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不僅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更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將大幅躍升,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將再邁上新的大臺階,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
藍圖已繪就,目標催人奮進。連日來,我省廣大干部群眾紛紛圍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確定的新目標展開討論,談認識,說期待,話落實。
更高遠
新目標意味著新格局、新動力
“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五中全會提出的“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中的這句話,讓人振奮。
就在五中全會閉幕當天,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重要配套工程之一——成彭管道天府機場支線正式動工。距機場支線工程幾公里外,天府國際機場一期工程3條跑道已基本完工。11月,將開始首次校飛。
從蘆花飛舞的小鎮到飛機轟鳴的航空樞紐,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橫空出世,改變的不僅僅是簡陽市,而是整個四川對外開放的格局。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戰略定位為中國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建成后將成為中國面向歐洲、東南亞、南亞、中東和中亞的國際空中門戶。
從西部內陸,到國際門戶,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建設,是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一個生動注腳。
“新格局意味著新空間。”四川宜賓港(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萬吉梅說,五中全會提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目標,意味著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更強的發展動力。
大戰略包涵著小確幸。四川大學文新學院研究生二年級學生李丹陽認為,新的發展格局對于每一個普通四川人而言,意味著與世界的距離更近了。未來,無論是出國旅行,還是求學購物,都將更加方便。
國家戰略惠及每一個普通百姓,這本身就是戰略規劃的要義。
更期待
新目標意味著新生活、新希望
“想把全會精神寫進山歌里。”五中全會閉幕當晚,在綿竹市清平鄉,76歲的羌漢山歌傳承人孟開金和羌漢山歌隊的10余名隊員坐在電視機前,收看五中全會的新聞報道。全會確定的發展目標,讓他們十分振奮。
清平鄉曾經歷過特大地震和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在黨的領導下,“孟開金們”重建了家園。去年,清平鄉還成功創建了國家4A級景區,老百姓吃上了旅游飯。“黨說的話,都兌現了。”孟開金堅信,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描繪的藍圖,也會如期實現。
“很振奮,很期待。”10月30日,綿竹孝德鎮年俗村老黨員牟修軍起了個大早。當天,他要和村兩委干部、黨員代表、村民代表一起學習五中全會精神。他說,“十三五”時期,全國幾千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年俗村從一個地理位置偏遠、基礎設施落后的村,變成一個鄉村旅游的網紅打卡地。這,都得益于黨的好政策。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的遠景目標,其中之一是要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牟修軍說,實現農業現代化,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更奮進
新目標需要新行動、新舉措
宏偉藍圖繪就,前進的步伐大步向前。
峨眉電影集團總裁向華全說,五中全會站高謀遠,對“十四五”及更長時期的文化建設提出了戰略規劃和重大部署。下一步,集團將規劃實施“金頂”計劃,突出巴蜀文化特色,搭建劇本中心和拍攝服務平臺,建設天府影都、峨影1958國際影視創意孵化園等創制基地,聚集資本和技術優勢,不斷提高全產業鏈發展水平,努力為建設電影強國、文化強國多作貢獻。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五中全會為農業發展確定了新目標,如何落實?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楊波表示,四川將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為抓手,打破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特別是圍繞綠色、特色、高效、活力、智慧和開放園區做文章,做強“川字號”農業產業和品牌,不斷推動公共服務向鄉村延伸。力爭用5-8年,推動我省現代農業整體實力邁入全國第一方陣,并重塑工農城鄉關系。
如何建成教育強國、人才強國?成都市金牛區教育局副局長姚才表示,將堅持“經濟發展到哪里,教育就跟進到哪里;城市更新到哪里,教育就跟進到哪里;產業推進到哪里,教育就跟進到哪里;項目落地到哪里,教育就跟進到哪里”的思路,根據功能區規劃建設進度,結合土地利用開發時序,狠抓教育重大項目、重大工程落地實施,持續推進優質學位供給。
眉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徐智勇表示,要落實好五中全會精神,保障圓滿完成任務,著力抓好四個方面工作:一要落實援企穩崗等政策,通過加快高質量發展,培育更多市場主體,拓展就業空間;二要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多管齊下穩定和擴大就業;三要進一步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提升職工轉崗就業能力;四要著力防范化解就業風險,落實應對預案,守住不發生大規模失業的底線。
