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日本不卡在线视频二区三区,野花社区视频在线观看,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首頁>>今日關注>>第一書記回家系列 | “國貧村”第一書

第一書記回家系列 | “國貧村”第一書記的最大收獲:13個彝族娃走出大涼山上大學

發布時間:2020/12/30 14:27:41 瀏覽:544
[摘要]第一書記回家系列 | “國貧村”第一書記的最大收獲:13個彝族娃走出大涼山上大學

“劉叔叔,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在大學里當上了團支部書記。”

“劉叔叔,這個期末考試我的總成績排名第四,通過了英語四級和計算機二級。”

“劉叔叔,提前祝你彝族年好,過年的時候一定要去我家玩哦!”

……

在“大杉坪‘圓夢大學’團隊群”里,每隔一段時間,涼山州雷波縣馬湖鄉(現鄉鎮合并后為黃瑯鎮)大杉坪村原駐村第一書記劉傳星總會收到這樣的信息。而這些反饋和問候,來自在劉傳星幫扶下,大杉坪村走出的13個彝族大學生。

劉傳星詢問村民吉作哈呷近況如何

即使孩子們早已走出大山,離開家鄉,但他們從未與劉傳星斷了聯系。外面的世界怎么樣?家鄉的發展又如何?在微信群里,這樣的雙向互動從未間斷。

村里第一個女大學生

12月7日,自今年2月結束任期,劉傳星再次回到大杉坪探訪。“每一次我回村,都會問問他們在家不。”回村的路上,劉傳星掏出手機,翻出微信群,看著一條條聊天記錄,劉傳星的思緒也被拉回到了三年前。

2017年5月,受四川省教育廳指派、在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任職的劉傳星,從成都來到涼山彝族自治州雷波縣,先后擔任馬湖鄉大杉坪村村干部、駐村第一書記。

劉傳星時常在微信群里關心走出去的大學生們

曾經的大杉坪村,是個生態移民村,也是純彝族村,有60戶貧困戶,貧困發生率超33%,是個典型的深度貧困村,也是國家級貧困村。

劉傳星剛來不久,村里便有4位學生考上了大學,但卻因經濟困難打算放棄。20歲的彝族姑娘吉日爾洗便是其中之一。

“多虧了劉叔叔,才給了我讀書的機會。!”如今,在大學里已經成功專升本的爾洗,至今還記得在她最糾結絕望時,劉傳星是怎樣拉了她一把。

2017年8月份的一天,20歲的吉日爾洗收到了她盼望已久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在她這個年紀,村里大部分的女孩都已結婚生子,而她是村子里第一個念完高中,考上大學的女生。

劉傳星展示村里第一個女大學生吉日爾洗實習期間的榮譽證書

看著渴望已久的通知書,爾洗卻開心不起來。由于成績不是很好,爾洗考上的是一所民辦高校,將近1萬四的學費讓貧窮的爾洗一家犯了難。“我還有兩個弟弟在讀書,家里為了供我們上學已經欠了很多債了。”雖然爾洗的父母表示,砸鍋賣鐵也要讓爾洗去上大學,但懂事的爾洗不愿再增添家里的負擔,想出去打工,放棄讀書。

正當爾洗痛苦糾結之際,劉傳星找到了她,還給她帶來了好消息。原來,在得知村里情況后,劉傳星主動聯系到愛心企業人士,愿意每年資助7000元。即使如此,爾洗心里仍有顧慮。

“你想和村子其他姑娘一樣,早早過結婚生子的日子嗎?”劉傳星問。

“不想。”爾洗低著頭回答。

“我曾經也因貧困輟學后被勸返,在各方的支持和關心下讀完研究生,現在成了一名教育工作者。你看,我的命運就是被讀書改變了的。只有讀書,才能走出大山。”

劉傳星和其他村干部與吉日爾洗一家的合影

聽到這兒,爾洗一下子哭了。是的,她也想讀書,她想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既然劉叔叔可以,自己為什么不可以?在劉傳星的鼓舞下,爾洗走入了大學的校園,成了村里第一個女大學生。“他就像我的父親一樣,關心我、支持我,也改變了我的命運。”

