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西商界網報道(攀枝花市企業聯合會 攀枝花市企業家協會 供稿)侯永貴,男,1969年出生,中共黨員,1995年畢業于淮南礦業學院選礦工程專業,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煤炭洗選加工、工程技術管理等工作。
自2020年擔任精煤分公司經理職務以來,他面對煤炭行業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企業技術力量下滑、經營虧損嚴重等內外部困難,堅持以技術創新、管理創新雙輪驅動,規劃實施一系列改革創新戰略舉措,釋放提質增量潛能,拓展增收節支渠道,在極其嚴峻的形勢下,使公司發展有了新方向,技術實現新突破,管理得到新加強,穩定呈現新局面,充分展示了他駕馭全局的組織領導能力和企業管理水平。
川煤集團華榮能源公司精煤分公司經理侯永貴。
一、深入調研企情,明確高質量發展途徑
到任伊始,他本著客觀科學的態度,深入基層與班子成員、技術人員、生產一線管理人員和普通員工交流;開展市場考察、產品用戶調研和行業交流,了解和掌握企業安全生產經營情況、市場發展趨和用戶需求。通過調研,他深刻感受到,企業保生存、保安全、保收入的挑戰和壓力前所未有;企業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先進的技術和優秀的管理相結合,才能實現企業效益效率最大化,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經過反復思考研究論證,他提出并制定了實施雙輪驅動,提升效益效率,推進新形勢下選煤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思路,并親自擔任企業實施領導小組組長,推進新形勢下選煤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和督促落實,先后召開16次會議,研究實施30余項制度辦法,明確了目標、路徑、時間、任務,每季度對推進情況進行檢查、指導,給予未完成相關任務的單位和領導通報批評和經濟處罰,確保整個工作有力有序推進。
廠區圖一。
廠區圖二。
二、以技術創新為抓手,推進效益、效率提升
(一)完善技術創新體系。他先后組織編制《科技工作管理辦法》《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科技成果、專利及論文評審獎勵辦法》《進一步加強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實施細則》等制度辦法13項,構建“責、權、利”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充分調動技術部門、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升技術創新對生產效益的貢獻率。同時,注重把專利申報與評審鑒定的科技成果結合起來,不斷提高科技成果的含金量,不斷提升企業知識產權創造、運用和管理的能力,提高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能力。
工作場景一。
(二)實施高效精準配煤入洗。針對2019年以來用戶對焦精煤需求量不斷上漲,瘦精煤需求量持續下滑情況,他提出高效精準配煤入洗,是企業保證礦井正常生產和原煤全部入洗銷售的必然選擇,也是增加焦精煤產量、提升生產效益重要途徑。一是針對焦精煤售價遠高于瘦精煤情況,精煤分公司結合片區原煤煤質情況,開展配煤入洗實驗,建立操作實施專項指標數據庫,并對配煤環節可能出現的問題逐一排查,解決。二是制定配煤入洗工作方案。充分把控精煤銷售指標,發揮太平礦、花山礦焦原煤粘結性好的特點,把粘結性好的焦原煤和粘結性偏低的瘦原煤進行配煤入洗,精準把控產品質量指標,生產滿足用戶質量要求的產品,增加焦精煤總量。三是調整優化生產工藝環節。