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日本不卡在线视频二区三区,野花社区视频在线观看,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首頁>>時政要聞>>戰疫四川行動⑨抗“疫”不松勁 戰“貧

戰疫四川行動⑨抗“疫”不松勁 戰“貧”不收兵

發布時間:2020/3/11 17:59:45 瀏覽:477
[摘要]戰疫四川行動⑨抗“疫”不松勁 戰“貧”不收兵

四川新聞網成都3月10日訊(記者 文驥)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向脫貧攻堅發起總攻、奪取全勝的決戰之年。一開年,一場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突襲而至,令脫貧攻堅工作面臨新的挑戰和壓力。

  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京出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他強調,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

  扶貧產品滯銷、外出務工受阻、扶貧項目停工……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疫情當前,四川的選擇是:抗“疫”不松勁,戰“貧”不收兵。

  愛心車隊、直播帶貨

  為了滯銷的扶貧產品,他們拼了!

  “陳書記,我家有幾百斤甘蔗要賣,你看能幫下忙不?”3月1日一大早,內江市東興區紀委監委派駐該區雙才鎮高屋村第一書記陳建國正在疫情防控卡點值守時,再次接到了村民的“求救”電話。

  因為疫情期間幫助多名農戶解決了農產品滯銷的問題,陳建國在當地有了“賣菜書記”這個稱呼。

村社干部和網格員幫助貧困戶黎武生“打包”蔬菜

  貧困戶黎武生,是陳建國幫忙賣菜的第一位農戶。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導致道路受阻,集市停業。原本計劃趕在春節期間把蔬菜拿到集市上賣錢的黎武生焦頭爛額,只能坐在地里抽煙解愁。

  陳建國得知情況以后,果斷當起了免費的蔬菜中間商。他發動村社干部和網格員開始尋找買家;考慮到運輸問題,陳建國還組織村干部成立了愛心車隊,專門免費幫助村民們運輸。不到一天時間,陳建國等人就促成了一家醫院購買蔬菜。

  “陳書記,我還有柑橘要賣。”“陳書記,我地里面還有幾百斤萵筍。”“陳書記,幫我問問有沒有人要買土雞蛋嘛。”……聽說陳建國帶領愛心車隊幫賣菜,不少受疫情影響的村民紛紛找到陳建國,希望他也幫幫忙。“要得,我先登記一下,聯系好了就通知你們。”面對村民們的請求,陳建國總是一口答應。

  疫情期間,四川不少貧困地區的扶貧產品面臨滯銷風險。貧困戶辛苦栽種的“致富果”不能就這樣爛在地頭。四川各地迅速行動,出謀劃策。

南充市嘉陵區農業農村局局長陶剛為耙耙柑“吆喝”

  “這是嘉陵區出產的優質晚熟柑橘品種‘春見’,又名耙耙柑,含碳量超過12%,鮮甜多汁、味道巴適。”南充市嘉陵區農業農村局局長陶剛走上抖音、西瓜視頻,為當地的耙耙柑“吆喝”起來。

瀘州市瀘縣奇峰鎮寶豐村第一書記鄧淵“直播帶貨”

  “我手里的小龍蝦,個頭相當的大,又紅又白、又黑又灰,相當的肥美。大家一定要記到哦!小龍蝦,買它!買它!買它!”瀘州市瀘縣奇峰鎮寶豐村第一書記鄧淵手拿小龍蝦,對著鏡頭做起了帶貨主播。

  在四川,越來越多的第一書記、幫扶干部搖身一變,成了網絡平臺的帶貨主播。2月21日,“四川扶貧”官方抖音號正式上線,面向四川貧困地區征集滯銷農產品信息。借助互聯網的優勢,原本因為疫情滯銷的產品,在大家的努力下,開始慢慢暢銷起來。記者從省扶貧開發局獲悉,截至3月4日,四川已幫助銷售扶貧產品約3.58億元。

  想對策 出政策

  看四川如何化解外出務工受阻挑戰

  3月2日一早,劉正傲帶著行李,邁著大步走向不遠處的農民工專車,顯得十分精神。他是阿壩州茂縣溝口鎮水若村的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當天,他將搭乘當地組織的專車前往浙江玉環市。

阿壩州茂縣組織的農民工務工直達專車

  每年靠種植辣椒、蓮花白等蔬菜為生的劉正傲,年人均純收入剛過脫貧線。“年前就想出去打工,受疫情影響,一直無法外出找工作。”焦急等待工作機會的劉正傲看到茂縣東西部幫扶協作網絡招聘專場的信息后,撥打了縣就業局工作人員的電話,詳細咨詢務工政策后,他成功應聘到浙江玉環一機械公司負責生產線操作。

  通過東西部勞務幫扶,當地為貧困勞動力指引了一條增收致富的好出路。“我到公司后,公司會為我購買社保,每個月工資大約在4000元左右,穩定持續就業三個月以上,每個月還額外有1000元的就業補貼,到年底我至少能拿到55000元。”劉正傲說,家里一共4人,人均收入13750元。“我不會再拖鄉親們奔小康的后腿了。”

