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侯沖
一位帶著患病母親駐村的第一書記、奮戰在涼山的26對幫扶“夫妻檔”……9月9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四川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上,省委書記彭清華深情講述了兩個故事。
一個人和一群人的扶貧故事,折射的是全省無數扶貧干部在脫貧攻堅中沖鋒在前、無怨無悔、無私奉獻的群像。
第一書記帶著母親駐村扶貧
帶著患病母親駐村扶貧的干部,是喜德縣紅莫鎮特合村第一書記劉驥。
發布會結束后,記者撥通了劉驥的電話。得知省委書記在發布會現場介紹了她的事跡,劉驥坦言,“不可思議,很感動!”
“我記得是去年1月3日,彭書記到我們村調研,了解到我的經歷。”劉驥說,難以相信這么久彭書記還能記得,自己反而覺得沒啥,都是為了把扶貧工作做好。
劉驥母親曾碧仙患糖尿病10多年,之前一直與女兒在西昌生活。2015年,單位選派劉驥到特合村任第一書記,照顧母親的責任落到丈夫身上。2018年5月,劉驥的婆婆被查出腰椎結核,丈夫照顧不過來兩位70多歲的老人,思來想去,劉驥最終決定把母親接到特合村。
劉驥原本認為,照顧母親可能多少會讓自己工作有所分心,不曾想,從城里搬進農村的母親,在這里成為駐村工作隊的“編外人員”,反而替村里的扶貧干部分憂解難。
易地扶貧搬遷聚居點房前屋后,建有微田園。剛搬進新家時,村民都不愿意打理這塊土地。劉驥為此多次走訪勸說村民,請他們把這塊閑置土地利用起來,種植蔬菜或花草,但響應者寥寥。
女兒遲遲沒辦成的工作,在曾碧仙手里辦成了。劉驥說,母親到村里后就沒閑著,在房前屋后種滿青菜、香菜、萵筍等。在曾碧仙帶動下,村民都在微田園里種上了蔬菜。
每天晚飯后,劉驥都要陪著母親在村里散步遛彎,跟村民拉拉家常。對于特合村村民而言,這位帶著母親駐村的第一書記,早已成為他們中間的一份子。
“夫妻檔”幫扶干部在涼山見證愛情
“最浪漫的事,就是陪你在涼山。”這是在涼山州的幫扶夫妻們愛的宣言。
昭覺縣博洛鄉書你子村駐村干部韓鴻宇,與博洛鄉普洛村駐村干部任萍莉,便是其中一對。
聽說省委書記在發布會上點贊涼山“夫妻檔”扶貧干部,韓鴻宇表示,這既是鼓勵,更是鞭策。
由于剛接了一筆以購代捐的訂單,這兩天,韓鴻宇正忙著給村里的花椒打包發貨,愛人任萍莉則在幫鄉上準備脫貧攻堅的驗收資料。“有時我們都在鄉里工作,彼此不說話,只要能對視一眼,就覺得很幸福。”
同是90后夫妻的蔣超和肖泓玲,大涼山給他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2018年7月12日,蔣超一行人坐面包車進村。車行到半路拋了錨,他自己留在車內把方向盤,讓其余人到后面推車,沒想到下雨濕滑,車輛突然向盤山公路外側偏出將近三分之一。下面就是懸崖,幸虧蔣超眼疾手快,狠打了一把方向盤,才把面包車給拉回來。推車的肖泓玲被當場嚇得“哇”地一聲大哭起來。現在蔣超夫婦把婚期定在了明年,“先打勝仗,再成家!”
