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河流域米易縣撒蓮鎮農田一景。(高陽瓊 攝)
8月26日,攀枝花市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通過《攀枝花市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安寧河流域共同保護助推高質量發展的決定》,將于10月1日起施行。這是市人大常委會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切實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關于推進安寧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戰略部署,認真落實省人大常委會《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執法檢查要求,不斷推動市委“一三三三”總體發展戰略落地落實,助推攀枝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所作出的重大決定。
據悉,8月10日涼山州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涼山州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安寧河流域共同保護助推高質量發展的決定》。經攀枝花市和涼山州兩地人大常委會的共同商定,于8月27日同時公布《決定》。這是兩地推進流域協同立法的階段性重大成果,也為下一步高質量開展流域協同立法打下堅實基礎。
提高政治站位,積極謀劃推動
安寧河地處長江上游,全長320余公里,流經攀枝花市和涼山州多個縣(市),自古沿岸兩地人民就依水而居、引水灌溉,依托區域獨特的氣候、資源和地理條件,造就了四川第二大平原—安寧河谷平原,成為了攀西地區農業生產最發達的區域,是帶動攀西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為切實將這一片“良田沃土”保護好、開發好、利用好,攀枝花市人大常委會提高政治站位、牢記“國之大者”“省之要者”、積極謀劃舉措,尋求用法治方式助力推動區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2021年10月,市人大常委會根據市委張正紅書記的指示要求,把制定《攀枝花市安寧河流域保護條例》納入未來五年立法規劃方案。2022年2月,經市委批準,將制定《攀枝花市安寧河流域保護條例》列入市人大常委會2022年立法調研工作計劃。
2022年5月,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指出,支持攀西經濟區走特色發展之路,以更大力度促進安寧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打造“天府第二糧倉”。7月,省委、省政府印發《安寧河流域高質量發展規劃(2022—2030年)》,對大力發展現代優質高效農業、加快綠色低碳優勢產業集聚發展等重點任務作出安排部署。攀枝花市委、市政府搶抓安寧河流域開發重大發展機遇,作出了以“糧倉+”為基本思路,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為關鍵抓手,系統推進安寧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工作部署。市委多次研究地方立法事項,要求市人大常委會堅持問題導向和發展導向,加強流域立法調研,把握立法重點,強化保障措施,以高質量協同立法助推流域高質量發展。
磋商達成共識,筑牢立法基礎
聞令而動,聽令而行。2022年2月,攀枝花市人大常委會先后組織市人大相關專委會、市級相關部門召開專題座談會,充分征求各方關于安寧河流域保護協同立法工作意見。3月,攀枝花市人大常委會與涼山州人大常委會達成共識按照“共同作出決定、建立合作機制、開展流域協同立法”三步走的模式,推動協同立法工作。
隨后,兩地人大常委會考察組赴涼山州冕寧縣、喜德縣、西昌市、德昌縣以及攀枝花市米易縣進行了實地考察調研,并借鑒四川省、云南省和貴州省《關于加強赤水河流域共同保護的決定》的有益經驗和做法,制定了相關草案,在征求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以及兩地相關部門、縣(市)等意見后,形成了《關于加強安寧河流域共同保護助推高質量發展的決定》。
兩地人大常委會共同作出決定并同時施行,將有利于整合兩地行政力量、優化資源配置,充分發揮法治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推動安寧河流域各地協同發展;有利于兩地共同爭取資源補償和重大水利建設項目政策,推動區域合作,加強安寧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筑牢長江上游生態保護屏障;有利于兩地協同各方的利益,規范各方的權利義務,凝聚社會共識,促進高質量發展;有利于兩地共同簽署立法合作協議,持續高質高效開展流域協同立法工作。
突出生態優先,強化協同配合
《決定》遵循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共同保護、提質增效的原則,把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擺在突出位置。
在協調工作機制上,強調兩地人民政府要統籌協調安寧河流域重大事項,共同協商解決安寧河流域高質量發展重大問題,并明確具體部門承擔聯席會議協調機制的日常工作。
在信息共享機制上,強調兩地生態環境、自然資源和規劃、水利、氣象等部門要建立健全監測網絡體系和信息共享系統,加強水質、水害等監測的統籌布局和聯合監測,實現信息共享。
在應急聯動機制上,強調兩地人民政府以及流域內縣級政府要建立健全安寧河流域突發生態環境、自然災害等聯防聯控機制,聯合開展應急演練,及時通報突發事件,共同推動突發事件之后的治理和修復工作。
在強化法治保障上,強調兩地在制定涉及流域內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時,應加強溝通與協作。兩地人大常委會及流域內縣級人大常委會要建立監督協作機制,加強對貫徹實施法律法規、政策措施和本決定的監督。
在開展聯合執法上,強調兩地相關執法部門要共同加強行政執法聯動響應與協作,統一執法程序、處罰標準和裁量基準,定期開展聯合執法。
在推動司法協作上,強調兩地相關司法部門要共同建立健全安寧河流域司法工作協作機制,推進跨行政區域一體化司法協作和多元聯動,共同預防和懲治破壞流域生態環境的各類違法犯罪活動。
接下來,攀枝花市人大常委會將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安寧河流域高質量發展規劃(2022—2030年)》,落實市委地方立法工作部署要求,與涼山州人大常委會共同推進安寧河流域保護協同立法工作,為助推安寧河流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來源:攀枝花日報
