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日本不卡在线视频二区三区,野花社区视频在线观看,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首頁>>今日關注>>米易龍華村:依托枇杷產業優勢,推動農

米易龍華村:依托枇杷產業優勢,推動農文旅一體化融合發展

發布時間:2020/8/20 12:20:23 瀏覽:2323
[摘要]米易龍華村:依托枇杷產業優勢,推動農文旅一體化融合發展

攀西商界網報道(攀枝花市新聯會新媒體分會 供稿)米易縣龍華村位于草場鎮西面,距縣城9公里,幅員面積16.3平方公里,轄15個村民小組,有973戶3673人。近年來,龍華村依托枇杷特色產業優勢,因地制宜推動集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和農事體驗于一體的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先后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先進單位、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全省鄉村振興示范村、四川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環境優美示范村莊、四川省綠化示范村等,是中國園藝學會枇杷分會第九屆全國枇杷學術研討會暨產業論壇現場參觀點。

做精枇杷主業

2004年以前,龍華村產業結構單一,主業不突出,專業性不強,大多以種植玉米、水稻為主,規?;潭容^低、經濟效益低下,村民只能解決基本吃飯問題,是遠近“聞名”的縣級貧困村、落后村。2004年適逢龍華村黨支部換屆,在縣委和鄉黨委的感召下,外出打工的優秀農民工楊利貴回到家鄉參加換屆選舉并順利當選。當上村黨支部書記后,他先行先試,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研發枇杷實時控花技術,成立枇杷協會,創新果農教果農的培訓模式,逐步帶動了一批敢想敢干的村民連片種植枇杷。目前全村有71%的農戶種植枇杷,種植面積達到7000余畝。

為促進枇杷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確保農產品質量和效益,村“兩委”按照群眾工作“七步議事法”,制定“誠信紅線”制度,明確“五個不準”,界定“紅線”嚴格獎懲,有效解決過度使用農藥、提前上市擾亂市場等問題。同時,為有效破解灌溉管理難題,與用水者協會共同制定《高效節水“陽光灌溉”制度》,采取村組聯戶管理模式,明確管理員和群眾在水池、管路等設施設備管理維護中的權責義務,建立“管水員競爭上崗制度”“投工投勞保證金制度”,規范灌溉水資源管理,全村高效節水覆蓋面積已達7000 畝,實現枇杷種植區全覆蓋。

產業發展起來后,為進一步提升效益,村黨總支一方面牽頭建立電子商務服務平臺、電子商務進農村服務站,推行和“黨組織+電商”銷售模式,網上運營直接助農增收達200余萬元,村內70余家網店平均盈利4萬余元,最高盈利60余萬元。另一方面大力開展品牌培育工作,注冊“多美龍華”農產品商標,實行產品追溯機制,延伸枇杷產業鏈,在村內就近加工枇杷膏、枇杷酒、枇杷茶等農產品。結合枇杷文化,制作系列文化創意類產品,推動產品變商品。如今,通過種植枇杷,全村已由原每畝不足2000元收入的純糧食模式,轉變為每畝10000-30000元的高效經作模式。2019年全村枇杷產量2312噸,銷售總收入達7400余萬元,枇杷銷售年收入達10萬元以上的達144戶,占全村農戶的14%;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7479元。    

發展枇杷生態游

攀枝花市新聯會新媒體分會一行來到龍華村采訪,車到龍華村游客接待中心,“打造產業融合示范區,建設現代農業基地”的標語映入眼簾,放眼望去,綠油油的枇杷漫山遍野,一株株枇杷樹撐開濃綠的大傘,在枝葉扶疏的間隙,漏進絲絲縷縷的淡光,如霧似紗,增添了鄉村的寧靜和神秘。

龍華村黨總支書記楊利貴告訴我們:米易縣高度重視龍華村枇杷生態旅游開發。2019年,縣委、縣政府投資4000余萬元,高質量建成了米易生態枇杷園,園中建有農耕文化園、花道、風車長廊等特色旅游景點,游客服務中心、觀景臺、葉型和枇杷型休憩亭、觀光廁所、停車場、民宿等服務和旅游設施也已經完善,今年枇杷生態園被評為了3A級景區。

隨著基層治理的不斷深化,龍華村黨總支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組建以黨員為骨干的“三會”“五員”和“紅旗團隊”,大力整治大操大辦紅白喜事等陳規陋習,引導村民摒棄“相互攀比”“好逸惡勞”“奢侈浪費”“等靠要”等不良風氣。在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村“兩委”又制定了“行為規范十條”,列出負面清單,整治鄉村不贍養老人、侵害集體資產等行為。與此同時,加大了對“最美家庭”、米易好人、道德模范、好公婆和好媳婦等系列評選活動,以先進促后進,以典型帶動普通,全面提升了全村精神文明建設水平。

在人居環境治理過程中,村兩委采取打掃衛生政府“不包攬”、公共區域“排輪子”、垃圾清運“湊份子”等方式,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發動群眾自發參與環境整治,主動參與道路花化、美化,探索形成了“村上花錢搞衛生要約談”“只有村組干部參與要扣分”等生活垃圾治理每月評比機制,將村道社道、文化院壩等公共環境責任劃分到每戶農戶,按照“誰污染誰付費”“戶投村補鄉獎”的原則,每月“排輪子”定期打掃,極大的提升了村民共建家園的集體意識和愛護勞動成果意識。

如今,龍華村依靠枇杷致富,一棟棟破舊土坯房換成了小洋房,過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土路也被一條條干凈的水泥路替代,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了小汽車。優勢的產業、文明的鄉風、淳樸的民風,不斷吸引著社會資本和各類人才的涌入,從前那個縣級貧困村已不復存在,現在展現在我們眼前的龍華村是一個生態宜居、環境優美、鄉風文明、和諧相處的魅力村莊。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發表評論
<th id="su2wj"></th>
    1. 
      
        <del id="su2wj"></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