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項目現場感受產業脈動
引進世界500強恒力集團,瀘州欲打造西南聚酯新材料及紡織制造中心;引進中孚一期項目,廣元有意打造川陜甘結合部鋁基材料基地和千億級鋁產業集群;建成現代物流園,南充發力打造川東北物流集散中心和區域最大進出口基地;川菜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園項目抓緊施工,達州欲打造“中國川菜食品產業化基地”……
全省各地如何以重大項目為抓手,加快培育壯大優勢產業,建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再造區域發展新優勢?近日,本報記者走進瀘州、廣元、南充、達州,在項目現場探尋答案。
川報觀察記者 魏馮 燕巧 蒲南溪 袁城霖
走進瀘州
看高端紡織產業
將建西南紡織制造中心
恒力(瀘州)產業園項目建設現場一派忙碌景象。孫鵬偉 攝
【現場】
6月29日,恒力(瀘州)產業園項目現場,5000畝場平工程已完成近9成,通電、通水、通路工程正同步進行。
“7月末前完成紡織項目廠房封頂,9月1日開始設備進場安裝調試,爭取10月31日實現紡織項目一期投產。”恒力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茂凱介紹,紡織項目投資82億元,建成后可年產10億米高檔紡織織物。
與紡織項目一路之隔的,是產業園的第二個項目——紡絲項目建設現場。該項目投資118億元,將建成年產120萬噸智能化聚酯紡絲項目,計劃于2021年年底投產。
恒力(瀘州)產業園是瀘州建市以來最大的招商引資產業項目,預計2021年底全部建成投產,將解決1.5萬人就業問題。“屆時每年可實現營業收入200億元至300億元,稅收20億元。”王茂凱介紹,瀘州也將借由該項目成為西南聚酯新材料及紡織制造中心。
【觀察】
一個是世界500強企業,以聚酯新材料、紡織全產業鏈等聞名;另一個是中國酒城,紡織業不太占優勢。
兩方牽手,是瀘州對四川做強“主干”和發展“多支”抓好項目投資的具體落實,是基于川南經濟區功能定位、抓好抓準項目的成果。包括瀘州在內的川南經濟區,肩負培育優勢產業集群、建設南向開放重要門戶和川渝滇黔結合部區域經濟中心的使命。恒力入駐,意味著高端產業鏈條將崛起,帶動西南地區培育壯大新材料產業、構建強大的產業集群,有利于瀘州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節點城市。
走進南充
看現代物流產業
建應急物流加大物資儲備
南充保稅物流中心(B型)關口。蒲南溪 攝
“項目的土建部分、海關監管及信息化系統等配套設施已于6月底全部完成,目前正進行設備測試,迎接驗收。”近日,南充現代物流園內,南充保稅物流中心(B型)項目現場,正在進行智能卡口控制系統、園區視頻監控系統設施設備的測試。
“去年年底保稅中心獲批,總體建設方案今年4月26日獲批通過。”南充現代物流園投資建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劉家斌說。
南充保稅物流中心(B型)是南充現代物流園項目的外向型板塊,也是南充發展現代物流產業千億集群新的增長極。保稅中心預計9月封關接受海關總署驗收并發放代碼后,就可以正式投入使用。投運后,南充乃至川東北片區的對外開放水平將提升到一個新水平。
現代物流產業,是南充“155發展戰略”中重點打造的千億產業集群,而南充現代物流園則是該產業集群的核心載體。2019年,現代物流園創下數個“川東北第一”。目前,該園區不僅招引浙江傳化、中國物流等重點物流企業,還引進了京東、順豐等2200余戶企業。
南充現代物流園共規劃9個服務板塊。其中,6個建成或在建板塊,包括公路運輸、建材汽配、農產品食物冷鏈、糧油倉儲物流、城際配送、快遞產業園;3個計劃建設板塊,包括醫藥物流、油氣物流和應急物流。而規劃中的應急物流板塊,針對大型災害儲備救生、糧食、警用、消防裝備,可為整個川東北地區應對緊急事件提供物資支撐,這也是疫情發生后,該園區貫徹防控工作要求的積極響應和迅速謀劃。
走進廣元
看中孚一期項目
培育千億級鋁產業集群
廣元中孚一期凈化脫硫設施。燕巧 攝
6月28日凌晨,廣元中孚一期電解鋁二車間最后4個電解槽啟動結束,234個電解槽實現全線投產,意味著年產25萬噸鋁的產能目標達成,每年將貢獻稅收1.5億元。
中孚一期項目是近年來廣元推動鋁產業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中孚實業于2018年11月落戶廣元,當年年底開工建設,2019年11月一車間實現投產。
“一般公司注冊需 3天時間,而我們只用半天完成注冊。”廣元中孚一期項目負責人郭慶峰介紹,為盡快推進重點項目落地,廣元對重點鋁產業項目實行“一個重點項目、一名領導牽頭、一套班子運作、一套措施保障”的“四個一”項目推進機制,提供全程代辦“保姆式”服務。
