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布拖縣縣城集中安置點(依撒社區)全景。 本報記者王云尹鋼攝
滿懷新期待 不懼新挑戰
6月21日8時,身穿靚麗民族服飾的涼山州布拖縣浪珠鄉古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召布色拉,提前來到布拖縣縣城集中安置點(依撒社區)。此時,社區外已聚集了大批和他一樣盛裝打扮的群眾,等待工作人員安排其入場。
當天,布拖縣縣城集中安置點舉行分房活動,召布色拉等14230人分到新房。拿到新鑰匙,走進新社區,搬遷群眾滿懷對未來的期待,迎接即將到來的新生活。
□四川在線記者 王云 王代強 袁敏
新期待
搬進新家,在縣城找到新工作,相信日子會越過越紅火
上午,38歲的色力么你扎出現在特木里小學抽簽點,代替幾天前扭傷腳的母親阿扭么日喝抽取房號。
“搬進新家,就不用再租房子住了。”色力么你扎說,她們家的老房子因為修路被拆了,一段時間以來,母親帶著兩個小孫子租住在縣城親戚家里。“我和老公住在拖覺鎮,到縣城要坐半個多小時的車。”色力么你扎說。
根據政策,阿扭么日喝將分到縣城集中安置點一套70平方米的新房。色力么你扎說,再過幾天,夫妻倆也將搬進新家和媽媽一起住,“老公最近也在縣城找到了新工作,我們一起照顧媽媽。”
特木里鎮副鎮長李木格正還告訴她一個好消息:縣城集中安置點社區還配套了幼兒園,所有貧困戶的孩子將免費入學。這讓色力么你扎對未來的生活充滿期待。
同樣充滿期待的,還有特木里鎮乃烏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毛克拉色,他家分到一套90平方米的新房,“現在從安置點到老家的公路也修好了,回老家羊圈養羊騎三輪車只需要半個小時。”
之前,毛克拉色一家人擠住在山上兩間簡陋的房子里。雖然勞動力不少,但是由于從未出過遠門,加上語言不通又沒有一技之長,不了解外面招工信息,他們一家人只能一直靠著1畝多土地和幾頭豬羊維持生計。
后來,他家被識別為貧困戶,各級幫扶干部多次走進他家講解扶貧政策,動員并幫助他們外出務工。從2016年底開始,他們家陸續有4個人,跟著村里其他年輕人一起到廣東東莞、佛山務工,去年全家收入5萬多元。
今年年初,借著村里為貧困戶集中修建羊圈、實施養殖獎補政策的大好機遇,毛克拉色家拿出8萬元買了50只羊養殖。即將搬進新家,毛克拉色提前買了一輛三輪車,“以后回去養羊,拉羊下來賣都很方便,相信日子會越過越紅火。”
“彝語‘依撒’就是‘住得好、住得幸福’的意思。”布拖縣委副書記鄧志紅說,安置點不僅建起幼兒園,還將成立衛生服務中心、警務室、綜治工作中心、法律服務中心、職工之家、日間照料中心、新時代精神文明實踐站等,為搬遷戶提供周全的公共服務配套。
新挑戰
人員下山、產業上山,“兩端”發力支持后續發展
“不怕!”分房現場,布拖縣四棵鄉黨委書記嘿哈劉子堅定地說。全鄉5個行政村中,就有4個村的村民將整體搬遷到依撒社區,搬遷人數達到391戶1700余人,鄉里僅剩69戶680人。在他看來,四棵鄉工作重心將轉移到新戰場。
“我們已經提前進行了安排,不懼新挑戰。”嘿哈劉子說,為服務好進入縣城的群眾,他將鄉里的工作團隊一分為二,并在一個月前成立四棵鄉縣城臨時集中辦公點,重點跟進進城群眾的后續幫扶。
搬得出,更要穩得住。在抽簽分房之前,嘿哈劉子已在為鄉親們的生計而奔走,與四川旅游學院對接,引導年輕人進校學習烹飪技能;與州內培訓機構對接,讓更多的鄉親參加技能培訓。
此外,從去年開始,四棵鄉陸續整合950余萬元資金,投入到布拖縣多個大型農業產業園區,鄉親們每年有相對穩定的入股分紅。
受自然條件制約發展相對滯后,特木里鎮得機村的村民也將整體搬遷至依撒社區,涉及近200戶900余人。駐村第一書記侯濤說,得機村將按照“人員下山、產業上山”的思路推動后續發展。
目前,全村1000畝土地幾乎全部流轉給村專合社,已種上川續斷,眼下長勢良好,預計明年可采收,后期將向村民分紅。同時,村里正在建設一個大型養殖場,計劃引進企業經營,帶動村民增收。
村民即將搬進新家,村里的幫扶干部也將陸續下山到安置點開展后續幫扶工作,一方面,繼續積極動員勞動力外出務工;另一方面,配合安置點其他干部做好社區管理。
在幫扶干部的動員下,貧困戶阿都列子今年開始到山東務工,月薪4000元左右。當天,他分到90平方米的新房,還買了新家具,準備本月25日左右搬進去,“家里安排妥當后,我還要出去打工。”
此次布拖縣縣城集中安置,涉及26個鄉鎮、100個行政村,其中有11個行政村屬于整體搬遷。為了做好后續發展,布拖縣制定了集中安置點治理與后續發展有關實施方案,并明確了安置點治理政策,正從10多個方面進行細化落實。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航拍布拖縣縣城集中安置點(依撒社區)全景。 本報記者王云尹鋼攝
