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王國平 吳憂 何浩源 吳亞飛 王若曄
重慶和四川,互相該怎么學,怎么干?
從2001年提出攜手打造“成渝經濟走廊”,到2003年第一次出現成渝經濟區的概念,到2016年3月通過《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再到2020年1月3日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過去多年,關于成渝地區的戰略一個接一個落地。
隨著加快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從農業到工業,從文物保護到社區治理,兩地互相學習的領域越來越廣,互相借鑒產生的成果越來越多。
正如網友所說,重慶和四川,就是要互為紅藍兩軍磨礪提高,共同打造第四極,補齊鉆石狀的世界級城市群體系的最后一根支柱。
近日,四川在線-川報觀察記者行走巴蜀大地多個點位,感受兩地的競合與互動。
1
減少內耗
共同打造中國檸檬品牌
四川資陽安岳縣,發展檸檬產業數十年,這里是國家級檸檬商品生產基地,種植面積達52萬畝,綜合產值上百億元。
▲安岳檸檬(安岳縣委宣傳部供圖)
近年來,相鄰的重慶市潼南區異軍突起,創建了國家現代農業(檸檬)產業園,種植面積達到32萬畝,計劃在2025年實現綜合產值破百億元。
安岳和潼南地緣相連,檸檬的品種也一樣,從民間到官方,兩地之間明里暗里都在較勁:為了吸引業主,兩地競相出臺優惠政策;資陽這邊世界檸檬大會辦得有聲有色,潼南國際檸檬節也辦得熱鬧……
▲潼南檸檬豐收采摘。來源:重慶發布
如今,兩地都已意識到,如此下去只能產生內耗,“停戰”呼聲漸起。相互學習、共同提高,聯手打造世界級檸檬優勢產區,成為了兩地的優先選項。
“安岳檸檬歷史悠久、技術成熟,在檸檬種植、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經驗豐富,并且具有較強的品牌影響力,這是我們要積極學習的地方。”在潼南區委常委、農工委書記張玉洪看來,相較之下,潼南的檸檬發展相對較晚,但也因此具有一定的后發優勢,更注重精深加工、科技研發,雙方可以在這些領域開展合作,“提升中國檸檬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需要安岳和潼南共同攜手,發揮出1+1大于2的效應。”
▲安岳檸檬小鎮(視覺四川資料圖)
而長期關注兩地檸檬產業發展的四川省政協委員、民革資陽市委主委李興華建言,在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大背景下,安岳檸檬要抓緊機會融入國家戰略,爭取納入川渝省際合作事項,由省市層面重點推進。
記者從資陽市農業農村部門了解到,目前資陽市和重慶市潼南區、重慶市大足區已草擬《共建中國檸檬“金三角”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三地將共同建設中國檸檬標準化生產及良種繁育基地,共同培育國際一流檸檬加工企業集群,共建檸檬黃脈病等病蟲害綜合防控體系,共建中國檸檬營銷體系,共建中國檸檬檢驗檢測中心,共同打造中國檸檬品牌。
2
學習重慶
一盆火鍋“煮紅”一個產業
火鍋,如今已成為川渝兩地餐飲的代名詞。
四川廣安市武勝縣,近年來重點發展以火鍋為特色的農產品加工業,僅2019年就有30多家火鍋相關企業入駐,初步形成了從火鍋原材料種植到底料食材加工、倉儲物流、集散交易為主的火鍋產業鏈。
▲武勝上和園火鍋美食街。(資料圖)
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不斷升溫背景下,武勝縣經開區管委會主任譚宇先后前往重慶市巴南區和江津區考察學習,希望借重慶的經驗,助力武勝火鍋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
譚宇表示,經過兩次考察學習,對重慶樓宇經濟印象深刻。重慶很多園區引入第三方企業,建好辦公樓和廠房,讓企業用租賃的方式實現拎包入住,這樣不僅大大縮短了企業入駐周期,也降低了企業成本,還能夠讓園區更好地規劃土地,實現集約用地。“此外,我們還將學習重慶,按照旅游園區的標準打造武勝的火鍋產業園,建立展覽館,展示農產品生產工藝發展,還可以讓游客學習火鍋底料制作過程,了解火鍋文化,擴大武勝火鍋知名度。”
通過學習重慶的成熟做法,武勝要用一盆火鍋,“煮紅”一個產業。
3
上門協助
遂潼醫療實現服務零距離
隨著加快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市民也享受到更多實實在在的福利。
日前,遂寧市的12名醫學博士組成“博士專家巡講團”,赴重慶市潼南區醫院做學術交流,協助潼南區醫院建立專科聯盟,解決當地醫生面臨的臨床技術難題。
▲交流現場
巡講團的專家們,結合各自專業和研究領域,在臨床技術、學科建設等方面為潼南區醫院的醫生提供持續性的專業指導。聽課的潼南區醫院一名醫生表示,“專家帶來的許多前沿技術,解決了我們日常工作中的一些難題,也引入一些臨床治療新思路。”