廣元還規劃,到2025年形成150萬噸原鋁生產能力、500萬噸以上鋁基材料生產加工能力,年用電量200億千瓦時,建成川陜甘結合部最大鋁產業基地。
廣元對鋁產業的規劃是:到2025年培育千億級鋁產業集群。通過鋁產業,廣元經濟將邁上一個新臺階。
2018年以來,廣元抓住電解鋁產業向水電資源豐富地區轉移的機遇,先后與廣元中孚一期、廣元中孚二期兩個年產25萬噸的電解鋁項目簽約。
原鋁產業發展,已帶動上下游產業在廣元不斷聚集。截至2019年底,廣元經濟技術開發區入園的鋁產業及配套企業達35家,今年以來,新簽年產20萬噸高端鋁基新材料等8個配套項目,總投資50.28億元。
走進達州
看聯合運營模式
打造川菜食品產業化基地
川菜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園展陳館裝飾現場。這棟建筑以火鍋盆為造型,將作為園區產業、產品展示。袁城霖 攝
6月29日14時許,達州市通川經開區川菜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園,一幢以火鍋盆為造型的紅色建筑正在進行外墻裝飾。
馬路對面,園區引進的首家企業——四川千洪食品有限公司的廠房主體已完工——這家公司擬建設年產8000噸的川式復合調味品加工生產線。
川菜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園全稱為四川大學(達州)川菜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園,占地1200畝,計劃總投資50億元,集中發展川菜原輔料、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等產業集群。
項目由通川區政府、四川大學農產品加工研究院和新希望集團旗下的四川川娃子食品公司合作建設運營。“項目建成后,原材料、銷售市場覆蓋范圍將從達州市拓展至川渝乃至西南地區,預計實現年產值約100億元。”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劉偉說。
未來園區將力爭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國一流的“中國川菜食品產業化基地”“特色產業發展示范園區”,2025年創建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
川菜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園的建設,將首先推動作為農業大市的達州市域內系列農產品的發展。以青花椒為例,僅達川區和渠縣種植面積超過30萬畝。以千洪食品為例,其產品主要為川味冒菜底料、川味火鍋底料、辣椒醬等,顯然將大量“消耗”青花椒等原材料。
達州市提出打造“6+3”重點產業集群,其中農產品加工業定位為打造千億級產業。川菜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園建成達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約100億元。
來源:川報觀察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直擊項目現場感受產業脈動
引進世界500強恒力集團,瀘州欲打造西南聚酯新材料及紡織制造中心;引進中孚一期項目,廣元有意打造川陜甘結合部鋁基材料基地和千億級鋁產業集群;建成現代物流園,南充發力打造川東北物流集散中心和區域最大進出口基地;川菜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園項目抓緊施工,達州欲打造“中國川菜食品產業化基地”……
全省各地如何以重大項目為抓手,加快培育壯大優勢產業,建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再造區域發展新優勢?近日,本報記者走進瀘州、廣元、南充、達州,在項目現場探尋答案。
川報觀察記者 魏馮 燕巧 蒲南溪 袁城霖
走進瀘州
看高端紡織產業
將建西南紡織制造中心
恒力(瀘州)產業園項目建設現場一派忙碌景象。孫鵬偉 攝
【現場】
6月29日,恒力(瀘州)產業園項目現場,5000畝場平工程已完成近9成,通電、通水、通路工程正同步進行。
“7月末前完成紡織項目廠房封頂,9月1日開始設備進場安裝調試,爭取10月31日實現紡織項目一期投產。”恒力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茂凱介紹,紡織項目投資82億元,建成后可年產10億米高檔紡織織物。
與紡織項目一路之隔的,是產業園的第二個項目——紡絲項目建設現場。該項目投資118億元,將建成年產120萬噸智能化聚酯紡絲項目,計劃于2021年年底投產。
