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清華在綿陽市三臺縣鹽亭縣蹲點調研時強調
做深做實鄉鎮行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后半篇”文章
推動改革成果轉化為發展紅利讓基層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7月22日,省委書記彭清華到三臺縣景福鎮宋觀廟村蹲點調研,與村兩委干部代表、老黨員、困難群眾、合作社負責人、返鄉創業農民工代表等開壩壩會,聽取對鄉鎮行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及做好“后半篇”文章的意見建議。
推進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是省委作出的打基礎、利長遠、系全局的重大改革部署,目前兩項改革已取得階段性重大成效,如何鞏固改革成果、抓好“后半篇”文章是當前的一項重要工作。
7月22日至24日,省委書記彭清華圍繞做好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前往綿陽市三臺縣和鹽亭縣開展蹲點調研。
他強調,要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總結用好兩項改革“前半篇”經驗,堅持問題導向、基層導向、利民導向、發展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做深做實改革“后半篇”文章,切實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發展質量、增強服務能力、提高治理效能,通過改革進一步解放生產力、釋放更多發展紅利,讓基層群眾有更多獲得感,為推進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和縣域經濟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奠定堅實基礎。
三臺縣人口數量居全省縣(市、區)第四位,鹽亭縣是典型丘區農業縣,改革前兩縣鎮村數量多、規模小、實力弱,改革中數量減幅均在半數左右,具有一定代表性。
調研期間,彭清華深入三臺縣蘆溪鎮、建平鎮、西平鎮、中新鎮、景福鎮、新德鎮和鹽亭縣巨龍鎮、大興鄉、富驛鎮、嫘祖鎮、玉龍鎮及有關村(社區)、學校、衛生院、派出所、消防站等,通過聽取匯報、翻閱資料、與鎮鄉干部座談交流、基層群眾壩壩會交談等方式,詳細了解改革進展成效及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研究深化改革的舉措辦法。
關鍵詞
鎮村“兩項改革”
兩縣在改革中都堅持順向調整,將地緣相鄰、主業相近、優勢互補的鄉鎮進行有機整合,形成了一批“多合一”鄉鎮。調整后機構設置和運行狀況怎么樣,彭清華十分關心。
7月22日,省委書記彭清華到三臺縣蘆溪鎮涪城村蹲點調研,了解農村產業發展情況。
他來到三臺縣蘆溪鎮、新德鎮和鹽亭縣巨龍鎮、玉龍鎮,與基層干部親切交談,仔細詢問了解改革后人員結構、機構設置、運行機制、工作效率等情況。大家表示,改革后干部結構得到明顯優化,結合發展實際和群眾需求設置了特色機構,有效改變了過去“事多人少”“官多兵少”的局面,干部群眾對未來發展信心更足、勁頭更大。
彭清華指出——
我省鎮村“兩項改革”取得積極成效、受到群眾歡迎,一條重要經驗就是堅持順向調整,順向調整就是要順應農村高質量發展新要求,順應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大趨勢,順應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
衡量改革是否成功,最重要的是看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改革的“前半篇”這樣做了,取得了經驗,“后半篇”文章也要繼續堅持這樣做。
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綜合考慮功能定位、人口規模、服務半徑等,對現有機構職能統籌規劃、科學設計、有機整合,歸并相近職能,優化人員配置,有序推動權力下放、資源下沉、管理服務下移,確?;鶎訖嗔o基層、基層事情有人辦。
7月23日,省委書記彭清華到三臺縣新德鎮嶄山村米棗種植基地蹲點調研,了解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后,當地優質特色農產品生產規模擴大發展的情況。
推進兩項改革的核心是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鎮村撤并有效增強了要素集聚能力,如何把改革成果轉化為發展紅利、推動高質量發展,是改革“后半篇”文章必須回答的課題。
蘆溪鎮涪城村通過“二合一”把從事種植和銷售的兩個村合在一起,實現“抱團”發展;新德鎮嶄山村通過“三合一”整合了周邊兩個村,使當地優質特色農產品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巨龍鎮將水集村并入天水村,推進標準化果園集中連片發展;嫘祖鎮將四個村合并新設立嫘祖村,依托嫘祖文化、蠶桑產業,推進文旅、農旅融合發展,呈現出新的氣象。
得知這些變化,彭清華十分高興,勉勵大家——