更換第一洗煤車間輪葉給煤機變頻電機、第二洗煤車間刮板配煤改為往復式給煤機配煤,打通配煤入口,實現精準配煤。四是構建配煤入洗管控體系。健全配煤入洗管理制度,配套檢查考評辦法,規范計質、計量、結算和監督管理,按制度嚴格考核并監督兌現落實,實行全罰全獎的模式,調動員工參與配煤入洗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2020年配煤入洗20萬噸,增加價差收入1500萬元;2021年配煤入洗24萬噸,增加價差收入2059萬元;2022年配煤入洗30萬噸,增加價差收入4900萬元;2022年增加瘦精煤產量2.9萬噸,扣除各項費用及損失,增加收入近1800萬元。
(三)完善格里坪選煤廠升級改造工程。由于原煤煤質與設計原煤煤質發生差化,產率低、介耗高、脫水差,電耗高。針對存在的問題,他親自深入開展現場技術難題會診,先后進行精煤快開系統改造、浮選精煤脫水系統、脫介篩噴水改造,實現設計產率47.57%的目標,在同等煤質情況下,重介生產比跳汰生產提高精煤產率4.5%。
工作場景二。
三、以管理創新為抓手,推進效益、效率提升
(一)創新生產組織管理。一是建立彈性生產機制,集中高效生產,合理安排集中入洗,減少空運轉時間;加大內、外部的產品信息反饋力度,在滿足市場和用戶質量需求下,合理安排生產各類產品,最大限度釋放企業高質量發展潛能,最大化提高小時入洗量。二是積極推行設備全過程管理,推行預知性檢修,建立健全設備故障周期臺賬和定修制度,掌握設備性能及運行狀態變化,強化對設備日常的巡點檢工作,提高設備檢修針對性,確保設備正常運轉。2021年,第一洗煤車間小時入洗量496噸,同比提高83噸;第二洗煤車間小時入洗量505噸,同比提高50噸,生產效率進一步提升。
工作場景三。
(二)實施全面預算化管理。一是將所有預算指標全部分解,細化落實到車間、班組、個人。為更好發揮預算管理作用,對原有考核體系進行調整。建立了以安全、入洗量、生產及銷售指標、單位加工成本、專項績效等版塊的考核,將公司所有涉及的預算指標全部納入考核,每月將各單位的工資考核及結算與全面預算考核結果掛鉤,嚴控成本費用。堅持每月召開專項指標會和經濟活動分析會,對照預算指標進行專項分析,切實找出超標原因及解決辦法。二是改變物資計劃管理模式,建立完善大宗材料合理儲備和關鍵設備易損件儲備制度,建立車間三級小庫定額、定量儲備管理模式,從源頭上控制采購入庫關、審核使用關、復核銷賬關,實現以最低的儲備保證生產,減少資金占用。三是深入開展修舊利廢活動,按照“能修理的不加工,能加工的不領取,能自制的不外委”的原則,加大廢舊物資的回收和復用力度,制定并實施“五變”措施,即“寬變窄、長變短、重變輕、粗變細、廢變利”,提高廢舊物資回收和復用率,減少材料備件的消耗。
(三)實施三項制度改革。一是科學合理設置編制,人力資源配置進一步優化。通過跟班蹲點、走訪問詢、車間班組調查了解、職能部門數據分析等方式,掌握人力資源分布狀況;同時對標同類先進企業,實施流程再造,擴寬管理幅度,減少管理層級,精簡合并同類崗位,削減技術含量低值守崗位和非增值崗位。二是全員競爭上崗。建立管理人員、主體專業人員兩條線晉升發展通道,按照公開公正、競爭擇優原則,打破身份界限,選聘崗位人員,管理人員凈減20%,有8名一般管理人員自愿轉崗到基層從事主體專業工作,有21名一般操作人員通過競聘成為基層班組長,企業逐漸形成人才脫穎而出、人才和企業和諧共生的良好氛圍。三是優化薪酬分配激勵機制,體現付出和回報成正比例。根據工作內容、工作性質、工作環境、勞動強度等因素,結合安全、生產、成本、單項費用等內容,推行全員分類績效。建立基層單位和部門績效考核體系,考核結果與基層單位班子成員、部門負責人“位子”和“錢袋子”直接掛鉤,近兩年公司中層管理人員收入差距拉大,最低超過20%,最高超40%,真正體現了收入與工作能力、工作貢獻掛鉤。制定特殊激勵政策,引導員工在本職工作之外積極主動作為,通過修舊利廢、技術改造、創新發明等手段,為公司創造效益,給予一定激勵工資。為促進工種融合,在給予364名操作崗員工技能等級待遇的同時,鼓勵員工多取證,并自愿承擔新取證書所對應工作,給予100元獎勵,由單位考核,公司每月兌現,激勵員工以自己的真才實學奉獻企業,回報自己,有86人享受該待遇。