恒力(瀘州)產業園是瀘州建市以來最大的招商引資產業項目,預計2021年底全部建成投產,將解決1.5萬人就業問題。“屆時每年可實現營業收入200億元至300億元,稅收20億元。”王茂凱介紹,瀘州也將借由該項目成為西南聚酯新材料及紡織制造中心。
【觀察】
一個是世界500強企業,以聚酯新材料、紡織全產業鏈等聞名;另一個是中國酒城,紡織業不太占優勢。
兩方牽手,是瀘州對四川做強“主干”和發展“多支”抓好項目投資的具體落實,是基于川南經濟區功能定位、抓好抓準項目的成果。包括瀘州在內的川南經濟區,肩負培育優勢產業集群、建設南向開放重要門戶和川渝滇黔結合部區域經濟中心的使命。恒力入駐,意味著高端產業鏈條將崛起,帶動西南地區培育壯大新材料產業、構建強大的產業集群,有利于瀘州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節點城市。
走進南充
看現代物流產業
建應急物流加大物資儲備
南充保稅物流中心(B型)關口。蒲南溪 攝
【現場】
“項目的土建部分、海關監管及信息化系統等配套設施已于6月底全部完成,目前正進行設備測試,迎接驗收。”近日,南充現代物流園內,南充保稅物流中心(B型)項目現場,正在進行智能卡口控制系統、園區視頻監控系統設施設備的測試。
“去年年底保稅中心獲批,總體建設方案今年4月26日獲批通過。”南充現代物流園投資建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劉家斌說。
南充保稅物流中心(B型)是南充現代物流園項目的外向型板塊,也是南充發展現代物流產業千億集群新的增長極。保稅中心預計9月封關接受海關總署驗收并發放代碼后,就可以正式投入使用。投運后,南充乃至川東北片區的對外開放水平將提升到一個新水平。
【觀察】
現代物流產業,是南充“155發展戰略”中重點打造的千億產業集群,而南充現代物流園則是該產業集群的核心載體。2019年,現代物流園創下數個“川東北第一”。目前,該園區不僅招引浙江傳化、中國物流等重點物流企業,還引進了京東、順豐等2200余戶企業。
南充現代物流園共規劃9個服務板塊。其中,6個建成或在建板塊,包括公路運輸、建材汽配、農產品食物冷鏈、糧油倉儲物流、城際配送、快遞產業園;3個計劃建設板塊,包括醫藥物流、油氣物流和應急物流。而規劃中的應急物流板塊,針對大型災害儲備救生、糧食、警用、消防裝備,可為整個川東北地區應對緊急事件提供物資支撐,這也是疫情發生后,該園區貫徹防控工作要求的積極響應和迅速謀劃。
走進廣元
看中孚一期項目
培育千億級鋁產業集群
廣元中孚一期凈化脫硫設施。燕巧 攝
【現場】
6月28日凌晨,廣元中孚一期電解鋁二車間最后4個電解槽啟動結束,234個電解槽實現全線投產,意味著年產25萬噸鋁的產能目標達成,每年將貢獻稅收1.5億元。
中孚一期項目是近年來廣元推動鋁產業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中孚實業于2018年11月落戶廣元,當年年底開工建設,2019年11月一車間實現投產。
“一般公司注冊需 3天時間,而我們只用半天完成注冊。”廣元中孚一期項目負責人郭慶峰介紹,為盡快推進重點項目落地,廣元對重點鋁產業項目實行“一個重點項目、一名領導牽頭、一套班子運作、一套措施保障”的“四個一”項目推進機制,提供全程代辦“保姆式”服務。
廣元還規劃,到2025年形成150萬噸原鋁生產能力、500萬噸以上鋁基材料生產加工能力,年用電量200億千瓦時,建成川陜甘結合部最大鋁產業基地。
【觀察】
廣元對鋁產業的規劃是:到2025年培育千億級鋁產業集群。通過鋁產業,廣元經濟將邁上一個新臺階。
2018年以來,廣元抓住電解鋁產業向水電資源豐富地區轉移的機遇,先后與廣元中孚一期、廣元中孚二期兩個年產25萬噸的電解鋁項目簽約。
原鋁產業發展,已帶動上下游產業在廣元不斷聚集。截至2019年底,廣元經濟技術開發區入園的鋁產業及配套企業達35家,今年以來,新簽年產20萬噸高端鋁基新材料等8個配套項目,總投資50.28億元。
走進達州
看聯合運營模式
打造川菜食品產業化基地
川菜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園展陳館裝飾現場。這棟建筑以火鍋盆為造型,將作為園區產業、產品展示。袁城霖 攝
【現場】
6月29日14時許,達州市通川經開區川菜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園,一幢以火鍋盆為造型的紅色建筑正在進行外墻裝飾。
馬路對面,園區引進的首家企業——四川千洪食品有限公司的廠房主體已完工——這家公司擬建設年產8000噸的川式復合調味品加工生產線。
川菜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園全稱為四川大學(達州)川菜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園,占地1200畝,計劃總投資50億元,集中發展川菜原輔料、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等產業集群。
