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安寧鐵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羅陽勇(攀西商界網 熊毅 攝影)
攀西商界網報道(記者 熊毅)清晨,太陽從東方冉冉升起。寧靜怡人的安寧河蜿蜒從米易縣城經過。晨曦下,一個魁梧的男人佇立著,他那鐫刻著多年來追求改變的臉上,閃爍著智慧的眼里,洋溢著一種唯有創造者才享受得到的寧靜感、幸福感和自豪感。
他從鹽邊縣新九鄉猛糧壩的鄉間阡陌中走來,在創造著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創造著全新的思想和無窮的精神財富,幫助家鄉和涼山民族地區的人們擺脫貧窮,走上了富裕之路。
他,就是四川安寧鐵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羅陽勇。
這個75年出生的攀枝花本土優秀企業家,傳承著父輩善良、本分、勤勞的基因,不斷打拼, 2018年,他和他的企業榮獲全省優秀民營企業家、優秀民營企業“雙百”表彰。
下面,讓我們沿著羅陽勇的足跡,去探尋他博大胸懷、崇高品質與深邃思想的源頭,借以詮釋“兩個健康”的真諦,再次感受這個偉大時代的脈動。
奮斗,才能改變現狀和命運
1975年6月,羅陽勇出生在鹽邊縣新九鄉猛糧壩村,是新九鄉最偏僻的小山村。營盤山就是他小時候讀書經常要翻越的大山。就成長環境講,應該說是很不幸的。
“那個時候,農村交通不發達,四個輪子的車一年見過一次把。種地,靠天吃飯;缺水,很久種不下禾苗,想想這個日子怎么過啊。就別說娶媳婦了,沒有人愿意到這里來。”羅陽勇回憶起當時的情形。
當地也流傳著一首民謠:猛糧壩,四面坡,好姑娘不嫁這山窩窩。
“小的時候,我們家里很窮,第一學歷初中畢業就已經綴學了。多種原因,主要是家庭的經濟負擔,自身感覺希望渺茫。”
或許是氣勢雄偉的營盤山集聚天地之精華,賦予了他過人的膽識與氣魄;亦或是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吹響了改革開放的號角,賜予了他展翅高飛的機遇;加上自身強烈追求改變的愿望,猛創猛打走出了大山。
十八、九歲的時候,羅陽勇做的第一份小買賣就是將攀枝花紅格種植的豌豆販賣到成都,這也是他當時唯一能干的事情,不需要多少本錢,幾百千把塊錢就可以干。
據羅陽勇回憶,一大早起來就到農戶地里收購豌豆,用蛇皮口袋一袋一袋裝好,然后上車。第一次沒有經驗,豌豆裝車時沒有用氣籠,車還沒有到成都,豌豆就爛掉了。這一次失敗讓羅陽勇明白了做生意的道理:要懂行,要講誠信,要講品質,不能虧待買方,也不能虧待賣方。
第二次販賣蔬菜時,他不僅從外行變成了內行,而且在農戶和成都商家之間建立了良好誠信關系,最多的時候,一個月從攀枝花到成都連續跑三趟,一趟要跑十幾個小時,中途還不能夠休息。
“那時拉蔬菜的東風車坐墊很硬,坐車就把屁股做壞了,腫得向猴子的屁股,痛啊,實在是坐不下去。”羅陽勇說。“為了讓蔬菜保鮮,不允許駕駛員睡覺,就給駕駛員唱歌。東風車又沒有空調,發動機在前面轉動,熱風全往駕駛室里面灌,熱啊!”
羅陽勇體會到,做小生意講誠信是很不容易的。蔬菜生意利潤很薄, 那個時候家里很貧窮,講誠信就經常賺不到錢,只能養家扶口。
善于總結反思的羅陽勇算了一筆資金周轉細賬:蔬菜從開始下種到采摘要半年;種水果要三年;搞施工可以以工程進度付款。但還是不行,不如建個工廠,今天生產的產品賣了今天就有收益。
98年底,他便邀約6個股東投資200萬元成立了鹽邊縣弘揚選礦廠,自任廠長,從此以后在攀枝花釩鈦磁鐵礦采選業干得風生水起。
羅陽勇對廠名“弘揚”作了精彩的詮釋,他說:“就是弘揚一種艱苦奮斗的精神,再加上自己名字里面也有一個“陽”字,象征初升的太陽,預示著不斷地奮斗、奮斗!”