工作場景四。
在他的帶領下,企業確立了安全、規范、優質、高效、低耗的高質量發展方向,改變了長期存在的重生產,輕經營;重產量、輕質量思維慣勢;技術實現新突破,申報的科技重點科技項目有2項科技成果鑒定為國內先進,申請并運用在安全生產5項專利;管理得到新加強,企業承受住了新冠疫情、司法重整及入洗量嚴重不足、安全穩定、歷史遺留等多重問題交織的嚴峻挑戰,生產實現集中高效、小時入洗量創新高,成本管控效果明顯、成本下降幅度明顯;崗位設置更趨合理,人員管理更加高效;穩定呈現新局面,他在十分困難的局面下,力所能及的維護了員工利益,維護了企業和諧穩定大局,解決了一些歷史遺留問題,員工收入隨著企業效益效率提升得到較大幅度增長,其中在崗員工收入由2019年4.23萬元增加到2022年的7.2萬元;“兩供一業”分離移交、政府棚戶區改造、安置房產權辦理已基本完成,化解了員工心中最大之憂,得到了廣大員工的真心支持和配合。
工作場景五。
自擔任精煤分公司經理以來,他團結和帶領全體員工,以忘我的奉獻精神、迎難而上的工作態度,立足企情充分發揮自身精湛的專業技術能力和豐富的管理經驗,為企業高質量發展作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他實施的“科技和管理雙輪驅動模式”被評為川煤集團管理創新成果,公司成功獲得了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本人也被評為攀枝花第七屆“優秀基層管理者”。
作為精煤分公司領頭雁的他,將繼續圍繞攀枝花市“十四五規劃”,以“安全、規范、優質、高效、低耗”的高質量發展目標,帶領全體干部職工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扎實的工作,續寫企業發展新的篇章。
審核:熊毅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攀西商界網報道(攀枝花市企業聯合會 攀枝花市企業家協會 供稿)侯永貴,男,1969年出生,中共黨員,1995年畢業于淮南礦業學院選礦工程專業,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煤炭洗選加工、工程技術管理等工作。
自2020年擔任精煤分公司經理職務以來,他面對煤炭行業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企業技術力量下滑、經營虧損嚴重等內外部困難,堅持以技術創新、管理創新雙輪驅動,規劃實施一系列改革創新戰略舉措,釋放提質增量潛能,拓展增收節支渠道,在極其嚴峻的形勢下,使公司發展有了新方向,技術實現新突破,管理得到新加強,穩定呈現新局面,充分展示了他駕馭全局的組織領導能力和企業管理水平。
川煤集團華榮能源公司精煤分公司經理侯永貴。
一、深入調研企情,明確高質量發展途徑
到任伊始,他本著客觀科學的態度,深入基層與班子成員、技術人員、生產一線管理人員和普通員工交流;開展市場考察、產品用戶調研和行業交流,了解和掌握企業安全生產經營情況、市場發展趨和用戶需求。通過調研,他深刻感受到,企業保生存、保安全、保收入的挑戰和壓力前所未有;企業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先進的技術和優秀的管理相結合,才能實現企業效益效率最大化,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經過反復思考研究論證,他提出并制定了實施雙輪驅動,提升效益效率,推進新形勢下選煤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思路,并親自擔任企業實施領導小組組長,推進新形勢下選煤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和督促落實,先后召開16次會議,研究實施30余項制度辦法,明確了目標、路徑、時間、任務,每季度對推進情況進行檢查、指導,給予未完成相關任務的單位和領導通報批評和經濟處罰,確保整個工作有力有序推進。
