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成都8月31日消息(記者 王穎)8月30日,“行走自貿區”網絡主題活動走進位于四川瀘州的川南臨港片區。
2017年4月1日,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川南臨港片區正式掛牌運行。由此,以“自貿試驗區”19.99平方公里土地為支點,瀘州利用他獨特的地緣優勢,開啟了輻射內陸走向世界的新窗口。
以自貿區為支點,川南臨港片區已經成為帶動瀘州乃至四川外向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在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做好自由貿易試驗區第六批改革試點經驗復制推廣工作的通知》中,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川南臨港片區企業“套餐式”注銷服務模式、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智能輔助申報兩項創新經驗獲全國范圍內復制推廣。
未來,川南臨港片區也將重點圍繞海關、海事、稅務、金融、政務服務“五大領域”,積極發揮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綜試區、進口糧食指定口岸、進口肉類查驗場等國家開放平臺的優勢,聚焦優勢產業,持續深化推進制度創新工作,為廣大企業提供更加優質的營商環境。
瀘州港 :全國首家鐵路直通集裝箱碼頭實現無縫對接的內河港口
瀘州,地處川渝滇黔結合部,是“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節點城市,是著名的中國酒城、四川最大的港口城市。
瀘州港,則是天府首港、四川第一大港、全國28個內河主要港口、第一批國家多式聯運示范工程、第一批國家進境糧食指定口岸也是四川最大的糧食中轉港口、全國第一家鐵路直通集裝箱碼頭實現無縫對接的內河港口。碼頭岸線長643米,建有6個直立框架式泊位,堆場面積40萬平米,具備100萬標箱、300萬噸件雜貨的年吞吐能力。港區內建有進口糧食倉庫和進境肉類指定查驗場。
該港口突顯“三大(港區)功能”,集裝箱樞紐港、全程物流貿易港、對外開放門戶港。同時,構建“三大互聯網平臺”,即港務業務平臺、物流大貿易平臺、供應鏈金融平臺。此外,實現“六大營收”,港口裝卸收入、集裝箱場站(CFS)收入、倉儲加工收入、分撥配送收入、全程物流代理收入、供應鏈金融收入。
據了解,瀘州港目前已開通瀘州至武漢、南京、上海等地的集裝箱班輪,瀘州至福州、廈門、泉州、黃浦、汕頭等地的江海聯運航線,瀘州至水富水水中轉班輪,瀘州—武漢—洋山航線以及瀘州—武漢—臺灣、瀘州—南京—韓國、瀘州—南京—日本集裝箱等3條近洋航線,并開通瀘州至成都、昆明、攀枝花等8條鐵水聯運集裝箱班列。
瀘州產業園:瀘州建市以來最大的招商引資項目落地
東向依托長江黃金水道,南向依托鐵路作為主要開放通道,西向依托鐵水聯運優勢,北向俄羅斯成都-瀘州木材專列……依托瀘州優質的地緣優勢,瀘州產業園以四通八達的港口優勢和當地政府的有力政策,引來世界500強恒力集團在2019年9月落戶產業園。
恒力瀘州產業園項目占地面積5000畝,總投資200億元,是瀘州市建市以來最大的招商引資項目。恒力瀘州產業園將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補短板項目”,其從“一滴油到一匹布”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將為瀘州補上高端紡織業短板,并在智能化、新材料領域探索新發展空間。紡織產業具有很強的虹吸效應,能形成產業集聚,對破除成渝地區“中部塌陷”縮小東西部發展差距有積極作用。
據了解,整個項目計劃于2021年底全部建成投運,項目全面投產后,預計每年可實現營業收入300億元,稅收20億元,解決1.5萬人就業,成為西南聚酯新材料及紡織制造中心。
截至目前,瀘州綜合保稅區已入區企業24家,擬入區企業13家,達到規劃面積的60%,2020年1-6月,保稅物流中心實現進出口總額1.34億美元,同比增長21%, 預計全年達到3億美元。下一步,將嚴格對照驗收標準,查漏補缺 ,圍繞“五大中心” ,大力開展項目招引,確保12月底封關運行。
據了解,綜合保稅區主要整合了保稅物流中心、保稅物流園區、保稅區、出口加工區、跨境工業園區、保稅港區等功能,是目前我國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齊全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