(采寫:梁現瑞 王成棟 江蕓涵 余如波 王吉南 吳夢琳 樊邦平)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不僅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更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將大幅躍升,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將再邁上新的大臺階,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
藍圖已繪就,目標催人奮進。連日來,我省廣大干部群眾紛紛圍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確定的新目標展開討論,談認識,說期待,話落實。
更高遠
新目標意味著新格局、新動力
“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五中全會提出的“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中的這句話,讓人振奮。
就在五中全會閉幕當天,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重要配套工程之一——成彭管道天府機場支線正式動工。距機場支線工程幾公里外,天府國際機場一期工程3條跑道已基本完工。11月,將開始首次校飛。
從蘆花飛舞的小鎮到飛機轟鳴的航空樞紐,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橫空出世,改變的不僅僅是簡陽市,而是整個四川對外開放的格局。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戰略定位為中國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建成后將成為中國面向歐洲、東南亞、南亞、中東和中亞的國際空中門戶。
從西部內陸,到國際門戶,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建設,是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一個生動注腳。
“新格局意味著新空間。”四川宜賓港(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萬吉梅說,五中全會提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目標,意味著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更強的發展動力。
大戰略包涵著小確幸。四川大學文新學院研究生二年級學生李丹陽認為,新的發展格局對于每一個普通四川人而言,意味著與世界的距離更近了。未來,無論是出國旅行,還是求學購物,都將更加方便。
國家戰略惠及每一個普通百姓,這本身就是戰略規劃的要義。
更期待
新目標意味著新生活、新希望
“想把全會精神寫進山歌里。”五中全會閉幕當晚,在綿竹市清平鄉,76歲的羌漢山歌傳承人孟開金和羌漢山歌隊的10余名隊員坐在電視機前,收看五中全會的新聞報道。全會確定的發展目標,讓他們十分振奮。
清平鄉曾經歷過特大地震和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在黨的領導下,“孟開金們”重建了家園。去年,清平鄉還成功創建了國家4A級景區,老百姓吃上了旅游飯。“黨說的話,都兌現了。”孟開金堅信,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描繪的藍圖,也會如期實現。
“很振奮,很期待。”10月30日,綿竹孝德鎮年俗村老黨員牟修軍起了個大早。當天,他要和村兩委干部、黨員代表、村民代表一起學習五中全會精神。他說,“十三五”時期,全國幾千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年俗村從一個地理位置偏遠、基礎設施落后的村,變成一個鄉村旅游的網紅打卡地。這,都得益于黨的好政策。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的遠景目標,其中之一是要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牟修軍說,實現農業現代化,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更奮進
新目標需要新行動、新舉措
宏偉藍圖繪就,前進的步伐大步向前。
峨眉電影集團總裁向華全說,五中全會站高謀遠,對“十四五”及更長時期的文化建設提出了戰略規劃和重大部署。下一步,集團將規劃實施“金頂”計劃,突出巴蜀文化特色,搭建劇本中心和拍攝服務平臺,建設天府影都、峨影1958國際影視創意孵化園等創制基地,聚集資本和技術優勢,不斷提高全產業鏈發展水平,努力為建設電影強國、文化強國多作貢獻。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五中全會為農業發展確定了新目標,如何落實?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楊波表示,四川將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為抓手,打破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特別是圍繞綠色、特色、高效、活力、智慧和開放園區做文章,做強“川字號”農業產業和品牌,不斷推動公共服務向鄉村延伸。力爭用5-8年,推動我省現代農業整體實力邁入全國第一方陣,并重塑工農城鄉關系。
如何建成教育強國、人才強國?成都市金牛區教育局副局長姚才表示,將堅持“經濟發展到哪里,教育就跟進到哪里;城市更新到哪里,教育就跟進到哪里;產業推進到哪里,教育就跟進到哪里;項目落地到哪里,教育就跟進到哪里”的思路,根據功能區規劃建設進度,結合土地利用開發時序,狠抓教育重大項目、重大工程落地實施,持續推進優質學位供給。
眉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徐智勇表示,要落實好五中全會精神,保障圓滿完成任務,著力抓好四個方面工作:一要落實援企穩崗等政策,通過加快高質量發展,培育更多市場主體,拓展就業空間;二要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多管齊下穩定和擴大就業;三要進一步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提升職工轉崗就業能力;四要著力防范化解就業風險,落實應對預案,守住不發生大規模失業的底線。
(采寫:梁現瑞 王成棟 江蕓涵 余如波 王吉南 吳夢琳 樊邦平)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