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周五,Bitstamp實時數據顯示,比特幣跌破50000美元/枚,為3月8日以來首次。隨后,比特幣價格進一步跌破49000美元關口,日內跌幅超過8%。
據比特幣家園網,近24小時內,共有383739人爆倉,爆倉資金26.5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85.60億元。
消息面上,美國總統拜登將提議,將針對富人的資本利得稅稅率從現在的20%提高近一倍至39.6%,以幫助支付一系列社會性支出,從而解決長期存在的不平等現象。
對于年收入達到或超過100萬美元的人,新稅率加上現有的投資收入附加稅,意味著富人投資者的聯邦稅率可能高達43.4%。知情人士稱,拜登政府將保留現有3.8%的投資收入附加稅,該稅收被用來為奧巴馬醫保提供資金。
自去年12月以來,這一數字資產的美國投資者已經獲得了約80%的收益,如果他們持有該加密貨幣已經超過一年,那么在出售時就要繳納資本利得稅。
稅收憂慮開始在市場上蔓延,風險資產普遍遭受重創,剛剛延續了一年上漲逾800%高速上漲勢頭的比特幣自然也不例外。
土耳其本月底禁止使用加密貨幣支付比特幣價格持續走低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一周,比特幣的價格走勢令人迷惑:
上周末(4月18日),遭遇閃電式崩盤后,比特幣的價格一直處于低位震蕩,從6.4萬美元一度跌破5.2萬美元,暴跌15%以上。
4月21日再度大跌超4%,幣價跌破54000美元關口。
消息面上,當地時間4月21日,土耳其加密貨幣交易所THODEX突然宣布暫停交易,又一次在幣圈引發震動。
在THODEX宣布暫停交易前夕,土耳其中央銀行以可能的“無法彌補的”損害和交易風險為由,將從4月30日起禁止在支付中“直接或間接”使用加密貨幣。
由此看來,THODEX宣布暫停交易似乎與土耳其央行的禁令有著一定的關聯。
這也令華爾街的分析師們感到了一絲擔憂,摩根大通策略師在最新的報告中指出,如果比特幣不能在短期內重返60000美元上方,那么動量信號將會崩潰。
華爾街大行發出警告:動量信號將會崩潰
由于比特幣是全球范圍內的投資品種,不同國家政府釋放的監管態度都會對價格產生直接影響。
4月18日,市場傳出消息稱,美國財政部正計劃打擊涉及加密貨幣的洗錢計劃。直接導致比特幣遭遇閃電式崩盤,當日最大跌幅一度超15%,此后比特幣的價格一直處于低位震蕩,4月21日再度大跌超4%,幣價一度跌破54000美元關口。
回顧前幾輪比特幣的閃崩大跌,盤中都有新買家入場逢低買入,支撐價格進一步止跌回升。但這一次,卻令華爾街的分析師們感到了一絲擔憂,摩根大通策略師在最新的報告中指出,如果比特幣不能在短期內重返60000美元上方,那么動量信號將會崩潰。
摩根大通策略師稱,過去幾天中,比特幣期貨經歷了與去年2月中旬、去年1月中旬、去年11月底相似的急劇倉位拋售。考慮到當前動量信號仍處于較高水平,未來幾個月它們會逐漸變得衰弱。
報告指出,在之前的三次大跌中,整體流動性足夠強大,使比特幣能夠迅速突破關鍵閾值,從而推動動量交易員進一步建倉。
這一次,類似情況會否重演?在摩根大通的策略師看來,這一可能性似乎較低,因為這次動量的衰減趨勢似乎更難逆轉。此外,流入比特幣基金的資金似乎也很疲軟。
另外,該報告提示,沒有新的利好預期出現,市場缺乏有效的刺激,同時前期獲利盤積累過多,都造成了一定的拋壓。其中,商品交易顧問(CTAs)和加密貨基金在近幾周積累的比特幣期貨多頭頭寸,是過去幾天這些頭寸清倉、砸盤的背后推動力。
比特幣有沒有未來?