堅守,修煉自身才能應對風險
2003年,米易一家股份制企業——米易縣安寧鐵鈦有限責任公司負債累累,瀕臨破產。羅陽勇臨危受命,勇挑重擔,收購了公司全部股份,并全盤接受安置職工,為職工補發補繳了原公司所欠工資和社保。
他站在營盤山頂,仰望天空,思想似乎與藍天相融:現在,他有了一個廣闊的天空,他可以在這個舞臺上縱橫馳騁,盡情揮灑。猶如雄鷹飛向天空,蛟龍回歸大海,他的聰明才智終于有了用武之地,他要在這方天地中創造一個奇跡,創造一個神話……
如何才能搞好這個企業?此時,羅陽勇又像一位運籌帷幄的將軍,頭戴綸巾,輕搖羽扇,揮手談笑間,胸中乾坤翻轉,治理謀略已定——技術創新力才是公司核心競爭力。
他親自組建技術創新團隊并擔任技術帶頭人,在釩鈦磁鐵礦采選、磨礦分級、浮選回收、節能環保、大數據信息化技術等方面形成了完善的技術體系。
該團隊現已獲授權專利33件,3項技術被國土資源部評定為國家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先進技術,2項技術獲國土資源部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技術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技術攀枝花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技術獲四川省首屆專利獎三等獎。
公司字號“安寧”雖然沿襲了下來,但是,它的內涵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名字變成了四川安寧鐵鈦股份有限公司,在“掌門人”羅陽勇的治理下,不斷蛻變,現已成為一家以先進技術對多金屬伴生礦進行綜合回收利用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首批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承建企業、國家級綠色礦山企業,已具備年綜合利用釩鈦磁鐵礦900萬噸的生產規模,年產鐵、鈦精礦超過200萬噸,是中國最大鈦原料供應商。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7年發生的美國次貸危機以及最近的中美貿易戰,在羅陽勇看來,都不算個事。“只要把企業內部控制好,現代企業制度建好,把業務、技術做好,照顧好員工,處理好社會關系,服務好客戶,這個社會還是這個社會,人還是那個人。”
回饋,感悟天地運行助力社會和諧
毛澤東同志在慶祝吳玉章同志六十壽辰時說:“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一貫的有益于廣大群眾……”
翻開安寧公司的捐贈記錄,截止2018年底,13年來,公司累計捐款3191.46萬元,捐贈物質70.57萬元,合計3262.33萬元。羅陽勇自覺地踐行了毛主席倡導的一輩子做好事的教導。
“我只要有這個能力,這一生我都愿意去做,有多大能力就做多長,政府引導的要去做,沒有引導的,我只要發現也要去做。”羅陽勇堅定地說。
在他的心目中,堅守實業把企業做好與持續不斷的扶貧濟困是一回事。他認識到扶貧攻堅不是簡單的捐款捐物,必須進行實地考察調研,針對貧困群眾的實際情況制訂措施,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幫扶,發掘貧困群眾自身的造血功能,才能從根本上實現脫貧致富。
2016年初,在對鹽邊縣溫泉彝族鄉野麻地村的結對精準扶貧中,他安排專人摸清該村產業發展單一、基礎設施不健全、水資源緊缺、知識文化水平不高等導致該村貧困的問題,親自研究制定了精準扶貧措施。
2017年他親自參加了“中國光彩事業涼山行”活動,深切感受到中央和省委統戰部、各級工商聯對涼山脫貧工作的關心與支持,感受到全國優秀企業家熱心愛國、感恩回饋社會的時代風采,更加堅定了脫貧攻堅的信念;2018年又參加省委統戰部、省工商聯等6家省級單位發起的“沿著總書記足跡·重走涼山扶貧路”活動。活動后,羅陽勇同志立即與涼山州木里藏族自治縣寧郎鄉下博瓦村、則洛村,鹽源縣棉椏鄉綿埡村簽訂幫扶協議。
羅陽勇認為,不是因為你有財富才有滿足感,也不是你有地位才有滿足感,物質財富對于企業家群體來講已經不是終極目的,終極目的是追求內心的一種寧靜。