來源: 央廣網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央廣網成都8月31日消息(記者 王穎)8月30日,“行走自貿區”網絡主題活動走進位于四川瀘州的川南臨港片區。
2017年4月1日,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川南臨港片區正式掛牌運行。由此,以“自貿試驗區”19.99平方公里土地為支點,瀘州利用他獨特的地緣優勢,開啟了輻射內陸走向世界的新窗口。
以自貿區為支點,川南臨港片區已經成為帶動瀘州乃至四川外向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在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做好自由貿易試驗區第六批改革試點經驗復制推廣工作的通知》中,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川南臨港片區企業“套餐式”注銷服務模式、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智能輔助申報兩項創新經驗獲全國范圍內復制推廣。
未來,川南臨港片區也將重點圍繞海關、海事、稅務、金融、政務服務“五大領域”,積極發揮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綜試區、進口糧食指定口岸、進口肉類查驗場等國家開放平臺的優勢,聚焦優勢產業,持續深化推進制度創新工作,為廣大企業提供更加優質的營商環境。
瀘州港 :全國首家鐵路直通集裝箱碼頭實現無縫對接的內河港口
瀘州,地處川渝滇黔結合部,是“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節點城市,是著名的中國酒城、四川最大的港口城市。
瀘州港,則是天府首港、四川第一大港、全國28個內河主要港口、第一批國家多式聯運示范工程、第一批國家進境糧食指定口岸也是四川最大的糧食中轉港口、全國第一家鐵路直通集裝箱碼頭實現無縫對接的內河港口。碼頭岸線長643米,建有6個直立框架式泊位,堆場面積40萬平米,具備100萬標箱、300萬噸件雜貨的年吞吐能力。港區內建有進口糧食倉庫和進境肉類指定查驗場。
該港口突顯“三大(港區)功能”,集裝箱樞紐港、全程物流貿易港、對外開放門戶港。同時,構建“三大互聯網平臺”,即港務業務平臺、物流大貿易平臺、供應鏈金融平臺。此外,實現“六大營收”,港口裝卸收入、集裝箱場站(CFS)收入、倉儲加工收入、分撥配送收入、全程物流代理收入、供應鏈金融收入。
據了解,瀘州港目前已開通瀘州至武漢、南京、上海等地的集裝箱班輪,瀘州至福州、廈門、泉州、黃浦、汕頭等地的江海聯運航線,瀘州至水富水水中轉班輪,瀘州—武漢—洋山航線以及瀘州—武漢—臺灣、瀘州—南京—韓國、瀘州—南京—日本集裝箱等3條近洋航線,并開通瀘州至成都、昆明、攀枝花等8條鐵水聯運集裝箱班列。
瀘州產業園:瀘州建市以來最大的招商引資項目落地
東向依托長江黃金水道,南向依托鐵路作為主要開放通道,西向依托鐵水聯運優勢,北向俄羅斯成都-瀘州木材專列……依托瀘州優質的地緣優勢,瀘州產業園以四通八達的港口優勢和當地政府的有力政策,引來世界500強恒力集團在2019年9月落戶產業園。
恒力瀘州產業園項目占地面積5000畝,總投資200億元,是瀘州市建市以來最大的招商引資項目。恒力瀘州產業園將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補短板項目”,其從“一滴油到一匹布”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將為瀘州補上高端紡織業短板,并在智能化、新材料領域探索新發展空間。紡織產業具有很強的虹吸效應,能形成產業集聚,對破除成渝地區“中部塌陷”縮小東西部發展差距有積極作用。
據了解,整個項目計劃于2021年底全部建成投運,項目全面投產后,預計每年可實現營業收入300億元,稅收20億元,解決1.5萬人就業,成為西南聚酯新材料及紡織制造中心。
截至目前,瀘州綜合保稅區已入區企業24家,擬入區企業13家,達到規劃面積的60%,2020年1-6月,保稅物流中心實現進出口總額1.34億美元,同比增長21%, 預計全年達到3億美元。下一步,將嚴格對照驗收標準,查漏補缺 ,圍繞“五大中心” ,大力開展項目招引,確保12月底封關運行。
據了解,綜合保稅區主要整合了保稅物流中心、保稅物流園區、保稅區、出口加工區、跨境工業園區、保稅港區等功能,是目前我國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齊全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
來源: 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