自實施“遂潼一體化”衛生協同發展以來,兩地先后建立起10個??坡撁?、川渝雙向轉診綠色通道、一體化發展3大中心等。
▲簽約儀式現場
此外,遂寧市中醫院協助指導潼南中醫院創建三級甲等中醫院,整體包裝建設潼南區中醫院的中醫學科建設、人才隊伍、科研和管理等工作。雙方還簽訂了協議,擬發揮各自優勢,在規?;瘶藴驶幉姆N植示范基地和繁育試驗基地、綠色防控技術、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
“在遂潼一體化協同發展框架下,我們定的小目標是潼南‘預約呼叫’,遂寧‘上門協助’,實現遂潼醫療服務零距離。”遂寧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說,今后兩地將堅持遂潼共建、聯動發展、錯位發展、協作發展,在醫學創新、高層次人才匯聚等方面著手,共同提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
4
互相借鑒
促進川渝石窟的保護與傳承
在文保領域,兩地也在開展交流合作。
四川安岳石刻與重慶大足石刻位置相鄰,在歷史上本是一體。
“大足石刻和安岳石刻是一個體系,都一個文化圈內的文化遺存。”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長黎方銀介紹,兩地的石窟造像是密不可分的石刻藝術整體,關系就像姊妹一般。
▲大足寶頂山石刻-釋迦牟尼涅槃圣跡圖。圖片來源:華龍網
由于歷史發展的原因,大足石刻早在1999年就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安岳石刻雖然在2003年也啟動了申遺工作,但進展緩慢。如今,無論從名氣還是保護資金投入上,安岳石刻都稍顯遜色。
“大足石刻的保護研究,取得了亮眼的成績。”安岳縣文物保護中心主任楊中華表示,一定要把大足石刻的修復經驗引回安岳,加強對安岳石刻的保護與研究。
▲安岳臥佛。記者 吳曉鈴 攝
“兩地造像的材質類似,環境類似,因此病害也類似,因此我們的保護修復技術、方法、材料可以互相借鑒使用。”大足石刻研究院石質文物保護中心主任陳卉麗介紹,目前兩地已簽訂合作協議,主要從石刻本體保護、石刻展示利用、專業人才培養等六個方面加強合作,共同促進川渝石窟的保護與傳承。
黎方銀說,安岳石刻、大足石刻的合作前景可期,“將推動安岳石刻作為大足石刻的一個擴展項目,來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5
開班培訓
重慶取經成都社區治理經驗
成渝互相學習的氛圍,已經深入社區組織。
7月20日至21日,在成都社會組織學院,面向重慶市渝中區各社區黨委書記的社區建設和治理能力提升培訓班開班。兩天的學習時間中,重慶市渝中區的40多位街道負責人、社區書記到成都市錦江區交流訪問,“取經問道”。
▲重慶市渝中區的40多位街道負責人、社區書記在成都市錦江區香樟社區紅色星空黨群服務中心現場學習。
這次活動由成都市錦江區委組織部、重慶市渝中區委組織部攜手開展。此前,錦江區和渝中區依托兩地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春熙商圈、解放碑商圈,成立成渝核心商圈黨建聯盟,“在此背景下,聚焦成都以及錦江區近年來發力社區發展治理的先行探索經驗,兩地策劃開展該活動,進一步促進交流互訪、深化合作。”成都市錦江區委黨校、成都社會組織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
“這次培訓讓我受益匪淺,將自我加壓,促進各方面能力提升。”重慶市渝中區上清寺街道曾家巖社區黨委書記任文表示,成都在社區工作方法上靈活創新,回應了群眾和企業需求,實現了“發展和治理”的良性互動,他們將把錦江區在社區發展治理的先進經驗、舉措帶回去認真學習實踐。
重慶市渝中區解放碑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龔渝也表示:“很受啟發。”
不久前,錦江區的春熙街道與渝中區的解放碑街道已締結為友好街道,雙方以本次活動為基礎,還將進一步搭建常態化的交流學習機制。
正如網友所言,兩地的關系,不是單獨成就自己,而是彼此成就。小到一顆檸檬、大到一盆火鍋,遠至文物保護,近到醫療合作、社區治理……川渝這對相愛相殺的兄弟,已成為不分彼此的合作伙伴,1+1大于2的碩果越結越多。
以管窺豹,在緊鑼密鼓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今天,如何進一步打破行政壁壘,實現經濟圈內要素合理暢通、自由流動;無數個“圈中成員”如何降低產業重合度,形成良性競爭、爭而不斗的友好局面,達到握指成拳的效果,是我們共同期待的。
來源:四川在線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四川在線記者 王國平 吳憂 何浩源 吳亞飛 王若曄
重慶和四川,互相該怎么學,怎么干?