他把“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他說,20歲到40歲之前要踐行前半句自強不息,他的企業 “弘揚選礦”、“東方鈦業”象征的都是奮斗,不停地奮斗。41歲以后主要是踐行后半句厚德載物,要有做老黃牛的精神,要有母親對子女的包容。安寧公司的“安寧”代表著寧靜,就是對待萬事萬物都要有顆包容心。
他倡導企業家要不斷學習反思,向失敗學、向成功學、向老師學、向朋友學、向天地學。他認為,人是連接天地中間的一根線,所以,人有靈氣。向天地學才能知道春夏秋冬四季輪回,才能知道人有生老病死,同樣企業也有壽終正寢時。這些都是規律,是定數,要用平常心來看待。
羅陽勇堅信:人,唯一能改變的是自己的內心。修身不修心不能算修行,身的舉動是內心的外在表現,內心修煉好了,你才能與人和諧、與社會和諧,與你的商界朋友和諧,朋友圈才會做大。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四川安寧鐵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羅陽勇(攀西商界網 熊毅 攝影)
攀西商界網報道(記者 熊毅)清晨,太陽從東方冉冉升起。寧靜怡人的安寧河蜿蜒從米易縣城經過。晨曦下,一個魁梧的男人佇立著,他那鐫刻著多年來追求改變的臉上,閃爍著智慧的眼里,洋溢著一種唯有創造者才享受得到的寧靜感、幸福感和自豪感。
他從鹽邊縣新九鄉猛糧壩的鄉間阡陌中走來,在創造著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創造著全新的思想和無窮的精神財富,幫助家鄉和涼山民族地區的人們擺脫貧窮,走上了富裕之路。
他,就是四川安寧鐵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羅陽勇。
這個75年出生的攀枝花本土優秀企業家,傳承著父輩善良、本分、勤勞的基因,不斷打拼, 2018年,他和他的企業榮獲全省優秀民營企業家、優秀民營企業“雙百”表彰。
下面,讓我們沿著羅陽勇的足跡,去探尋他博大胸懷、崇高品質與深邃思想的源頭,借以詮釋“兩個健康”的真諦,再次感受這個偉大時代的脈動。
奮斗,才能改變現狀和命運
1975年6月,羅陽勇出生在鹽邊縣新九鄉猛糧壩村,是新九鄉最偏僻的小山村。營盤山就是他小時候讀書經常要翻越的大山。就成長環境講,應該說是很不幸的。
“那個時候,農村交通不發達,四個輪子的車一年見過一次把。種地,靠天吃飯;缺水,很久種不下禾苗,想想這個日子怎么過啊。就別說娶媳婦了,沒有人愿意到這里來。”羅陽勇回憶起當時的情形。
當地也流傳著一首民謠:猛糧壩,四面坡,好姑娘不嫁這山窩窩。
“小的時候,我們家里很窮,第一學歷初中畢業就已經綴學了。多種原因,主要是家庭的經濟負擔,自身感覺希望渺茫。”
或許是氣勢雄偉的營盤山集聚天地之精華,賦予了他過人的膽識與氣魄;亦或是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吹響了改革開放的號角,賜予了他展翅高飛的機遇;加上自身強烈追求改變的愿望,猛創猛打走出了大山。
十八、九歲的時候,羅陽勇做的第一份小買賣就是將攀枝花紅格種植的豌豆販賣到成都,這也是他當時唯一能干的事情,不需要多少本錢,幾百千把塊錢就可以干。
據羅陽勇回憶,一大早起來就到農戶地里收購豌豆,用蛇皮口袋一袋一袋裝好,然后上車。第一次沒有經驗,豌豆裝車時沒有用氣籠,車還沒有到成都,豌豆就爛掉了。這一次失敗讓羅陽勇明白了做生意的道理:要懂行,要講誠信,要講品質,不能虧待買方,也不能虧待賣方。
第二次販賣蔬菜時,他不僅從外行變成了內行,而且在農戶和成都商家之間建立了良好誠信關系,最多的時候,一個月從攀枝花到成都連續跑三趟,一趟要跑十幾個小時,中途還不能夠休息。
“那時拉蔬菜的東風車坐墊很硬,坐車就把屁股做壞了,腫得向猴子的屁股,痛啊,實在是坐不下去。”羅陽勇說。“為了讓蔬菜保鮮,不允許駕駛員睡覺,就給駕駛員唱歌。東風車又沒有空調,發動機在前面轉動,熱風全往駕駛室里面灌,熱啊!”
羅陽勇體會到,做小生意講誠信是很不容易的。蔬菜生意利潤很薄, 那個時候家里很貧窮,講誠信就經常賺不到錢,只能養家扶口。
善于總結反思的羅陽勇算了一筆資金周轉細賬:蔬菜從開始下種到采摘要半年;種水果要三年;搞施工可以以工程進度付款。但還是不行,不如建個工廠,今天生產的產品賣了今天就有收益。
98年底,他便邀約6個股東投資200萬元成立了鹽邊縣弘揚選礦廠,自任廠長,從此以后在攀枝花釩鈦磁鐵礦采選業干得風生水起。
羅陽勇對廠名“弘揚”作了精彩的詮釋,他說:“就是弘揚一種艱苦奮斗的精神,再加上自己名字里面也有一個“陽”字,象征初升的太陽,預示著不斷地奮斗、奮斗!”