項目由通川區政府、四川大學農產品加工研究院和新希望集團旗下的四川川娃子食品公司合作建設運營。“項目建成后,原材料、銷售市場覆蓋范圍將從達州市拓展至川渝乃至西南地區,預計實現年產值約100億元。”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劉偉說。
未來園區將力爭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國一流的“中國川菜食品產業化基地”“特色產業發展示范園區”,2025年創建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
【觀察】
川菜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園的建設,將首先推動作為農業大市的達州市域內系列農產品的發展。以青花椒為例,僅達川區和渠縣種植面積超過30萬畝。以千洪食品為例,其產品主要為川味冒菜底料、川味火鍋底料、辣椒醬等,顯然將大量“消耗”青花椒等原材料。
達州市提出打造“6+3”重點產業集群,其中農產品加工業定位為打造千億級產業。川菜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園建成達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約100億元。
來源:川報觀察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直擊項目現場感受產業脈動
引進世界500強恒力集團,瀘州欲打造西南聚酯新材料及紡織制造中心;引進中孚一期項目,廣元有意打造川陜甘結合部鋁基材料基地和千億級鋁產業集群;建成現代物流園,南充發力打造川東北物流集散中心和區域最大進出口基地;川菜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園項目抓緊施工,達州欲打造“中國川菜食品產業化基地”……
全省各地如何以重大項目為抓手,加快培育壯大優勢產業,建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再造區域發展新優勢?近日,本報記者走進瀘州、廣元、南充、達州,在項目現場探尋答案。
川報觀察記者 魏馮 燕巧 蒲南溪 袁城霖
走進瀘州
看高端紡織產業
將建西南紡織制造中心
恒力(瀘州)產業園項目建設現場一派忙碌景象。孫鵬偉 攝
【現場】
6月29日,恒力(瀘州)產業園項目現場,5000畝場平工程已完成近9成,通電、通水、通路工程正同步進行。
“7月末前完成紡織項目廠房封頂,9月1日開始設備進場安裝調試,爭取10月31日實現紡織項目一期投產。”恒力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茂凱介紹,紡織項目投資82億元,建成后可年產10億米高檔紡織織物。
與紡織項目一路之隔的,是產業園的第二個項目——紡絲項目建設現場。該項目投資118億元,將建成年產120萬噸智能化聚酯紡絲項目,計劃于2021年年底投產。
恒力(瀘州)產業園是瀘州建市以來最大的招商引資產業項目,預計2021年底全部建成投產,將解決1.5萬人就業問題。“屆時每年可實現營業收入200億元至300億元,稅收20億元。”王茂凱介紹,瀘州也將借由該項目成為西南聚酯新材料及紡織制造中心。
【觀察】
一個是世界500強企業,以聚酯新材料、紡織全產業鏈等聞名;另一個是中國酒城,紡織業不太占優勢。
兩方牽手,是瀘州對四川做強“主干”和發展“多支”抓好項目投資的具體落實,是基于川南經濟區功能定位、抓好抓準項目的成果。包括瀘州在內的川南經濟區,肩負培育優勢產業集群、建設南向開放重要門戶和川渝滇黔結合部區域經濟中心的使命。恒力入駐,意味著高端產業鏈條將崛起,帶動西南地區培育壯大新材料產業、構建強大的產業集群,有利于瀘州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節點城市。
走進南充
看現代物流產業
建應急物流加大物資儲備
南充保稅物流中心(B型)關口。蒲南溪 攝
【現場】
“項目的土建部分、海關監管及信息化系統等配套設施已于6月底全部完成,目前正進行設備測試,迎接驗收。”近日,南充現代物流園內,南充保稅物流中心(B型)項目現場,正在進行智能卡口控制系統、園區視頻監控系統設施設備的測試。
“去年年底保稅中心獲批,總體建設方案今年4月26日獲批通過。”南充現代物流園投資建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劉家斌說。
南充保稅物流中心(B型)是南充現代物流園項目的外向型板塊,也是南充發展現代物流產業千億集群新的增長極。保稅中心預計9月封關接受海關總署驗收并發放代碼后,就可以正式投入使用。投運后,南充乃至川東北片區的對外開放水平將提升到一個新水平。