打開叛逆彝族小伙的心結

同爾洗一樣,彝族小伙馬石者也是被改變命運的那一個。

在群里面,劉傳星會時時關心孩子們的境況。大學生活怎么樣?有沒有困難?得到孩子們的回復后,劉傳星都會一一反饋。在這些交流互動的背后,劉傳星也看到了一些孩子的改變和進步,尤其是馬石者。“他以前是比較叛逆的,現在懂事多了,在家鄉的小學都當實習老師了。”

馬石者一家也曾是劉傳星對口幫扶的貧困戶,這次劉傳星回村,特意去了馬石者家。

得知劉傳星回來,馬石者一早向學校請了假。12月9日上午,作為值周老師的馬石者安排好手上的工作,騎著電動車趕回家來。“現在變化很大啊,人也長帥了!現在在學校當老師了感覺怎么樣?”一見到馬石者,劉傳星笑著說。馬石者也笑了,果然還是那個親切的劉叔。

劉傳星和馬石者邊烤火邊聊天

上大學前,由于身體原因,馬石者高三一年很長時間都沒有上課,學習跟不上,心情苦悶煩躁的他卻又不知如何排解,再加上自己性格內向,也不愿給人傾訴,所以憋著氣兒的他總會與父母發生矛盾,在別人眼里就是個叛逆、不懂事的小孩。

而同時具備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資質的劉傳星,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經常與他聊天,戳中他的心事,打開他的心結。

“劉叔就像朋友一樣,會很平等地和我交流,那種真誠我能感受到。”劉傳星的親近讓馬石者像是找到了一個發泄口,把憋在心里的事都釋放了出來。

馬石者說,上了大學后,有段時間因為身體原因經常待在宿舍,覺得生活沒什么樂趣,整天無所事事。劉傳星得知情況后,開導他:“父母支持你上大學是很不容易的,如果不振作精神好好學習,父母還有那些關心支持你的人會有多難過。”

正是劉傳星的這番話,點醒了馬石者。“劉叔就像我的精神支柱,給了我很大的幫助。我打心眼里把他當我成了我的親叔叔。”如今,馬石者已在家鄉馬湖小學當上了一名實習音樂老師,他的下一個目標,便是考上教師資格證,成為一名真正的老師,回報家鄉。

大杉坪的希望

從馬石者家走出后,劉傳星的回村之行也快結束了。雖然此次回村,沒有見到很多的孩子,但孩子們的情況,劉傳星也都基本了解:銀子拉答,成都大學已畢業,目前在馬湖鄉人民政府工作;吉日爾洗,已成功專升本,正在讀大四,準備考初中教師資格證;阿爾爾布,也已成功專升本……在微信群里,除了提醒孩子們查收愛心資助經費以外,劉傳星也會時時關心孩子們的進展。

在劉傳星看來,走出大山的大學們的命運都已逐漸改變,他們便是大杉坪村的希望。

劉傳星看望村幼教點的孩子們

在劉傳星駐村幫扶的近三年時間里,大杉坪村村民的物質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截至2019年10月,大杉坪村曾經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年純收入達到7693元,村集體經濟產業年銷售額突破45萬元,大杉坪村先后榮獲州級“四好村”、州級集體經濟示范村、省級旅游扶貧示范村、省級農民夜校示范校和全國鄉村旅游扶貧重點村等榮譽稱號。

“如今,大杉坪村曾經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年人均純收入已經達到了9134元,村民們的日子越來越好了。”

但劉傳星始終認為,13名走出的大學生才是自己大杉坪村駐村扶貧工作中最大的收獲,也是帶給大杉坪最大的改變。

而更讓劉傳星感動和欣慰的是,孩子們的心中已經種下了感恩奮進、建設家鄉的精神種子。“孩子們都非常感恩,吉日爾洗在她實習的那一年,在每個月僅有1500元的實習工資的情況下,還資助了4名貧困學生;馬石者畢業后,也選擇回到了自己家鄉當老師。”劉傳星說,“我相信,這才是大杉坪最大的希望,也是教育扶貧最好的結果。”

來源:封面新聞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發表評論
<th id="su2wj"></th>
    1. 
      
        <del id="su2wj"></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