廠區圖一。
廠區圖二。
二、以技術創新為抓手,推進效益、效率提升
(一)完善技術創新體系。他先后組織編制《科技工作管理辦法》《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科技成果、專利及論文評審獎勵辦法》《進一步加強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實施細則》等制度辦法13項,構建“責、權、利”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充分調動技術部門、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升技術創新對生產效益的貢獻率。同時,注重把專利申報與評審鑒定的科技成果結合起來,不斷提高科技成果的含金量,不斷提升企業知識產權創造、運用和管理的能力,提高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能力。
工作場景一。
(二)實施高效精準配煤入洗。針對2019年以來用戶對焦精煤需求量不斷上漲,瘦精煤需求量持續下滑情況,他提出高效精準配煤入洗,是企業保證礦井正常生產和原煤全部入洗銷售的必然選擇,也是增加焦精煤產量、提升生產效益重要途徑。一是針對焦精煤售價遠高于瘦精煤情況,精煤分公司結合片區原煤煤質情況,開展配煤入洗實驗,建立操作實施專項指標數據庫,并對配煤環節可能出現的問題逐一排查,解決。二是制定配煤入洗工作方案。充分把控精煤銷售指標,發揮太平礦、花山礦焦原煤粘結性好的特點,把粘結性好的焦原煤和粘結性偏低的瘦原煤進行配煤入洗,精準把控產品質量指標,生產滿足用戶質量要求的產品,增加焦精煤總量。三是調整優化生產工藝環節。更換第一洗煤車間輪葉給煤機變頻電機、第二洗煤車間刮板配煤改為往復式給煤機配煤,打通配煤入口,實現精準配煤。四是構建配煤入洗管控體系。健全配煤入洗管理制度,配套檢查考評辦法,規范計質、計量、結算和監督管理,按制度嚴格考核并監督兌現落實,實行全罰全獎的模式,調動員工參與配煤入洗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2020年配煤入洗20萬噸,增加價差收入1500萬元;2021年配煤入洗24萬噸,增加價差收入2059萬元;2022年配煤入洗30萬噸,增加價差收入4900萬元;2022年增加瘦精煤產量2.9萬噸,扣除各項費用及損失,增加收入近1800萬元。
(三)完善格里坪選煤廠升級改造工程。由于原煤煤質與設計原煤煤質發生差化,產率低、介耗高、脫水差,電耗高。針對存在的問題,他親自深入開展現場技術難題會診,先后進行精煤快開系統改造、浮選精煤脫水系統、脫介篩噴水改造,實現設計產率47.57%的目標,在同等煤質情況下,重介生產比跳汰生產提高精煤產率4.5%。
工作場景二。
三、以管理創新為抓手,推進效益、效率提升
(一)創新生產組織管理。一是建立彈性生產機制,集中高效生產,合理安排集中入洗,減少空運轉時間;加大內、外部的產品信息反饋力度,在滿足市場和用戶質量需求下,合理安排生產各類產品,最大限度釋放企業高質量發展潛能,最大化提高小時入洗量。二是積極推行設備全過程管理,推行預知性檢修,建立健全設備故障周期臺賬和定修制度,掌握設備性能及運行狀態變化,強化對設備日常的巡點檢工作,提高設備檢修針對性,確保設備正常運轉。2021年,第一洗煤車間小時入洗量496噸,同比提高83噸;第二洗煤車間小時入洗量505噸,同比提高50噸,生產效率進一步提升。
工作場景三。