搶抓改革機遇,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尤其要結合鎮村撤并后的布局變化謀劃“十四五”發展,堅持多規合一調整完善鎮村發展規劃,加大對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等投入力度,夯實鄉村長遠發展基礎。
在景福鎮宋觀廟村弈川水產養殖專合社,彭清華與基層黨員群眾圍坐一起,聽取大家介紹通過量化股份合理確定集體經濟收益分配的做法。
他說——
村級建制調整改革拓展了壯大集體經濟、聚集發展特色產業的空間。要切實保護群眾利益,尊重歷史、承認差別,妥善處理集體債權債務和利益關系,通過參股、聯營等方式,積極探索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現形式,做大存量、共享增量,實現集體資產保值增值。
提升便民服務水平
提升便民服務水平,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是推進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每到一處,彭清華都前往便民服務中心、便民服務點了解行政審批辦理事項及窗口設置、人員配備、業務開展等情況。
7月22日,省委書記彭清華到三臺縣建平鎮前鋒社區蹲點調研,了解行政審批辦理事項及窗口設置、人員配備、業務開展等情況。
被并入建平鎮的原前鋒鎮,在原場鎮設立社區保留了便民服務站;西平鎮建林驛村拿出部分閑置用房設立便民服務點,最大限度方便群眾就近辦事。教育、醫療衛生是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大事。樂加紫荊初中即將并入辦學實力較強的中新鎮初中,騰置出的校舍將整體用于樂加小學辦學,而小學原址將改建為群眾期盼的公辦幼兒園,實現一舉三得。蘆溪鎮衛生院擬根據鄉鎮合并實際,重新整合醫療資源,進一步提升服務能力和醫療水平。
彭清華對這些改革舉措予以肯定。他指出——
改革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群眾需求為導向,被撤并鎮村要根據群眾需要保留必要的辦事窗口和工作力量,優化便民服務體系,確保各項公共服務不削弱。
要整合資源、優化布局,加大中心鎮村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養老、交通等公共設施建設投入,增強公共服務能力,確保人民群眾短期利益不受損、長遠需求能滿足。
提高基層治理效能
提高治理效能是加強城鄉基層治理制度創新和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的重要任務。
調研中,彭清華在中新鎮、景福鎮、新德鎮、大興鄉等鄉鎮聽取了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和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一肩挑”情況匯報,并來到蘆溪鎮綜合行政執法隊辦公室、大興鄉社會治安和應急管理辦公室、富驛鎮派出所和消防站、巨龍鎮退役軍人服務站、玉龍鎮農民工服務站,詢問了解基層行政執法職權清單、群眾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基層治安管理、退役軍人和農民工服務保障等情況。
7月24日,省委書記彭清華到鹽亭縣玉龍鎮蹲點調研,在農民工服務中心了解鄉鎮行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后服務人員配置、農民工服務保障等情況。
他指出——
提高基層治理效能關鍵在加強黨的領導,要加強基層黨的建設和基層政權建設,大力推行“一肩挑”,從優秀農民工、退役軍人中物色培養入黨積極分子和村黨組織帶頭人,打造一支扎根基層、帶領群眾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骨干隊伍。
要健全鎮村組織運行規則,強化網格化管理,完善基層應急管理機制,加強人民調解員、網格員、治安巡邏隊等力量建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構建黨組織領導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基層治理體系。
防汛救災
調研期間,彭清華還來到三臺縣城防洪堤壩實地察看涪江水情、指揮調度防汛救災工作,并到鹽亭縣金峰水庫建設現場了解武都引水工程建設情況。
按照統一安排,7月20日至24日,省委還組織便民服務、綜合執法、鄉村教育、醫療衛生、基礎設施、產業發展、資產債務、農村司法、基層組織、基層治理等10個調研小組分赴綿陽市各縣(市、區)進行專項調研。
7月21日晚和7月24日下午,彭清華先后主持召開會議聽取各小組調研情況匯報,強調要圍繞“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發展質量、增強服務能力、提高治理效能”要求,在全省進一步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分類列出問題清單,研究針對性措施辦法,形成可操作的實施方案,在開展綜合試點和專項試點基礎上,整體推進“后半篇”改革,確保見到實效。
省領導王正譜、王一宏,省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調研。
