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疫情形勢漸緩之下
仁和區市民的菜籃子、水果籃子咋樣?
近日
記者走訪了具有攀枝花風向標的這兩處交易市場
下午3點左右,總發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內仍是一派車水馬龍景象:三十多輛拉菜的農用小貨車進進出出,賣菜的與買菜的討價還價聲充斥于嘈雜人聲和機動車聲中。“我拉了1300斤土豆來賣,每斤1.8元,現在快賣完了。”在市場農民直銷區, 來自啊喇鄉永富村的王上生數完剛交易所得的現金,開心地對記者說。
記者在直銷區看到,農民現在銷售的是韭菜、蔥、萵筍、西紅柿、芹菜等蔬菜,都非常新鮮。銷售區的賣菜人大都來自周邊大龍潭、中壩、 大田等鄉鎮,有30多人在售賣。
在羅路才的攤位旁,記者看到一輛掛云A牌照的大貨車(載貨10噸)已卸完貨,貨車周圍堆放著少量胡蘿卜、萵筍、辣椒等蔬菜。羅路才主要經營來自昆明方向的蔬菜,現在每天拉來的4車貨基本上銷售得完,與疫情前走貨量相差不多。
市場管理員周清志介紹:總發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規模較大,攀枝花大、中型的超市和大一點農貿市場的大部分蔬菜都從這個批發市場交易。疫情發生以前,這里每天農產品交易量在600多噸,今年2至3月中旬,只有200多噸。現在又恢復到以前交易量,甚至有幾天交易量達到800噸。
下午6點,仁和第一水果交易市場還未休市,大部分店門還開著,門前擺放著經營的水果。已經營香蕉生意十多年的陳老板忙著從冷庫里搬運香蕉。他告訴記者,今天批發出90余件(每件20斤)香蕉。經營西瓜的孫老板說:這幾天每天銷量只有千余斤,但比疫情期間好,銷量還是在慢慢回升。
水果交易市場負責人介紹說:疫情期間,水果市場每天交易量只有20噸左右,現在市場行情逐漸回暖,每天交易300余噸。仁和第一水果交易市場地處巴斯箐,交易水果品種有30多個,正常情況下,年交易量在10萬噸。
來源:仁和政府辦公室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1428735752@qq.com
當前疫情形勢漸緩之下
仁和區市民的菜籃子、水果籃子咋樣?
近日
記者走訪了具有攀枝花風向標的這兩處交易市場
下午3點左右,總發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內仍是一派車水馬龍景象:三十多輛拉菜的農用小貨車進進出出,賣菜的與買菜的討價還價聲充斥于嘈雜人聲和機動車聲中。“我拉了1300斤土豆來賣,每斤1.8元,現在快賣完了。”在市場農民直銷區, 來自啊喇鄉永富村的王上生數完剛交易所得的現金,開心地對記者說。
記者在直銷區看到,農民現在銷售的是韭菜、蔥、萵筍、西紅柿、芹菜等蔬菜,都非常新鮮。銷售區的賣菜人大都來自周邊大龍潭、中壩、 大田等鄉鎮,有30多人在售賣。
在羅路才的攤位旁,記者看到一輛掛云A牌照的大貨車(載貨10噸)已卸完貨,貨車周圍堆放著少量胡蘿卜、萵筍、辣椒等蔬菜。羅路才主要經營來自昆明方向的蔬菜,現在每天拉來的4車貨基本上銷售得完,與疫情前走貨量相差不多。
市場管理員周清志介紹:總發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規模較大,攀枝花大、中型的超市和大一點農貿市場的大部分蔬菜都從這個批發市場交易。疫情發生以前,這里每天農產品交易量在600多噸,今年2至3月中旬,只有200多噸。現在又恢復到以前交易量,甚至有幾天交易量達到800噸。
下午6點,仁和第一水果交易市場還未休市,大部分店門還開著,門前擺放著經營的水果。已經營香蕉生意十多年的陳老板忙著從冷庫里搬運香蕉。他告訴記者,今天批發出90余件(每件20斤)香蕉。經營西瓜的孫老板說:這幾天每天銷量只有千余斤,但比疫情期間好,銷量還是在慢慢回升。
水果交易市場負責人介紹說:疫情期間,水果市場每天交易量只有20噸左右,現在市場行情逐漸回暖,每天交易300余噸。仁和第一水果交易市場地處巴斯箐,交易水果品種有30多個,正常情況下,年交易量在10萬噸。
來源:仁和政府辦公室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