從2001年提出攜手打造“成渝經濟走廊”,到2003年第一次出現成渝經濟區的概念,到2016年3月通過《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再到2020年1月3日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過去多年,關于成渝地區的戰略一個接一個落地。
隨著加快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從農業到工業,從文物保護到社區治理,兩地互相學習的領域越來越廣,互相借鑒產生的成果越來越多。
正如網友所說,重慶和四川,就是要互為紅藍兩軍磨礪提高,共同打造第四極,補齊鉆石狀的世界級城市群體系的最后一根支柱。
近日,四川在線-川報觀察記者行走巴蜀大地多個點位,感受兩地的競合與互動。
1
減少內耗
共同打造中國檸檬品牌
四川資陽安岳縣,發展檸檬產業數十年,這里是國家級檸檬商品生產基地,種植面積達52萬畝,綜合產值上百億元。
▲安岳檸檬(安岳縣委宣傳部供圖)
近年來,相鄰的重慶市潼南區異軍突起,創建了國家現代農業(檸檬)產業園,種植面積達到32萬畝,計劃在2025年實現綜合產值破百億元。
安岳和潼南地緣相連,檸檬的品種也一樣,從民間到官方,兩地之間明里暗里都在較勁:為了吸引業主,兩地競相出臺優惠政策;資陽這邊世界檸檬大會辦得有聲有色,潼南國際檸檬節也辦得熱鬧……
▲潼南檸檬豐收采摘。來源:重慶發布
如今,兩地都已意識到,如此下去只能產生內耗,“停戰”呼聲漸起。相互學習、共同提高,聯手打造世界級檸檬優勢產區,成為了兩地的優先選項。
“安岳檸檬歷史悠久、技術成熟,在檸檬種植、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經驗豐富,并且具有較強的品牌影響力,這是我們要積極學習的地方。”在潼南區委常委、農工委書記張玉洪看來,相較之下,潼南的檸檬發展相對較晚,但也因此具有一定的后發優勢,更注重精深加工、科技研發,雙方可以在這些領域開展合作,“提升中國檸檬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需要安岳和潼南共同攜手,發揮出1+1大于2的效應。”
▲安岳檸檬小鎮(視覺四川資料圖)
而長期關注兩地檸檬產業發展的四川省政協委員、民革資陽市委主委李興華建言,在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大背景下,安岳檸檬要抓緊機會融入國家戰略,爭取納入川渝省際合作事項,由省市層面重點推進。
記者從資陽市農業農村部門了解到,目前資陽市和重慶市潼南區、重慶市大足區已草擬《共建中國檸檬“金三角”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三地將共同建設中國檸檬標準化生產及良種繁育基地,共同培育國際一流檸檬加工企業集群,共建檸檬黃脈病等病蟲害綜合防控體系,共建中國檸檬營銷體系,共建中國檸檬檢驗檢測中心,共同打造中國檸檬品牌。
2
學習重慶
一盆火鍋“煮紅”一個產業
火鍋,如今已成為川渝兩地餐飲的代名詞。
四川廣安市武勝縣,近年來重點發展以火鍋為特色的農產品加工業,僅2019年就有30多家火鍋相關企業入駐,初步形成了從火鍋原材料種植到底料食材加工、倉儲物流、集散交易為主的火鍋產業鏈。
▲武勝上和園火鍋美食街。(資料圖)
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不斷升溫背景下,武勝縣經開區管委會主任譚宇先后前往重慶市巴南區和江津區考察學習,希望借重慶的經驗,助力武勝火鍋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
譚宇表示,經過兩次考察學習,對重慶樓宇經濟印象深刻。重慶很多園區引入第三方企業,建好辦公樓和廠房,讓企業用租賃的方式實現拎包入住,這樣不僅大大縮短了企業入駐周期,也降低了企業成本,還能夠讓園區更好地規劃土地,實現集約用地。“此外,我們還將學習重慶,按照旅游園區的標準打造武勝的火鍋產業園,建立展覽館,展示農產品生產工藝發展,還可以讓游客學習火鍋底料制作過程,了解火鍋文化,擴大武勝火鍋知名度。”
通過學習重慶的成熟做法,武勝要用一盆火鍋,“煮紅”一個產業。
3
上門協助
遂潼醫療實現服務零距離
隨著加快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市民也享受到更多實實在在的福利。
日前,遂寧市的12名醫學博士組成“博士專家巡講團”,赴重慶市潼南區醫院做學術交流,協助潼南區醫院建立專科聯盟,解決當地醫生面臨的臨床技術難題。
▲交流現場
巡講團的專家們,結合各自專業和研究領域,在臨床技術、學科建設等方面為潼南區醫院的醫生提供持續性的專業指導。聽課的潼南區醫院一名醫生表示,“專家帶來的許多前沿技術,解決了我們日常工作中的一些難題,也引入一些臨床治療新思路。”