來源:川報觀察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彭清華在綿陽市三臺縣鹽亭縣蹲點調研時強調
做深做實鄉鎮行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后半篇”文章
推動改革成果轉化為發展紅利讓基層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7月22日,省委書記彭清華到三臺縣景福鎮宋觀廟村蹲點調研,與村兩委干部代表、老黨員、困難群眾、合作社負責人、返鄉創業農民工代表等開壩壩會,聽取對鄉鎮行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及做好“后半篇”文章的意見建議。
推進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是省委作出的打基礎、利長遠、系全局的重大改革部署,目前兩項改革已取得階段性重大成效,如何鞏固改革成果、抓好“后半篇”文章是當前的一項重要工作。
7月22日至24日,省委書記彭清華圍繞做好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前往綿陽市三臺縣和鹽亭縣開展蹲點調研。
他強調,要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總結用好兩項改革“前半篇”經驗,堅持問題導向、基層導向、利民導向、發展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做深做實改革“后半篇”文章,切實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發展質量、增強服務能力、提高治理效能,通過改革進一步解放生產力、釋放更多發展紅利,讓基層群眾有更多獲得感,為推進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和縣域經濟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奠定堅實基礎。
三臺縣人口數量居全省縣(市、區)第四位,鹽亭縣是典型丘區農業縣,改革前兩縣鎮村數量多、規模小、實力弱,改革中數量減幅均在半數左右,具有一定代表性。
調研期間,彭清華深入三臺縣蘆溪鎮、建平鎮、西平鎮、中新鎮、景福鎮、新德鎮和鹽亭縣巨龍鎮、大興鄉、富驛鎮、嫘祖鎮、玉龍鎮及有關村(社區)、學校、衛生院、派出所、消防站等,通過聽取匯報、翻閱資料、與鎮鄉干部座談交流、基層群眾壩壩會交談等方式,詳細了解改革進展成效及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研究深化改革的舉措辦法。
關鍵詞
鎮村“兩項改革”
兩縣在改革中都堅持順向調整,將地緣相鄰、主業相近、優勢互補的鄉鎮進行有機整合,形成了一批“多合一”鄉鎮。調整后機構設置和運行狀況怎么樣,彭清華十分關心。
7月22日,省委書記彭清華到三臺縣蘆溪鎮涪城村蹲點調研,了解農村產業發展情況。
他來到三臺縣蘆溪鎮、新德鎮和鹽亭縣巨龍鎮、玉龍鎮,與基層干部親切交談,仔細詢問了解改革后人員結構、機構設置、運行機制、工作效率等情況。大家表示,改革后干部結構得到明顯優化,結合發展實際和群眾需求設置了特色機構,有效改變了過去“事多人少”“官多兵少”的局面,干部群眾對未來發展信心更足、勁頭更大。
彭清華指出——
我省鎮村“兩項改革”取得積極成效、受到群眾歡迎,一條重要經驗就是堅持順向調整,順向調整就是要順應農村高質量發展新要求,順應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大趨勢,順應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
衡量改革是否成功,最重要的是看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改革的“前半篇”這樣做了,取得了經驗,“后半篇”文章也要繼續堅持這樣做。
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綜合考慮功能定位、人口規模、服務半徑等,對現有機構職能統籌規劃、科學設計、有機整合,歸并相近職能,優化人員配置,有序推動權力下放、資源下沉、管理服務下移,確?;鶎訖嗔o基層、基層事情有人辦。
7月23日,省委書記彭清華到三臺縣新德鎮嶄山村米棗種植基地蹲點調研,了解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后,當地優質特色農產品生產規模擴大發展的情況。
推進兩項改革的核心是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鎮村撤并有效增強了要素集聚能力,如何把改革成果轉化為發展紅利、推動高質量發展,是改革“后半篇”文章必須回答的課題。
蘆溪鎮涪城村通過“二合一”把從事種植和銷售的兩個村合在一起,實現“抱團”發展;新德鎮嶄山村通過“三合一”整合了周邊兩個村,使當地優質特色農產品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巨龍鎮將水集村并入天水村,推進標準化果園集中連片發展;嫘祖鎮將四個村合并新設立嫘祖村,依托嫘祖文化、蠶桑產業,推進文旅、農旅融合發展,呈現出新的氣象。
得知這些變化,彭清華十分高興,勉勵大家——