審核:熊毅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安寧河流域米易縣撒蓮鎮農田一景。(高陽瓊 攝)
8月26日,攀枝花市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通過《攀枝花市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安寧河流域共同保護助推高質量發展的決定》,將于10月1日起施行。這是市人大常委會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切實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關于推進安寧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戰略部署,認真落實省人大常委會《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執法檢查要求,不斷推動市委“一三三三”總體發展戰略落地落實,助推攀枝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所作出的重大決定。
據悉,8月10日涼山州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涼山州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安寧河流域共同保護助推高質量發展的決定》。經攀枝花市和涼山州兩地人大常委會的共同商定,于8月27日同時公布《決定》。這是兩地推進流域協同立法的階段性重大成果,也為下一步高質量開展流域協同立法打下堅實基礎。
提高政治站位,積極謀劃推動
安寧河地處長江上游,全長320余公里,流經攀枝花市和涼山州多個縣(市),自古沿岸兩地人民就依水而居、引水灌溉,依托區域獨特的氣候、資源和地理條件,造就了四川第二大平原—安寧河谷平原,成為了攀西地區農業生產最發達的區域,是帶動攀西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為切實將這一片“良田沃土”保護好、開發好、利用好,攀枝花市人大常委會提高政治站位、牢記“國之大者”“省之要者”、積極謀劃舉措,尋求用法治方式助力推動區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2021年10月,市人大常委會根據市委張正紅書記的指示要求,把制定《攀枝花市安寧河流域保護條例》納入未來五年立法規劃方案。2022年2月,經市委批準,將制定《攀枝花市安寧河流域保護條例》列入市人大常委會2022年立法調研工作計劃。
2022年5月,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指出,支持攀西經濟區走特色發展之路,以更大力度促進安寧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打造“天府第二糧倉”。7月,省委、省政府印發《安寧河流域高質量發展規劃(2022—2030年)》,對大力發展現代優質高效農業、加快綠色低碳優勢產業集聚發展等重點任務作出安排部署。攀枝花市委、市政府搶抓安寧河流域開發重大發展機遇,作出了以“糧倉+”為基本思路,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為關鍵抓手,系統推進安寧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工作部署。市委多次研究地方立法事項,要求市人大常委會堅持問題導向和發展導向,加強流域立法調研,把握立法重點,強化保障措施,以高質量協同立法助推流域高質量發展。
磋商達成共識,筑牢立法基礎
聞令而動,聽令而行。2022年2月,攀枝花市人大常委會先后組織市人大相關專委會、市級相關部門召開專題座談會,充分征求各方關于安寧河流域保護協同立法工作意見。3月,攀枝花市人大常委會與涼山州人大常委會達成共識按照“共同作出決定、建立合作機制、開展流域協同立法”三步走的模式,推動協同立法工作。
隨后,兩地人大常委會考察組赴涼山州冕寧縣、喜德縣、西昌市、德昌縣以及攀枝花市米易縣進行了實地考察調研,并借鑒四川省、云南省和貴州省《關于加強赤水河流域共同保護的決定》的有益經驗和做法,制定了相關草案,在征求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以及兩地相關部門、縣(市)等意見后,形成了《關于加強安寧河流域共同保護助推高質量發展的決定》。
兩地人大常委會共同作出決定并同時施行,將有利于整合兩地行政力量、優化資源配置,充分發揮法治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推動安寧河流域各地協同發展;有利于兩地共同爭取資源補償和重大水利建設項目政策,推動區域合作,加強安寧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筑牢長江上游生態保護屏障;有利于兩地協同各方的利益,規范各方的權利義務,凝聚社會共識,促進高質量發展;有利于兩地共同簽署立法合作協議,持續高質高效開展流域協同立法工作。
突出生態優先,強化協同配合
《決定》遵循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共同保護、提質增效的原則,把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擺在突出位置。
在協調工作機制上,強調兩地人民政府要統籌協調安寧河流域重大事項,共同協商解決安寧河流域高質量發展重大問題,并明確具體部門承擔聯席會議協調機制的日常工作。
在信息共享機制上,強調兩地生態環境、自然資源和規劃、水利、氣象等部門要建立健全監測網絡體系和信息共享系統,加強水質、水害等監測的統籌布局和聯合監測,實現信息共享。
在應急聯動機制上,強調兩地人民政府以及流域內縣級政府要建立健全安寧河流域突發生態環境、自然災害等聯防聯控機制,聯合開展應急演練,及時通報突發事件,共同推動突發事件之后的治理和修復工作。
在強化法治保障上,強調兩地在制定涉及流域內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時,應加強溝通與協作。兩地人大常委會及流域內縣級人大常委會要建立監督協作機制,加強對貫徹實施法律法規、政策措施和本決定的監督。
在開展聯合執法上,強調兩地相關執法部門要共同加強行政執法聯動響應與協作,統一執法程序、處罰標準和裁量基準,定期開展聯合執法。
在推動司法協作上,強調兩地相關司法部門要共同建立健全安寧河流域司法工作協作機制,推進跨行政區域一體化司法協作和多元聯動,共同預防和懲治破壞流域生態環境的各類違法犯罪活動。
接下來,攀枝花市人大常委會將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安寧河流域高質量發展規劃(2022—2030年)》,落實市委地方立法工作部署要求,與涼山州人大常委會共同推進安寧河流域保護協同立法工作,為助推安寧河流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來源:攀枝花日報
審核:熊毅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