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臣仁 川報觀察記者 游飛 石小宏
3月19日,在鮮艷的黨旗面前,道孚縣人民醫院16名醫護人員集體豎起大拇指,與全縣最后一名出院的新冠肺炎確診患者高興合影。他們的臉上因長時間戴口罩和護目鏡還留有深深印痕,但笑容燦爛。
道孚縣最后一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出院。 胡英強 攝
當天,道孚縣乃至甘孜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實現“清零”,治愈率達100%。
自1月27日報告首例確診患者以來,道孚縣陸續確診病例73例,成為全省曾經唯一的疫情高風險縣。53天全力戰“疫”,道孚縣的疫情防控從局部爆發到及時防控、再到主動篩查、全面救治而最終“清零”,實現了排查收治無遺漏、追蹤回溯無盲區、“五鄉一鎮”外無擴散、高原救治無死亡、參戰人員無感染的“五個無”目標。
醫護人員在對隔離人員檢查。 劉云 攝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堅強領導下,面對道孚疫情防控大考,省、州、縣各級參戰人員積極作為,人民群眾全力配合,交出了優異答卷。
果斷決策 科學防控穩人心
1月27日,由外地返縣的道孚首例新冠肺炎病例被確診。進入2月上旬,隨著外地返縣確診病例引發的傳播,道孚縣新增確診病例連續上升,蔓延至各卡鄉、格西鄉、麻孜鄉、孔色鄉、瓦日鄉、鮮水鎮“五鄉一鎮”,并出現社區傳播的苗頭。
疫情就是命令、開戰就是決戰,這是一場與病毒的賽跑,必須分秒必爭。
工作人員在村民家進行消毒作業。 游飛 攝
為全面貫徹黨中央“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總要求,省委省政府提出“務必全力防止新冠肺炎疫情擴散蔓延,務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目標要求,甘孜州委州政府第一時間派出由州級領導掛帥的督導組和工作專班組成現場指揮部,進駐道孚督導指導工作。指揮權限上提一級,落實最嚴格的排查、最果斷的隔離、最嚴格的監測、最有效的醫治、最周密的防控,推動防控措施落地落實。省衛健委也在第一時間派出前方工作組,蹲守道孚,并迅速組建由27名專家組成的省級疾控專家組和省級醫療專家組馳援道孚。
“急”字響號,“迅”字揚旗。現場指揮部在道孚縣設“三個閉環”,“五鄉一鎮”作為第一閉環區、道孚縣作為第二閉環區、環道孚周邊縣作為第三閉環區,實行第一閉環“不進不出”、第二閉環“只進不出”、第三閉環“分道繞行”措施。在全縣設立163個卡點,實施萬人戰“疫”行動,嚴控“三個閉環”,既防擴散,又防輸入輸出。
工作人員為居家隔離的村民測量體溫。 游飛 攝
格西鄉黨委副書記青彪堅守該鄉甲拔村防疫卡點, “不近人情”地拒絕不下200人的進出要求。這位“把門將軍”說:“只有守住進出卡子,病毒才沒有進入的口子。”
封閉小區,不封閉服務;封閉村莊,不封閉溫暖。為保障群眾居家隔離正常生活,道孚全縣實行生活物資無接觸訂單配送制。在“全封閉、零進出”封控管理的“五鄉一鎮”設立87個物資配送站,采取村統計、鄉上報、縣配送的方式配送物資。
嚴控管理、細致服務,穩了人心。“以往擔心居家生活后吃喝是個問題,黨和政府想得很周到,平價物資‘快遞’上門,很方便。”孔色鄉昌孜村村民尼瑪說。
精準施策的嚴控,始終將道孚疫情鎖定在“五鄉一鎮”,未向外擴散1例。
以人為本 篩查救治聚民心
防是基礎、治為關鍵。“一方面,道孚縣主動對‘五鄉一鎮’陸續排查出的所有密切接觸者、一般接觸者等重點人員,采取了嚴格的集中隔離、居家隔離等分類管理措施,并進行全員醫學篩查,切斷疫情在道孚的傳播途徑。”省衛健委前方工作組組長劉捷說,另一方面,對確診病例,進行積極救治,把努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確保無死亡,作為疫情防控工作的突出任務和重中之重。
卡點防控人員為來往車輛消毒。 謝臣仁 攝