搶抓改革機遇,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尤其要結合鎮村撤并后的布局變化謀劃“十四五”發展,堅持多規合一調整完善鎮村發展規劃,加大對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等投入力度,夯實鄉村長遠發展基礎。
在景福鎮宋觀廟村弈川水產養殖專合社,彭清華與基層黨員群眾圍坐一起,聽取大家介紹通過量化股份合理確定集體經濟收益分配的做法。
他說——
村級建制調整改革拓展了壯大集體經濟、聚集發展特色產業的空間。要切實保護群眾利益,尊重歷史、承認差別,妥善處理集體債權債務和利益關系,通過參股、聯營等方式,積極探索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現形式,做大存量、共享增量,實現集體資產保值增值。
關鍵詞
提升便民服務水平
提升便民服務水平,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是推進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每到一處,彭清華都前往便民服務中心、便民服務點了解行政審批辦理事項及窗口設置、人員配備、業務開展等情況。
7月22日,省委書記彭清華到三臺縣建平鎮前鋒社區蹲點調研,了解行政審批辦理事項及窗口設置、人員配備、業務開展等情況。
被并入建平鎮的原前鋒鎮,在原場鎮設立社區保留了便民服務站;西平鎮建林驛村拿出部分閑置用房設立便民服務點,最大限度方便群眾就近辦事。教育、醫療衛生是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大事。樂加紫荊初中即將并入辦學實力較強的中新鎮初中,騰置出的校舍將整體用于樂加小學辦學,而小學原址將改建為群眾期盼的公辦幼兒園,實現一舉三得。蘆溪鎮衛生院擬根據鄉鎮合并實際,重新整合醫療資源,進一步提升服務能力和醫療水平。
彭清華對這些改革舉措予以肯定。他指出——
改革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群眾需求為導向,被撤并鎮村要根據群眾需要保留必要的辦事窗口和工作力量,優化便民服務體系,確保各項公共服務不削弱。
要整合資源、優化布局,加大中心鎮村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養老、交通等公共設施建設投入,增強公共服務能力,確保人民群眾短期利益不受損、長遠需求能滿足。
關鍵詞
提高基層治理效能
提高治理效能是加強城鄉基層治理制度創新和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的重要任務。
調研中,彭清華在中新鎮、景福鎮、新德鎮、大興鄉等鄉鎮聽取了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和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一肩挑”情況匯報,并來到蘆溪鎮綜合行政執法隊辦公室、大興鄉社會治安和應急管理辦公室、富驛鎮派出所和消防站、巨龍鎮退役軍人服務站、玉龍鎮農民工服務站,詢問了解基層行政執法職權清單、群眾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基層治安管理、退役軍人和農民工服務保障等情況。
7月24日,省委書記彭清華到鹽亭縣玉龍鎮蹲點調研,在農民工服務中心了解鄉鎮行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后服務人員配置、農民工服務保障等情況。
他指出——
提高基層治理效能關鍵在加強黨的領導,要加強基層黨的建設和基層政權建設,大力推行“一肩挑”,從優秀農民工、退役軍人中物色培養入黨積極分子和村黨組織帶頭人,打造一支扎根基層、帶領群眾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骨干隊伍。
要健全鎮村組織運行規則,強化網格化管理,完善基層應急管理機制,加強人民調解員、網格員、治安巡邏隊等力量建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構建黨組織領導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基層治理體系。
關鍵詞
防汛救災
調研期間,彭清華還來到三臺縣城防洪堤壩實地察看涪江水情、指揮調度防汛救災工作,并到鹽亭縣金峰水庫建設現場了解武都引水工程建設情況。
按照統一安排,7月20日至24日,省委還組織便民服務、綜合執法、鄉村教育、醫療衛生、基礎設施、產業發展、資產債務、農村司法、基層組織、基層治理等10個調研小組分赴綿陽市各縣(市、區)進行專項調研。
7月21日晚和7月24日下午,彭清華先后主持召開會議聽取各小組調研情況匯報,強調要圍繞“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發展質量、增強服務能力、提高治理效能”要求,在全省進一步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分類列出問題清單,研究針對性措施辦法,形成可操作的實施方案,在開展綜合試點和專項試點基礎上,整體推進“后半篇”改革,確保見到實效。
省領導王正譜、王一宏,省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調研。
來源:川報觀察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