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日本不卡在线视频二区三区,野花社区视频在线观看,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首頁>>今日關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召開

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召開

發布時間:2021/8/20 7:51:14 瀏覽:2550
[摘要]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召開

 

今天的話題,是“共同富裕”。

8月17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召開,這次會議的議題有兩個,一個是“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做好金融穩定發展工作問題”,另一個就是“扎實促進共同富裕問題”。

這是中央財經委今年第二次開會。

上一次是在今年3月,研究的議題是“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問題”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舉措”。

十次會議

中央財經委研究的都是重大問題的頂層設計。

2018年3月,包括“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在內的四個小組改為委員會,負責相關領域重大工作的頂層設計、總體布局、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

中央財經委員會主任是習近平,副主任是李克強,中央財經委員會委員是王滬寧、韓正。

這次參加會議的除了中央財經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委員等之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也出席了會議。

這并不是汪洋首次出現在中央財經委會議現場。

2018年4月中央財經委第一次會議和2019年4月第四次會議時,汪洋也都參加了會議。前者研究“打好三大攻堅戰”的思路和舉措等議題,后者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問題等。

政知君注意到,自2018年至今,中央財經委一共召開了十次會議,時間分別是在2018年4月、2018年7月、2018年10月、2019年4月、2019年8月、2020年1月、2020年4月、2020年9月、2021年3月和2021年8月。

每一次的議題都備受外界關注。

比如第一次會議研究了“打好三大攻堅戰的思路和舉措”;再比如第四次會議研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問題”;第六次會議研究“研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問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問題”;第八次會議研究“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和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問題”等。

而這次的一個重要議題,就是“共同富裕”。

據報道,會議聽取了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央農辦關于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問題的匯報。

兩個點需要明確。

其一,推進共同富裕已經有了現實基礎,我們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

其二,推進共同富裕也有經濟背景。當下中國正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意味著消費將成為核心增長動力。分配差距越大,越不利于消費。

實現路徑

什么是共同富裕?

中央財經委第八次會議是這么說的: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要分階段促進共同富裕。

劃重點,不是平均主義、分階段推進。

會議特別提到了堅持循序漸進——“對共同富裕的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有充分估計,鼓勵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徑,總結經驗,逐步推開”。

共同富裕,知易行難。

實現共同富裕的路徑是什么?

中央的會議強調,鼓勵勤勞創新致富、堅持基本經濟制度、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等。

另外,會議還提到了收入分配的問題。

政知君注意到,在2020年11月,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十四五”國民收入分配與稅費改革課題組組長劉克崮曾在《中國新聞周刊》撰文稱:

在國民經濟三部門中,居民、企業、政府無論是參與初次分配還是再分配,都呈現出類似趨勢,即住戶部門(包括家庭及其所屬的非法人企業)份額明顯下降,企業部門份額明顯上升,政府部門份額基本穩定。

中央明確:

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

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調節力度并提高精準性,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合理調節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形成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

三次分配

“三次分配”的問題備受外界關注。

作為助力解決貧困問題、縮小收入差距、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第三次分配是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治理的重要制度安排。

《學習時報》在2019年曾刊文稱,要“重視發揮第三次分配的作用”。文中提到:

初次分配是按照各生產要素對國民收入貢獻大小進行的分配,主要依靠市場機制形成。

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基礎上,對部分國民收入進行的重新分配,主要由政府調節機制起作用。

第三次分配就像一只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溫柔之手”,建立在自愿性的基礎上,以募集、自愿捐贈和資助等慈善公益方式對社會資源和社會財富進行的分配,是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有益補充,有利于縮小社會差距,實現更合理的收入分配。

劃重點,慈善。

這次中央財經委會議明確,要加強對高收入的規范和調節,依法保護合法收入,合理調節過高收入,鼓勵高收入人群和企業更多回報社會。

具體的措施又是什么?不妨來看看作為示范區的浙江。

今年7月,《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實施方案(2021—2025年)》對外公布。

這份方案中,曾特別提到要打造“善行浙江”。具體措施包括:

建立健全回報社會的激勵機制,實施“崇善行善、扶危濟困”公益慈善先行計劃,鼓勵引導高收入群體和企業家向上向善、關愛社會,興辦社會公益實體,參與公益慈善事業,落實公益性捐贈稅收優惠政策,完善慈善褒獎制度。

完善有利于慈善組織持續健康發展的體制機制,大力發展樞紐型、資助型、行業性公益慈善組織,提升公益慈善基地服務能力。

大力發展慈善信托,爭取國家支持探索公益慈善組織設立信托專戶,對慈善信托給予政策支持。

打造全省統一的慈善服務信息平臺,建立“蜂巢式”浙商公益慈善機制,暢通社會各方面參與慈善公益和社會救助的渠道。

發揚“人人慈善”的現代慈善理念,打造以“慈善公益一日捐”為代表的全民性慈善活動。推動互聯網慈善,打造智慧慈善,規范網絡募捐活動。

完善慈善組織監管制度,借助區塊鏈技術對慈善捐贈開展全流程智慧監管,打造為民慈善、陽光慈善。

總之,絕不能出現“富者累巨萬,而貧者食糟糠”的現象。

 

來源:北京青年報

審核:熊毅燊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發表評論
<th id="su2wj"></th>
    1. 
      
        <del id="su2wj"></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