搶抓戰機,為生命競速。甘孜州疾控中心、州人民醫院、爐霍縣3個實驗室不間斷檢測,華西醫院、省疾控中心、省人民醫院、成都市疾控中心和雅安市等檢測點強力援助。通過主動篩查發現病例59例、占道孚確診病例的80.8%;真正做到不漏一人、不留死角,為“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為分級分類診療、盡收早收、精準施策打下了良好基礎,從而縮短了疫情防控期。
為贏取時間,道孚縣兩天改造出第二定點醫院,3天改造出第三定點醫院,7天搶出方艙醫院,20天建成2間負壓病房,改建8個集中隔離點,準備床位342個、隔離房間669個,實現了“病床等人”,做到“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備”,用責任和擔當,托起愛和希望的“生命方舟”。
參與疫情防控的醫護人員互相整理防護服。 謝臣仁 攝
結合最新診療方案、省指揮部要求及當地醫療救治能力等情況,省醫療組專家編制了“道孚縣住院患者救治、轉院標準”,探索出高海拔地區新冠肺炎治療方案并提前干預,使重癥率明顯下降。前方專家組堅持每日查房制度,建立“一人一冊”專檔。根據病人分型、基礎疾病情況,四川省人民醫院的章曉紅等專家還通過采取駐點專家會診或遠程會診等方式,及時調整優化病人治療方案。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兩名醫師駐點道孚縣,先后為住院病人提供“新冠1號”中藥湯劑1000余副。
“在道孚這樣醫療條件相對落后的高海拔民族地區,能讓病例得到及時有效醫治,無輕型患者、普通型患者向重型患者轉化,重癥比例小且無死亡,可謂創造了新冠肺炎治療的奇跡。”省醫療組專家李國平對道孚抗疫給予高度評價。
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有信心
“道孚抗擊疫情的信心,離不開所有援道工作人員和道孚全體干部群眾的眾志成城。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抗疫戰士。”甘孜州應對道孚新冠肺炎疫情現場指揮部總指揮長羅振華的一席話,道出抗疫必勝的底氣。
道孚縣隔離點上的醫護人員。 肖宵 攝
抗擊疫情中,黨組織成為中流砥柱,在危急時刻站出來、挺起腰、壯起膽,成為群眾主心骨、大靠山。道孚縣上千名干部職工全員下沉一線、72名科級干部進駐村寨。其中黨員干部更是沖鋒陷陣,充分發揮關鍵時刻黨員領導表率作用、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強大組織保障。
各卡鄉龍普村54歲的女支部書記洛絨她姆住帳篷、守卡點、忙消殺、送物資。村民降澤說:“洛絨書記帶著一幫黨員做了這么多事情,我們真正感受到,黨才是我們最大的依靠。”
道孚縣公安局民警李明旺“三過家門而不入”,與兒子隔空喊話后急赴抗疫一線。他一次次深入醫院,在密閉空間和確診病人傾心長談,用真情打動患者,把一條條密切接觸人員信息及時反饋到指揮部,為疫情防控提供科學依據。道孚縣政協提案委員會主任蘭毅是后勤保障“火頭軍”,他帶領著23名志愿者承擔著21個點的一日三餐供應,最高峰時完成了一天3000份的盒飯任務。
四川大學華西甘孜醫院援助道孚醫療隊。 謝臣仁 攝
抗擊疫情中,省州力量星夜馳援、醫衛隊伍集結開進,無數志愿者逆行而上,廣大愛心人士慷慨援助,集省州縣各級和廣大社會各界優勢資源,動員一切力量迅速形成抗擊疫情人民戰爭的強大攻勢。省疾控中心主任技師楊小蓉,副主任技師曾林子,助理研究員黃玉蘭冒著高原反應的不適,奔赴海拔3000多米的道孚和爐霍,建立高原新冠病毒核酸實驗室。因為氣侯干燥,長時間戴手套和多次消毒劑浸泡,三人的雙手都出現了細細密密的裂口。
“等疫情結束,邀請大家再來道孚,逛石林,看雪山。”2月23日,在抗疫的特殊時期迎來藏歷新年之際,鮮水鎮團結二村的亞瑪青初和妹妹仲呷專門做了當地特色美食“花饃饃”,給戰斗在防疫一線的工作人員送去藏歷新年的祝福。
感動、支持、理解……使道孚縣、甘孜州,以及全省各族人民的心,緊緊凝聚在了一起。
