胃口、營養和免疫力的食品,我們努力往前送。”
——攻堅,當然需要“碰硬”,但“柔軟”也不可或缺。
2月15日晚8時過,漢口方艙醫院內,當很多患者準備入睡時,卻意外收到一份醫護人員送來的特殊禮物:一只小小的千紙鶴。
原本沉默的方艙醫院一下子活躍起來。“姑娘,太謝謝你了。”其中一位老年患者在接到我省第六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廣元市中醫院護士權玉琴的禮物時,激動得熱淚盈眶。
戰“疫”關鍵階段,對于抗擊新冠肺炎來說,信心比黃金還珍貴。為此,在對癥治療的同時,四川援助湖北醫療隊總是想盡各種辦法,來激發患者的信心。一手遞湯藥,一手折紙鶴;一邊碰硬,一邊“取巧”,前方后方,協同一致,援助湖北川軍,向著看不見的“頑敵”,發起沖鋒。
效果彰顯:截至2月21日24時,四川省援助湖北醫療隊共收治病人1487人,治愈260人,目前在院病人993人;疾控隊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核酸檢測等工作,累計檢測核酸樣本3010份。
加油,加油!
與時間賽跑迎春來
湖北戰況牽動著四川人民的心。
武漢加油!漢源來了!12年前,湖北對口援建漢源,整個重建期間,投入資金多達幾十億元。涌泉之恩,滴水相報。2月5日,漢源縣委、縣政府向湖北致《感恩信》,匯報了漢源人民的切切心意:共捐助防控疫情善款900多萬元。
“雪域使者”來了!疫情發生后,其美多吉主動請纓,主動承擔起成都到武漢這條“綠色給養線”的郵件運輸工作,將一車車應急物資快速運往湖北。
“英雄機長”劉傳健來了。春節期間,他多次執飛四川援助湖北醫療隊航班,還走進客艙為醫療隊加油鼓勁,成為四川援助隊伍中的一名“編外隊員”。
德陽“大樹哥”潘大樹來了,他將自家種植的10萬多斤蘿卜和青菜捐給湖北;“雨衣姐”來了,這個24歲的成都餐飲店老板,帶領3名同伴千里挺進武漢,每天堅持為醫療隊免費送飯……
武漢加油!2月17日,由成都新興糧油公司捐贈的100萬元菜籽油從邛崍出發,運往武漢。
在自貢,春節前,四川威鵬電纜接到供貨請求,武漢雷神山醫院項目急需一批電力電纜,需求特意注明:“兩天之內出貨。”接到信息,公司董事長陳永樹立即開始打電話。僅1個小時,18名員工就從被窩緊急沖到生產線。39個小時后,近1.4萬米定制電纜線啟程發往武漢,比要求的時間提前8個小時。
成都高新區的建筑用硅酮密封膠、雙流的配電設備、都江堰的鋼制門窗……前赴后繼抵達火神山、雷神山,涓涓細流,匯聚成海。
1月26日,四川郵政接下抗疫捐贈物資義務運輸的第一支接力棒——24小時內,將正大集團廣漢分公司捐贈武漢、襄陽兩地的15.6噸消毒液準時送達。
1月27日上午,位于樂山的四川聯茂機械接到緊急訂單,兩天內生產1300個驅動橋零配件,用于裝配到馳援疫區的1300輛負壓監護型救護車上。到1月28日下午,這1300個嶄新的驅動橋零配件就生產出來。為搶時間,總經理熊久榮拍板:“走空運!啥時候了,還說錢!”
從1月25日到2月2日期間,四川省就以省委省政府的名義連續向湖北捐贈3批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緊缺物資,加上省交通運輸廳組織的物資,10天之內,就捐贈出至少20多萬只口罩,近10噸、共計1.8萬余瓶84消毒液(消毒劑),此外還有大量的蔬菜、水果等。
武漢加油!政府民間、企業百姓,在這場全民“戰疫”中,沒有遲疑,沒有退縮。親歷過汶川特大地震,四川人深知什么是與時間賽跑。
為讓滯留四川的外地游客尤其是湖北籍游客得到妥善安排,省委省政府專門作出安排,在餐飲、住宿、聯系檢查治療等方面提供照顧和服務。
“從飛機落地開始,我們就感受到了四川的熱情和關懷。”一名春節期間滯留成都的武漢旅客在向四川人民發出的一封感謝信中這樣寫道:“等到疫情結束,我會再來四川。”
武漢加油,四川和你在一起!
來源:四川新聞網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