奮戰在大涼山脫貧一線的“夫妻檔”幫扶干部,還有很多——來自南充的李康和阿夢超夫婦,一起相約到涼山扶貧,阿夢超身懷六甲還奔波在扶貧一線,讓李康心疼不已;眉山市青神縣學道街小學教師蹇玉平,追隨妻子到涼山支教,當時單位援彝名額已滿,他好不容易才爭取到機會……
也許就像韓鴻宇所說,很慶幸能在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見證大涼山打贏脫貧攻堅戰,這樣的人生無悔。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1428735752@qq.com
四川在線記者侯沖
一位帶著患病母親駐村的第一書記、奮戰在涼山的26對幫扶“夫妻檔”……9月9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四川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上,省委書記彭清華深情講述了兩個故事。
一個人和一群人的扶貧故事,折射的是全省無數扶貧干部在脫貧攻堅中沖鋒在前、無怨無悔、無私奉獻的群像。
第一書記帶著母親駐村扶貧
帶著患病母親駐村扶貧的干部,是喜德縣紅莫鎮特合村第一書記劉驥。
發布會結束后,記者撥通了劉驥的電話。得知省委書記在發布會現場介紹了她的事跡,劉驥坦言,“不可思議,很感動!”
“我記得是去年1月3日,彭書記到我們村調研,了解到我的經歷。”劉驥說,難以相信這么久彭書記還能記得,自己反而覺得沒啥,都是為了把扶貧工作做好。
劉驥母親曾碧仙患糖尿病10多年,之前一直與女兒在西昌生活。2015年,單位選派劉驥到特合村任第一書記,照顧母親的責任落到丈夫身上。2018年5月,劉驥的婆婆被查出腰椎結核,丈夫照顧不過來兩位70多歲的老人,思來想去,劉驥最終決定把母親接到特合村。
劉驥原本認為,照顧母親可能多少會讓自己工作有所分心,不曾想,從城里搬進農村的母親,在這里成為駐村工作隊的“編外人員”,反而替村里的扶貧干部分憂解難。
易地扶貧搬遷聚居點房前屋后,建有微田園。剛搬進新家時,村民都不愿意打理這塊土地。劉驥為此多次走訪勸說村民,請他們把這塊閑置土地利用起來,種植蔬菜或花草,但響應者寥寥。
女兒遲遲沒辦成的工作,在曾碧仙手里辦成了。劉驥說,母親到村里后就沒閑著,在房前屋后種滿青菜、香菜、萵筍等。在曾碧仙帶動下,村民都在微田園里種上了蔬菜。
每天晚飯后,劉驥都要陪著母親在村里散步遛彎,跟村民拉拉家常。對于特合村村民而言,這位帶著母親駐村的第一書記,早已成為他們中間的一份子。
“夫妻檔”幫扶干部在涼山見證愛情
“最浪漫的事,就是陪你在涼山。”這是在涼山州的幫扶夫妻們愛的宣言。
昭覺縣博洛鄉書你子村駐村干部韓鴻宇,與博洛鄉普洛村駐村干部任萍莉,便是其中一對。
聽說省委書記在發布會上點贊涼山“夫妻檔”扶貧干部,韓鴻宇表示,這既是鼓勵,更是鞭策。
由于剛接了一筆以購代捐的訂單,這兩天,韓鴻宇正忙著給村里的花椒打包發貨,愛人任萍莉則在幫鄉上準備脫貧攻堅的驗收資料。“有時我們都在鄉里工作,彼此不說話,只要能對視一眼,就覺得很幸福。”
同是90后夫妻的蔣超和肖泓玲,大涼山給他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2018年7月12日,蔣超一行人坐面包車進村。車行到半路拋了錨,他自己留在車內把方向盤,讓其余人到后面推車,沒想到下雨濕滑,車輛突然向盤山公路外側偏出將近三分之一。下面就是懸崖,幸虧蔣超眼疾手快,狠打了一把方向盤,才把面包車給拉回來。推車的肖泓玲被當場嚇得“哇”地一聲大哭起來。現在蔣超夫婦把婚期定在了明年,“先打勝仗,再成家!”
奮戰在大涼山脫貧一線的“夫妻檔”幫扶干部,還有很多——來自南充的李康和阿夢超夫婦,一起相約到涼山扶貧,阿夢超身懷六甲還奔波在扶貧一線,讓李康心疼不已;眉山市青神縣學道街小學教師蹇玉平,追隨妻子到涼山支教,當時單位援彝名額已滿,他好不容易才爭取到機會……
也許就像韓鴻宇所說,很慶幸能在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見證大涼山打贏脫貧攻堅戰,這樣的人生無悔。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