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日本不卡在线视频二区三区,野花社区视频在线观看,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首頁>>公益捐助>>成都熱度持續攀升 向極核城市夢想出發

成都熱度持續攀升 向極核城市夢想出發

發布時間:2020/8/4 14:55:04 瀏覽:709
[摘要]成都熱度持續攀升 向極核城市夢想出發

四川日報頭版報道

川報觀察記者 蔣君芳 王國平

在中國區域經濟版圖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最近很“熱”。作為雙城經濟圈中的一核,成都的熱度持續攀升。

 
 

7月30日,成都舉行智能制造產業生態圈推介會暨重大先進制造業項目集中簽約,22個簽約項目協議總投資281.9億元;

 

7月28日,成都現代服務業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及開工,新簽約服務業項目34個,協議總金額808.16億元;

 

7月17日-27日,成都與瀘州、自貢、德陽、眉山、資陽等地簽署深化合作協議,成都外環鐵路首次揭開面紗,成德眉資同城化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對時代和機遇的準確把握,是攀升背后的重要推力。

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明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要聚焦“一極兩中心兩地”的目標定位。

 

在成都看來,融入“雙循環”、唱好“雙城記”,既是成都服務國家戰略的政治責任,又是成渝共建國家新興極核的時代機遇;既是新時代城市全面轉型發展的根本動力,又是在世界城市體系中標定發展高度的方向指引。

“極核效應”如何強化?

只有發出更耀眼光芒,才能一起照亮中國經濟發展“第四極”

一組數據,力證成渝兩地在西部地區發展中的“雙子星”地位:2019年,成都地區生產總值達1.7萬億元,重慶地區生產總值為2.36萬億元,相當于全球國家經濟總量排名的第46位和第38位。

新時代新使命。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明確,要做強成都極核和主干功能,促進成都與重慶相向發展、協同發展。在西華大學副校長許州看來,“北有京津冀、東有長三角、南有粵港澳,成都只有發出更耀眼的光芒,才能和重慶一起照亮中國經濟發展’第四極’。

耀眼光芒何處尋?

 

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的“一極兩中心兩地”目標定位,成為成都謀劃工作的總目標總方向。

如何將多年積累起的厚實科技“家底”最大化轉為發展動力源?

成都提出,加快共建西部科學城,積極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努力在前沿醫學、區塊鏈、能源互聯網等領域實現“并跑領跑”。

鹿溪智谷

一些領域,“并跑領跑”正在走進現實。

成都科學城鹿溪智谷核心區內,總投資約25億元的成都超級計算中心將于9月建成投運,以每秒數十億億次的運算能力成為西部地區的“最強大腦”。

上半年,中歐班列(成都)累計開行數近1000列,位居全國第二,同比增長58%;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西一跑道全線貫通,距離成都進入“雙機場”時代又近一步。未來,成都將依托成渝兩地的“三場三港”,構建連接東盟、銜接日韓、覆蓋中亞、聯通歐洲,進而鏈接全球的亞蓉歐陸??章撨\戰略大通道。

目前,成渝兩地產業結構相似系數達0.96。產業同質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隱憂,但換個角度看,它其實構成了對外競爭的規模優勢。

立足這一優勢,成都將以電子信息全產業鏈和汽車制造、航空裝備、能源裝備、軌道交通為重點,深入推進兩地產業鏈協同開放,以頭部企業為引領推動產業鏈垂直整合和產業集群發展,全力建設世界級電子信息和裝備制造產業集群。

增長極和動力源從何而來?

以空間重構重塑經濟地理,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形成新優勢”

1000億元!在最近召開的成都市企業家座談會上,華僑城西部投資有限公司董事張大帆透露,近期華僑城將在成都追加1000億元投資。

投向哪里?“到成都東部新區去!”張大帆說,華僑城將發揮自身產業優勢和造城優勢,參與成都東部新區核心起步區整體開發建設,同時繼續加碼龍泉驛東安湖片區的開發。

航拍成都東部新區(視覺四川資料圖)

哪里發展機遇大,資本就流向哪里;資本去哪里,哪里就將形成新的比較優勢,形成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和動力源。

對于任何一座城市,新的增長極和動力源,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形成的。在新一輪的城市競爭中,誰能跑得更快,首先取決于起跑時間。

 

3年前,成都做出跨越龍泉山、向東發展的決定,開啟對新增長極、動力源的求索之路。

 

3年來,成都向東,熱土一片。

 

今年5月6日,省委、省政府為成都東部新區授牌當天,51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2385.03億元。

就在成都向東發展轟轟烈烈之時,重慶也加快了向西發展的步伐,中心城區由原來的9個擴張到12個。成渝兩地從背向發展到相向而行,為“中部塌陷”局面的破解送上一劑良方。

誰能跑得快,還取決于自帶的動力裝置。在重構的經濟地理空間中,成都不斷匹配新的動力機制。

上半年,成都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298.63億元,同比增長0.6%,經濟增速由負轉正。蓬勃發展的新經濟,為成都對沖經濟下行壓力、贏得向上生長新空間提供了重要動能支撐。

 

聚焦發展“六大形態”、構建“七大應用場景”,成都致力于建設最適宜新經濟發展的城市。

 

疫情期間,成都面向全球發布100個新場景、100個新產品和全國首個疫后新消費地圖,為全球投資者提供建設成都新場景的機會和入口。

 

目前,成都新經濟總量指數、活力指數、競爭力已領跑新一線城市,成為經濟發展中那一抹明亮的顏色。

公園城市示范區怎么建?

在現代城市過山水生活,以生態價值創造性轉化推動可持續發展

去龍泉山打卡“城市之眼”,去桂溪公園環湖漫步,去新都區沸騰小鎮吃一頓公園里的火鍋……在現代城市感受山水生活,這是當下許多成都人選擇的生活方式。

選擇的背后,是成都不曾停歇的探索。

從公園城市首提地,到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兩年多來,成都建設公園城市的先行實踐縱深推進:新建各級綠道304公里、新增綠地面積283公頃、立體綠化4.41萬平方米、培育形成夜游錦江、江家藝苑等綠道場景品牌68個……

探索越往前,越需要扎實的理論做支撐。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提出,支持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不久前召開的市委全會,成都再一次回答了“公園城市示范區怎么建”這一關鍵問題。

 

成都將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旗幟方向,突出生態型、高質量、人本化、有韌性的公園城市可持續發展特質,在生態價值轉化、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提升現代治理能力和創新空間治理增強城市韌性上,展開先行先試。

在成都看來,以生態價值創造性轉化推動可持續發展,是公園城市區別于傳統城市發展理念的鮮明標識,是生態文明時代營城模式變革的必然要求。

作為曾經的相對貧困村,崇州市白頭鎮大雨村嘗到“生態價值轉化”甜頭:以林盤為依托,打造出的田園綜合體項目——鮮道·幸福里,成為當地“網紅”打卡點,讓村民們的首次分紅近在咫尺。

這場生態價值轉化的先行先試行動,還將惠及更廣區域、更多人群。以龍門山脈片區、都江堰精華灌區作為成都生態本底,成都將打造1000個川西林盤,讓市民游客沿著鄉村綠道穿行其間,感受蜀風雅韻、百村百態,滿滿蜀都味。

盡管《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總體方案》還在醞釀討論中,但成都的目標早已明確:讓“像成都人一樣生活”成為引領時代潮流的價值選擇,“公園城市讓市民生活更美好”成為現代城市最廣泛的社會共識。

來源:川報觀察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發表評論
<th id="su2wj"></th>
    1. 
      
        <del id="su2wj"></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