毫無疑問,比特幣是這一輪全球央行放水潮的最大贏家,大量避險資金、厭惡通脹的資金大量涌入比特幣,幣價從2018年末的3155美元/枚低位一路飆升至最高的64000美元/枚。
即使在年后公募基金、股市的核心資產跌跌不休之時,比特幣也一路高漲,有投資者稱,“沒想到比特幣竟成最堅挺的避險資產”。
據CoinShares 數據顯示,截止2021年一季度末,機構管理的數字貨幣資產規模飆升至 590億美元的峰值,而去年這一數字僅為376億美元。
拉長整個周期來看,比特幣的瘋牛、瘋熊幾乎是常態。過去的12年間,比特幣的價格如同坐過山車一般牽動無數人的心,瘋狂上漲、泡沫破裂不斷交替。
所有持有比特幣等加密資產的投資者,幾乎都是為了未來以更高的價格賣出,而非長期持有。因為比特幣與股票、房產等傳統資產不同,并不能產生正向現金流,因此長期來看,如果比特幣無法獲得支付屬性,其投資回報則幾乎完全來源于賺差價的交易。
而比特幣能否獲得支付屬性,完全取決于各個國家政府的監管態度。從目前形勢來看,比特幣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上位”的可能性極低。
除了上文提及的土耳其,對加密貨幣監管最堅決的無疑是印度。據路透社4月18日報道,印度政府將禁止加密貨幣,對在該國交易甚至持有此類資產的人處以罰款,將把擁有、發行、采礦、交易和轉讓加密資產的行為定為犯罪行為。
中國央行的態度也非常明確,現任央行副行長李波在剛剛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會上明確指出,比特幣是加密資產,加密資產是投資的選項,是另類的投資工具,本身不是貨幣,目前正研究對比特幣、穩定幣的監管規則。
來源:21綜合自券商中國、華爾街見聞、公開信息
審核:熊毅燊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4月23日周五,Bitstamp實時數據顯示,比特幣跌破50000美元/枚,為3月8日以來首次。隨后,比特幣價格進一步跌破49000美元關口,日內跌幅超過8%。
據比特幣家園網,近24小時內,共有383739人爆倉,爆倉資金26.5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85.60億元。
消息面上,美國總統拜登將提議,將針對富人的資本利得稅稅率從現在的20%提高近一倍至39.6%,以幫助支付一系列社會性支出,從而解決長期存在的不平等現象。
對于年收入達到或超過100萬美元的人,新稅率加上現有的投資收入附加稅,意味著富人投資者的聯邦稅率可能高達43.4%。知情人士稱,拜登政府將保留現有3.8%的投資收入附加稅,該稅收被用來為奧巴馬醫保提供資金。
自去年12月以來,這一數字資產的美國投資者已經獲得了約80%的收益,如果他們持有該加密貨幣已經超過一年,那么在出售時就要繳納資本利得稅。
稅收憂慮開始在市場上蔓延,風險資產普遍遭受重創,剛剛延續了一年上漲逾800%高速上漲勢頭的比特幣自然也不例外。
土耳其本月底禁止使用加密貨幣支付比特幣價格持續走低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一周,比特幣的價格走勢令人迷惑:
上周末(4月18日),遭遇閃電式崩盤后,比特幣的價格一直處于低位震蕩,從6.4萬美元一度跌破5.2萬美元,暴跌15%以上。
4月21日再度大跌超4%,幣價跌破54000美元關口。
消息面上,當地時間4月21日,土耳其加密貨幣交易所THODEX突然宣布暫停交易,又一次在幣圈引發震動。
在THODEX宣布暫停交易前夕,土耳其中央銀行以可能的“無法彌補的”損害和交易風險為由,將從4月30日起禁止在支付中“直接或間接”使用加密貨幣。