  針對一些貧困戶尚無法返回工作崗位的情況,各地也積極謀劃解決辦法。在樂山市峨邊彝族自治縣白楊鄉月河村,福建務工返鄉的貧困戶冉拉史布由于企業尚未復工,一時沒有收入來源。居家隔離期滿后,村委會在第一時間就幫他落實了公益性崗位。每天清晨,他便和村干部穿梭在該村的院落小巷排查村民居家情況,開展體溫監測服務,并通過小喇叭向群眾宣傳防疫知識。

  疫情防控期間,當地結合疫情防控形勢,發揮農村公益性崗位作用,在原來1693個護林員、護路員、保潔員等農村公益性崗位的基礎上,新開發宣傳勸導、值守排查、防疫消毒等疫情防控專項農村公益性崗位817個,并全部安排貧困勞動力,尤其是暫時不能外出返崗復工的貧困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確保了貧困群眾穩定持續增收。

  3月4日這天,德陽市中江縣永興鎮大柏山村中藥材產業基地迎來了首次丹參豐收節。70余名當地老百姓挖丹參、種芍藥,忙得不亦樂乎。他們有的是附近村民、有的是精準貧困戶,有的是務工返鄉人員。

  長期在外務工的貧困戶蔣小軍得知基地在招工時,在第一時間就報了名,“今年受疫情影響至今未出門打工,我正愁著到附近找一份工作呢,每天耍著心里不是滋味,沒想到在家門口就可以掙錢,真是太好了!”

  組織農民工專車、開發公益性崗位、建立產業扶貧并設立相應崗位……面對疫情期間,外出務工受阻的挑戰,四川各地正積極探索新的解決辦法,防止因疫情造成返貧。

  阿壩州扶貧開發局副局長文瑞源告訴記者,結合疫情防控,目前,全州建立了“防貧監測庫”,確定貧困邊緣戶303戶1379人、脫貧監測戶211戶866人,“一戶一策”制定產業、就業、金融等政策舉措。同時,穩步推進產業扶貧,結合春耕春播,積極引導有生產能力的貧困戶提早謀劃,加快增種、補種時令蔬菜等作物,增加經濟收入。

  車間復工熱 田間春耕忙

  疫情防控、產業扶貧“兩手抓”

  “噠噠噠……噠噠噠噠……”縫紉機運轉的聲音不絕于耳,制衣工人們戴著口罩熟練地操作著縫紉機從事工裝生產。這是瀘州市合江縣榕山鎮回洞橋村扶貧車間里的場景。隨著生產車間正式復工復產,工人們正抓緊時間趕制復工后的第一筆訂單。

瀘州市合江縣榕山鎮回洞橋村扶貧車間

  來自回洞橋村四社的脫貧戶王元超是第一批返崗的13名工人之一,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她一直待在家里。沒有工作,家里就少了一份收入,當接到復工通知時,她很興奮:“有活干就有收入,心里就踏實,耍起反而覺得心慌。”

  在主管部門驗收合格可以復工后,回洞橋村黨支部還組織有返崗意向的工人到衛生院進行體檢,持健康證明返崗。上班期間,為保證工人們的間距,扶貧車間采取間隔一個位置坐一名工人的方式進行生產,黨員志愿者每天會給工人們發放口罩,上下午上班前測兩次體溫,對車間進行消毒等,隨時掌握工人身體狀況。據車間負責人介紹,復工以來已經接到了4筆工裝訂單,現在每天能完成150多件工裝成品,恢復了80%的產能,生產情況良好。

  車間復工熱,田間春耕忙,疫情并未帶亂脫貧攻堅的節奏。

  幾天前,在瀘州古藺縣馬蹄鎮馬嶺、蘭花等村的甜橙基地,70多個工人一一拉開距離,分別包片負責方圓200米區域甜橙樹的剪枝、打藥、施肥。蘭花村二組貧困戶陳相昭便是其中之一。

春耕正當時

  “甜橙還沒掛果,分紅已進腰包。”說起分紅一事,陳相昭滿臉笑容。他將自家荒廢多年的80畝荒山和10畝田地入股甜橙種植專合社,立即獲得了3萬元的現金分紅。每年僅靠這一項,一家5口的人均純收入就達到脫貧標準。

  “赤水河流域20萬畝甜橙種植建立了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甜橙已經成為群眾脫貧增收的‘甜蜜事業’。” 馬蹄甜橙專合社理事長李先華說,受疫情影響,當地有部分甜橙滯銷,但通過大家努力已經銷售一空。對于今年甜橙增收,他依舊是信心十足。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瀘州市扶貧開發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產業扶貧,保障貧困戶持續增收,以達到鞏固脫貧攻堅成效的目的。

 ?。▓D片由內江市扶貧開發局、南充市扶貧開發局、阿壩州扶貧開發局、德陽市扶貧開發局、瀘州市扶貧開發局供圖)

來源:四川新聞網

編輯:攀西商界網

發表評論
<th id="su2wj"></th>
    1. 
      
        <del id="su2wj"></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