滿懷新期待 不懼新挑戰
6月21日8時,身穿靚麗民族服飾的涼山州布拖縣浪珠鄉古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召布色拉,提前來到布拖縣縣城集中安置點(依撒社區)。此時,社區外已聚集了大批和他一樣盛裝打扮的群眾,等待工作人員安排其入場。
當天,布拖縣縣城集中安置點舉行分房活動,召布色拉等14230人分到新房。拿到新鑰匙,走進新社區,搬遷群眾滿懷對未來的期待,迎接即將到來的新生活。
□四川在線記者 王云 王代強 袁敏
新期待
搬進新家,在縣城找到新工作,相信日子會越過越紅火
上午,38歲的色力么你扎出現在特木里小學抽簽點,代替幾天前扭傷腳的母親阿扭么日喝抽取房號。
“搬進新家,就不用再租房子住了。”色力么你扎說,她們家的老房子因為修路被拆了,一段時間以來,母親帶著兩個小孫子租住在縣城親戚家里。“我和老公住在拖覺鎮,到縣城要坐半個多小時的車。”色力么你扎說。
根據政策,阿扭么日喝將分到縣城集中安置點一套70平方米的新房。色力么你扎說,再過幾天,夫妻倆也將搬進新家和媽媽一起住,“老公最近也在縣城找到了新工作,我們一起照顧媽媽。”
特木里鎮副鎮長李木格正還告訴她一個好消息:縣城集中安置點社區還配套了幼兒園,所有貧困戶的孩子將免費入學。這讓色力么你扎對未來的生活充滿期待。
同樣充滿期待的,還有特木里鎮乃烏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毛克拉色,他家分到一套90平方米的新房,“現在從安置點到老家的公路也修好了,回老家羊圈養羊騎三輪車只需要半個小時。”
之前,毛克拉色一家人擠住在山上兩間簡陋的房子里。雖然勞動力不少,但是由于從未出過遠門,加上語言不通又沒有一技之長,不了解外面招工信息,他們一家人只能一直靠著1畝多土地和幾頭豬羊維持生計。
后來,他家被識別為貧困戶,各級幫扶干部多次走進他家講解扶貧政策,動員并幫助他們外出務工。從2016年底開始,他們家陸續有4個人,跟著村里其他年輕人一起到廣東東莞、佛山務工,去年全家收入5萬多元。
今年年初,借著村里為貧困戶集中修建羊圈、實施養殖獎補政策的大好機遇,毛克拉色家拿出8萬元買了50只羊養殖。即將搬進新家,毛克拉色提前買了一輛三輪車,“以后回去養羊,拉羊下來賣都很方便,相信日子會越過越紅火。”
“彝語‘依撒’就是‘住得好、住得幸福’的意思。”布拖縣委副書記鄧志紅說,安置點不僅建起幼兒園,還將成立衛生服務中心、警務室、綜治工作中心、法律服務中心、職工之家、日間照料中心、新時代精神文明實踐站等,為搬遷戶提供周全的公共服務配套。
新挑戰
人員下山、產業上山,“兩端”發力支持后續發展
“不怕!”分房現場,布拖縣四棵鄉黨委書記嘿哈劉子堅定地說。全鄉5個行政村中,就有4個村的村民將整體搬遷到依撒社區,搬遷人數達到391戶1700余人,鄉里僅剩69戶680人。在他看來,四棵鄉工作重心將轉移到新戰場。
“我們已經提前進行了安排,不懼新挑戰。”嘿哈劉子說,為服務好進入縣城的群眾,他將鄉里的工作團隊一分為二,并在一個月前成立四棵鄉縣城臨時集中辦公點,重點跟進進城群眾的后續幫扶。
搬得出,更要穩得住。在抽簽分房之前,嘿哈劉子已在為鄉親們的生計而奔走,與四川旅游學院對接,引導年輕人進校學習烹飪技能;與州內培訓機構對接,讓更多的鄉親參加技能培訓。
此外,從去年開始,四棵鄉陸續整合950余萬元資金,投入到布拖縣多個大型農業產業園區,鄉親們每年有相對穩定的入股分紅。
受自然條件制約發展相對滯后,特木里鎮得機村的村民也將整體搬遷至依撒社區,涉及近200戶900余人。駐村第一書記侯濤說,得機村將按照“人員下山、產業上山”的思路推動后續發展。
目前,全村1000畝土地幾乎全部流轉給村專合社,已種上川續斷,眼下長勢良好,預計明年可采收,后期將向村民分紅。同時,村里正在建設一個大型養殖場,計劃引進企業經營,帶動村民增收。
村民即將搬進新家,村里的幫扶干部也將陸續下山到安置點開展后續幫扶工作,一方面,繼續積極動員勞動力外出務工;另一方面,配合安置點其他干部做好社區管理。
在幫扶干部的動員下,貧困戶阿都列子今年開始到山東務工,月薪4000元左右。當天,他分到90平方米的新房,還買了新家具,準備本月25日左右搬進去,“家里安排妥當后,我還要出去打工。”
此次布拖縣縣城集中安置,涉及26個鄉鎮、100個行政村,其中有11個行政村屬于整體搬遷。為了做好后續發展,布拖縣制定了集中安置點治理與后續發展有關實施方案,并明確了安置點治理政策,正從10多個方面進行細化落實。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