由此看來,THODEX宣布暫停交易似乎與土耳其央行的禁令有著一定的關聯。
這也令華爾街的分析師們感到了一絲擔憂,摩根大通策略師在最新的報告中指出,如果比特幣不能在短期內重返60000美元上方,那么動量信號將會崩潰。
華爾街大行發出警告:動量信號將會崩潰
由于比特幣是全球范圍內的投資品種,不同國家政府釋放的監管態度都會對價格產生直接影響。
4月18日,市場傳出消息稱,美國財政部正計劃打擊涉及加密貨幣的洗錢計劃。直接導致比特幣遭遇閃電式崩盤,當日最大跌幅一度超15%,此后比特幣的價格一直處于低位震蕩,4月21日再度大跌超4%,幣價一度跌破54000美元關口。
回顧前幾輪比特幣的閃崩大跌,盤中都有新買家入場逢低買入,支撐價格進一步止跌回升。但這一次,卻令華爾街的分析師們感到了一絲擔憂,摩根大通策略師在最新的報告中指出,如果比特幣不能在短期內重返60000美元上方,那么動量信號將會崩潰。
摩根大通策略師稱,過去幾天中,比特幣期貨經歷了與去年2月中旬、去年1月中旬、去年11月底相似的急劇倉位拋售。考慮到當前動量信號仍處于較高水平,未來幾個月它們會逐漸變得衰弱。
報告指出,在之前的三次大跌中,整體流動性足夠強大,使比特幣能夠迅速突破關鍵閾值,從而推動動量交易員進一步建倉。
這一次,類似情況會否重演?在摩根大通的策略師看來,這一可能性似乎較低,因為這次動量的衰減趨勢似乎更難逆轉。此外,流入比特幣基金的資金似乎也很疲軟。
另外,該報告提示,沒有新的利好預期出現,市場缺乏有效的刺激,同時前期獲利盤積累過多,都造成了一定的拋壓。其中,商品交易顧問(CTAs)和加密貨基金在近幾周積累的比特幣期貨多頭頭寸,是過去幾天這些頭寸清倉、砸盤的背后推動力。
比特幣有沒有未來?
毫無疑問,比特幣是這一輪全球央行放水潮的最大贏家,大量避險資金、厭惡通脹的資金大量涌入比特幣,幣價從2018年末的3155美元/枚低位一路飆升至最高的64000美元/枚。
即使在年后公募基金、股市的核心資產跌跌不休之時,比特幣也一路高漲,有投資者稱,“沒想到比特幣竟成最堅挺的避險資產”。
據CoinShares 數據顯示,截止2021年一季度末,機構管理的數字貨幣資產規模飆升至 590億美元的峰值,而去年這一數字僅為376億美元。
拉長整個周期來看,比特幣的瘋牛、瘋熊幾乎是常態。過去的12年間,比特幣的價格如同坐過山車一般牽動無數人的心,瘋狂上漲、泡沫破裂不斷交替。
所有持有比特幣等加密資產的投資者,幾乎都是為了未來以更高的價格賣出,而非長期持有。因為比特幣與股票、房產等傳統資產不同,并不能產生正向現金流,因此長期來看,如果比特幣無法獲得支付屬性,其投資回報則幾乎完全來源于賺差價的交易。
而比特幣能否獲得支付屬性,完全取決于各個國家政府的監管態度。從目前形勢來看,比特幣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上位”的可能性極低。
除了上文提及的土耳其,對加密貨幣監管最堅決的無疑是印度。據路透社4月18日報道,印度政府將禁止加密貨幣,對在該國交易甚至持有此類資產的人處以罰款,將把擁有、發行、采礦、交易和轉讓加密資產的行為定為犯罪行為。
中國央行的態度也非常明確,現任央行副行長李波在剛剛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會上明確指出,比特幣是加密資產,加密資產是投資的選項,是另類的投資工具,本身不是貨幣,目前正研究對比特幣、穩定幣的監管規則。
來源:21綜合自券商中國、華爾街見聞、公開信息
審核:熊毅燊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