(二)實施全面預算化管理。一是將所有預算指標全部分解,細化落實到車間、班組、個人。為更好發揮預算管理作用,對原有考核體系進行調整。建立了以安全、入洗量、生產及銷售指標、單位加工成本、專項績效等版塊的考核,將公司所有涉及的預算指標全部納入考核,每月將各單位的工資考核及結算與全面預算考核結果掛鉤,嚴控成本費用。堅持每月召開專項指標會和經濟活動分析會,對照預算指標進行專項分析,切實找出超標原因及解決辦法。二是改變物資計劃管理模式,建立完善大宗材料合理儲備和關鍵設備易損件儲備制度,建立車間三級小庫定額、定量儲備管理模式,從源頭上控制采購入庫關、審核使用關、復核銷賬關,實現以最低的儲備保證生產,減少資金占用。三是深入開展修舊利廢活動,按照“能修理的不加工,能加工的不領取,能自制的不外委”的原則,加大廢舊物資的回收和復用力度,制定并實施“五變”措施,即“寬變窄、長變短、重變輕、粗變細、廢變利”,提高廢舊物資回收和復用率,減少材料備件的消耗。
(三)實施三項制度改革。一是科學合理設置編制,人力資源配置進一步優化。通過跟班蹲點、走訪問詢、車間班組調查了解、職能部門數據分析等方式,掌握人力資源分布狀況;同時對標同類先進企業,實施流程再造,擴寬管理幅度,減少管理層級,精簡合并同類崗位,削減技術含量低值守崗位和非增值崗位。二是全員競爭上崗。建立管理人員、主體專業人員兩條線晉升發展通道,按照公開公正、競爭擇優原則,打破身份界限,選聘崗位人員,管理人員凈減20%,有8名一般管理人員自愿轉崗到基層從事主體專業工作,有21名一般操作人員通過競聘成為基層班組長,企業逐漸形成人才脫穎而出、人才和企業和諧共生的良好氛圍。三是優化薪酬分配激勵機制,體現付出和回報成正比例。根據工作內容、工作性質、工作環境、勞動強度等因素,結合安全、生產、成本、單項費用等內容,推行全員分類績效。建立基層單位和部門績效考核體系,考核結果與基層單位班子成員、部門負責人“位子”和“錢袋子”直接掛鉤,近兩年公司中層管理人員收入差距拉大,最低超過20%,最高超40%,真正體現了收入與工作能力、工作貢獻掛鉤。制定特殊激勵政策,引導員工在本職工作之外積極主動作為,通過修舊利廢、技術改造、創新發明等手段,為公司創造效益,給予一定激勵工資。為促進工種融合,在給予364名操作崗員工技能等級待遇的同時,鼓勵員工多取證,并自愿承擔新取證書所對應工作,給予100元獎勵,由單位考核,公司每月兌現,激勵員工以自己的真才實學奉獻企業,回報自己,有86人享受該待遇。
工作場景四。
在他的帶領下,企業確立了安全、規范、優質、高效、低耗的高質量發展方向,改變了長期存在的重生產,輕經營;重產量、輕質量思維慣勢;技術實現新突破,申報的科技重點科技項目有2項科技成果鑒定為國內先進,申請并運用在安全生產5項專利;管理得到新加強,企業承受住了新冠疫情、司法重整及入洗量嚴重不足、安全穩定、歷史遺留等多重問題交織的嚴峻挑戰,生產實現集中高效、小時入洗量創新高,成本管控效果明顯、成本下降幅度明顯;崗位設置更趨合理,人員管理更加高效;穩定呈現新局面,他在十分困難的局面下,力所能及的維護了員工利益,維護了企業和諧穩定大局,解決了一些歷史遺留問題,員工收入隨著企業效益效率提升得到較大幅度增長,其中在崗員工收入由2019年4.23萬元增加到2022年的7.2萬元;“兩供一業”分離移交、政府棚戶區改造、安置房產權辦理已基本完成,化解了員工心中最大之憂,得到了廣大員工的真心支持和配合。
工作場景五。
自擔任精煤分公司經理以來,他團結和帶領全體員工,以忘我的奉獻精神、迎難而上的工作態度,立足企情充分發揮自身精湛的專業技術能力和豐富的管理經驗,為企業高質量發展作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他實施的“科技和管理雙輪驅動模式”被評為川煤集團管理創新成果,公司成功獲得了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本人也被評為攀枝花第七屆“優秀基層管理者”。
作為精煤分公司領頭雁的他,將繼續圍繞攀枝花市“十四五規劃”,以“安全、規范、優質、高效、低耗”的高質量發展目標,帶領全體干部職工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扎實的工作,續寫企業發展新的篇章。
審核:熊毅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