自實施“遂潼一體化”衛生協同發展以來,兩地先后建立起10個??坡撁?、川渝雙向轉診綠色通道、一體化發展3大中心等。
▲簽約儀式現場
此外,遂寧市中醫院協助指導潼南中醫院創建三級甲等中醫院,整體包裝建設潼南區中醫院的中醫學科建設、人才隊伍、科研和管理等工作。雙方還簽訂了協議,擬發揮各自優勢,在規?;瘶藴驶幉姆N植示范基地和繁育試驗基地、綠色防控技術、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
“在遂潼一體化協同發展框架下,我們定的小目標是潼南‘預約呼叫’,遂寧‘上門協助’,實現遂潼醫療服務零距離。”遂寧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說,今后兩地將堅持遂潼共建、聯動發展、錯位發展、協作發展,在醫學創新、高層次人才匯聚等方面著手,共同提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
4
互相借鑒
促進川渝石窟的保護與傳承
在文保領域,兩地也在開展交流合作。
四川安岳石刻與重慶大足石刻位置相鄰,在歷史上本是一體。
“大足石刻和安岳石刻是一個體系,都一個文化圈內的文化遺存。”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長黎方銀介紹,兩地的石窟造像是密不可分的石刻藝術整體,關系就像姊妹一般。
▲大足寶頂山石刻-釋迦牟尼涅槃圣跡圖。圖片來源:華龍網
由于歷史發展的原因,大足石刻早在1999年就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安岳石刻雖然在2003年也啟動了申遺工作,但進展緩慢。如今,無論從名氣還是保護資金投入上,安岳石刻都稍顯遜色。
“大足石刻的保護研究,取得了亮眼的成績。”安岳縣文物保護中心主任楊中華表示,一定要把大足石刻的修復經驗引回安岳,加強對安岳石刻的保護與研究。
▲安岳臥佛。記者 吳曉鈴 攝
“兩地造像的材質類似,環境類似,因此病害也類似,因此我們的保護修復技術、方法、材料可以互相借鑒使用。”大足石刻研究院石質文物保護中心主任陳卉麗介紹,目前兩地已簽訂合作協議,主要從石刻本體保護、石刻展示利用、專業人才培養等六個方面加強合作,共同促進川渝石窟的保護與傳承。
黎方銀說,安岳石刻、大足石刻的合作前景可期,“將推動安岳石刻作為大足石刻的一個擴展項目,來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5
開班培訓
重慶取經成都社區治理經驗
成渝互相學習的氛圍,已經深入社區組織。
7月20日至21日,在成都社會組織學院,面向重慶市渝中區各社區黨委書記的社區建設和治理能力提升培訓班開班。兩天的學習時間中,重慶市渝中區的40多位街道負責人、社區書記到成都市錦江區交流訪問,“取經問道”。
▲重慶市渝中區的40多位街道負責人、社區書記在成都市錦江區香樟社區紅色星空黨群服務中心現場學習。
這次活動由成都市錦江區委組織部、重慶市渝中區委組織部攜手開展。此前,錦江區和渝中區依托兩地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春熙商圈、解放碑商圈,成立成渝核心商圈黨建聯盟,“在此背景下,聚焦成都以及錦江區近年來發力社區發展治理的先行探索經驗,兩地策劃開展該活動,進一步促進交流互訪、深化合作。”成都市錦江區委黨校、成都社會組織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
“這次培訓讓我受益匪淺,將自我加壓,促進各方面能力提升。”重慶市渝中區上清寺街道曾家巖社區黨委書記任文表示,成都在社區工作方法上靈活創新,回應了群眾和企業需求,實現了“發展和治理”的良性互動,他們將把錦江區在社區發展治理的先進經驗、舉措帶回去認真學習實踐。
重慶市渝中區解放碑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龔渝也表示:“很受啟發。”
不久前,錦江區的春熙街道與渝中區的解放碑街道已締結為友好街道,雙方以本次活動為基礎,還將進一步搭建常態化的交流學習機制。
正如網友所言,兩地的關系,不是單獨成就自己,而是彼此成就。小到一顆檸檬、大到一盆火鍋,遠至文物保護,近到醫療合作、社區治理……川渝這對相愛相殺的兄弟,已成為不分彼此的合作伙伴,1+1大于2的碩果越結越多。
以管窺豹,在緊鑼密鼓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今天,如何進一步打破行政壁壘,實現經濟圈內要素合理暢通、自由流動;無數個“圈中成員”如何降低產業重合度,形成良性競爭、爭而不斗的友好局面,達到握指成拳的效果,是我們共同期待的。
來源:四川在線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