【觀察】
現代物流產業,是南充“155發展戰略”中重點打造的千億產業集群,而南充現代物流園則是該產業集群的核心載體。2019年,現代物流園創下數個“川東北第一”。目前,該園區不僅招引浙江傳化、中國物流等重點物流企業,還引進了京東、順豐等2200余戶企業。
南充現代物流園共規劃9個服務板塊。其中,6個建成或在建板塊,包括公路運輸、建材汽配、農產品食物冷鏈、糧油倉儲物流、城際配送、快遞產業園;3個計劃建設板塊,包括醫藥物流、油氣物流和應急物流。而規劃中的應急物流板塊,針對大型災害儲備救生、糧食、警用、消防裝備,可為整個川東北地區應對緊急事件提供物資支撐,這也是疫情發生后,該園區貫徹防控工作要求的積極響應和迅速謀劃。
走進廣元
看中孚一期項目
培育千億級鋁產業集群
廣元中孚一期凈化脫硫設施。燕巧 攝
【現場】
6月28日凌晨,廣元中孚一期電解鋁二車間最后4個電解槽啟動結束,234個電解槽實現全線投產,意味著年產25萬噸鋁的產能目標達成,每年將貢獻稅收1.5億元。
中孚一期項目是近年來廣元推動鋁產業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中孚實業于2018年11月落戶廣元,當年年底開工建設,2019年11月一車間實現投產。
“一般公司注冊需 3天時間,而我們只用半天完成注冊。”廣元中孚一期項目負責人郭慶峰介紹,為盡快推進重點項目落地,廣元對重點鋁產業項目實行“一個重點項目、一名領導牽頭、一套班子運作、一套措施保障”的“四個一”項目推進機制,提供全程代辦“保姆式”服務。
廣元還規劃,到2025年形成150萬噸原鋁生產能力、500萬噸以上鋁基材料生產加工能力,年用電量200億千瓦時,建成川陜甘結合部最大鋁產業基地。
【觀察】
廣元對鋁產業的規劃是:到2025年培育千億級鋁產業集群。通過鋁產業,廣元經濟將邁上一個新臺階。
2018年以來,廣元抓住電解鋁產業向水電資源豐富地區轉移的機遇,先后與廣元中孚一期、廣元中孚二期兩個年產25萬噸的電解鋁項目簽約。
原鋁產業發展,已帶動上下游產業在廣元不斷聚集。截至2019年底,廣元經濟技術開發區入園的鋁產業及配套企業達35家,今年以來,新簽年產20萬噸高端鋁基新材料等8個配套項目,總投資50.28億元。
走進達州
看聯合運營模式
打造川菜食品產業化基地
川菜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園展陳館裝飾現場。這棟建筑以火鍋盆為造型,將作為園區產業、產品展示。袁城霖 攝
【現場】
6月29日14時許,達州市通川經開區川菜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園,一幢以火鍋盆為造型的紅色建筑正在進行外墻裝飾。
馬路對面,園區引進的首家企業——四川千洪食品有限公司的廠房主體已完工——這家公司擬建設年產8000噸的川式復合調味品加工生產線。
川菜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園全稱為四川大學(達州)川菜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園,占地1200畝,計劃總投資50億元,集中發展川菜原輔料、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等產業集群。
項目由通川區政府、四川大學農產品加工研究院和新希望集團旗下的四川川娃子食品公司合作建設運營。“項目建成后,原材料、銷售市場覆蓋范圍將從達州市拓展至川渝乃至西南地區,預計實現年產值約100億元。”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劉偉說。
未來園區將力爭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國一流的“中國川菜食品產業化基地”“特色產業發展示范園區”,2025年創建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
【觀察】
川菜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園的建設,將首先推動作為農業大市的達州市域內系列農產品的發展。以青花椒為例,僅達川區和渠縣種植面積超過30萬畝。以千洪食品為例,其產品主要為川味冒菜底料、川味火鍋底料、辣椒醬等,顯然將大量“消耗”青花椒等原材料。
達州市提出打造“6+3”重點產業集群,其中農產品加工業定位為打造千億級產業。川菜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園建成達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約1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