堅守,修煉自身才能應對風險
2003年,米易一家股份制企業——米易縣安寧鐵鈦有限責任公司負債累累,瀕臨破產。羅陽勇臨危受命,勇挑重擔,收購了公司全部股份,并全盤接受安置職工,為職工補發補繳了原公司所欠工資和社保。
他站在營盤山頂,仰望天空,思想似乎與藍天相融:現在,他有了一個廣闊的天空,他可以在這個舞臺上縱橫馳騁,盡情揮灑。猶如雄鷹飛向天空,蛟龍回歸大海,他的聰明才智終于有了用武之地,他要在這方天地中創造一個奇跡,創造一個神話……
如何才能搞好這個企業?此時,羅陽勇又像一位運籌帷幄的將軍,頭戴綸巾,輕搖羽扇,揮手談笑間,胸中乾坤翻轉,治理謀略已定——技術創新力才是公司核心競爭力。
他親自組建技術創新團隊并擔任技術帶頭人,在釩鈦磁鐵礦采選、磨礦分級、浮選回收、節能環保、大數據信息化技術等方面形成了完善的技術體系。
該團隊現已獲授權專利33件,3項技術被國土資源部評定為國家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先進技術,2項技術獲國土資源部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技術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技術攀枝花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技術獲四川省首屆專利獎三等獎。
公司字號“安寧”雖然沿襲了下來,但是,它的內涵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名字變成了四川安寧鐵鈦股份有限公司,在“掌門人”羅陽勇的治理下,不斷蛻變,現已成為一家以先進技術對多金屬伴生礦進行綜合回收利用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首批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承建企業、國家級綠色礦山企業,已具備年綜合利用釩鈦磁鐵礦900萬噸的生產規模,年產鐵、鈦精礦超過200萬噸,是中國最大鈦原料供應商。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7年發生的美國次貸危機以及最近的中美貿易戰,在羅陽勇看來,都不算個事。“只要把企業內部控制好,現代企業制度建好,把業務、技術做好,照顧好員工,處理好社會關系,服務好客戶,這個社會還是這個社會,人還是那個人。”
回饋,感悟天地運行助力社會和諧
毛澤東同志在慶祝吳玉章同志六十壽辰時說:“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一貫的有益于廣大群眾……”
翻開安寧公司的捐贈記錄,截止2018年底,13年來,公司累計捐款3191.46萬元,捐贈物質70.57萬元,合計3262.33萬元。羅陽勇自覺地踐行了毛主席倡導的一輩子做好事的教導。
“我只要有這個能力,這一生我都愿意去做,有多大能力就做多長,政府引導的要去做,沒有引導的,我只要發現也要去做。”羅陽勇堅定地說。
在他的心目中,堅守實業把企業做好與持續不斷的扶貧濟困是一回事。他認識到扶貧攻堅不是簡單的捐款捐物,必須進行實地考察調研,針對貧困群眾的實際情況制訂措施,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幫扶,發掘貧困群眾自身的造血功能,才能從根本上實現脫貧致富。
2016年初,在對鹽邊縣溫泉彝族鄉野麻地村的結對精準扶貧中,他安排專人摸清該村產業發展單一、基礎設施不健全、水資源緊缺、知識文化水平不高等導致該村貧困的問題,親自研究制定了精準扶貧措施。
2017年他親自參加了“中國光彩事業涼山行”活動,深切感受到中央和省委統戰部、各級工商聯對涼山脫貧工作的關心與支持,感受到全國優秀企業家熱心愛國、感恩回饋社會的時代風采,更加堅定了脫貧攻堅的信念;2018年又參加省委統戰部、省工商聯等6家省級單位發起的“沿著總書記足跡·重走涼山扶貧路”活動。活動后,羅陽勇同志立即與涼山州木里藏族自治縣寧郎鄉下博瓦村、則洛村,鹽源縣棉椏鄉綿埡村簽訂幫扶協議。
羅陽勇認為,不是因為你有財富才有滿足感,也不是你有地位才有滿足感,物質財富對于企業家群體來講已經不是終極目的,終極目的是追求內心的一種寧靜。
他把“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他說,20歲到40歲之前要踐行前半句自強不息,他的企業 “弘揚選礦”、“東方鈦業”象征的都是奮斗,不停地奮斗。41歲以后主要是踐行后半句厚德載物,要有做老黃牛的精神,要有母親對子女的包容。安寧公司的“安寧”代表著寧靜,就是對待萬事萬物都要有顆包容心。
他倡導企業家要不斷學習反思,向失敗學、向成功學、向老師學、向朋友學、向天地學。他認為,人是連接天地中間的一根線,所以,人有靈氣。向天地學才能知道春夏秋冬四季輪回,才能知道人有生老病死,同樣企業也有壽終正寢時。這些都是規律,是定數,要用平常心來看待。
羅陽勇堅信:人,唯一能改變的是自己的內心。修身不修心不能算修行,身的舉動是內心的外在表現,內心修煉好了,你才能與人和諧、與社會和諧,與你的商界朋友和諧,朋友圈才會做大。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