來源:川報觀察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謝臣仁 川報觀察記者 游飛 石小宏
3月19日,在鮮艷的黨旗面前,道孚縣人民醫院16名醫護人員集體豎起大拇指,與全縣最后一名出院的新冠肺炎確診患者高興合影。他們的臉上因長時間戴口罩和護目鏡還留有深深印痕,但笑容燦爛。
道孚縣最后一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出院。 胡英強 攝
當天,道孚縣乃至甘孜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實現“清零”,治愈率達100%。
自1月27日報告首例確診患者以來,道孚縣陸續確診病例73例,成為全省曾經唯一的疫情高風險縣。53天全力戰“疫”,道孚縣的疫情防控從局部爆發到及時防控、再到主動篩查、全面救治而最終“清零”,實現了排查收治無遺漏、追蹤回溯無盲區、“五鄉一鎮”外無擴散、高原救治無死亡、參戰人員無感染的“五個無”目標。
醫護人員在對隔離人員檢查。 劉云 攝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堅強領導下,面對道孚疫情防控大考,省、州、縣各級參戰人員積極作為,人民群眾全力配合,交出了優異答卷。
果斷決策 科學防控穩人心
1月27日,由外地返縣的道孚首例新冠肺炎病例被確診。進入2月上旬,隨著外地返縣確診病例引發的傳播,道孚縣新增確診病例連續上升,蔓延至各卡鄉、格西鄉、麻孜鄉、孔色鄉、瓦日鄉、鮮水鎮“五鄉一鎮”,并出現社區傳播的苗頭。
疫情就是命令、開戰就是決戰,這是一場與病毒的賽跑,必須分秒必爭。
工作人員在村民家進行消毒作業。 游飛 攝
為全面貫徹黨中央“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總要求,省委省政府提出“務必全力防止新冠肺炎疫情擴散蔓延,務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目標要求,甘孜州委州政府第一時間派出由州級領導掛帥的督導組和工作專班組成現場指揮部,進駐道孚督導指導工作。指揮權限上提一級,落實最嚴格的排查、最果斷的隔離、最嚴格的監測、最有效的醫治、最周密的防控,推動防控措施落地落實。省衛健委也在第一時間派出前方工作組,蹲守道孚,并迅速組建由27名專家組成的省級疾控專家組和省級醫療專家組馳援道孚。
“急”字響號,“迅”字揚旗。現場指揮部在道孚縣設“三個閉環”,“五鄉一鎮”作為第一閉環區、道孚縣作為第二閉環區、環道孚周邊縣作為第三閉環區,實行第一閉環“不進不出”、第二閉環“只進不出”、第三閉環“分道繞行”措施。在全縣設立163個卡點,實施萬人戰“疫”行動,嚴控“三個閉環”,既防擴散,又防輸入輸出。
工作人員為居家隔離的村民測量體溫。 游飛 攝
格西鄉黨委副書記青彪堅守該鄉甲拔村防疫卡點, “不近人情”地拒絕不下200人的進出要求。這位“把門將軍”說:“只有守住進出卡子,病毒才沒有進入的口子。”
封閉小區,不封閉服務;封閉村莊,不封閉溫暖。為保障群眾居家隔離正常生活,道孚全縣實行生活物資無接觸訂單配送制。在“全封閉、零進出”封控管理的“五鄉一鎮”設立87個物資配送站,采取村統計、鄉上報、縣配送的方式配送物資。
嚴控管理、細致服務,穩了人心。“以往擔心居家生活后吃喝是個問題,黨和政府想得很周到,平價物資‘快遞’上門,很方便。”孔色鄉昌孜村村民尼瑪說。
精準施策的嚴控,始終將道孚疫情鎖定在“五鄉一鎮”,未向外擴散1例。
以人為本 篩查救治聚民心
防是基礎、治為關鍵。“一方面,道孚縣主動對‘五鄉一鎮’陸續排查出的所有密切接觸者、一般接觸者等重點人員,采取了嚴格的集中隔離、居家隔離等分類管理措施,并進行全員醫學篩查,切斷疫情在道孚的傳播途徑。”省衛健委前方工作組組長劉捷說,另一方面,對確診病例,進行積極救治,把努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確保無死亡,作為疫情防控工作的突出任務和重中之重。
卡點防控人員為來往車輛消毒。 謝臣仁 攝
搶抓戰機,為生命競速。甘孜州疾控中心、州人民醫院、爐霍縣3個實驗室不間斷檢測,華西醫院、省疾控中心、省人民醫院、成都市疾控中心和雅安市等檢測點強力援助。通過主動篩查發現病例59例、占道孚確診病例的80.8%;真正做到不漏一人、不留死角,為“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為分級分類診療、盡收早收、精準施策打下了良好基礎,從而縮短了疫情防控期。
為贏取時間,道孚縣兩天改造出第二定點醫院,3天改造出第三定點醫院,7天搶出方艙醫院,20天建成2間負壓病房,改建8個集中隔離點,準備床位342個、隔離房間669個,實現了“病床等人”,做到“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備”,用責任和擔當,托起愛和希望的“生命方舟”。
參與疫情防控的醫護人員互相整理防護服。 謝臣仁 攝
結合最新診療方案、省指揮部要求及當地醫療救治能力等情況,省醫療組專家編制了“道孚縣住院患者救治、轉院標準”,探索出高海拔地區新冠肺炎治療方案并提前干預,使重癥率明顯下降。前方專家組堅持每日查房制度,建立“一人一冊”專檔。根據病人分型、基礎疾病情況,四川省人民醫院的章曉紅等專家還通過采取駐點專家會診或遠程會診等方式,及時調整優化病人治療方案。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兩名醫師駐點道孚縣,先后為住院病人提供“新冠1號”中藥湯劑1000余副。
“在道孚這樣醫療條件相對落后的高海拔民族地區,能讓病例得到及時有效醫治,無輕型患者、普通型患者向重型患者轉化,重癥比例小且無死亡,可謂創造了新冠肺炎治療的奇跡。”省醫療組專家李國平對道孚抗疫給予高度評價。
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有信心
“道孚抗擊疫情的信心,離不開所有援道工作人員和道孚全體干部群眾的眾志成城。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抗疫戰士。”甘孜州應對道孚新冠肺炎疫情現場指揮部總指揮長羅振華的一席話,道出抗疫必勝的底氣。
道孚縣隔離點上的醫護人員。 肖宵 攝
抗擊疫情中,黨組織成為中流砥柱,在危急時刻站出來、挺起腰、壯起膽,成為群眾主心骨、大靠山。道孚縣上千名干部職工全員下沉一線、72名科級干部進駐村寨。其中黨員干部更是沖鋒陷陣,充分發揮關鍵時刻黨員領導表率作用、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強大組織保障。
各卡鄉龍普村54歲的女支部書記洛絨她姆住帳篷、守卡點、忙消殺、送物資。村民降澤說:“洛絨書記帶著一幫黨員做了這么多事情,我們真正感受到,黨才是我們最大的依靠。”
道孚縣公安局民警李明旺“三過家門而不入”,與兒子隔空喊話后急赴抗疫一線。他一次次深入醫院,在密閉空間和確診病人傾心長談,用真情打動患者,把一條條密切接觸人員信息及時反饋到指揮部,為疫情防控提供科學依據。道孚縣政協提案委員會主任蘭毅是后勤保障“火頭軍”,他帶領著23名志愿者承擔著21個點的一日三餐供應,最高峰時完成了一天3000份的盒飯任務。
四川大學華西甘孜醫院援助道孚醫療隊。 謝臣仁 攝
抗擊疫情中,省州力量星夜馳援、醫衛隊伍集結開進,無數志愿者逆行而上,廣大愛心人士慷慨援助,集省州縣各級和廣大社會各界優勢資源,動員一切力量迅速形成抗擊疫情人民戰爭的強大攻勢。省疾控中心主任技師楊小蓉,副主任技師曾林子,助理研究員黃玉蘭冒著高原反應的不適,奔赴海拔3000多米的道孚和爐霍,建立高原新冠病毒核酸實驗室。因為氣侯干燥,長時間戴手套和多次消毒劑浸泡,三人的雙手都出現了細細密密的裂口。
“等疫情結束,邀請大家再來道孚,逛石林,看雪山。”2月23日,在抗疫的特殊時期迎來藏歷新年之際,鮮水鎮團結二村的亞瑪青初和妹妹仲呷專門做了當地特色美食“花饃饃”,給戰斗在防疫一線的工作人員送去藏歷新年的祝福。
感動、支持、理解……使道孚縣、甘孜州,以及全省各族人民的心,緊緊凝聚在了一起。
來源:川報觀察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